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8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0/1090

  嗯???
  嗯!!!
  吕武一时间都忘记了假笑,脸上出现了真实无比的震惊,随后出现了真心诚意的笑容。
  这事很大呐?
  大到不止是关乎到卫国的生死存亡,还关系到晋国贵族的封地重新划分。
  必需谨慎再谨慎!
第603章
阴武是个好元戎啊!
  吕武琢磨着瓜分卫国会影响太大,有卫国的执政以及一帮贵族受不了卫君,带着自家的封地投奔到晋国,操作起来的难度虽然有,比瓜分卫国或是占着卫国执政的位置会更简单一些。
  带封地一块脱离某个诸侯国这种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晋国的狐氏就经常左右横跳,一会变成晋人,一会又变成赤狄,碰上阴氏之前还活得好好的。
  卫国的卫君卫衎是个什么样的人,各个诸侯国少有不知道的。
  孙林父与卫君卫衎不对付也是几乎人尽皆知,还不能说孙林父不尊重卫君卫衎,纯粹就是卫君卫衎的一些行事作为太过于荒唐。
  吕武没有第一时间给孙林父正式的回复,暗示孙林父可以先操作起来,随后去找到了晋君姬周,再请晋君姬周召集众“卿”。
  获得大河北岸的一些卫国城池正是晋国想要办到的。晋国也不是白要,拿鲁国那边的城池来跟卫国交换,鲁国则是去拿齐国的城池。
  之所以说“城池”而不是土地,主要是有建立据点才算势力范围。这个可千万不要搞错了。
  晋国之前要的是靠近齐国的河东那一块区域,可开不了口要河北这边,更不会说连卫国都城“朝歌”都想接手。
  真的开口说要“朝歌”就是逼卫国跟晋国拼了,不拼卫君卫衎就不是个人。
  道理没什么太复杂的地方,卫国的宗庙就在“沫”这边,丢掉祖坟这种事情别说一国之君受不了,但凡是个人就无法接受。
  “甚!?”晋君姬周都不记得这些日子自己一惊一乍多少次了,还是感到极度惊讶,问道:“大河北岸尽归于我?”
  吕武只说有人想那么干,没有直接点出孙林父想干,算是给孙林父保留了一些名声。
  一众“卿”也听傻了。
  大河北岸的城池尽归晋国?
  好家伙,真是好家伙!
  一下子让卫国没了三分之一啊!
  之前晋国只是要跟卫国置换城池,不包括人口和资产,更不要说包含贵族本身了。
  卫国的总人口是多少来着?他们的都城就在大河北岸。
  知道都城是什么吧?不就是政治中心嘛!
  任何时代的政治中心都集中了大量的人口,在隋唐搞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两地分离之前,都城也是集中最多资产的所在。
  他们听说有人要带上自己的封地投靠晋国,甚至要将大河北岸的所有卫国城池送给晋国,能不直接傻了吗?
  晋君姬周的理智在告诉自己应该拒绝,倒不是不想把卫国怎么着,想到的是卫国有贵族那么搞,晋国的贵族会不会有样学样。
  士匄说道:“卫予我耻辱,当得之报。”
  答应啊!
  肯定要答应的嘛!
  管他卫国死不死,晋国一下子多了那么多的城池,他们不可能拿地、拿人、收财再将原主人干掉,收一些家族当附庸可以的吧?
  另外,他们帮卫国的一国之君和公族搬个家,普通贵族不能直接下手抢,卫国公族搬家之后该留下多少城池和人口、资产,晋国是不是能够分一分?
  士鲂说道:“我为诸夏文明存亡与楚恶战,折损重也。”
  晋国公族和荀氏(中行氏)能这么说,由范氏来提就有点那什么。
  不过,考虑到人员损失最轻微的阴氏都有两千多人战死,残疾了那么多人,财帛的消耗更庞大,范氏的损失比阴氏多得多,还是够资格强调损失的。
  晋君姬周扫了一眼狼性十足的众“卿”,想到了公族的损失,心里的天秤还是出现倾斜了。
  是哦。
  尽管这一场战役晋国打赢了,要命的是收获也几乎没有啊!
  晋军当然有抓到楚军和郑军的战俘,抓到的郑军战俘两千多,俘获的楚军战俘将近两万;战场上捡的兵器和甲胄数量多一些,兵器超过十万件,各种甲约三万,挑挑拣拣之后能用的数量会减少;可是,跟自身的损失对比,显得太不够了!
  楚军已经想撤,按照以往的尿性,楚军会丢下一批粮食和各种杂物,少不了会将伤患留在原地等死。
  收破烂这种事情,对于成规模的家族来说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别说还有那么多家族等着分了。
  吕武之前说要追着楚军过河到郑国晃悠一圈,明白人都知道是想去郑国弥补损失,再苦再累还能不跟着?
  现在卫国有重臣想搞那么一出?
  咦!!!
  不错喲?
  损失不但能补上来,还特么能大赚特赚呀!
  晋君姬周细想了自己所知道的历史,有几个是带封地投奔他国,又有多少家族拖家带口去了他国发展,一想下来发现挺多。
  有非常多的例子不代表就是正常,卫国要发生得的事情就是属于不正常!
  从来没有那么多贵族抛弃母国投奔他国,卫君卫衎的尊严和威仪将被丢在地上践踏,卫国也好不了了。
  以为只是卫君卫衎一个人丢脸吗?根本就是所有国君要跟着丢人,再给治下的贵族一个榜样。
  有一句话叫“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一旦晋国配合卫国的贵族开了这么一个头,以后各个列国的贵族在本国混不下去,第一时间想到的就会是卫国贵族投奔晋国的例子。
  晋君姬周在乎的是为君者的逼格啊!
  能够参与会议的“卿”先后表态,哪怕是长久以来作为小透明的赵武都对那块“肉”十足感兴趣。
  吕武看着晋君姬周,说道:“若君上无异议,臣便允诺卫人。”
  所有的“卿”都点头了,晋君姬周反对有用吗?
  从短期内和长期来讲,拿到卫国大河北岸城池对晋国都有好处,不止是能够获得大量城池与人口,还增加了本国的贵族数量,存在坏处的是君权将遭到沉重打击。
  士鲂看到晋君姬周还在犹豫,说道:“楚侯可一再折损十数万,我不可也!”
  其实,晋国的兵源远不到枯竭的时候,很现实的是卿位家族才不乐意只出现损失没有收获。
  楚国那边也不是有死不完的士兵,跟晋国相比在补充速度上会更快一些。
  为什么楚国的兵力补充比晋国快?有楚国封君对兵源素质不是那么讲究的原因,再来就是南方还有一大批蛮族部落能抓去当劳动力,甚至拉上战场当炮灰。
  晋国这边对兵源素质的要求高一些,再来是各个家族对内的提防远超过国外,不可能将家族所有士兵拉上战场拼光的。
  “此事,寡人不知。”晋君姬周选择躺平。
  作为一国之君不能那么明显地去为难另一个同行,要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事后再站出来作秀一番。
  吕武却没打算放过晋君姬周,说道:“此事实乃重大,非臣属可独断。君上需许诺于卫人。”
  几个“卿”一想也对,不能让他们来背起这么大的担子,肯定是要让国君站出来勇于承担的啊。
  光是他们拿主意并且操作,岂不是要被各个诸侯国的国君列上黑名单?
  晋君姬周一再拒绝,然后再被讲道理,退无可退只答应出示文书,本人是绝对不会出现在任何谋夺卫国场合上面的。
  即将要发生在卫国身上的事情太大,以至于晋国君臣连关注楚军动向都显得很是心不在焉。
  晋军这边坐视楚军搭起跨河浮桥,再看着楚军有序过河,并没有大军压上。
  吕武先派人去问楚君熊审,要不要赎回楚国令尹子囊。
  楚君熊审给阴氏的答复是:查无此人。
  我了个去!
  这叫人间蒸发,还是人道毁灭?
  那是楚君熊审很明白告诉吕武:战阵被俘的子囊对楚国没任何价值啦!你爱咋咋地?
  子囊有没有价值可不是楚国说了算。
  晋国肯定会在子囊身上大做文章,比如向各个诸侯国宣传抓住楚国令尹,再让史官在史书上大书特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0/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