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4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3/1090

  要不然,只是留下老吕家的部队,后面的处理权会更大一些。
  晋国的一“卒”由四辆战车和一百名士兵组成,编制上与周王室麾下各个诸侯国是一样的。
  这么点兵力,当然是无法守住点什么,别提看顾莒国与杞国。
  关键问题在于,留下的兵力是来自晋国,量鲁国与齐国有再大的胆子,也不敢去消灭。
  说白了就是,吕武留下多少兵力并不重要,是在展现属于晋国的存在感。
  他这么干还有另外一个用意,想将关于莒国和杞国的处置权留在手中。
  但凡关于莒国和杞国的后续,他有了处置权或参与权,等于拥有了跟鲁国和齐国进行邦交的资格。
  魏氏那么积极地参与卫国和曹国的事宜是为了什么?
  吕武想要把控住莒国和杞国,就是为了什么。
  他也不在乎谁察觉到自己的意图。
  机会是韩厥送上门给吕武的。
  又不是吕武自己处心积虑搞出来。
  迫切希望有家族能出来搅局的国君,比谁都愿意看到新格局的形成。
  其余的“卿”要是有意见,先去找韩厥和智罃的麻烦。
  至于智氏为什么会被牵扯进来?
  只因为智朔太聪明,甚至聪明过了头。
  而这一次,韩厥明显有让吕武带着赵武一块玩的意图,只不过是差了明白说而已。
  既然韩厥不说,别怪吕武打算装傻。
  赵武正在以极快的速度重新复兴赵氏,躺在祖宗遗泽之上,吹气球似得膨胀。
  他的种种表现也证明很有想法。
  吕武不是想着什么“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那一套,更不是想对付赵氏。
  纯粹就是蛋糕就那么大,多一个人咬一口就少一点。
  当前的晋国不允许有那么多家族蹿起来。
  排队都还有个先来后到的问题。
  在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现实下,有老魏家和老吕家在奋进了,只是让赵氏等一等而已。
  这一点上,魏氏和阴氏有着十足的默契!
第315章
回到新田,坐等大戏开锣
  赵武既然重新扛起了赵氏的大旗?
  他自己不找死的话,有那么一天肯定会重新为“卿”的。
  而那一点,有韩厥积极操作之下,变得毫无疑问。
  韩厥不倒。
  赵氏必兴。
  是很多人的一种共识。
  曾经的先氏、胥氏、贾氏、箕氏其实也都有过重得卿位的机会,只是他们遭到了赵氏强有力的阻击,又有郤氏和荀氏崛起得太快,屡屡被重新打压了下去,直至完全没有再成为卿位家族的可能性。
  期间还有贾氏和臾氏的搅和。
  那一段时间,新的利益既得者很是有一股众志成城的架势,只是有些家族长盛不衰,有些家族蹿起来又不知道被踹到哪去了。
  了解过晋国历史的吕武。
  他查到一些家族从什么都不是,直接获得了一个卿位,里面充满了各种惊人的曲折。
  尽管不简单,却说明有过先例。
  有些家族抓住机会获得卿位,一抓住就没有再放手。
  是那些前辈给了吕武信心。
  获得卿位的家族,他们无外乎就是手腕高超一些,结交了足够靠谱的盟友。
  再来,他们本身的实力也够强。
  这个就是为什么吕武需要跟魏氏捆绑,一方面又交好智氏的原因。
  至于家族实力什么的?
  老吕家现在不能说多强。
  关键在于,吕武只是花了八年不到的时间,让老吕家有了现在的实力。
  他才二十二岁,不出意外怎么都还有个四五十年能活吧?
  不谈太久的以后。
  再给他五年时间,发展规划没有被打断的话,实力怎么都要再翻上一番。
  尤其现在的晋国是最适合新家族崛起的阶段,一旦过错这个时间节点,还是老实巴交地找根大腿抱着不放手,甚至是融合进去,千万别再瞎折腾了。
  别问吕武为什么知道。
  一切只因为晋国内乱就在眼前!
  经过内乱之后,晋国内部的权力结构怎么都会平稳上几十年。
  那是新的利益既得者与老牌利益既得者形成某种平衡。
  他们绝不愿意再看到新的内乱爆发,也不想看到局面有发生变动的可能,必然是发现威胁就合力扑灭。
  等到哪一天他们都吃饱喝足,基本上也到了新一轮洗牌的时候。
  吕武的判断就是这样。
  他依稀也记得晋国就是在晋悼公时期,国内的中小贵族几乎遭到全灭的。
  “武,可还有余事未了?”智朔就好像是在问身后事。
  听得吕武觉得怪怪的。
  他们出使的任务在国内送来新的消息时,圆满的结束了。
  新的消息显示,国君在后路有被楚军截断的危险下,选择了仓促的撤军。
  一样是晋军殿后,列国的部队先撤。
  以楚国为首的联军并没有追击,他们停在了郑国境内,并且没有过份的靠近晋国。
  尽管晋国这边不甘心,南下的国君和栾书、郤锜、中行偃还是承认这次出兵的失败。
  只是,晋国好像也没有损失什么,甚至还因为战胜郑军又小赚了一笔。
  晋、齐、宋、卫、鲁、曹、邾联军全线后撤,等于说不用担心鲁君黑肱和齐君吕环知道国内发生什么事情,带着部队直接跑路。
  这样一来,吕武很简单的就躺赢了。
  不管是怎么赢的,反正赢了就行。
  直接带来的好处就是,吕武晋升为上大夫的基础被夯实,交上了合格的答卷。
  “鲁、齐皆有使者跟随往‘新田’而去;杞、莒、鄅(yǔ)、冀、两邾亦有队伍追随。”魏相一副笑容满面的模样,甚至还有些自得。
  他不是一个沉不住气的人,纯粹是这一次出使不但圆满地完成韩厥的交代,甚至是收获满满。
  这些国家派出使者前往“新田”,只会发生一件事情,就是努力地巴结晋国。
  其中鲁国和齐国的队伍去了“新田”,肯定会给晋国更多操作的余地。
  真要给吕武和魏相这次出使做个评价,不给个超等,还是人吗?
  智朔才不乐意甘当绿叶,说道:“此间,我功劳甚大。”
  这小伙最近很膨胀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3/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