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76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2/1090

  从夫家扒拉好处回娘家的外嫁女会成为异类,是要遭到众贵族所唾弃的。
  赵庄姬只是众多公族外嫁女之一,国君难道每一个公族外嫁女过世都要前往哀悼?这样一来,国君会显得很不值钱。
  即便是“卿”和众贵族来参加赵庄姬的葬礼,有些是遵守礼法,更多只是给为“卿”的赵武面子,并不是赵庄姬有多么重要或是受到爱戴。
  所以了,国君不出现在赵庄姬的葬礼才是一种正常,出现了反而是反常。
  一国之君不轻易参加谁的葬礼在后世依然是普世规则,没什么可以遭到指责的地方。
  赵庄姬的葬礼并不隆重,以应有的规格进行下葬。
  按照既定套路,赵武接下来就要进行守丧。
  在守丧这一套规则中,长的有守丧三年,很多诸侯国就是严格按照这个习俗来的。
  晋国这边对葬礼的规格跟所有诸侯国一样有着很严格的要求,坟茔占地多大,陪葬物是什么,有着一系列的制度在约束;对守丧的要求则是比较随性,也就是过世者的子孙自己决定要守丧长或是短,长就是三年期限,短意思意思三天也行。
  如果事态足够的紧急,晋国这边的贵族一般会选择“死人不拖累活人”的做法,比如士燮过世之后,士匄连守丧都没有立刻接手了范氏。
  没人去指责士匄什么。
  当时的晋国政局很诡异,不会有多少时间让士匄去浪费,赶紧接手范氏再参与到国家事务,打从事实上对范氏才是当务之急。
  类似士匄的这种做法要是发生在其他国家,势必要传出士匄不孝的舆论,晋国上上下下却觉得士匄做得很对。
  后继,老范家没有因为士燮的过世没落,甚至在士匄的领导之下兴旺起来,更无法使人去进行任何指摘了。
  现在没有那句“斯人已逝,生者如斯”的话,晋国这边贵族的追求已经达到那种境界。
  人死了,家属当然悲痛万分,却不能忘记活人还要继续生活,努力将日子过好才是已故长辈愿意看到的。
  有那么些人其实对长辈的感情早就淡了,长辈活着的时候不管不顾,长辈过世之后却是各种铺张,做给谁看,又是在给谁挣面子?
  “此次葬礼,过矣。”智瑩没刻意压低声音。
  那句话不止站在智瑩旁边的吕武听到,周边的人也都听得很仔细。
  晋国这边没有活人殉葬的规矩,会搞一些小陶人替代。
  当然,哪怕仅是小陶人殉葬,也要身份地位到了一定的程度,不然就是违制。
  赵庄姬的陪葬物中该有的都有,不该有的也有一些。
  智瑩讲得却不是陪葬物,是认为赵庄姬不该葬在公室的“祖墓”这边。
  只是吧,人刚下葬,讲那些话合适吗?要讲,得知赵庄姬挑选的墓地在哪,早该开火了啊!
  没人搭智瑩的腔。
  智瑩又说道:“老夫往来‘新田’,诸位为何视而不见?”
  什么意思?
  又或者,这位老大爷想要搞啥???
  已经是退休老干部,退休的名义还有点那么什么,以往的名声也不好,装大葱不合适呀。
  有些人做任何事情都有意图,不会平白无故去做什么或讲什么。
  还是没人搭理智瑩,以至于场面一时间很尴尬。
  智瑩脸上看不到任何尴尬。
  自己不尴尬,尴尬的就会是别人咯。
  智瑩看向了士鲂,视线被士鲂躲开。
  士鲂那一刻想的是:“老大爷,退休了就要认,不要胡乱搞事。”
  智瑩看向了魏琦,视线再一次被避开,没有形成对视。
  都已经这样了,智瑩是不是该有点逼数,消停下来?
  智瑩偏不,看向吕武的同时,说道:“阴武为何不来拜访老夫?”
  指名了,再不搭理就不合适。
  之前,吕武已经跟智瑩确认过眼神,很清楚智瑩就是带着某种使命出现在“新田”的。
  智瑩是觉得吕武好欺负,给欺负上门了吗?
  没那意思,纯粹就是邀请合作一把。
  吕武笑呵呵地说道:“自然要前往拜访智伯,奈何诸事缠身。”
  老大爷,你想搞事,别拉上俺啊。
  有赵氏的人招呼,该进行一系列的致意与答礼了。
  其实吕武能大概猜出智瑩想干什么,无非就是来当和事佬而已。
  当然,那只是一种猜测。
  目前担任元戎的是中行偃,没有强硬的底气为前提,国君怎么可能让中行偃下台,换上一个强硬得起来的元戎不是自找罪受吗?
  范氏的士匄表现得太过于年轻气盛,谁都很难百分百把握猜准士匄的下一步会干什么。
  然后,中行偃和士匄的关系变得有些恶劣,一旦士匄和中行偃扛上,等于范氏与荀氏、中行氏扛上,到时候智氏和程氏必然会被拉下水。
  “若我所料不差,阴氏与魏琦必寻机推范氏上台。士匄为元戎,范氏乃是国中最强,烈火烹油无外如是。”智瑩心想。
  这一套在晋国发生过不少次了。曾经的赵氏、先氏、狐氏、荀氏、郤氏、栾氏,基本上都是被这么坑过的。有些家族被一坑直接没了,少数懂得迂回转进或激流通退得以自保。
  葬礼结束,智瑩亲自邀请吕武、魏琦、士鲂一聚。
  受到邀请的人没一个想去,智瑩却是玩了话术,邀请某某谁时就说会再邀请谁,这个谁以为那个谁会到场不好不去。
  智瑩先搞定了一个,后面的人也就更好搞定了。
  六天之后,到了聚会的时间,众人相聚到智氏在“新田”的宅院。
  老智家是一个很古老的家族,有着一套严格的待客规矩,才不会在迎接客人的时候犯错误。
  智瑩刻意搞出了一种比较放松的氛围,选了空旷的待客场所,甚至还有乐师在场奏乐。
  不是什么“乐团”,奏乐的是师旷这位盲人乐师。他近十来年非常活跃,不断去阴氏那边找存在感,后来成了赵武的老师,慢慢变成国君“幕僚”或“顾问”的角色。
  吕武过来看到师旷在场,哪里看不出智瑩和国君勾搭到一块去了?
  魏琦和士鲂肯定也能看出那一点,他们跟吕武一样没做任何表示。
  担任元戎时期的智瑩压制国君,他们怎么会搅和到一块去?大人的世界里发生什么事情都不稀奇,上一刻还是生死大仇,下一秒也许就把臂(zhǎn)言欢了。
  尤其是对正治人物来讲,仇恨是个什么玩意?有需要连杀父仇人都能变成异父异母的亲兄弟。
  平和的琴声由师旷来奏响。
  智瑩没有一开始就点出主题,以这个聊几句,对那个攀谈几句,讲的都是作为同僚时的一些趣事。
  有些事情在时过境迁之后再提起,其实一点有趣都不存在,不提也就罢了,提起来更像是在进行某种嘲讽。
  比如,智瑩刚才与吕武闲聊,聊到了吕武在智瑩麾下纳赋的一些事情。
  当时的吕武不过是一名“旅帅”,智瑩则是下军佐。谈到的事情是智瑩刻意让吕武立了什么功劳之类。
  有那么回事吗?有的。
  过了很久之后,一个成了退休老干部,另一个则是手握大权的“卿”,再讲这些是讨要情份呢。
  “老夫尤记得‘鄢陵’战后,阴氏夺粮之事。”智瑩自己说得笑呵呵,其余人多多少少有些尴尬。
  那是吕武的黑历史之一。
  他们打赢了楚军,面对楚军营盘内多到吓人的粮食,其余人或是建议烧掉,或者认为放着不管,仅有吕武想要搬回家。
  “鄢陵”离晋国有点距离,动用人畜之力那么远运送粮食,付出的成本远比得到要多,无疑是一种亏本的买卖。
  当时包括晋厉公和其余“卿”根本没掩饰,直接嗤笑或是调侃阴氏穷到那份上,吕武也太傻了一些才干出那种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等他们知道吕武将楚军丢弃的大部分军粮运去宋国,不是贩卖就是酿酒,又是一番调笑。
  “便是有你这般,方有阴氏之日啊!”智瑩说得无比感概,算是一种事后的赞美,对吕武持家有道的赞赏。
  没有后面这句话,较真的看下来,智瑩讲那段往事压根是在结仇。
  “上军将为‘卿’,亦是我之‘天下第一’,智伯所言不妥。”师旷不弹琴了,看似仗义地帮吕武斥责智瑩。
  这是在催促赶紧进入正题,还是这位盲人乐师在加强人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2/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