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6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3/1090

  没有赵括和赵同屡屡做出错误的选择,又有赵氏那么多族人嚣张跋扈,能是那样???
  赵武的处境其实很尴尬。
  他的生母在赵氏覆灭中出了大力气,想灭掉赵氏的是国君与公族,几个强大的卿位家族充当打手。
  要不是赵朔死得早,恐怕赵武都无法在那次“事变”中活下来。
  诸多的原因使得赵武幸存,又让他的处境非常尴尬。
  掏心掏肺想帮他的韩厥因为赵庄姬的原因,存在不小的顾虑。
  赵庄姬害怕赵武听信韩厥的一些话语,不敢无条件帮助赵武。
  赵氏的残余,越对赵氏忠心耿耿,对赵武的芥蒂就会越大。
  一套连着一套,造成的局面就是除非赵庄姬死掉,又或是韩厥死掉,想帮又愿意帮赵武的那一“派”才会放开顾虑。
  现实局面就成了明明有两股很大的力量愿意帮赵武,源于顾虑不能放开手,哪一“派”的主事人完蛋又会让赵武失去很大的一部分助力。
  “君上曾问于我,可愿以‘温’地换‘赵’地,可曾过问于你?”吕武说完看着赵武,脸上带着笑容。
  赵武愣了一下,说道:“未曾啊。”
  假的。
  国君并没有问过吕武那件事情。
  吕武敢对赵武说这些,一来是很想赵武搬个家,再来便是笃定赵武不会也不敢去问国君有没有这事。
  他“哦”了一声,一边若有所思,一边说道:“西疆与北疆尽归于阴氏、魏氏,再无卿位家族一席之地;解氏非虫,一捏就死;智氏贪婪成性,不可成依靠;范氏独强,若无审时度势眼光,大祸便在楚国屈服之后。”
  信息量太大,搞得赵武很想喊暂停。
  他细思了一下,理解的是吕武希望赵氏搬到南方,北边和西边已经没赵氏的什么事。
  这算是一种开诚布公的商量,也算是一种警告。
  “温”地原本属于郤氏,虽然说也历经战火,破坏方面却是比“赵”地小得多了。
  一旦“赵”地归于阴氏,未来的竞争中阴氏会比魏氏占更多的便宜?
  赵武回过神来已经没看到吕武,一问才知道吕武已经带着队伍离开。
  他想道:“姐夫的意思是,希望赵氏能去南方发展,与阴氏形成南北互动的格局吗?”
第413章
你们玩你们的,我玩我的
  仅是从土地面积来看“温”地要小于“杨”地。
  两地都经过战火的摧残,要说到底哪一块地被破坏得更严重,不详细去进行考察,一切都是胡说八道。
  从气候环境等方面而言,“温”地要更优于“杨”地一些。
  “温”地就在周王室边上,与巩国、单国、刘国(公卿封国)比邻,又跟智氏、韩氏、韩氏、献氏、先氏、雍氏等等家族当邻居。
  所谓的地利优势并不是跟谁当邻居,是以气候以及农耕条件来作为评价。
  “温”地在很早之前就已经得到开发,哪怕历经战火的摧残依然还有底子在,稍微修复一下又能重新利用起来。
  如果阴氏的发展重心不是在北边和西边,依靠“原”地和“温”地作为基本盘,想方设法吞掉周边的中小贵族,一样能够经营出一个实力雄厚的家族出来。
  关键问题是吕武很清楚一点,南方想扩张的难度远比位处晋国的北方和西方更大。
  在南方想扩张不能去跟周王室玩耍,吞并晋国中小贵族壮大自己,再来就是盯着郑国一打再打,直至将郑国消灭和吞并。
  如能吞并郑国,接下来的目标就是陈国、蔡国、顿国、沈国……等等一些小国。
  比较坑的是那些国家,要么是楚国的盟友,不然就是楚国的附庸,不将楚国先打倒在地,绝没有吞并的可能性。
  即便某一天楚国倒下,能够去吞掉郑国、陈国……等等那些国家,要看看那边的地理位置是个什么情况,介时周边又都有谁。
  其他人无法看得那么长远,吕武还不能吗?
  真有家族占了那些地盘,顶多就是诞生另一个战国版的韩国。
  历史上,韩国的建立就是唯一的巅峰,随后一再走下坡路,真的是君王无能或国中没能人吗?
  其实是韩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可发展的前景啊!
  另外,不要当其余卿位家族不存在,想一再吞并中小贵族,极大的可能是路走一半,侵略性过强遭到忌惮,先被各个家族联合起来灭掉。
  所以是,真的以“温”地作为开局,取决于野心到底有多大,难度可能是北边或西边的十倍、百倍。
  “以‘温’换‘杨’?”宋彬有些懵了。
  其余家臣听完吕武的叙述,一个个都难以理解。
  他们的思维是以发展家族为第一目标,认为封地在哪根本不是问题,只看封地成色的好坏就够了。
  “温”地异常适合农耕,这么一块肥美的封地,为什么要换“杨”这个破败又农耕环境比“温”地更差的地盘呢?
  没这样的道理啊!
  葛存说道:“我家主力发展北方,封地连为一体更重其它。”
  瞧瞧,跟吕武的时间长,觉悟就是要高一些。
  葛存又说:“若以农耕考虑,我家不缺劳力,有开掘水渠、安置水车等灌溉之利,何处不为丰饶之土。”
  夸张了。
  要是的了快沙漠作为地盘,难不成要跑去种西瓜?
  “不妥,大大不妥!”宋彬真的无法理解,说道:“不言贫瘠与否,‘杨’地比邻‘新田’,若出政争,恐难身处事外”
  宋彬瞪了一眼想再说话的葛存,看向吕武,问道:“主,我家北、西皆拓土,为何置身于泥沼?”
  这话讲得过于主观。
  一些事情是阴氏不想参与就能不参与的吗?
  不看看阴氏现在的地位和强度,一旦发生了一些什么事,阴氏再不想参加也必定要被拖下水的。
  宋彬的意思是,不过份靠近“新田”能有个缓冲,不会爆发什么正治斗争立刻就进入到“决战”阶段。
  他也是研究了晋国的历史,才得出那样的结论。
  上溯到前几代的领导班子,消失在历史长河,又或是仍在苦苦挣扎的曾经卿位家族,封地越是靠近国都,麻烦必然会越多,灭亡的速度也更快。
  相反是距离国都更远的那些卿位家族,哪怕是一开始就被卷进斗争,会有更多的时间用来作为缓冲。
  吕武不知道这个吗?
  躲避是决绝不了什么问题的。
  尤其是成为卿位家族之后,想要独善其身就代表不能选边站,也就少了很多可发展的选项。
  看一看韩氏就知道了。
  韩厥从来不参与各家的争斗,看似韩氏无比安全,也只是建立在别人不想搞韩氏为前提。
  再来是,韩氏安全倒是安全了,不要说吃肉,喝汤都没有韩氏的份。
  魏氏的家族历史长短跟韩氏差不多。
  韩氏的幸运在于得到赵氏的鼎力扶持,比魏氏更早成为卿位家族,韩厥之前的几代韩氏家主多少吃了点肉,有了韩氏的规模和实力。
  韩厥继承韩氏家主之前,他的父亲韩穿就已经获得卿位。
  在韩穿为“卿”的时间段里,韩氏家族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增涨,只是又在卿大夫之间的争斗中损了实力。
  晋国能够成为卿位家族,哪怕家族实力本来平平,一般会在极短的时间内得到壮大。
  这个不但是因为卿位所带来的权柄便利,也跟各家的依附、投靠有关。
  说白了就是不但有“权”,还得到了“名”。
  两种因素相结合起来的力量就是那么大。
  韩厥为什么会有一段时间寄养在赵氏家族?
  不就是因为韩氏在卿大夫斗争中输了嘛!
  所以,韩厥的卿大夫不能完全说完全是继承自父辈,没有赵氏的支持会成为另一个胥童一般的人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3/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