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3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4/1090

  俺是真不知道郤锜为什么突然跑去射箭,还摆出了要攻击的姿态。
  至于栾书刚才讲的那些,确实是事情的经过。
  而俺只肯为自己亲眼所见背书,其余一概不做评论。
  栾书像是赞赏那般,笑着对吕武点了点头。
  “如此,上军将可……,上军将?”国君好像才发现郤锜没来。
  胥童很合时机地补刀,禀告道:“君上,上军将声大如钟,言及身体不适,掷臣一剑,亲自驾车离去,并未如君上吩咐前来宫中。”
  “声大如钟?掷你一剑?亲自驾车?”国君越说声音越大,一甩衣袖,大声喝道:“荒谬!”
  栾书声音不大地说:“掷出乃是剑鞘。”
  这像是解释一般的话,气得国君重重地一拍案几,怒气冲冲地说:“胥童持‘节’,乃是代表寡人。郤锜怎敢掷、掷……剑鞘!”
  吕武心中默念:“栾书牛逼!”
  老阴逼,不愧是老阴逼。
  栾书一句话而已,几近于递出一把利刃给国君,就看国君要不要接过利刃处置郤锜了。
  国君深呼吸一口气,看向了韩厥和智罃,目光又扫了一圈包括吕武在内的其余贵族。
  他想:“寡人倒是想对付,可是郤犨和郤至在封地,郤氏的大军也已经集结……”
  赵氏是怎么一夜之间没的?
  不就是主事人被召集到“下宫”,一下子全部干掉,导致赵氏群龙无首,再被轻易的收拾掉嘛!
  现在郤犨和郤至并不在“新田”。
  尤其是郤氏的大军已经集结完毕!
  只是光干掉郤锜,只会让郤氏全面爆发。
  到时候,晋国就要陷入极大的内乱了。
  另外,郤锜莽归莽,好像不容易骗来宫城?
  国君情不自禁地看向栾书,心想:“一旦寡人杀死郤锜,栾书会不会跟郤氏开战?”
  他不是那么了解栾书,也谈不上喜欢栾书,并且知道栾书对权力的欲望很强。
  要是郤氏被收拾了。
  栾氏会怎么样?
  这个是国君必须思考进去的。
  “罢了。”国君自嘲地一笑,对众人说道:“寡人虽为君。然,国中内外事,非寡人可独断。”
  听到那句话的人,没谁跳出去。
  晋国不就是这样吗?
  国君被众“卿”压制。
  对贵族阶层来说,其实这个是挺好的事情。
  真让国君成为一言九鼎的人物,众贵族还不乐意呢!
  祁奚觉得自己该说两句,直挺腰杆行礼说道:“君上即位不久,国中事务尚不熟悉,内外事交由众‘卿’,有何不可?”
  国君要不是知道祁奚站在自己这边……,或者说站在公族一边,听了那话会跳脚。
  然而,事实却是祁奚站在自己这一边,只是他无法摆脱公族的身份而已。
  智罃说道:“君上如若无事,臣等告退?”
  谁乐意听国君倒苦水啊!
  现在的情况颇为诡异,没人想再多生事端。
  国君意兴阑珊地摆了摆手,示意想走的,马上就能走。
  韩厥率先站起来,对国君行了一礼,没搭理任何人,迈步离去。
  第二个站在起来的是栾书,同样没忘记向国君行礼,走前看了中行偃一眼。
  最先说想走的智罃却是留在原位没动弹。
  那些中等贵族,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分别向国君行礼告辞。
  吕武现在是“阍卫”,属于想走都走不掉的那种。
  等待想走的已经走了,现场留下的“卿”只剩下中行偃和智罃,还有吕武以及士匄、祁奚。
  他们谁也没有开口说话。
  诡异而又安静的气氛保持了将近一刻钟,还是国君最先受不了。
  “诸位留下必是有事。有何事,且道来。”国君看上去有些百般无聊。
  士匄早就受不了,大声说道:“君上,郤锜辱我范氏太甚!”
  国君差点蹦起来,止住站起来的冲动,很是假惺惺地问:“为何如此说?”
  士匄也就将郤锜的一些表现说出来,讲述的时候一副暴怒又委屈的模样。
  国君不断“嗯嗯”,“哦哦”,期间还一直在点头,听完很是无奈地说:“上军将且不将寡人放在眼中,寡人奈何?”
  这还是国君第一次这么公明正大地表态。
  他说着,还比较希冀地看着士匄,想看看范氏能不能站在他这一边。
  士匄却是收敛怒气,坐回去不再吭声。
  这样的发展让国君失望又气愤,脸色也就变得比较不好看。
  “君上,此次伐郑,楚国必然出兵救援郑国。”智罃好像根本没看到之前发生了什么,自顾自往下继续说道:“臣所知,宋国大败不久,其余列国只愿伐郑,不愿与楚国抗衡。”
  国君对这个话题好像根本不感兴趣,比较随意地说:“寡人已决意亲自率军南下。寡人能击败楚国一次,便能击败第二次。”
  “君上,国内栾氏与郤氏势同水火。中军南下,元帅岂敢抽空栾氏兵力?单以中行氏,一‘师’已是极限。”智罃看向中行偃。
  都是别出,中行氏不像智氏的实力那般雄厚。
  就如同智罃讲的那样,单凭中行氏一家,拉出一个“师”的兵力真的就是极限了。
  国君说道:“上军佐乃中行氏之主,又兼管荀氏,岂能只有一‘师’之兵。”
  荀氏现在没卿位,老底子却还是在的。
  国君用着奇怪的表情看着智罃,说道:“智氏亦是荀氏别出,子侄若有所需,下军佐岂会坐视?”
  智罃却非常直接地说:“臣若出战,恐无力再援上军佐。”
  人就在现场的中行偃从头到尾没什么表情变化。
  国君就看向中行偃,多少有些纳闷地问道:“上军佐只能带一‘师’之兵?”
  中行偃面无表情地答道:“如下军佐所言,臣确实只有一‘师’之兵。”
  至于为什么不拉出荀氏的部队?
  现在看待事情是分层次的。
  公务上只是中行氏的事情,才不会因为中行偃兼管荀氏家族事务,会动用荀氏的力量来给中行氏办事。
  国君同样是地地道道的春秋人,怎么可能不理解?
  他就是希望中行偃不用分得那么清楚,稍微努力一把。
  一旦中行偃拒绝,国君也无法强求。
  吕武只是带着一双耳朵在听。
  他到现在都还有些闹不明白一点。
  以晋国目前的局势来看,栾氏和郤氏关系恶劣到想打又没有开打,不是对国君最为有利吗?
  要是国君真的聪明,又有足够强的手腕,该利用这个机会来进行操作,肯定能为自己谋得利益。
  偏偏国君一副很希望栾氏和郤氏真的火拼起来的样子。
  以公族的实力,再加上那种一盘散沙的情况,栾氏和郤氏真的打起来,国君真的能获得什么好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4/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