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3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8/1090

  其实是到了隋朝年间,从靺鞨那边传到中原的。
  根据《隋书·靺鞨传》记载:凿穴以居,开口向上,以梯出入。
  魏相和魏绛在老吕家见识太多稀奇的玩意了。
  他们比较纳闷,以前来的时候也能看到新鲜事物,加起来却没有这一次多。
  吕武能告诉他们,以前没那个实力享受,只能小心翼翼地低调做人,现在不一样了吗?
  饭都吃不饱……
  当然,饿也不至于会饿到吕武和亲人。
  关键是,家族的状况并不好,需要烦恼的事情太多,要做的事情更多,哪来的闲工夫去搞什么享受。
  就算是搞烹饪,那也是特么为了发家才弄出来的。
  现在有些不一样了!
  吕武已经成为上大夫。
  爵位不是什么关键。
  主要是老吕家的生存压力没那么大了。
  耕地增加到三百七十万亩。
  这个数量其实还不够。
  必将值得庆幸的是,这些耕地都算是吕武的,不算那一批武士所持有的耕地。
  吕武需要养活的人口,不算武士以及家属、奴隶,堪堪十七万左右。
  以人均来算,也就是人均21.8亩。
  现在户籍造册并不普及,也就老吕家严格一些。
  很多家庭的人口五六人,一些家庭则是有两三人。
  取一个中间值的每户五人,一户的耕田也就是一百零九亩。
  远远达不到一人耕田必须有一百亩的要求。
  在执行“井田制”的时代,一个男丁所需耕作的田就是一百亩。
  到了后面,人均所更田地一再减少,比如到司马晋国男丁七十亩、女子三十亩。
  越往后,人均耕田的数量一直都在减少。
  到底需要多少亩的耕地才能养活一个人?
  或许是跟耕作的技术和粮食有关,不然怎么会越往后越少了呢。
  吕武有进行过了解。
  拿老魏家来做个例子。
  魏氏持有的人口约三十万左右,到底是多是少,他们自己也搞不清楚。
  然后,魏氏的耕田大概是七百余万亩的样子?
  这样一来,魏氏的人均耕田其实只有可怜巴巴的20亩,比老吕家这边还少。
  他们是怎么养活三十万人的?
  答案在于定期定量地对外采购!
  毕竟,老魏家的军械的销售上很给力,不缺货币,能找到稳定的购粮渠道。
  晋国拥有耕田数量最多的是郤氏。
  而郤氏持有的人口约有五六十万,是所有卿位家族中最多的,占了晋国总人口的差不多十分之一。
  其余各家,比如栾氏和荀氏(三家)、范氏,人口方面不会低于四十万,也就是韩氏少一些只有三十来万。
  等于说,几个卿位家族相加起来,持有人口两百万出头的样子,占了晋国的五分之二。
  这个也难怪晋国的“卿”能那么牛逼,是不是?
  正常的中等贵族,人口其实不会超过十万,有些其实也就三万到五万之间。
  像魏氏和阴氏是中等贵族,却有那么多的人口,才是中等贵族阶层的一种不正常。
  另外一家就是祁氏,他们的人口有个十五万左右。
  跟祁氏人口差不多的家族,晋国有个十来家。
  现在的情况是,人口并不属于国家,是属于各家贵族。
  这一点无论是在哪个诸侯国,其实都是一样的。
  所以,并不是晋国才显得特殊。
  不看爵位,看能拉出多少武装,晋国历来就是这么区分到底强不强的。
  一旦无法拉出纳赋所需的兵力,等着削爵,封地被回收罢!
  “卫国已会同齐、鲁、曹、邾六国之军南下。”魏相讲的是今年秋收之后的事了。
  卫君卫衎这一次搞了一个很大的骚操作,先控制曹君姬负刍,再带着曹军南下。
  魏绛脸色有些奇怪地说:“统兵者乃是单公。”
  吕武听得一个愣神,问道:“何人?”
  魏绛以为吕武刚才没注意听,说道:“单襄公姬朝。”
  不是!
  这什么情况???
  难道周王室再次雄起,能够再一次号令群雄啦?
  魏相看到吕武愣住,低声说道:“乃是元帅之意,由单公辖属六国之兵,先行南征郑国,待明岁君上再率军南下与之合兵。”
  还是不对!
  吕武记得高层的意见是消停至少一两年,喘口气再有动作。
  怎么这么急切又想南下?
  魏相再次提醒,说道:“郑国出兵‘虚’、‘滑’。”
  这一下吕武明白过来了!
  老郑头很头铁啊!
  才挨了晋国一阵爆锤,不缩起来过日子。
  他们等晋国四个军团回国解散,后一脚入侵了晋国的南部。
  吕武需要在脑子里过滤一下。
  他没记错的话,遭到郑军入侵的“虚”是属于韩氏的封地,“滑”则是属于范氏的封地?
  郑君姬睔这是脑抽了吗?
  晋国八“卿”中的士燮和韩厥,不管是装,还是努力维持人设,都是属于比较“软”的两位。
  他们再怎么“软”,封地遭到攻击还能没有反应?
  郑国这是想逼得老实人暴躁起来啊!
  这也就不难解释卫国为什么反应那么迅速,又是那么的果决。
  老范家跟卫国一直拉拉扯扯没个正经。
  卫君卫衎超级不喜欢孙林父。
  经过去年和今年士燮一再对盟友拉稀,孙林父实际上打算和老范家脱钩了。
  卫君卫衎估计是带着“孙林父反对的他赞成,孙林父赞成他反对”的心理,琢磨着孙林父想拖拖拉拉,寡人偏偏要动作迅速地为晋国也为老范家服务。
  这事,卫君卫衎真干得出来!
  而卫国跟晋国接壤,同时也跟郑国接壤。
  晋国刚解散四个军团,想再集结起来需要一些时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8/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