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8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7/1090

  认真的论起来,卫国对晋国在感情上的伤害还没有鲁国大,卫国是正大光明拿剑捅,鲁国则是暗搓搓地背地一再捅匕首。
  有时候拳头伤人,伤口几天就好了。
  伤心的话,一辈子都难以痊愈的呀!
  其他元戎愿意惯着鲁国是他们的事,吕武真没有那种忍耐性。
  再则,以前扶持鲁国是因为需要牵制齐国,遭到肢解的齐国实力下降,晋国又帮那么多国家复国,东面不再只有一个鲁国能让晋国选了。
  有那么一众人,别人对他好是应该的,但凡有点不如意,不会去想别人为什么要对自己好,想法是凭什么就不对自己好了。
  如果鲁国有个明白人,不可能在看到齐国的下场后,还不明白接下来鲁国对晋国的重要性下降,怎么都该想想用什么态度来侍奉晋国了吧?
  好家伙,真的是好家伙!
  看看鲁国君臣的表现,好像就没一个明白人?
  师旷听着鲁国君臣七嘴八舌的讲话,归纳起来就是:爸爸凭什么不再爱我呀?
  这么理直气壮的质问,搞得师旷有些懵,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师旷的脑回路无限跟鲁国君臣同步,其实也是不明白为什么不再爱鲁国,要不然不好意思个什么劲。
  可以说这一趟出使让师旷很是不情不愿,单纯的无法拒绝罢了。
  一系列逼逼叨叨下来,师旷在离开鲁国宫城后才想起来,忘记给鲁国君臣留下一句“勿谓言之不预”了。
  而鲁国君臣以为将态度展现得很明白和透彻,晋国会想以往那般轻飘飘地放过鲁国。
  等待他们得知中行吴没有来“曲阜”拜访的意思,甚至晋国下军刻意绕过“曲阜”前往北部,先是又一阵的懵逼,有点回过神来懂得害怕了。
  师旷一直待在“曲阜”没走。
  他在等待机会讲那一句“勿谓言之不预”,偏偏又不主动求见鲁君午,等来等去,等到得知中行吴率军进入作战区域,一下子才有些慌了。
  夭寿啊!
  带着使者身份出使鲁国就是为了下达最后通牒,事情还没有干,下军要动手了,怎么办呀?
  缺了这么一道程序,等于是晋国没有警告鲁国就直接动手,于情于理都很说不过去的。
  吕武让师旷到鲁国了。
  师旷没将事情做好。
  到时候将变成晋国对鲁国不宣而战,堂堂霸主国干出这种事情,不止是脸皮相关的问题了!
  师旷紧急求见鲁君午,得到了一个“寡人有恙”的答复。
  这个“寡人有恙”暂时没什么内涵,不是指君王为了女色什么的,单纯就是鲁君午觉得自己病了。
  有那个“觉得”,说明就是装病。
  原因在于鲁国察觉到晋国想动真格,是真的慌了。
  他们紧急商讨应该怎么办。
  按照鲁国的惯例,一件简单的事情在经过争论之后变得复杂,再演变成明明知道应该选择才正确,出于私人抗争的不服气,搞到变成意气之争。
  后世一再发生荒谬的事情是有历史痕迹的。
  鲁国根底出事了不对事,他们干的就是“我只要我觉得,不要你觉得”。
  等着事情到了不可转圜的地步,他们再腼着脸表示“输液,是想你的夜呀”来肉麻一下,期待对方能够躺平。
  鲁国按照惯例傲娇,搞得师旷心急如焚又无计可施。
  要不然还能怎么样?
  求见而不得,闯宫吗???
  换作是晋国的其余人还有担当会去那么做,让师旷来干跟自己的理念不符合。
  这位盲人乐师很喜欢讲道理,并且非常喜欢干那种我觉得对的,才是人间真理的道路。
  师旷接到消息,说是中行吴已经开始动手,想法是:你们简直是在为难我旷某人啊!
  这一下好了。
  晋国的最后通牒没有转达给鲁国君臣,下军却已经开始在干活。
  历来觉得自己“口衔天宪”的鲁国人,他们动起嘴巴来绝对会更嗨。
  动手什么的?
  听说过一句话吗?君子动口不动手。
  俺是君子,只动口。
  为什么不动手?俺能嚷嚷是因为自己战五渣嘛!
  师旷遭殃了。
  觉得自己很有逼格的师旷却是一点都不慌。
  逼格就摆在那里,谁爱咋就咋地呗。
  之前是师旷求见鲁君午而不得。
  现在换成鲁君午隔三差五地召唤师旷过去表委屈。
  师旷也觉得自己是君子来着,再则就是事情真的没办好,一再被烦到不行,提议来一场音乐会。
  鲁国当然也有“豪华交响乐团”,并且还不止有一支。
  他们的国君有一支,三桓合起来也有一支。这个其实也是他们自己跟其他人认为“我们不一样”的原因所在。
  师旷的提议得到通过。
  仅是这一点,能看出鲁国君臣的脑回路很是奇特。
  爸爸已经在痛揍啦!
  儿子在挨打,前途方面好像也变得黯淡无光。
  然后,有人提议用音乐疗伤,得到了全票的通过?
  所以是,音乐不但能够让人不识肉味,也能让人暂时无视面临的忧患咯?
  因为“根红苗正”的关系,鲁国的“豪华交响乐团”奏响的绝对是雅乐。
  什么是雅乐?其实是一种平仄的曲调,也就是不存在什么起伏的那种。
  这样的音乐让现代人去听,怎么听都会觉得没什么意思。
  然而,以现在的人听来,雅乐就是大气的象征,代表着堂堂皇皇,用师旷以前的评价就是会国祚连绵。
  看上去师旷听得很陶醉,发现有一个音节出现错误,给霍地站了起来。
  大家都在安静听音乐,每一个人看上去是那么的端庄,多么的有贵族范。
  猛然间有个家伙加戏,一下子让其余听众纳闷,乐师们鉴于师旷的大名声发懵停止吹拉弹奏。
  师旷露出了惊恐的表情,大声说道:“此乃亡国之音!”
  好家伙!
  真的是好家伙!
  卫国那种听上去很轻快的音乐是靡靡之音,用一曲音乐就给卫国搞了当场“判刑”的操作。
  现在鲁国“豪华交响乐团”奏的是雅乐,是雅乐啊!
  不就一个音节出现失误吗?来给解释解释,怎么就成了亡国之音啦???
  鲁君午回过神来,先是一脸懵逼,随后有无限的不服气,说道:“寡人不类纣王,音乃是周之音。此处亦非濮水,何来亡国之音!”
  对了,目前师旷还没有评价卫国的音乐,鲁国算是第一个被“宠幸”的国家。
  没有前例,一样作为君子,脑回路无限同步,谁还不知道君子的内涵是什么?
  鲁国人是挺天真,傻在很多时候故意装傻,并不是真的蠢。
  叔孙宣伯满脸怒气,可惜的是师旷眼瞎看不到,只能用语气来表达怒意,说道:“音乃雅乐!晋不可因我所为,斥雅乐为亡国之音!”
  操!(一种运动)
  想揍我可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7/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