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4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1090

  在新一天到来的时候,吕武走出自己的军帐,宋彬早就在账外等待。
  “主,秦人亮旌,示以军。”宋彬看着挺兴奋,又道:“前,秦将派大夫史颗致师,不得道义,羞愧而归。”
  亮出旌旗,昭告自己来了多少个军团。
  致师就是两军阵前的一次见面,分为派几个人又或是主将上去友好谈话;派出猛将互相单挑;见面约谈哪一方还是干脆投降算了。
  吕武露出了困惑的表情。
  他没听见有什么大动静,两军咋就完成了一次致师了呢?
  至于史颗是谁,他就更不知道了。
  宋彬的意思很清楚,秦国是无缘无故地来侵犯晋国,属于出师无名的那一种,结果在阵前被驳斥得不知道该说什么,史颗掩面驱车回去了。
  他见吕武没搞懂状态,开始履行一名家臣的责任,为吕武讲解这一次秦国大夫史颗装逼失败意味着什么。
  简单的说,秦国来进犯晋国纯粹就是嬴姓、赵氏、名荣的秦君(秦恒公),又一次脑子抽了的瞎胡闹。
  在此前,秦国一再与晋国交好,两国长期还有很频繁以及拥有历史悠久的联姻关系。(秦晋之好)
  秦国因为跟晋国关系稳定,有足够的精力以及机会致力于跟西戎过不去,他们花了几百年的时间专门对付西戎,双方杀了个血流成河,以秦国取得优势而告一段落。
  估计是秦国觉得西戎不再是威胁,开始谋求东进,已经有两次欺骗晋国,但两次都被晋国打得满头包,给龟缩了回去。
  这一次秦国呼朋唤友,其实列国只是碍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少少派了些军队参与会猎(参战),甚至个别国家只是来个大夫应付着,真正响应的也就白狄。
  而白狄并不是华夏文化圈的一份子,列国间要是有个鄙视链的话,他们绝对是最底层。
  秦国大夫史颗装逼失败,他回去没有多久,秦军营地出来了一些队伍。
  他们直奔着晋军城外营地而来。
  发生些什么事,吕武当然还是不清楚的。
  后面,他听到有人说,卫国不跟秦国一块瞎胡闹,跑去向韩厥致歉却没见到人。
  见卫国来人的是智罃,他狠狠地敲了卫国一笔,表示原谅卫国脑子被门夹的行为了。
  得知还能这样的吕武嘴角一抽一抽。
  没等他感概完春秋的战争有点胡闹,程滑来命令了。
  他们这一个旅需要进行集结,然后开拔出营。
  实际上是五个旅要出营。
  命令来自韩厥,要出动一个师跟对面的秦军好好玩一玩。
  真正到了战时,晋军营地内反而没有了紧张感,得到了命令的各“卒”找到自己的顶头上司,听从指令排在什么位置,跟着哪根旌旗一起出门就是了。
  吕武身穿金属战衣,握着一把长戈站在战车之上。
  他的御手是青,戎右是凌。
  宋彬则是成为另一辆战车的“主”,御手是林,戎右则是锉。
  两辆战车的后面都跟着二十五名徒步的武士,他们就是紧跟战车行动的步兵了。
  老吕家不但吕武太过于吸引眼球,武士的甲胄有异于各个贵族,也是频频受到注目。
  晋军出营,先在自家的营地边上列阵……,也就是各个“卒”听从指示,该去待在什么位置。
  对面的秦军也在战鼓的轰隆作响中,大批的战车和士兵从营地里出来。
  吕武频频看向本军那杆最粗最大的旌旗。
  每一次那杆旌旗有摇动,代表着一个命令被下达。
  随后,会有乘车或是徒步的“尉”,一边大声公布命令,另一边没停地移动着。
  出战晋军得到的命令是列成两行。
  简单说,就是出战军队成了前后两个部分。
  吕武所在的旅被摆在出战部队的最前方,他又恰好是在“彻头”位置,也就能够目视到对面的秦军到底在干些什么。
  要是从高空进行鸟瞰。
  东面的一大片红色就是晋军;西面一大片杂色的则是秦军。
  会是杂色,主要是秦军将士并没有统一战袍的颜色,以至于看过去能看花人的眼睛。
  晋军的脚步声本来并不整齐,向前推进的过程中,脚步慢慢形成统一,一阵阵整齐“踏踏踏”的迈步声掩盖了战车轱辘的滚动声和马嘶声。
  第一次上战场的吕武其实对什么都好奇,他不但会观察对面的秦军,还会时不时左顾右盼地看看自己人。
  因为是“彻一”的关系,他所在的这个“卒”的四辆战车与其余“卒”的战车,都是并驾齐驱的行进姿态。
  吕武在看别人,他其实也是别人的一道风景线。
  原密还是第一次看到全副武装的吕武,看到那一身被阳光照射能反射的金属甲,再看款式从未见过,看上去是那么的华丽丽,满心的羡慕嫉妒。
  不止是原密一个人看到。
  实际上,晋军很多都能看到站在马车上显得威风凛凛的吕武,他们很克制地没有交头接耳,很纳闷己方什么时候出了一个猛将兄。
  以现在的观念,没点本事敢在两军交战时穿的华丽,其实就是很显眼的靶子,必定会遭到密集箭雨针对,对方勇猛的人也会升起邀请单挑的兴趣。
  吕武知道自己成了焦点。
  他知道这么穿很华丽,不管是为了防御力,还是想要有所表现,都是必须的。
  “此……”韩厥没出营地,他在营内靠前的高塔之上,一眼就看到了甲胄能反射阳光的焦点人物,问旁边的智罃,道:“何人也?”
  智罃也不知道,他对下方不知道谁大喊了几声,让过去搞清楚。
  对面的秦军也在惊奇。
  他们远远地就能看到对方有一个自带“光环”的某某谁,心里不由暗暗起了警惕之心。
  带兵出战要雪耻的史颗,他用手在自己的双眼上方,抵在了额头的位置,无意识地看着吕武的方向,暗下决心:“耻也,辱也!必雪之!”
第41章
这是古典战争
  某种程度上,成为战场较为受人瞩目的吕武,他内心里多少有些紧张,却是一点都不会怂。
  这一套金属甲胄经过反复地试验,早就证明防御力有保证,他的战斗技巧并不怎么样,可是有着异于常人的大力气。
  再来,这是两军对垒,又不是让他自己一个人去单挑对面的数千秦军。
  那么长的时间与车组人员训练下来,又一再进行对战模拟,吕武并不感到陌生了。
  比较现实的是,他真的需要立功,哪怕有风险也必须去尝试!
  这个就好比如韩厥得到赵盾的赏识。
  去拼了,失败迎接死亡;成功则是收获前途。
  很多贵族的前程就是获得上位者的赏识,靠搏命去挣来。
  已经逐渐搞懂春秋贵族法则的吕武,他不觉得自己会是一个例外。
  晋军率先抵达作战位置,可是并没有对还在行进中的秦军发起冲锋,同样没有发射箭矢。
  目前华夏文明圈的战争还比较君子。
  国家与国家爆发战争了,军队进入战场范围,一般会两军当着对方的面,明晃晃地扎营。
  要开战之后,出战的军队都会等待对方将阵型摆好。
  会是这样,跟当今岁月为什么要进行战争有关。
  大国之间打的是争霸战,主要是想打服对方,让对方承认己方的强大。
  因此,战争一般也就成了“征”之战。
  所谓的“征”之战,大国打小国是为了获得小国的“贡献”。
  简单说,将对方打服,迫使失败方每年进行上贡和听候调遣。
  要是一再频繁地吞并小国,该是好几个大国联合起来,去打那个侵略性过度的国家了。
  大国打大国则是为了争取国际地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