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6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8/1090

  “秦君遣使朝见天子……”国君将之前从单公姬朝那里获得的信息讲出来。
  吕武一听:哦嚯!这样的周天子很可爱呀?只要给钱就能不顾是非,我是不是某天能利用上?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田氏代齐和三家分晋都是周天子给开的“后门”,才让两件事情成为既定事实,某种程度避免了其余诸侯国的入场?
  国君看到吕武脸色平静,心里暗自肯定,想道:“阴武明辨尊卑是一件好事呀。”
  在他们看来,周天子哪怕十足的混账,骂肯定是不能直接破骂的。
  哪怕周天子再混账,只能用劝谏的方式来应对,要么就干脆直接无视,算是大家伙给周王室留下的最后脸皮了。
  国君要是知道吕武想的是某天给周天子足够多的钱,换取承认阴氏取代嬴姓赵氏成为秦国之主,乃至于玩分晋或代晋,不被当场气死,绝对要扑上去跟吕武拼了。
  哪怕是不玩取而代之,选择以一家建一国,其实都够晋国受的。
  而某个家族脱离哪个国家玩独立自主其实存在法理性,狐氏就是属于这种情况。
  狐氏可以给晋君当臣子,也能脱离晋国成为一个国家。
  国君很不好意思地看着吕武,问道:“阴氏或可寻韩氏?”
  什么意思呢?
  晋国这边负责跟周王室沟通的是韩氏,国君有什么事情想跟周王室沟通都不能避免韩氏,阴氏想让周天子不要再搞事一样绕不开韩氏。
  吕武完全能够听懂国君想说什么。
  无非就是,秦国能贿赂周天子,晋国阴氏也可以。
  吕武说道:“谢君上美意,武不日便寻中军佐,必使天子知晓秦人之奸诈。”
  国君颔首,心想:“阴氏果然还是会伙同魏氏继续打秦国。”
  这个对晋国没坏处,甚至能够起到一定的稳定作用。
  国君笑着说道:“阴卿若有闲暇,多与公族走动走动。”
  吕武脸上的笑容很真诚,说道:“正有此意。”
  不就是带上公族一块发财吗?
  只要国君不阻止阴氏北拓和西侵,带公族一块玩又算得了什么。
第443章
晋国卿位家族有多强
  现在是个什么情况呢?是轮到吕武又要好好跟国君愉快玩耍,用以抵消智罃元戎身份带来的压迫感了。
  没有任何人支持的国君就是一块招牌,有了阴氏、魏氏和解氏三个卿位家族支持的国君,情况就变得完全不一样。
  首先,国君占了名份,行使权柄算是一种理所当然,没人听话的时候是一种护身符,有人愿意听令行事则就是“名与器”的结合。
  “如此恐会致使众家猜忌。”魏琦对吕武的选择略感迟疑。
  解朔跟着点头。
  晋国的贵族阶层联合起来抵制国君是一种传统,但凡是跟国君尿到一壶里面去,很容易被视为背叛阶层。
  吕武苦笑说道:“若不此般,如何制衡智氏、范氏、韩氏?”
  他们依然坚信危机没有解除,一旦让智氏、范氏和韩氏找到机会,势必会被针对。
  智氏的智罃是元戎。
  韩氏的韩厥是中军佐。
  范氏的士匄是上军将,士鲂是下军佐。
  而阴氏的吕武是下军将,魏琦和解朔分别是新军将和新军佐,尽管一样为“卿”,却是遭到了职权上面的碾压。
  现在的情况是,他们需要国君从权柄上压制元戎,避免智罃利用权柄给阴氏、魏氏和解氏挖坑的情况发生。
  所幸的是国君空有名头缺乏硬实力,两相结合也就成了一种各取所需的互补。
  所以,先不提阴氏、魏氏和解氏联合起来到底能不能从硬实力上面跟智氏、范氏和韩氏抗衡,至少权柄上面不能太失衡。
  八个卿位家族本身就带着法理性,实力强大就是名份与武力的双重加持。
  比拼的东西却不止是那些,有着太多的额外因素需要顾及了。
  魏琦说道:“需有度,不可自绝于众家。”
  解朔看向了吕武,却发现吕武脸上的苦笑更明显了。
  吕武很多东西不好跟两人解释。
  正治这种玩意从来就不简单,里面的弯弯绕绕多到可怕的程度,凡事就讲个审时度势。
  解氏成为卿位家族本身就是国君和韩厥挖的坑,解朔心甘情愿往里跳,然后解朔又想方设法不被埋了。
  面对这样的局面,解朔需要找靠山,得到阴氏和魏氏的接纳已经算是天兴,还要什么自行车?
  阴氏和魏氏是拿解氏当成一条“防线”来对待。
  那么真的爆发内乱为前提,阴氏和魏氏在解氏被一波流之后,能不能扛住智氏、范氏和韩氏的进攻?
  魏琦和解朔肯定进行过相关的思考,得出的结论可能不怎么美好。
  他们三家之中的阴氏从硬实力方面来评价已经不输范氏或智氏的单独一家,只是吕武善于藏拙没有全部实力拿出来摆在明面,以至于各个家族真的无法得到一个的正确判断。
  而从实际上,阴氏不算奴隶的总人口已经超过晋国任何一个家族,军队的软硬实力更有多项“黑科技”的存在。
  吕武并没有因为跟魏氏和解氏联盟就不藏着掖着,以至于魏氏一直以为自己才是三家里面最强的那家。
  关于这一点,吕武从来没有去纠正魏氏,又显示出老阴逼的特性。
  如果说阴氏有什么弱点,崛起的时间太短导致缺乏足够的历史底蕴,人口是从各家整合起来,这两个算是最大的弱项。
  家族的历史不够悠久,很难使人打从心里进行认可,多多少少会让各家用一种看待暴发户的心态去看待。
  魏氏之所以将自己视作三家联合的最强,正是因为从某些程度上忽略了阴氏的强大,亦算作是用一种看待暴发户的眼光在猜度阴氏了。
  他们的心态不对劲,导致无视了阴氏是新时代武器的制造方,忽略阴氏已经拉出一个“师”以上全员着甲的兵力。
  人的心态很重要,有些时候明明已经强大起来,因为某些人的心态不对劲,无视了别人真正的强大。
  再来就是明明冲上去就能击倒,却是因为心中的种种顾虑,没敢将内心的真实想法付之行动,白白过错了绝好机会不说,最终等来了覆灭的结局。
  而历史悠久的家族,天然上就能吓阻到对自己有歹意的敌人,使之不敢轻举妄动。
  短时内崛起的家族势力,基本盘没有多大,一时间一再扩张而壮大起来,内部的隐患绝对不会少,能够保持强势将压下内部的矛盾,稍微露出颓势恐怕就要像是一座四处漏风的房子了。
  吕武的开局是一个村,人口不过千。
  他用十二年的时间将阴氏发展到拥有“阴”、“吕”、“霍”、“原”、“杨”,领地扩增上面何止是千倍?
  在人口方面,止于今年的数据,阴氏含奴隶在内已经超过八十万,对外公布的是自由民三十五万,奴隶的数量没提。
  而实际上,吕武治下的自由民……,也就是含士阶层和属民,总数已经达到五十万。
  范氏不算奴隶应该也是五十万左右的人口,比较关键的是范氏的基本盘足够大,很多人已经生活在范氏庇护下长达数代人之久。
  紧跟在后面的是崛起同样迅猛的智氏。
  老智家刚从荀氏别出就遭到了“邲之战”的打击,智罃更是作为俘虏待在楚国长达九年,回国后得到卿位才能正儿八经地经营智氏。
  也就是说,智罃花了十八年的时间将智氏发展到成为一个不算奴隶拥有四十多万人口的家族,尤其是在近几年壮大的速度最为迅猛。
  几个老牌卿位家族之中变化最小的是韩氏。
  在韩厥的领导下,韩氏能多低调就有多低调,不掺和国内各家族的倾轧,使得韩氏有一个好名声的同时,屡屡失去了壮大己身的机会。
  韩氏不算奴隶的总人口不会超过二十五万,同为卿位家族的人口,排比起来只比解氏多。
  几个卿位家族当中人口最少的是解氏,他们不算奴隶的总人口应该是十二万左右?
  在解朔获得卿位之前,解氏的人口也就六七万,几年间翻了一倍,不能算发展迟缓了。
  这个也是晋国各家族明知道担任“卿”的风险很大,还要削尖脑袋往上挤的原因。
  风险大没错,获利的途径多,谁不想拼一把?
  在阴氏、魏氏和解氏的联盟中,解氏没疑问是最弱的一家,魏氏则是排在老二的位置。
  魏氏不算奴隶的人口数量约在三十万左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8/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