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7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07/1090

  适当地表现一下强大在晋国很有必要,尤其是作为一个卿位家族。
  国君不知道有没有被吓到?他因为有中行偃的保证,再来是士匄攻打伊洛之戎的意愿太强烈,像往常那样选择退让,同意了范氏和赵氏的军事行动。
  吕武得知消息只是撇了撇嘴,纳闷中行偃的心真够大,再很是假情假意地在内心里感概一句:“和平使者当不成啦!”
  因为阴氏和魏氏西征,搞得“东方世界”陷入短暂的安宁,吕武的确是为“东方世界”的和平做了少许贡献。
  跟驻军“甘泉”时期一样,吕武可没让麾下的人闲着。
  他跟人在“栎阳”的魏琦进行商讨,再派人回去请示国君,得到了军事控制“侯丽”的允许。
  魏氏巴不得阴氏在河西有块“地”,爆发出极大的热情,调动农夫帮阴氏修复旧城,甚至帮忙梳理耕地。
  吕武又再请示国君,问能不能在前线构筑永固工事款式的营盘。
  他选择的地点在后世的“咸阳”附近,同时也将那里选定为今次跟秦军决战的最终地点。
  什么永固工事之类,用现在的话来讲叫建设“武城”。
  国君得到请示,琢磨着吕武是真要跟秦国没完没了耗下去,不明白怎么会选择一块平原筑“武城”,不是选择地势险要的所在。
  国君认真思考了一番,想了什么不好说,同意了吕武的请求。
  在国君看来,南方有“虎牢”,西方有一座还没名字的“武城”,对晋国是一件好事。
  得到国君允许的吕武兴奋到直接蹦起来!
  现阶段独吞秦国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甚至连灭掉秦国都不合适。
  吕武成功地将手“伸”进关中,补齐了战略层次最为需要的一环。
  接下来,不管是轰轰烈烈地跟秦国打一场,又或者是继续耗下去,产生的任何结果都是对阴氏有利。
  怎么说?
  失败了,大不了就是阴氏大方一点承担投入基建的损失,进行暂时的退却,后面再来呗。
  会不会坑了魏氏?吕武不来,魏氏还是作为秦国的邻居,谈不上有没有坑魏氏。
  阴氏成功站稳脚跟?没看魏氏一得知吕武愿意来,高兴得不计较人力物力地帮忙嘛!
  有了魏氏的带头,各家在河西有封地的家族开始参与进来,表明就是欢迎阴氏过来开“分基地”的。
  所以,除了秦国惶恐和郁闷之外,晋国的大家伙都很高兴。
  吕武这么干还有一个用意,那就是恶狠狠地再逼迫秦国一把!
第499章
持续发酵
  这是一场很诡异的战争。
  当下正常的战争,一般是约定个地点,双方带着部队前往,碰面哔哔几句就直接开打,输赢双方都会认可,再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春季和夏季都能播种,夏季还是某些农作物收获的季节。
  吕武不是率军驻扎在魏氏的封地吗?
  他找魏琦进行商量,军中的辅兵帮助魏氏进行劳动,魏氏能不能抽调一些劳动力前往阴氏帮忙,干这种互利互惠的事情呢?
  “竟能如此作为?”魏琦很多时候不懂吕武的脑回路,迟疑地答道:“可。”
  要不能咋地?
  撤军是不可能撤回去的,劳动力浪费也是浪费,玩一手“因地制宜”挺不错的。
  魏琦问道:“大军驻扎于此。秦军若不进逼,今岁维持这般模样?”
  吕武说道:“征召并未逾期,士气尚可保障,于战事无碍。或有耽误农时,秦国损失重于你我,利害之孰重孰轻,一目了然。”
  秦国集结的人比阴氏和魏氏要多得多,还是从四面八方集结到前线。
  他们是奔着进行战争而来,多数人的家乡远在西边。
  吕武连续四年入侵,已经成实际上将“雍”周边打烂了。
  那些远道而来的秦人,士兵不可能参与劳动,各个家族的民伕没有帮“雍”附近各贵族劳动的义务。
  秦君嬴石倒是能够命令秦国贵族出动劳动力,能办的却不是“大爱无私”地帮助所有人,仅是能够命令他们耕作属于君主的农田。
  上述那一点,哪怕是秦国再怎么不重视规则,秦君嬴石还是依然要遵守的。
  魏琦过来“栎阳”并不完全因为关注战事发展,算是例常巡视封地的一部分。
  他一些该问的事情会问,多余则不会干涉吕武的指挥,很快就离开“栎阳”前往它处。
  因为大军停驻在“栎阳”的关系,得益于交通远比“甘泉”那边便利,先后有不少贵族特意来拜会吕武。
  他们当然不敢干涉阴氏和魏氏要将战争怎么打,大多数只是前来问候,少数则是询问要不要调动部队过来听从号令。
  如果说晋国贵族之中以谁最为积极?当属解朔无疑。
  “如上军将有所需,解氏必倾尽所有!”解朔说得那个叫落地有声。
  吕武笑着说道:“诸家皆以为我无战胜秦国把握,故止步不前。哪知我视秦军为冢中枯骨。”
  解朔一听先愣住,后面迟疑道:“我已集结三‘旅’,随时可来上军将麾下效命。”
  阴氏和魏氏能不能打赢秦军是一回事,解氏要不要表态又是另外一回事。
  里面或许有要雪中送炭的意思在内,更多的是一旦阴氏和魏氏式微,没有“保护伞”的解氏下场不会美妙到哪去。
  吕武对解朔的表态当然感到满意,解氏的军队过来则没有必要。
  并不是他觉得麾下大军够用。
  借兵这种事情,只接受一家的好意很不妥,必然会恶了其余家族;一再接受援助则是会侧面证明胜算不大,进而使得一些人泛起不该有的心思。
  所以,吕武索性就谁来都拒绝了。
  遭到拒绝的解朔不再强求,问道:“卫、曹不睦,我当如何?”
  在他担任卿位的时候,有得到列国的邦交权利,卫国和曹国关系变得紧张,牵扯到了解氏。
  吕武听懂了解朔的深层试探,说道:“君上有意增添卿位已是众人皆知。能否成事,不在国内何人属意如何,在楚、在列国。”
  说白了就是,晋国在只有六个卿位的情况下,能不能顶住外部的压力,一旦显得力不从心,肯定需要增设卿位来保证可出动军团的数量。
  解朔曾经担任过卿位,为了自保接受失去卿位的事实。要说他不想重新获得卿位,绝对是假的呀。
  在吕武看来,晋国恢复八卿制度是早晚的事情,只有中军、上军和下军根本不足以应对征战需要。
  什么人会获得卿位,不看国君,一样不看现任六“卿”的意愿。他们有话语权没错,还要看想扶持的家族有没有相应的实力基础。
  毕竟,先前强行提拔的恶果已经显示出来,谁担任卿位却没有相应的实力,为“卿”变成光占便宜的美事。
  如果不是那样,削减卿位的事情才不会这么简单就办成。要被削掉卿位的家族有足够实力,他们会用武力抵抗来保住地位,哪里会乖乖就范呢。
  解朔走了,不是去“新田”,回到河西的封地。
  他没有解散集结起来的三个“旅”,抱定一旦阴氏和魏氏西征不利,要马上率部前往支援。
  解氏还干了另外的事情。
  解朔去见吕武时携带了一批粮草过去。他想派军队支援没有成功,再次筹备起物资,命人送往“栎阳”提供吕武调用。
  其余家族得知解氏的做法,一个人就有一种看法,大多数人觉得解朔跪舔得过于明显,内心既是鄙夷也是羡慕。
  会有那种矛盾心态,主要是那些人想学解朔都不能够。
  巴结“卿”真不是谁都有资格干,要看交情有没有到那份上。
  在吕武的严密关注中,驻扎在“郿”的秦军再一次后撤了。
  他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再一次派出骑兵部队过去在秦军的眼皮子底下游弋。
  上一次阴氏骑兵出现让秦军停止后撤。
  这一次阴氏骑兵再来,秦军没有停下后撤的举动。
  吕武召集了有话语权的众人,问道:“秦人此举何意?”
  蒲元说道:“秦军求战无果,粮秣消耗甚大,必是后勤难以负担,今岁不欲再战。”
  其余人也是表达了相近的意见。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07/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