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6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16/1090

  中行偃面对智朔坦言提出疑问,一脸好笑地说:“为利而来,利从何来。”
  小伙子太嫩啦!
  想要来占便宜,没那本事操纵全局,脑子抽了去争权争名?
  智朔却是心里想道:“这位叔父还真的是个废物啊!”
  好歹是上军将,接管军权再任命吕武为副手,还能怕吕武不干活?
  只能说中行偃遭遇到人生的一次重大挫折,失去锐意进取的强者之心了呗。
  智朔告诉自己,一定不要活成中行偃这种失败的人,不懂得使用荀氏的力量,又没了雄心壮志,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他们向西行军,大多数人纳闷怎么走的都是易于行军的路线。
  这边的地形并不简单,虽然说没有连成片的山脉,一座座山峰就摆在那里。
  并且因为位处大河与洛水的中间地带,两条河还是会分叉出一条条水系。
  结果,阴氏当前开路,总是能够找到行军的道路,没有遭到任何的耽搁。
  “阴氏私拓大河以西,窥探西疆之远啊。”中行偃没有感到忌惮,只是心里觉得可惜。
  其余发现某些“迹象”的人,他们一样是在心里进行猜测或感概,没人在嘴边瞎哔哔。
  实力强大的卿位家族没有将目光放在国内,想的是对外进行开拓,对所有中小贵族是一件值得追随的事情,也能让同为卿位家族的几家感到安全。
  很浅白的道理。
  目光没放在国内,不会死盯着想要搞死哪一家,害怕这样的家族干什么?
  过错这村,没有这店了哦。
  应该想的是赶紧抱大腿,求加入啊!
  所以,能明白吕武为什么要呼朋唤友,谁愿意一块西征都带上了吧?
第415章
该怎么对付阴氏啊!?
  阴氏觉得过于迅猛,玩的自然要比那些“循规蹈矩”上位的家族更加高端。
  正常的崛起轨迹,一般是小家族经过长久的奋斗晋升成为中等家族,再以中等家族的身份当某家的盟友或隐性的附庸,持续与同等家族撕咬,费尽心思以及更加漫长的沉淀再缓慢地提高层次。
  这样的一个过程中没可能不出现仇敌,更加没办法将每一个敌人都干掉,必然留下连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的隐患。
  能从那种环境生存并崛起的家族,没有任何一家会显得简单,智商不够又没有强力手腕该倒在向上爬的途中。
  哪怕是某天真的奋斗到获得卿位,隐患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剪除,甚至刚成为卿位家族的前期就迎来危机四伏的局面。
  目前的解氏就面临那样的局势。
  上有国君和韩厥布局,下有仇敌虎视眈眈,搞得解朔自成为八“卿”之一,没有一天能够睡个安稳觉。
  吕武就不一样了。
  阴氏跟小贵族以及中等贵族没有历史遗留的仇恨值,崛起之迅猛又减少发生利益冲突的可能性。
  等吕武成为八“卿”之一,各个中小贵族心里肯定各种羡慕和嫉妒,只是不存在实际的利益冲突,再看吕武已经是“卿”为前提,巴结还来不及,谁杀了才无缘无故去招惹一名“卿”呢。
  他们已经抵近义渠人的疆域边界,停下来进行必要的休整。
  同时,先前被吕武拆散的齐军慢慢完成任务过来集结。
  事实证明齐军并不废物,他们对上了白翟部队能打得非常凶猛,偶尔还能上演摧枯拉朽的攻击态势。
  这个是建立在有阴氏先行布局,齐军只要快速行军抵达攻击位置,再不讲武德没有派人邀战,直接攻入部落营地,一次次都能轻易击败白翟部落。
  因为是游牧不是定居,打游牧部落最难的是找到他们。
  一旦能找到游牧部落,诸夏这边心里占据优势,武器装备全面占优,能根据即时的形势进行包围或设伏,揍起来真的不要太简单。
  大河以西经过阴氏一再扫荡和清除,没有新的部落不明所以地跑过来,早早就没什么游牧部落了。
  齐国的两个“军”忙活了将近一个半月,消灭的游牧部落还全是阴氏事先就盯上的那些,才能在短暂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换作是两眼摸瞎地开始军事行动,过程应该是耗费极长的时间用来寻找敌人,展开跟踪以及预设战场,调动己方的部队进入位置,还不一定真的能发起攻势。
  春秋战国之后的游牧部落为什么变得难打了?
  不是那时候的游牧部落的科技树得到提升,也不是诸夏王朝武力变弱,纯粹是游牧民族的栖息地变得更广,找起来的难度更高了。
  拿白翟来作为例子吧。
  他们的活动范围不超过千里方圆,甚至是被限制在不到两百里的活动范围之内。
  能够活动的区域就那么大,周边并不是广袤没有地标的草原,受于地形限制能游牧的地点就那么几个,又能有多么难找?
  “阴子,我军粮秣已然不多,未得补充恐难再行征战。”晏婴是齐国的特使,负责跟吕武进行沟通的。
  他的年纪很小,不会超过九岁,办事却像是个成年人一般。
  一开始吕武还纳闷齐国怎么派个小孩子跟自己沟通,接触下来看到了这个小孩的智慧,知道小孩子也不能小觑。
  吕武笑着说道:“缴获之牛羊可划三成予齐军,阴氏暂补余下粮秣,待齐国转运辎重再补阴氏。”
  虽然是拿齐军当仆从军使用,该给的甜头总是要给一些的。
  这样干能极大降低齐军的怨气,说不定还能鼓动他们更加卖力干活。
  过程中阴氏其实没有任何付出,缴获是来自白翟,齐国也会补足阴氏的“投资”,剩下的都算是阴氏白白赚到的。
  晏婴稍微一个愣神,脸上的笑容很勉强。
  他有心拒绝,一来没那个胆子拒绝吕武,再来就是一旦拒绝会得罪被阴氏强拉来的齐人。
  毕竟,有肉能吃谁不愿意?
  哪怕那些肉是他们拼死抢来,搞成了吕武赏赐下去。
  晏婴满心郁闷的想道:“这算什么事啊!”
  吕武像是想到了什么,说道:“既如此,阴氏再予一应器具,亦可补之兵、甲,齐国补阴氏财货,据物而易皆可。”
  拉齐国的军队来当仆从军,死了人齐国自己承担,缴获什么能不能分到看吕武的心情,一应的所有军费开支和后勤都由齐国来负担。
  现在,吕武还打算赚齐国的钱???
  晏婴也就没看过《三国演义》,要不就该一口老血堵在胸膛,抬起手颤巍巍地指着吕武,来一句:世间竟有此等厚颜无耻之人!
  小孩子感觉什么都不对劲,偏偏要感谢阴氏愿意在齐国的辎重没送来之前,先担负起齐军的后勤补给,心里无比膈应地告辞离开了。
  没有多久,齐军营盘内传出欢呼声。
  那是阴氏这边的车队运去了锅碗瓢盆,还有很多宰杀后处理好下水的牛羊,少不了数量足够的青铜戈、矛、剑、弓、箭矢、皮甲、藤甲、木甲。
  不用刻意去分辨,只要是跟武器装备相关,事实上就是来自于秦国的原产货。
  这些东西是上一次吕武率军伐齐的战利品,拿来补给齐军不用担心他们用不惯,简直是再合适不过了。
  引发齐军士兵欢呼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人手一个得到一套来自阴氏士兵的基础套装。
  包括装水用的皮囊,铁质的勺子、铁质筷子、装饭用的铁质盒子(78式军用饭水一体壶),装汤用的铁质长筒,行军装物用的背式皮包,一条带有扣子的皮腰带,一条毛毡毯子。
  齐国是“东方世界”的第一经济强国,每每都能出现一些新鲜玩意。
  关键是,阴氏给的那些军用品是独家,不但晋国这边只有阴氏在用,其余诸侯国更别想获得了。
  吕武才刚配给自家的部队不久,考虑到做出来的玩意就是用来卖,再来就是让齐军感受一下来自阴氏的优越感,先行操作了一波。
  事实上,成了阴氏仆从军的这些齐军士兵,到最后真不知道能有多少回去齐国。
  他们可以是战死,也能是失踪,更可能是加入阴氏。
  暂时没发生的事情,谁能确认什么,是吧?
  吸引移民最管用的是什么,不就是一再展示独家持有,优越感炫耀到令所有人都感到羡慕吗?
  再给舆论操作一波,讲述加入某某家的待遇,未来的前景等等,再给他们看到实际的好处,很好进行诱拐的。
  晋国是中原霸主国。
  阴氏是晋国的卿位家族。
  那不都是事实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16/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