春秋大领主(校对)第3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4/1090

  再则,前一脚申请不纳赋,后一脚帮魏氏干私活,国君和众“卿”会怎么看?
  魏相想讲的话被堵在嘴巴里,说不出来了。
  是!
  他们的确是想吕武能跟着走一趟。
  毕竟,吕武在“鄢陵之战”杀了养由基和潘党,事情已经在各个诸侯国传开,并渐渐发酵。
  这么一位凶神,存在价值不止是在战场上震慑敌军,用来吓唬盟友也挺管用的。
  吕武一看魏绛和魏相的脸色,愁着一张脸,说道:“我七岁,四岁不在封地,不可再如此。”
  本来还想着能拿出什么交换,又或者用话术再劝一劝的魏相,知道吕武是不可能改主意了。
  魏绛却说:“出使卫国,来回不足两月。再则,七岁有四岁不在封地,阴氏发展依旧……”
  这一下,吕武就有点不高兴了。
  坊间有传闻,老吕家能发展这么好这么快,是因为家臣能力强,跟吕武本身的关系不大。
  这么传的依据就是,吕武常年不在家中。
  不高兴的吕武没掩饰自己的真实心情,摆出一张臭脸。
  年轻人,你说话的对象是一个中等贵族。
  晋国有这种实力的家族,满打满算不超过二十家。
  讲话不经大脑。
  再给老吕家另一个七年,信不信实力至少还能翻个两三倍?
  耗子尾汁啊!
  魏绛就是个憨憨。
  作为晋国第一才子的魏相却在魏绛说错话之后没点挽救措施。
  吕武心想:“果然家族历史不够悠久,哪怕实力够了,即便是盟友也依然得不到尊重吗?”
  这一点倒是吕武有点想错了。
  魏氏当然重视阴氏,否则也不会在防具贩售上让步。
  只因为魏绛是魏氏的下一任家主。
  哪怕魏相知道魏绛说错话,劝解也会在私下,不会立刻就有什么行动。
  这是一个家族的成员,必须给家主继承人的尊重。
  很多家族就是不知道,或做不到这一点,继承人在一次又一次缺乏尊重中被磨掉威信,埋下了家族内乱的祸根。
  吕武没经过正儿八经的贵族教育,发现魏相不打算干点什么,臭着一张脸离开了。
  魏绛估计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纳闷地说:“武不似以往谦恭……”
  “住口!”
  魏相其实也不高兴吕武当场变脸,只是没表达出来,逮着魏绛开始一阵口水狂喷。
第279章
开宗立派的机会来啦?
  魏氏为什么能够得到尊重与重视?
  不单纯是因为魏氏的实力强大。
  老魏家的历史很悠久,成为大夫都是四五代人的事情了。
  要是在魏犨和魏寿余那一代(从毕万往下的第三代)抓住机会,都是晋国的卿位家族了。
  比较可惜的是,江山代有才人出,魏氏的第三代竞争不过同一时代的人杰,导致子孙后代需要继续奋发向上。
  现在是“有种”的时代。
  这个“有种”其实也看年份,发迹越早就越能得到同阶层的认可。
  刚刚窜上来的家族,其实都会被视为暴发户,人们会顾忌实力,可要是想得到打从心里的尊敬或认可,自己想想就算了,不可能的。
  吕武现在就面临这样的局面。
  甭管老吕家有多少实力,免不了被用看暴发户的眼光对待。
  跟吕武有多少个人武力无关。
  甚至不因为老吕家到底多强大挂钩。
  完全就是看“血统”这种操蛋的玩意!
  这种情况因为吕武跟韩氏、赵氏和魏氏联姻的关系,到了吕阳这一代才会得到改观。
  只不过,外人给吕阳这一代人面子,并不是因为阴氏本身,是他们身上有赵氏、韩氏和魏氏的血脉。
  赵氏、韩氏和魏氏都有悠久的历史,也就存在底蕴。
  别以为这种底蕴没什么用!
  现实就是这么的令人哭笑不得。
  比如,街上走来一名流浪贵族,他的境遇很惨,报上一个有名的祖宗,却还是能够得到别人的礼遇。
  现在吕武就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阴”地并不是什么交通枢纽,很难得才会有不是过来采购物资的商旅路过。
  其余队伍之类?
  都说“阴”地不是什么交通枢纽了,像老吕家的邻居,范氏、郤氏和其余小家族,他们要走也不会傻了去翻阅“霍太山”,肯定是走其余的路线,基本没什么其它队伍。
  吕武正在巡视,纳闷地看到一名落魄中年人在大闹。
  这个中年人穿着贵族的服饰,其实就是一套破旧的深衣,头上有冠,腰间有“禁步”。
  这个“禁步”其实就是用来压住裙摆的装饰品。
  中年人已经用不起玉,使用的是青铜吊坠。
  他不断跟想驱离自己的人理论,大喊自己是霍伯子孙。
  这个“霍伯”是个什么人物?
  是人物,却特指一个爵位。
  吕武听懂了。
  这个中年人是霍国国君的子孙后代。
  只是,霍国被晋国攻灭已经是八十六年前的事情了。
  晋国灭掉霍国之后,没有断绝霍伯的祭祀,其子孙也给了优待。
  当然,那都是八十六年前的事,要是霍伯的子孙不争气,已经过去两三代人,家族给玩没了也挺正常。
  “霍”地之前有分封贵族,一家家欢欢喜喜地过去,再凄凄惨惨地没了。
  搞到最后,“霍”地成了国家财产,属于国君可赏赐出去的土地,却没人乐意去拿。
  “问问,何事。”吕武吩咐了一句。
  吕武不是一般人,当然也不是二般人,他会的制度挺多,有必要肯定拿出来用。
  包括建城之后,搞起了收夜香,建立城内巡防制度。
  巡防制度真不是用来制止摆摊,绝对不会对着摊贩打砸抢,也不会惯着占用道路就是。
  他们更多是用来防止随处大小便,又乱丢垃圾。
  在吕武的印象中,东方城池真不会像西方城市那样满大街乱倒屎尿,以至于不但行走在路上是踩着那些秽物,还要时刻提防天降……那个啥。
  高跟鞋为什么被发明出来?
  只因为不想踩那些玩意啊!
  在东方,脑袋上砸下的会是撑杆,上面的窗户边还站着白白净净的娇娘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4/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