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55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6/1090

  这是何等的优秀啊!
  齐君吕环发表宣言:“何愁不克晋国!”
  崔杼尽人臣之责任,劝谏道:“鲁常言,齐无礼,率兽食人;阵前皆为愿战之黎庶,不亡于晋军,于斯何斯?”
  这话齐君吕环不爱听。
  他坚定认为鲁国只是喜欢无能狂怒,历来想干的事情是鲁国反对什么,就越爱去干那件事情。
  两军阵前的闹剧还在继续。
  有齐君的宠臣上前赏赐表现出武勇的齐人之后,闹剧越演越烈。
  魏琦皱眉说道:“齐人之顽劣可见一斑。”
  应该用“荒唐”这个说法才对。
  士鲂则是笑嘻嘻地说:“齐人颇有上古之风。”
  什么意思?
  上古时期,两军开战是需要进行祭典的。
  一般是拉出奴隶来进行表演赛,又或是用血腥的方式宰杀奴隶,来恳求神灵眷顾己方。
  话说,什么样的神灵才会因为看到血腥的一幕,选择去眷顾制造血腥与残忍的那一方啊?
  用杀戮来取悦的神灵能获得眷顾,又该是什么样的神灵???
  诸夏在商周时期已经不再搞那一套。
  西方则是要等文艺复兴时期才大体上停止,对血腥和残忍的崇拜则是深入骨髓,改不掉的。
  舞台之上,死掉的齐人越来越多。
  吕武发现士鲂和魏琦的脸色越来越难看,有些不明所以。
  死的是齐人。
  关他们什么事。
  难道是在愤怒死人无法再抓来当奴隶?
  “齐君若亡,谥号当为灵!”魏琦满脸的愤怒。
  我了个去!
  预言家啊!
  而“灵”这个谥号算是最差的一个了。
  哪怕谥号是“厉”都要比“灵”好上那么一丢丢。
  谥号为“厉”多少还能侧面证明带着杀伐果断的特质,就是脑子不太好使。
  一旦君王死掉谥号为“灵”的评价只有一个:这个家伙一生就没有做过什么正确的事情,活着就是专门为难自己,再给他人制造难堪的。
  活成了笑话,讲的就是谥号为“灵”的君王。
  士鲂有些咬牙切齿地说:“不当人子!”
  他们有生气和愤怒的理由,却不是因为遭到了嘲笑。
  晋国是一个非常刻板的国家,对生命的看法是,生要生的有意义,死要死得其所。
  同时,晋国还是周天子的守护者,需要看顾“礼仪”规范。
  现在死的是齐人,还是以一种非常荒谬的方式在死去。
  这件事情要是让史官来记载,齐国丢人丢到遗臭万年,却也侧面提醒礼崩乐坏的时代已经在悄悄降临。
  吕武想了想,吩咐了随行的赵武一句。
  没有多久。
  晋军的阵型中响起了一阵弓弦声。
  表演得正起劲的齐人听到动静,停下动作扭头看过去,恰好看到一片“乌云”从晋军阵型中升起。
  箭矢升空再落下,撒欢的齐人成片地倒下。
  齐君吕环的“哈哈”大笑声中有着齐人闷哼、惨叫和呻吟的掺和。
  他抬手指向晋军,大声说道:“晋人气急矣!”
  就说忍不了多久的。
  看。
  狗急跳墙了吧!
  用数百上千的齐人死伤来证明晋军被惹怒,太值得了吖!
  更多的齐人在恨爹妈不给自己多生两条腿,要有多狼狈就有多狼狈地进行奔逃。
  吕武招呼士鲂和魏琦回营。
  走之前,他再看了齐军的方向一眼,看到的是侥幸没被射死的齐人跳脚破骂和嘲讽。
  他心想:“齐人好像是需要进行警惕啊!”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以上那句话不应该用在这里。
  问题是,阵前的齐人尽管看上去荒唐和愚蠢,却有着振兴国家该有的基础。
  这种国民要是落到了懂得利用的君主手里,绝对能够振兴起一个正在沉沦的国家,乃至于重新成为强国的。
  看来,管仲给齐国留下的遗产不止是经济发展路线?
  出营的齐人退了回去。
  进行伐木的晋军辅兵也将木头拉了回来。
  接下来双方进入到了消停期。
  翌日。
  晋军这边以魏琦为代表,葛存为副使,一块过去面见了齐君吕环。
  魏琦是去对齐君吕环致以问候。
  葛存则是进行重申,告诉齐国君臣,晋国为什么会出兵来打齐国。
  这一次葛存有了新的谩骂点,痛斥齐国让平民被卷进战争,才导致齐国的南疆烽火处处。
  现在的战争跟平民无关。
  那么说也不对。
  若是某一方战败,平民依然会被波及。
  所谓的战争跟平民无关,单纯指平民没资格踏上战场。
  各个诸侯国不是没有发生过君主号召平民抵抗入侵者的例子。
  关键问题在于,那些君主是对某个正在遭到入侵的城池进行号召,并不是面对全国进行号召。
  齐君吕环这一次是对全国发出号召,响应号召的齐人难以进行统计。
  腿脚利索的齐人早早地跟大军会合。
  各地会有齐人散乱地对晋军发起主动攻击。
  所以,吕武说是先遭到齐人的攻击,迫不得已才一路攻城拔寨地杀过来,并不是什么假话。
  号召国人抵抗入侵者?
  以后世看来是一件再正确不过的事情了。
  现在是什么时候?
  是春秋中叶。
  是公元前572年啊!
  在现如今的普世公理中,打仗是贵族和武士的事情。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6/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