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6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0/1090

  智氏很明显就处在一种盛怒当中,还有着明显是疑神疑鬼的状态,谁现在自己凑上去极可能惹得浑身不自在,甚至粘上一身腥味。
  祁午却没敢给韩无忌什么脸色。
  韩氏不再作为卿位家族,家族实力依然在那里摆着。
  另外,韩氏也是公族的出身,说不定会回归公族阵营,怎么能人为制造矛盾呢。
  还有一点就是韩无忌因为手臂畸形失去继承人的资格,祁午猜测韩无忌应该会很敏感,不想被误会什么。
  祁午听到了鼓声,不想站出去都不行了,对下面大声喊道:“我乃祁午,城下何人统兵,欲意如何?”
  有一小会,智起才上前来,大声喊道:“我家突遭大变,韩氏、祁氏为何阻拦进城!”
  韩无忌眉头皱起来。
  智氏的智起带兵过来就摆出攻击姿态,韩氏只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还能被拿出来说事?
  从这里能看出智起明显就是想搞事嘛!
  祁午放声喊道:“起,你可知今日进城,后果将如何。”
  上一个对“新田”摆出进攻姿态的郤氏,好些人的坟头草已经两米高啦。
  韩氏既然被点名,韩无忌也不能太怂,喊道:“韩氏奉命守城,智氏兵马不可进。”
  意思就是,智起带着少量士兵进城是可以的,要大批部队进城则不可能。
  这里也已经等于在明示,韩氏压根不想参与进这件破事,希望智起不要将事情搞得无法收场。
  祁午觉得应该给智起一些压力,喊道:“元戎已入宫,亦遣人往诸‘卿’处。”
  城下战车之上的智起脸色一直在变。
  他如果不想在智氏没什么话语权就必须做点什么,大声喊道:“我只知韩氏阻我进城!”
  其余智氏的人,他们本来还有点犹豫,一听态度坚定下来。
  智氏的智朔是谁杀的当然重要,只是现在更重要的是不能让韩氏有任何夺取卿位的机会,针对韩氏也就成了一件正确的事情。
  韩无忌一听则是脸色阴沉了下来。
  结果,智起又喊道:“姬无忌!城门开或不开!?”
  这是指名道姓啊!
  平常这么喊就是一种侮辱。
  现在这么喊,有那么点另有所指的意思。
第473章
智罃再登场
  人已经到了城门处的中行偃听到外面智起的喊话,脸色立刻阴沉了下去。
  他们不想韩氏争夺卿位,不代表要将韩氏往公族里面塞!
  晋国的卿位家族负责针对国君,其余贵族则是盯着公族,合理的分工之下一再削弱公室,才有了晋国今天的局面。
  当然了,一切的起因还是“曲沃代翼”的发生。
  曲沃一系的公族压制翼一系的公族,杀得太狠导致晋国公室一再衰弱,给了贵族阶层可乘之机。
  甭管现在的局面是怎么造成,反正已经成为一种既定事实,晋国的贵族阶层绝不愿意公室重新恢复强盛,要不他们就该遭到清算了。
  “胡闹!卑劣!”中行偃这一刻恨不得将智起的脑袋摘下。
  韩氏的实力不强只是相对于卿位家族来说。
  单独摘出去的韩氏压根就不弱小,一旦韩氏将自己定位为公族的一员,不但会得到国君的倾力支持,公族也必然会出现一个能帮国君“控场”的主心骨。
  中行偃得知智起带着军队来“新田”,不用死多少脑细胞,能够立刻洞悉智起想要搞什么。
  老智家的嫡系,老的老小的小,旁系肯定能看到机会来了,有点野心还能忍住不乘机搞事?
  很多时候机会来了,明知道非常危险,还是会有人想要搏一搏的。
  输了也就那样。
  赢了就是单车变摩托啦!
  中行偃却是不能自己出面,喊来了荀家,说道:“你出城寻智氏家臣……,这般如此,如此这般。”
  荀家严肃地应命下来。
  城门当然不可能打开,荀家只能用吊篮下去,再去找到智氏家臣谈事。
  而在这个过程中,祁午对韩无忌的态度更加亲近,只是无法阻碍韩无忌的脸色变得无比阴沉。
  韩氏可以站在国君这边,他们也必须足够靠拢向国君,重新成为公族对韩氏则不是一件理智的事情。
  凡事都讲个审时度势吧?
  韩氏是不弱,重新成为公族是有可能让他们唯韩氏马首是瞻,关键对上的是晋国的整个贵族阶层。
  失去卿位的韩氏不是无法在某天重新获得卿位,明明能玩简单模式,为什么要改变游戏难度?
  再来是,韩厥观察公族良久只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公族各自为政早就成了习惯,几任国君都带不动,韩氏凭什么觉得自己能带得动呢。
  当然了,韩氏不能明确拒绝,需要的是让国君看到韩氏有重新成为公族的趋势,却又不能让几个卿位家族当真。
  韩无忌看到城外的智氏军队解散阵型,再看到智起和荀家共乘一辆战车上前,心里想道:“智氏的危机解除了啊?”
  想搞事的智起脸色非常不好看。并非他不想继续搞事,耐不住荀家拿着荀氏家主符节直接找智氏家臣,一番的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事态得到了控制。
  这里要有几个前提。首先智朔以前有过相同的并发症状,某种程度上证明只是旧病复发,绝不是中行偃的谋害;再来就是在场的智氏家臣存在足够多的理智和智慧,想明白智氏真的攻打“新田”会是一件自取灭亡的蠢事;最关键的是中行偃表态将看顾智氏,直至智氏重新获得卿位。
  有了中行偃的正确操作,导致智起失去了智氏军队的指挥权,接下来的事情无疑就更好办了。
  智氏家臣带着军队撤离,他们将撤到荀氏的封地,驻扎下来等待智罃的新命令。
  为什么不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真的直接回去并解散,不等于宣告这次闹剧结束了吗?接下来还怎么搞事。
  不搞大事,一些态度还是要有的,免得接下来既要承担罪责又失去所有。
  国君的态度很是耐人寻味,他没有展现出任何的态度,只是那么眼睁睁地看着。
  而在一个月之后,智罃的身影重新出现在“新田”这个国都。
  从外貌看去,智罃比刚退下去时要更糟糕,瘦得就跟皮包骨似得,精神状态倒是还可以。
  可以想象得出来的事。他从元戎带着恶评退下去,继承人担任卿位却死在任上,智氏面临后继无人的局面,身体状况能好到哪去?
  中行偃带着荀氏、中行氏、程氏的人在城门外迎接,倒是没看到智起的身影。
  “君上有何举动?”智罃很直接地问中行偃,得到答案又说道:“我料君上必复八卿。”
  中行偃也有足够的政治敏感度,说道:“叔父所言甚是。”
  智罃问道:“你将如何?”
  中行偃说道:“我为元戎,范氏太盛,阴氏使人看之难料……”
  “蠢!”智罃没半点客气,先骂了一句,再说道:“阴氏不欲与众家相争,只愿向西、向北开拓,不阻挠便不与之为敌。”
  就是因为这个中行偃才觉得自己看不懂吕武。
  向外扩张这种事情,有抢夺开发“熟”了的其余家族封地香吗?
  晋国的卿位家族历来就是守住碗里的,再盯上别家锅里的。要不也不会倾轧那么严重,几个卿位家族时不时就干上一场。
  智罃用一双浑浊的双眼盯着中行偃,问道:“你不知阴武放纵范氏?”
  中行偃很真实地愣了一下,想道:“难道不是范氏太强,阴氏不想关系变得恶劣才退让的吗?”
  这一下智罃有点明白中行偃站在第几层了。
  中行偃估计以为自己站在第三层,以居高临下的态度看着好像站在第二层的范氏和阴氏。
  真实的情况是,吕武站在第三层以上,一脸笑意地看着站在第三层的中行偃,再一边时不时地逗弄着。
  智罃不做掩饰地低叹了一声,说道:“你既要盟好阴氏,再与之争夺北部,或可周旋于阴氏、范氏之间。”
  中行偃对智罃这种教导人的态度并没什么不满,做出了虚心聆听的表情。
  智罃满脸严肃地说道:“万般不可重蹈我之覆辙!”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0/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