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7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8/1090

  其实,现任卿位家族最应该先搞清楚的是,他们之中有没有“卿”是国君的人。
  最值得被怀疑的就是赵武。
  不单单因为赵武上位过于轻易,他的母亲赵庄姬还活着就有足够的嫌疑。
  赵武被吕武看得有些心里发毛,说道:“君上亦责难于我。”
  这是干么?
  只是看一眼而已,反应这么大???
  说明不是赵武心里有鬼,就是知道其余几个“卿”是怎么看待自己的。
  吕武还是没说什么。
  现在的情况太过于明显。
  国君堂堂正正地出招了。
  已经被针对的几个“卿”未必真的心慌,他们只是在进行自身实力背景下必须要有的表演。
  吕武将事情看得很透彻,国君不可能将中行偃从元戎宝座踹下去,针对一些卿位家族算是一种“蓄势”的行为。
  用某种角度来看,国君一旦“蓄势”完成就会放大招。
  吕武现在需要思考的是,破坏国君的“蓄势”,还是洞悉一切再进行实际利用,权衡越位登上元戎宝座的可能性会有多高。
  事实上,吕武也能将士匄给推上元戎宝座的呀?
  范氏已经是晋国第一强大的家族,士匄再成为元戎,会是一种什么局面呢???
第546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吕武其实早就看出晋国君臣的爱折腾了。
  国外没有威胁的时候,不是国君折腾,就是卿位家族的某家搞幺蛾子。
  很多时候并不是谁非要搞事,纯粹是平时积累了太多的矛盾,没有外部威胁之下,顺势的一种爆发。
  当然,以晋国的政治格局来看,国君与“常务卿大夫”的对立太明显,注定哪怕平静也是暂时的。
  已故的士燮说得太对了,晋国不能失去外部的威胁,认为一旦外部威胁都被解决的时候,等待晋国的就是内部造成的灭亡。
  曾经的晋厉公没有将士燮的话当回事。
  不清楚现任的国君姬周有没有听过士燮的那句话?
  从某种角度来说,士燮未必是出于真正意义上的公心,可能是向晋厉公进言,不要太过于针对卿位家族,想要的是保证当时各个卿位家族能够名额固定下来。
  士燮当时是说给其他“卿”听的,然而那些“卿”跟晋厉公一样没在乎。
  当时的那几个卿位家族之中,栾氏已经彻底被消灭,郤氏留下一个小宗苦成氏,韩氏则是失去了卿位。士燮的“预言”成立了。
  吕武送走了程郑和赵武,独独邀请魏琦留下来。
  “赵氏不可不防。”魏琦先挑出这个话题,讲这话担着风险。
  毕竟,阴氏的主母来自赵氏,第三方来提出这个话题,能够被视为在挑拨阴氏和赵氏的关系。
  现在的女人地位高低很难定义。
  说女人没地位吧?赵氏被灭时期,公族的宗女上蹿下跳,形成了公族联合起来的局面,展现出非常强大的力量。
  要说女人有权势,她们从各方各面又是处在男人附庸的地位。
  赵庄姬是公族之女,她在赵氏被灭时期的定位很模糊,事后则是担当起为赵武保留力量的角色。
  在晋厉公时期,没有赵庄姬的调解,赵武不可能将“赵”城要回去。
  后续的发展之中,赵武要是没有从赵庄姬那里一再获得“遗产”,根本没立下什么功劳的赵武不可能新增名下的封地数量。
  看看现在赵武有多少封地,又有多少是从赵庄姬那里获取,不能怪众“卿”怀疑赵武的成份,遭到怀疑的赵武哪怕是跟国君硬刚都无法洗清嫌疑。
  魏琦能说。
  吕武却不能接茬。
  然而,没有直接反驳,其实就是给出了答案。
  吕武说道:“如若元戎未能扳回局势,待士匄出征归来,我等或许应当私下决议元戎归属。”
  魏氏是晋国的老牌家族之一,对晋国的政局再熟悉不过了。
  身为元戎无法压制国君?赶紧又趁早地退位让贤,千万不要搞到其余的卿位家族集体失望,否则就不是元戎退下,所在家族选个人再为“卿”那么简单了。
  “此间关键乃是楚生内乱。”魏琦不知道该高兴还是郁闷。
  事实就是这么一回事。
  吕武说道:“确实如此。”
  楚国发生了内乱,一时半会好像无法平息。这个从上次子囊率军北上没有逼到“虎牢”就能瞧出端倪。
  按照以往的例子,北上的楚军无论能不能打得过晋军,他们出兵之后绝对会来到晋军的眼皮子底下。
  子囊是率军北上了,得到晋军后撤的消息就停在原地,后来更是没有去“新郑”敲诈一顿,很匆忙地就给班师归国啦。
  一定是国君判断楚国一时半会很难搞事,设局破坏了中行偃和士匄的靠拢,乃至于让荀氏和范氏本来就存在的裂痕得到加剧。
  国君没针对阴氏绝对不是顾及以往的交情,也跟吕武偶尔会给国君助力一把无关,真正的原因是阴氏摆在明面的实力在卿位家族排行第三。
  在晋国实力排行第一势必要遭到警惕与针对,并且不止来自国君,还包括其余的贵族。
  中行偃是元戎,他却是无法做到让荀氏真正团结起来,仅以荀氏(主宗)和中行氏(小宗)在实力排行上属于第二。
  这样一来,身为元戎的中行偃除了自带的那些污点之外,必须给加上更多的黑料,自家都管不好就是其一。
  说难听点,自己家的门前雪都扫不干净,能指望办成什么国家大事?
  魏琦说道:“若是众家提议,君上必不如意,元戎亦将与众家背离。”
  吕武当然知道这个,答道:“介时推举士匄为元戎,成与不成……”,他停下来,一小会之后才继续说道:“我等已尽其意。”
  其实应该说“就跟他们没关系啦”。只是这样说会显得太阴险而已。
  魏琦品味了一下下才将吕武将表达的意思理解透彻,心想:“阴氏短短十数年便这般,阴武崛起迅猛绝非侥幸。”
  该谈的事情已经谈完。
  大家都很忙的,好不好?
  不走还留下来吃晚饭么。
  在接下来的时光中,吕武就旁观国君的各种表演,一边老老实实地处理各种国事。
  吕武在晋国除了是“常务卿大夫”之外,还是司徒和内史。
  他兼任的两个职位,职权方面非常杂,包括征调劳役、管理田亩、公田租税、负责财政支出。
  事实上,以三省六部的职权来解读,大概就是户部尚书和工部尚书的加强版。
  身为晋国的“常务卿大夫”,又是秦国执政,吕武每天想不过得充实都很难。
  作为高层,忙碌是一种幸福,等哪天没事干就离完蛋不远了。
  “发生何事?”吕武看到葛存匆匆而来,开口问道。
  葛存答道:“祁午、韩起当街斗殴。”
  之前埋首于文牍的吕武有点没反应过来,复读机似得重复了一遍葛存说的话,回过神来有些好笑地说道:“都是演帝啊!”
  最近不止国君活跃,韩起但凡找到机会就表现一下。
  已故的韩厥给韩氏留下太多坑,韩氏的新任家主韩起一时半会爬不起来。
  韩厥留下的大坑之一就是让韩氏失去国君的信任,被国君记在了黑名单上面。
  接管韩氏之后的韩起不是没尝试挽回国君的信任,成效方面不能说完全没有,效果很有限就是了。
  韩起又尝试修复跟卿位家族的关系,遭到了中行偃、士匄和程郑的冷眼,吕武和魏琦选择了不冷不热,仅有赵武因为某些原因必须给出正面回应。
  在现如今的时局下,韩起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跟祁午当街打起来,只是一种破釜沉舟的表态:韩氏跟贵族是一伙的,大家要认清楚这一点啊!
  吕武问道:“司寇作何处置?”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8/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