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7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7/1090

  “请阴子就庶长、大良造!”
  一大群秦国贵族跑到吕武处,声音整齐,态度诚恳,给喊了上面那句话。
  “庶长”是秦国身为人臣在武职上面的最高级别。
  “大良造”是秦国主持民政的最高官职。
  所以,秦国的制度跟周王室的大多数分封国以及楚国,是不一样的。(这里的一些科普看作者说)
  吕武看着一众秦国贵族,再看看自己的家臣和臣下之臣,稍微沉默了一小会,开口说道:“我不可当也……”
  家臣和臣下之臣的区别是,家臣没有属于自己的封地,臣下之臣则有。
  拒绝秦国贵族的请求不是吕武矫情。
  只是秦国的“臣”来请求,里面存在陷阱!
  到底是不是个递进方式……,也就是“三请三拒”的流程,暂时看不出来。
  而“三请三拒”是人家周武王给周王朝定下的一种“规则”,他则是学上古贤者。真以为周武王不想取代殷商成为天下共主的诸侯,后面全被料理了。
  一国的武力权柄和民政权柄这种玩意,什么时候是“臣”能给予的了?真以为还活在上古咯!靠的是公推???
  一众秦国贵族来了个“你看看我,我再看看你”的步骤,一个个掩面退了出去。
  很快,吕武拒绝了秦国贵族的事情传播了出去,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传越远,直至秦国该知道的人全部知道。
  在随后,一些秦国贵族莫名的消失,再也没有出现在人前。
  “当我白痴?到这个时候还玩手段。没有武力作为后盾,真以为我不敢灭掉秦国?”吕武没有气愤,少不了觉得有些人就是找死。
  相隔一段时间之后,登基不久的秦君赢惠以及生母,他们在浩浩荡荡的队伍护送下来到吕武的住处。
  随行的还有一众秦国贵族,数量比前一次来的还多。
  “阴子,无有贤者以至秦国多难;阴子就于晋,可解晋君危难,助力家国兴盛,为当世贤者,请就秦‘庶长’、‘大良造’救秦国于倾倒之间。”
  讲这些话的人是秦君公子惠的生母,她其实不是秦人,是从晋国远嫁过来,说白了就是晋国“曲沃”一系。
  秦国与晋国长期联姻,两国实际上是亲戚的关系。会一直联姻是一件挺无奈的事情,完全是中原各诸侯国大多是姬姓,不是姬姓则弱了些,使得一国之君能结合的另一半选择性不多。
  吕武已经很礼貌地对秦君赢惠、生母行礼,做出一脸为难的表情,说道:“我固有德,可惠及秦国?”
  这年头不需要避讳君王的名字,也就是一旦某皇帝什么名,不能再去用。
  这个时候该秦国贵族上场了。
  他们讲了很多吕武的事迹,并且无一例外都是正面,用来阐述像吕武这样的人在哪都能发光发亮,秦国要是能够得到吕武的主政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啊!
  至于说吕武在晋国担任“卿”能不能在秦国兼任“执政”,一个国家的大臣兼任好几个列国的职位,是很正常的事情呀!
  吕武表示需要想一想,请秦君母子以及众贵族给予时间。
  看出来了吧?
  第一次也许就是真的在设置陷阱,吕武急不可耐地答应下来,会少了“法理性”的程序。
  毕竟,目前真的不是上古,权柄的来源合不合理、合不合法真的无比重要。
  第二次,秦君母子和一众大臣全来,事情的进展进入到玩“三请三拒”的那一套流程了。
  有很多事情看似“脱裤子放屁”,关键在于真的有走这种流程的必要!
  跟上次一样,吕武拒绝的消息会传播出去,用来证明吕武是一个高尚的人。
  有所区别的是,今一次会加入一些秦国需要吕武的内容。
  秦国被吕武打得那么惨,还要让吕武来主持秦国?这种事情发生在现代,民情激愤是必然的事情。
  问题现在是春秋中叶,不会少了秦人反对,觉得让吕武主持秦国很合适也是大有人在。
  既然吕武能将秦国打得那么惨,说明吕武就是一个无比厉害的人。
  打不过怎么办?加入到晋国是不可能的。
  要不,把那么厉害的吕武给“抢”过来,让他来秦国主政,使秦国变强?
  什么篡国之类,没有相关的“例子”在前,有人想到这一层也觉得自己太会想、太敢想。
  秦人能够想到最坏的层面,仅是到了阴氏将成为秦国权臣这一层高度。这个还是因为历史上有相关的故事。
  吕武当然有在密切关注,甚至是实施操控。
  他知道“为山九仞,功亏一篑”这个成语,不会倒在战争胜利前的最后一颗子弹之下!
  只是关注秦国动向远远不够,他还需要在内部取得统一。
  阴氏主政秦国?对阴氏并不全是好事,尤其以现在人的思维,很多事情的看法跟现代是不一样的。
  一些家臣以及臣下之臣对吕武主政秦国表达出了担忧,他们不了解吕武的最终目标是什么,一些理解跟吕武不同步也就不存在什么奇怪。
  吕武不能对臣下的疑惑和担忧视为不见,需要尽可能地将事态的发展,解释为对阴氏有利。
  什么增加封地、人口产生的利益。
  得到秦国“执政”的权柄会加重为“卿”的话语权。
  至于干“取而代之”则是属于能做不能说的!
  倒不是吕武怕阴氏的谁谁谁反对或阻止,完全是“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成害”是一种真理。
  吕武还表示,希望大家伙好好干,他所能够控制的土地和资源在增加,只要努力必然得到回报,例如成为有自己“封领”的真·贵族。
  对于这点没有阴氏家臣怀疑,他们亲眼看着吕武对阴氏的有功之臣进行赏赐,不是财帛或什么荣誉称号,是真真切切的土地!
  在某一天,秦君母子以及秦国贵族又来了。
  这一次,他们无比诚恳以及坚定,请求吕武一定要救秦国,要是吕武不肯担任秦国的“庶长”和“大良造”,他们要绝食。
  已经到了第三次啦!
  吕武再拒绝?按照既定“流程”不会有第四次。
  他很是勉为其难地答应下来,现场立刻爆发出“众望所归”的欢呼之声。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和造势,其余区域的秦人得知吕武成为秦国“执政”之后,总体气氛上欢快不至于,认可则是大多数秦人认可。
  毕竟,吕武真的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啊!
  在这个过程中,没人提到周天子既然能贿赂,为什么不贿赂周天子来达成吕武成为秦国“执政”的目标。
  周天子可以任命诸侯,诸侯继位也要得到承认,是属于“天下共主”的权柄。
  然而,周天子是没有资格越过一国之君,任命某某谁在哪个诸侯国担任什么官职的。
  一旦是周天子的任命,实际上才是一种不合理也不合法的“礼崩乐坏”行为。
  吕武就任秦国“执政”后,该干点什么了来着?
第520章
一晃三年
  吕武成为秦国执政干的第一件事情,是让白翟这个势力单位变成历史上的一个“符号”。
  简单说就是,他组织起了一场灭国之战,将白翟给灭亡了。
  在这一场灭国之战中,阴氏和秦国各贵族组成两个“周礼”的“军”,也就是出动一千乘战车和两万五千士兵,对白翟实施了毁灭性的打击。
  白翟的一批首领脑袋与身体分家,约两千余部众死在战争之中。
  这一场“大戏”当然是吕武的精心安排,算是给秦国报了仇,同时弄死不甘被吞并的白翟贵族以及那些死硬分子。
  吕武带着军队灭掉白翟之后,没有选择当即归师“雍”,他们向西北而去寻找义渠人,深入义渠地盘约两百里,消灭了进军路上的几个义渠人部落,快快乐乐地满载而归了。
  秦人已经很久没有感受到胜利的甘美,灭掉了有深仇大恨的白翟,又将义渠的乘人之危报复回去,心里的抑郁得到了发泄。
  他们又见识到吕武对有功之人的赏赐很是公平公正,一系列战后重建的方案也是一再出台。
  尽管不少人心里对吕武担任秦国执政依然心里反对,不得不承认的是吕武正在干让秦国从泥沼中爬起来的正事,作为一名执政优秀到令人无话可说。
  事实上,吕武带去获利功勋的秦人,八成就是想要让立功的群体,两成则是为了立人设才带上。
  战事是由吕武在指挥,想让谁立功就是谁,不想让谁立功也不会委派看着就是会失败的任务。
  正确的做法是,委派那些不想被立功者去干看着会成功,干了却不一定行的任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7/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