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4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68/1090

  而老吕家却能从很多负面影响中摘出去!
  比如,接下来智氏和范氏的吃相会很难看,老吕家却只想吃下自己所能消化的那一部分,拿出能用来拉拢各家的“肉”,来个广交友朋!
第334章
就这还想当元戎?
  去接公子周的队伍出发。
  隔天。
  智罃和士匄招来吕武。
  先君姬寿曼派宠臣袭杀郤氏的事情已经发生九天,消息传递速度不快的现如今,讲道理郤氏各地的负责人应该还是不知道的。
  他们之前就做了措施,拦截郤氏的通报人员。
  只是,哪怕各家都有默契,肯定还是无法保证能够拦下所有通风报信的人。
  “‘温’已进取,想必近日定有回音。”智罃讲了一个士匄和吕武都不知道的消息。
  也就是说,智罃在郤氏出事后,得到栾书的分肉,已经将消息传回封地,迫不及待地动手了?
  必定是快马加鞭将消息和命令传递过去,要不速度不会那么快。
  士匄有些懵逼地看着智罃,心想:“真是太不要脸啦!”
  吕武则在想:“吃相太过于难看。”
  智罃没半点不好意思,说道:“二位不可拖延。”
  大家谁跟谁呐。
  老夫就不信你俩私底下没干点什么。
  别说,士匄还真就没有什么举动。
  主要是他太年轻,经验方面有些不足,导致还在等着大家一起动手。
  而吕武虽然年轻,动手方面只比智罃慢了一点点,就那么一点点。
  那一份郤至的手书,估计已经送抵“吕”地,等着宋彬拿上手书进入“随”地。
  没有出现意外的话,宋彬会将“随”地进行和平接收。
  也就士匄不知道,要不可能会被气死?
  “如此,匄今日便出‘新田’。”士匄表现出一个年轻人该有的利索。
  智罃也不阻止,笑眯眯地看着。
  吕武同样站起来,说道:“武需回封地。”
  像是智氏和范氏可以不用等其余家族的部队到位,光凭自家的军队就能开始攻城略地。
  老吕家就不行了。
  哪怕是能行,吕武也想拉上魏氏和其余各家。
  毕竟,智氏和范氏能不在乎吃相,老吕家还是要顾着点吃相的,别说还想着广结友朋来着。
  智罃喊住了吕武,没有第一时间说事。
  一小会之后,中行偃走了进来。
  能看出中行偃看上去非常憔悴,走路都有点有气无力。
  这绝对不是被饿的……,可能也是真的被饿的?
  人的心理负担太大,没有胃口是一件挺正常的事情。
  吕武看到中行偃有点意外,却也感到理所当然。
  无论怎么样,智氏和中行氏是出自荀氏。
  哪怕智罃有自立自主的心思,一些该顾着的东西还是无法甩开。
  这一点智罃要认,不认都不行。
  不取决于智罃的意愿。
  只因为大家就是觉得智罃和中行偃就是一家子。
  吕武等中行偃坐好才行礼,问候道:“上军将。”
  本来中行偃是不用慎重其事回礼的,他却干出了一丝不苟的回礼举动。
  智罃低叹了一声,说道:“先元戎害人不浅。”
  这是在定基调吗?
  也就是,中行偃完全是被拖下水,是无辜的呀。
  智罃只差明白说,中行偃还是个孩子,完全属于年少不更事,不要一下子被毁了。
  年近三十还能是个孩子吗?
  有的。
  巨婴就是其中的一种。
  只不过,身为一个大家族……,不,中行偃是两个大家族的家主,定义为孩子是不是太过分了?
  现在的情况是,栾书已经死了。
  智罃活着,并且已然大权在握,对的不对的,一旦出了嘴,没人推翻,那就是最大的正确。
  吕武大概知道智罃是个什么意思,想道:“我是装糊涂呢,还是通透一些?”
  中行氏的实力不怎么样。
  荀氏的实力却一点都不能小觑。
  现实一些的来讲,中行偃没在矛盾爆发的过程中被干掉,活着就属于什么都有可能。
  更加简单通透一点,有荀氏和中行氏作为后盾,又有智氏站出来,中行偃不自己找死为前提,死不掉的。
  既然死不掉。
  晋国一下子没了四位“卿”。
  连带栾氏和是郤氏也要玩完。
  真的再经不起折腾啦!
  也就是,中行偃一时半会不至于倒台。
  吕武说道:“栾氏之谋,郤氏自取其害。”
  定基调谁不会呐?
  俺也会,并且漂亮话老会讲了。
  “阳之滕,必有荀氏、中行氏之嫡女。”智罃抛出筹码。
  话说,小老弟,知道什么叫千年世家吗?
  来自千年世家的女人,并且是嫡女,馋不?
  很好玩的哦!
  满意了,不是不能送上几个入门,小老弟也能玩一玩的咯。
  只是,吕武的儿子阳要与智罃的儿子的女儿联姻,等于吕武在辈分上差了智罃一辈,与中行偃就是平辈。
  智罃是中行偃的叔叔。
  关系就是那么算的。
  智罃认吕武当小老弟很不合适。
  话又说回来,贵族的圈子一直挺乱,玩一玩为前提,没人在意。
  PY交易瞬间完成。
  中行偃精神气回归了一些,对吕武行礼的时候,不是那么有气无力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68/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