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1090

  这个答案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贵族讲颜面,列国交战输了都觉得丢人,再被胡人打得那么惨,不报复回去的话,以后还怎么做人?
  “彼有两万之众?”韩无忌很小心地不打击魏绛,说道:“此则不足三千五,亦有收获随队。”
  齐温代表赵武出声,比较沉闷地说:“三千五之数,士不齐,心亦不静,如何赴战?”
  他们是拼凑起来的临时武装,好些贵族家的武士素质堪忧。
  重要的是,有了那么大的收获,大多数人想的是赶紧回家分果果,肯定心无战意。
  吕武看到魏绛整个脸色都变得铁青,又见所有人都盯着自己看,一点都不觉得荣幸。
  “如敌而至,物不再归于我等,如何?”吕武没等魏绛脸色阴转晴,又说:“如敌断我归路,又如何?”
  韩无忌当即蹦起来,大呼:“如此,速归!”
  魏绛则是依然死死盯着吕武,压根不甘心就这么狼狈逃回去。
  一直代表赵武的齐温则是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归之然也。”吕武手在有节奏地轻拍着自己的大腿,说道:“敌必料我等如此。”
  胡人可能愚昧了一些,或许大多数也比较蠢,但总不至于所有人都蠢。
  他们知道来地盘上肆虐的是谁。
  以常理判断,晋国的这一批贵族知道胡人集结大部队了,为安全考虑肯定也是想着赶紧溜回国境。
  吕武不清楚胡人怎么会集结那么快速,思考是碰巧了,还是沿着吕梁山行军被发现。
  不过,齐温有一点说得很对。
  这支队伍连续打了一个月,疲劳度肯定不低,再来是战利品那么多也影响到了战斗欲望。
  摆在他们眼前的其实有三条选择。
  吕武平静地一一讲述。
  第一个就是赶紧收拾一下,用最快的速度向晋国地界开拔。
  这样却很大的概率撞上那只胡人大部队,变成一种被拦截不得不战的被动局面。
  第二个则是不直接转向朝南就跑,选择其它的方向绕一下。
  目前他们所处的区域并不是大平原,小心一些还是有不被发现的机会,安然离开堵截,回到晋国地界。
  第三是原地固守,再派一些勇士去交刚求援。
  那边有一整支的新军,秦国目前也没有在大河西岸驻军,北上解围再将他们带回去,时间上绝对充足。
  几个人听完吕武的三条计策。
  韩无忌选择的是二个。
  他会这么选的理由相当简单,被胡人收拾的又不是他指挥的队伍,又打出了一个突击大师的名号,能安全回去就是最佳的选择。
  齐温选的也是第二个。
  这位赵氏家臣首先要保证赵武的安全,只要能有更多的安全保障,一切都是旁枝细节。
  魏绛哪个都不想选,想的是跟胡人拼了,战死也不想回去丢人。
  三家大贵族子弟有了分歧,吵却是没吵起来。
  他们更不会让队伍里的中小贵族加进来投票,一时间气氛就有些凝重了。
  “还有一策。”吕武面无表情地说:“敌聚众,后方必空。我等丢弃余部收获,轻装长驱直入,必得奇效。”
  魏绛立刻大喊:“善!”
  韩无忌看魏绛的眼神就有些小幽怨了,对吕武也心生了小意见。
  敢情丢弃战利品的不是老魏家,要挣面子的是魏绛,损失要他们来承担,甚至也要拿命去挽救魏绛的颜面?
  齐温在等待吕武的解释。
  吕武也不得不解释。
  胡人既然聚众了两万多的青壮年,无疑问内部能打的肯定没剩多少。
  直接向南撤退,不是被拦截堵住,就是要被一路掩杀追击。
  绕路的话,他们对这片地区真无法做到了如指掌,风险属于未知。
  固守的话,等于是将命运交给了新军将赵旃和新军佐郤至。
  吕武知道赵旃是自己的老丈人之一,可是这一位老丈人没表示过亲近,他可不会有多余的奢望。
  赵氏旁支跟赵氏主宗有矛盾,可是这里有韩氏和魏氏嫡系,再大的矛盾也不敢不救,。
  关键还有个新军佐郤至。
  上一次吕武可是解决了一波刺客,猜测郤氏还是要对赵武动手,真不敢冒险将命运交给郤至去定。
  虽说这里除了赵武还有韩无忌和魏绛,郤至应该不会冒着承受韩氏和魏氏的怒火搞骚操作,但郤氏其实不怵韩氏和魏氏。
  所以,凡事就讲个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是吧?
  吕武姑且就信了韩氏、魏氏和赵氏要结铁盟,自己则是三家的姻亲,将话给讲明了。
  他又阐述直接突袭胡人老巢的好处。
  胡人的老巢不会剩下多少战力。
  既然是老巢,东西肯定多。
  袭击了老巢,堵路的胡人能不回来救?
  打一个时间差,等胡人大队人马回来,他们早带着战利品转移,又能趁着胡人大队回去救的空档,不受阻拦地回到晋国疆域。
  说不定,还能抢一把胡人的后队辎重?
  吕武在侃侃而谈。
  几个人却是眼睛都看直了。
  这年头打仗不讲阴谋诡计……,不是,是不追求“兵者,诡道也”,玩的就是堂堂正正交战。
  他们哪听过这么“惊世骇俗”的谋略,直接听得表情呆滞……
第79章
教育很重要!
  现在当然有军略,只不过主要讲究怎么选择扎营的区域和分布,战阵上的战术调动指挥,后勤方面的支应维持。
  两军交战的话,则是摆开了阵势,进行堂堂正正的交锋。
  谁都知道后勤的重要性,关键是没谁会对敌军的后勤线下手。
  一切只因为打的都是征服之战!
  而“征”跟“服”是需要分开来读的。
  简而言之,征讨对方,使之屈服,取得收获才是现在战争的目标。
  还有什么比堂堂正正地去击败,更使人清楚双方的差距吗?
  没有的。
  所以,以目前的社会主流追求来讲,战争形势还没有进入到无所不用其极的阶段。
  因为华夏文化圈的国家强,周边就不得不屈服而学习。
  比如楚国,他们虽然喊着自己是蛮夷,弱的时候却会遵从华夏文化圈的礼仪,强了之后则是不那么讲究了。
  另外一个,也就是中山国,他们虽然被开除了华夏文明圈,可比谁都讲究华夏礼仪,很是严格地按照规矩来办事。
  即便是大戎那边,部落越大受到华夏文化的影响就越严重。
  他们坚信一点,只要学会了华夏文化,自己也能强大起来。
  某些事实也在证明这个想法没错,要不然被华夏圈子除名的狄人怎么建立了国家,一些部落怎么越来越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