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5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9/1090

  鲁国肯定是打不过齐国的。
  要是失去晋国这个靠山,以后鲁国的日子绝对不会好过。
  季孙行父决定赶紧地回去找另外两家合计合计。
  他们决定响应秦楚的会盟邀请,是不知道晋国会衰弱到什么程度,怕的就是晋国一蹶不振。
  其实,他们担忧也有道理。
  晋国的新君姬周太年轻。
  八卿中的年轻人占了差不多半数。
  元戎智罃是出了名的贪婪。
  以常理来看,这么一套领导班子治理晋国,怀疑能不能治理好晋国,是很合情合理的。
  如果晋国真的一蹶不振,鲁国只能加入到秦楚阵营,期望齐国能够得到压制,别对鲁国太过分了。
  季孙行父现在对晋国多少有了一些希望。
  在他看来,吕武对出征齐国充满了信心,才会拒绝卫国和鲁国出兵。
  侧面也能看出一点,晋国对盟友的悖盟无比恼火,却是还能保持理智,没有发狠逮谁打谁,只是调整对外策略将成为事实。
  季孙行父琢磨着,怎么都要凑出粮食来赠送一波,争取让吕武看到他们还是心向晋国,也会对吕武这次出征提供后勤上的帮助。
  这么干多少是留了些情面,以后有什么诉求好开那个口。
  吕武的拒绝是建立在葛存找到了一批向导,不用再以国家行为来寻求鲁国的帮助。
  他们临走前,季孙行父又过来。
  一起来的还有一大批的粮食。
  这……有点意思啊!
  吕武没有拒绝鲁国公族的赠粮举动。
  他们一旦拒绝鲁国公族赠粮,会让鲁国心生绝望,搞不好就铁了心投向秦楚。
  说到底,晋国没想一个小弟都不要。
  只是对这一帮小弟的背叛很不爽,又产生了足够的警惕心。
  收拾齐国就是因为不知道到底打不打得过楚国,只好拿齐国来开刀,证明晋国依旧强大。
  本意上还是要争取一帮小弟能够回头是岸的。
  做姿态就是做姿态,适当即可。
  干出用力过猛的事情,就显得太蠢了。
  他们穿过鲁国,来到了齐国的国境线边上。
  在此之前,葛存已经携带国书先行一步。
  他将到“临淄”面见齐君吕环,该走的程序走上一波。
  这位阴氏家臣前一段时间可是衣锦还乡了。
  因为吕武的赐封,葛存摇身一变成为晋国的贵族,不知道惹得多少人羡慕。
  一颗石子投进湖面起了一些涟漪。
  不少觉得自己并不比葛存差的鲁国人,他们的想法是“我上我也行”,收拾行李踏上前往“阴”地的路途,打算拜入阴氏获取机会。
  另外一些鲁国人则是以向导的名义,开始为晋军服务。
  为什么不直接找人在鲁国的吕武加入阴氏?
  只因为吕武现在是出征状态。
  他们想加入阴氏,怎么都要等战后。
  齐国是先知道有大批晋军抵达国界线,才又知道前来宣战的葛存求见国君。
  作为早一刻知道的齐人,他们一面向国都“临淄”告急,另一边派人去晋军那边询问。
  吕武当然不用出面。
  晋国的“卿”也不用抛头露面。
  至于为什么会有大军来到齐国?
  听听宣战书上面是怎么写的呗。
  吕武为什么没有一波直接莽进去?
  只因为现在还是个讲礼的时代。
  蛮夷才会干不宣而战的事情。
  晋国不是蛮夷,追求的是成为霸主。
  再来就是,他们不是来灭国,打人之前需要先给个理由,勒索起来也才能有理有据。
  面对晋国派人前来宣战。
  先是痛斥齐国上一次拒绝参加联军,已经从实际上干了悖盟的事情。
  又再历数齐国近年来小动作不断。
  责问难道是晋国对齐国还不够宽容吗?
  俺这一次是真的忍无可忍,无需再忍啦!
  来来来!
  晓得什么叫棍棒之下出孝子吗?
  想在哪里开干?
  点齐人马,好好地打一场。
  齐国知道晋国会有反应,就是猜不到反应会这么大。
  他们懵逼之后最想知道的是晋国出动了几个军团,谁又是伐齐的主将。
  来的是齐国的下军和新军?
  下军主要是阴氏和范氏组成???
  嘶!!!(倒吸凉气)
  范氏是晋国的老牌家族,底蕴很深厚的吖。
  阴氏虽然是新近崛起,却是以兵甲器械精良而闻名。
  这个下军一听就不好对付。
  新军是由魏氏和解氏为主?
  魏氏也是个老牌家族,上一次“鄢陵之战”的表现很惊艳。
  解氏?
  话说,解氏有什么出名的吗?
  没有???
  呼!!!(大大松了口气)
  那还好,还好。
  下一刻。
  统军主将是阴武?
  尼玛!
  是在战阵上干掉楚国天下第一和第二的猛人?
  有其它什么战绩没有?
  干过孤军深入秦国,直接打到秦国都城“雍”?
  单凭阴氏一家灭了许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9/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