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7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0/1090

  所以了,国君漠视了韩氏失去卿位,甚至某种程度上进行了推波助澜。
  韩氏的咎由自取是韩厥的锅,不是接任韩氏之主的韩起短时间内所能扭转的。
  国君几次提议增加卿位,为了国家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在钓鱼。
  按照他的设想,卿位先恢复八个,再增设到十二个,会是一种最为理想的局面。
  晋国的八卿制度已经被证明有效和好用,里面有没有坑到君主,其实看的是君主会不会玩。
  变成现如今的局面,无外乎就是某任晋君太差劲而已。
  如果有一名强力又有手腕的君主出现,扭转局面不是不可能。
  最好的例子就是晋景公,他就将众“卿”玩弄于股掌之间,谈笑间让赵氏主宗灰飞烟灭。
  非常可惜的是晋景公没来得及再发力,身染重病的状态下掉粪坑,成为诸夏历史上第一个被屎尿终结理想的君王。
  继任的晋厉公其实没有表面上那么不堪,仅是果决和敢做事就是君主的一种必备性格,一些看上去狗屁倒炉的事情为什么不能是一种伪装?
  然而,晋厉公不但被公族坑惨了,顺带被自己的那些宠臣给坑死。
  现任的晋君姬周面对的局面远比晋厉公时期更加艰难。
  晋厉公一朝的轰然倒塌,倒霉的不止是那些宠臣和公族,众贵族在讨伐栾氏和郤氏的时候,逮着一批公室的支持者狠狠地捅了无数刀。
  公室的支持者大批被清洗,当时的众“卿”对回国继位的姬周恭顺,千万不要去当成真的。
  他们只是不想场面太过于难堪,给史书上留下一个奸佞的名声,再给新任国君好好地顺顺毛而已。
  真以为晋国以卿大夫为首的贵族会对国君无条件服从?做梦都不敢有这种美事!
  事实上也是那样,没有被改变的历史之中,晋国贵族联合给回国继位的姬周演了一场大戏,使得姬周产生一种“我能行”的假象,不到几年的时间姬周的美梦被捅破,紧接而来是贵族的真实嘴脸。
  姬周几年之间已经看透国内的贵族,包括曾经以为最有可能成为助力的吕武和一帮公族,得出的结论就是没一个好东西。
  他的醒悟不算太晚,并且优于九成九的君主。
  作为一名君主,没明白君权与臣权对立不可消弭的真理,通常会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现在,他就是先拿空缺的两个卿位来钓鱼,看看谁会向自己靠拢,能不能让现有各卿位家族起什么龌蹉。
  从某些方面来讲,他已经成功了。
  老范家的士匄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要拉韩氏一把,赵武肯定是举起四肢赞成,遭到了中行偃和魏琦的明确反对。
  士匄拿解朔来作为交换,没什么特别想法的吕武不反对也不赞成。
  另一个没什么表态的人是程郑,而他是老智家的代言人……或者说棋子。
  这种局面之下,有什么理由说国君的一些举措没取得成功呢?
  大军来到“冯”的所属地界,远远地就能看到晋军正在攻打城池,看交战的激烈程度,便是还在胶着之中。
  吕武扫了一眼攻城器械就不再多看了。
  晋国目前的很多攻城器械是出自阴氏的研发,吕武出于某些目的将科技进行了共享。
  有多少人骂吕武傻逼,就会有多少人进行赞美,阴氏吃没吃亏则要看当时的实际情况。
  没有那个实力,并且没有靠谱的靠山,凡事想着吃干抹净,真相会是等着哪天横尸街头。
  即便是有权又有势,听说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吗?
  大军的到来有些打断了范氏和赵氏的攻城节奏。
  事实上也是这样,不管战事近况怎么样,反正士匄和赵武都没有求援,给突然来了援军不会是激起士气,反倒会让他们觉得被小觑了。
  到来的大军扎营,国君的大帐最先被立起来。
  没有多久之后,攻城的晋军退了下来,士匄和赵武来到国君的大帐处。
  “君上为何前来?”士匄看上有些火气。
  赵武好好地当自己的乖宝宝。
  国君先是愕然,随后说道:“我闻楚军北来。”
  大帐内就国君和一些公族成员、近侍,没有其余人了。
  那些公族成员对士匄侧目,只是没有下一步表示。
  这一切被国君看在眼里,对公族则是再也泛不起什么情绪。
  该有的失望或愤怒什么的,次数多了也就认清现实,何必再耗费自己的寿命呢?
  士匄理智战胜了狂怒,收敛起自己的暴脾气,说道:“郑人早有准备,‘冯’竟有九道壁垒!”
  也就是说,范氏和赵氏的大军有杀进城中,似乎还不止一次,每一次都被重新赶了出来。他们抓到了俘虏,得知“冯”建立了九道防线。
  国君还是第一次知道这个消息,觉得郑国在“冯”一弄就是九道防线,着实太过于丧心病狂。
  他们又哪里知道郑国的心态,知道晋军迟早有一天会来攻打“冯”,又从过往战例中见识了晋军的攻城手段,不玩命加强防御工事,是想安然等着哪天受死吗?
  国君没问士匄或赵武有没有把握攻克‘冯’,更没过问为什么没提前知道‘冯’的防御工事这么丧心病狂,说道:“楚军既已北上,我之谋划已成。”
  这是劝士匄不要执拗。
  士匄本来已经有退意,听到那句话反而被激起性子,洪亮声说道:“君上且看将士武勇便是!”
  作为小透明的赵武脸色一白,有心想说点什么,嘴唇一动再动,话被重新咽了回去。
  这时,中行偃带着列国的君臣过来。
  队伍中没有吕武、魏琦和程郑。
  这三个人正结伴巡视战场,后面跑到远处的一个小山包眺望“冯”这座城池。
  吕武粗略一看就评价郑国修建了一座“乌龟流”的大型要塞。
  “冯”最外面的城墙高度约九米,后面则是有两道高度约四米的墙壁,再往后又是一道高八米的城墙,已在这么反复拢共九道防御线。
  最为要命的是,城池内部不止有九道防线,街道以及其余设施更是壁垒处处,且里面的驻军数量好像不少?
  后面,士匄坚持继续攻打的事情传了过来。
  考虑到郑人在城内弄了完善的防线,使得吕武没想其它的,只想知道范氏和赵氏需要填进去多少人命,才能将城池攻陷……,或者说能不能攻陷。
第532章
差点犯了尴尬癌
  很多时候就是命能丢(手下),面子要保存(自己)。
  对于贵族来说,想要保住面子的原因没那么简单,出发点或许会有点搞笑,何尝不是到了一定身份地位必须做的事情呢?
  面子对上位者就是尊严,一旦上位者没有了尊严,得不到该有的尊重,再想干成什么事情属于千难万难。
  最为真实的还有另一个原因,上位者被瞧不起,所在家族想不走下坡路会成为一种妄想。
  范氏是晋国第一强大的家族啊!
  他们不管愿不愿意,所处层次就是属于那种人可以死,家族颜面必须保住的阶级。
  身不由己对于所有人都是一样的。有所区别只是,带来的影响将会多大。
  回到营盘的吕武遇到了士匄。
  场面是吕武先行见礼,回礼之后的士匄有着明显的欲言又止。
  最终,士匄没有向吕武发出求援,选择默默承受压力。
  阴氏向北和向西一再开拓,不断与游牧部落交手之下,渐渐掌握了怎么跟游牧民族交战的技巧,累积起了足够的经验。
  谁都不会忘记阴氏另外的战绩,也就是吕武想要攻打哪一座城池,历来没有失手这个说法。
  大家同时不会忽略晋国那么多攻城器械是出自哪个家族的技术,理所当然地猜测阴氏还有更多的手段没拿出来。
  士匄回到自己的驻地,看到士鲂等范氏重要族亲一脸眉头不展,郁闷地说道:“我不可求援阴氏。”
  包括士鲂在内的所有范氏亲族,没人觉得士匄这么做有什么不对。
  如果士匄向吕武求助,他们才会感到难堪。
  士鲂表态道:“固有艰难,我等不惧!”
  一众范氏族人随后应和。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0/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