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8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17/1090

  当然,吕武没有忘记竖在战车上的旌旗,重新回到自己的战车上,听到了子囊的骂声。
  “你乃令尹,何必行匹夫之举?”吕武说的是大家都是文明人,还是大人物,被俘再开口破骂就显得很没风度了。
  子囊停止谩骂,脸上的血色却是一下子退散,用苍白的老脸哭道:“今我受俘,有家难归矣!”
  楚国那边打败仗可是要死大将的。
  不是大将战死在沙场上才导致楚军战败,是楚军战败需要有大将承担战败责任自杀谢罪。
  这一次北伐,子囊多次战败,每败一次都要有封君背锅自裁。
  现在好了,子囊战阵上被俘,不用有楚国封君去扛锅,却也因为他被俘的关系,家族那边肯定要遭罪。
  看到吕武俘虏子囊,晋军这边自然是爆发热烈的欢呼声,楚军那边则是傻眼了。
  按照既往套路,主将被俘也就等于“将”统率的军队要偃旗退出战斗序列。
  作为“将”的子囊被俘,旌旗也被吕武缴获,成氏、蒍氏和斗氏有得选,子囊亲率的楚国“王卒”是不是要撤离战斗序列?
  他们懵逼的是之前双方约定战至最后一人,也就是互相之间不存在投降的选项。
  那么,楚国“王卒”现在应该怎么办?
  阴氏甲士部队没有得到停止进攻的命令。他们欢呼归欢呼,没忘记将手里的家伙招呼向敌军。
  吕武将子囊丢在战车斗后,片刻不停地带上阴氏精锐甲士攻击楚国“王卒”的后翼。
  这样一来,楚国“王卒”不但失去了指挥,前面硬顶着将近三千的阴氏甲士部队,后面又有吕武带着五百阴氏精锐甲士在爆菊,阵型彻底乱掉,各自为战的状态之下,不投降很快也要被歼灭。
  场外。
  楚君熊审看到吕武冲阵就联想到了什么,抿着嘴唇紧咬牙根,很清楚子囊要完蛋了。
  干点什么?
  楚君熊审一度想冲到阵前,奈何薳罢死活不同意。
  薳罢就将话给撂在那里了,劝告楚君熊审说是,吕武既然冲阵俘虏子囊,明显就是仗着武勇和身份欺负人,求楚君熊审不要再上去送了。
  看到子囊果然被俘,楚君熊审迟疑了。
  这一刻,楚君熊审无比怀念郤至,换作是郤至冲阵的话,多余的担忧根本就没必要。
  楚君熊审一方面想着吕武出身太低,没有老牌贵族的风度,盼着吕武早一天变得矫情;另一方面,楚君熊审能做的是派人催促成氏、蒍氏和斗氏的几个封君赶紧上,来不及救下子囊,尝试救援“王卒”去啊!
  这尼玛!
  楚国左右广才多少人,一下子没了三分之一会要了楚君嫡系的老命,不止是损失了精锐士兵,“王卒”的配套装备可是极贵的!!!
  楚君熊审对俘虏吕武开出了价码:谁特么能活捉阴武,寡人不吝啬赏赐土地和人口,并且下一个令尹就是你的啦!
  当然,以上的赏格没小兵兵什么事,需要起码是封君的级别起步。
  人在营盘箭塔之上的晋君姬周一方面揪心,另一方面则是多少感到欣慰。
  夭寿哦,阴武时隔多年之后再次亲自冲阵,对面有人要倒霉啦!
  发现吕武冲阵之初,晋君姬周很担心吕武是朝着楚君熊审去的,看到吕武俘虏楚国令尹子囊才松了口气。
  不是针对楚君熊审就好,要不必然打击的君权的权威,再来就是逼楚国整体发疯。
  是子囊?哦啦,那就没事了。
  不对!子囊是楚国的令尹,他战阵上被俘之后,楚国肯定要有新的令尹上台,够楚国内部的公族乱上一阵子。
  赎回子囊?不但子囊所在的家族不会干,楚君熊审只会奉劝子囊赶紧自杀,别活着丢人现眼了。
  这么一看,不止在晋国当贵族要提心吊胆,在楚国那边当高官也是挺危险的?
  晋君姬周看到位处楚国“王卒”后方的成氏、蒍氏和斗氏部队开始发疯,干了亲自冲锋的吕武好像要被包夹,抿嘴专注地看战局走势,心里有点莫名的小期待。
  然而,士匄看到吕武成功俘虏子囊,一下子就被打了鸡血。
  成功啦,真的成功啦!
  倒不是士匄对吕武没信心,同在一个阵营,并且上阵参与指挥,吕武的功劳也会有士匄的一份。
  那可是俘虏楚国的令尹啊!
  晋国跟楚国尽管打了那么多年,晋国贵族和楚国封君被俘的例子不少,俘虏一国的第二号人物还真没有往例。
  什么!?楚国的“王卒”在子囊被俘之后出现混乱,遭到阴氏甲士部队夹击要崩了???
  那还傻愣着干嘛?胜利就在眼前,没那能力奠定胜局,抢功劳还不会呀?赶紧地冲啊,杀啊,痛打落水狗啦!
  激动归激动,士匄却是不会乱了阵型的瞎几把冲,采取事先约定好的策略,带上范氏的部队从左翼突上去,跟成氏的前锋部队撞在了一起。
  楚国的“王卒”挺迷惘,不是犹豫要不要投降,是没有指挥官控场,有多少军官就有多少道命令,有时候还会上一刻在执行那个军官的命令,下一刻发布命令的军官死翘翘,接到了一道其他军官下达与前一条命令相矛盾的新命令。
  他们还非常无语一点,阴氏甲士身上的铁甲用戈矛破不了防,招呼脖子也会被顿项(脖颈防具)护住,即便是招呼衣甲空隙捅过去的武器也不见血。
  而他们自己呢?身上套着一层犀牛皮或鳄鱼皮的外甲,里面穿着两套皮革甲,初期对上阴氏甲士的“戟”还能防得住,后面阴氏甲士换上一种长柄斧的兵器,真真就是要了亲命了!
  这并不是阴氏不讲武德。阴氏的冶炼技术比当今各个诸侯国都要先进,家主又是个挺有“想法”的人,多弄点花样很合理的吧?
  斧头不一定能破开三层甲,取的是斧头那又粗又大的部件,破不开三层甲还不能造成足够的冲击力吗?
  另外,楚国“王卒”身体躯干有三层甲,他们的“胄”可防御不了斧头的利刃。
  “甲”就是身体躯干上的防具,“胄”是脑袋上的头盔,“甲胄”指的是从头到脚都有防具。
  吕武再次对楚国“王卒”造成凿穿,看了一眼生无可恋的子囊,没进行任何的安慰,观察一下战场发现形势大好。
  士匄带着范氏的部队顶住了成氏的部队。
  右翼和中间交战则是阴氏传统部队和甲士部队在扛。
  蒍氏因为之前阵型布置的关系在中间战场。
  斗氏则是作为楚军的右翼,等于是在跟晋军左翼的阴氏部队交战。
  子囊遭到俘虏,楚军却没有崩溃?
  所以,吕武去俘虏子囊有什么用???
  咋能说没用,用处可大了!
  首先,子囊被俘让楚国“王卒”失去大脑,阴氏用比较小的代价就歼灭了两千楚国“王卒”。
  蒍氏、成氏和斗氏没有了子囊的指挥,楚君熊审“不讲武德”给了场外指示,架不住失去子囊的调度会让蒍氏、成氏和斗氏变成“官职平级”的效应。
  再来是,吕武俘虏子囊必然声望大涨,对比晋君姬周的表现,今次战役的MVP绝对是拿定了!
第601章
吾乃蛮夷!
  吕武没打算返场冲锋,回到己方大阵后方也才想起自己好像没带头进行祈祷就开战。
  实际上,指挥官不到万不得已,谁会去玩什么亲自冲锋的事?
  各有各的角色和分工,指挥官是指挥官,不是作为战将,逆风局势下拼一把鼓舞士气的事能干,动不动就冲锋还怎么指挥部队?
  所以,指挥官该干的事情是进行控场,好好分配任务和进行临场调动,做到成为一名真正的“万人敌”。
  只是吧,目前没有即时通讯手段,想要对部队进行如臂使指挺难的。
  吕武让宋彬看好子囊,可不能让子囊自杀了。
  战场上打得非常惨烈。
  楚国的两千“王卒”被歼灭之后,位于战场中间的阴氏甲士部队一直在向前推进,之前转移走的战车部队从突进上来的斗氏腰部直插进去,几乎是一个照面就将斗氏的部队打得阵势瓦解。
  左翼的范氏对上楚国成氏的部队,双方从刚接触就是一种玩命的态势,战车互冲了一波,大部分战车撤出交战场地,更多的战车用自杀式的冲锋撞进步兵阵列,随后就是步兵排成战列线手持长矛或战戈在对着干了。
  右翼那边,阴氏的传统部队对上的是楚国蒍氏部队。
  要说这一场交战有什么看点,应该是晋军的右翼、楚军的左翼区域。
  这边的阴氏传统部队就是布下晋军非常擅长的鱼鳞阵,每一次冲锋起来很有仪式感,并且前“列”冲完之后就停在原地,会有第二“列”越过再向前冲锋。
  负责楚军左翼指挥的蒍以邓对晋军的这种战法并不感到陌生,不就是郤氏玩得很溜的“潮水攻势”嘛!
  没错啊,阴氏接受了郤氏的大半遗产,连带战法战术也一块接收,很合情合理的。
  吕武对郤氏擅长的“潮水攻势”进行了一些补充,也就是安排了更多的弓弩手随同推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17/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