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8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9/1090

  怼天怼地对空气的楚国在面对吕武作为元戎的晋国都有些发怵,齐国受到的教训还不够多不够大吗?
  一个齐国的马径大夫,敢对晋国元戎大吼大叫,是谁给的勇气!
  考虑到齐国可能要应对的局面,晏婴没见人先闻声可以理解,问题是吕武为什么要惯着一个齐国大夫?
  “阴子,事态重大……”晏婴话到一半。
  吕武很温和地说道:“出去。”
  发火干什么?
  有底气不在声音大。
  实力强大又手里有权的人,他们哪怕是轻声细语说话,别人依然要用上百分百的恭敬姿态仔细聆听。
  事情再大是齐国的事,要出事更是齐国出事。
  崔杼要学孙林父携土归晋?哪怕晋国怕麻烦不接受,不会放过再给齐国来一下的机会。
  所以,最终倒霉的将会是齐国,一个齐国大夫来跟晋国元戎讲什么事态重大、严峻、危急之类,有点搞笑了。
  晏婴嘴巴动了动,看着脸色平静的吕武,小心肝颤了颤,行礼才转身离开。
  “阴子威仪极重,不可触怒也!”晏婴是个非常聪明且有眼力的人,脑补能力也不差。
  在晏婴的想象中,表面平静的吕武肯定是满腹怒火,再多叽叽歪歪就要迎接狂风暴雨啦。
  等待晏婴出了大帐脸上一苦,又给后悔什么话都没有讲,怎么就出来了。不是应该陈述利害关系,用口舌来阻止晋国接纳崔杼的吗?
  再次求见?晏婴想到吕武那一脸的平静,不由开始心里打鼓。
  关键是,不见不行啊!
  “阴子,齐马径大夫婴求见!”晏婴来了个‘通名’的程序。
  这个所谓的“通名”就是将自己的来历完全说清楚,正常时候没什么,特殊时刻这样干很考验自尊心能不能承受得住。
  晏婴现在面临的就是特殊时刻,以至于内心里产生了羞耻感。
  大帐内没有声音传出来。
  帐外阴氏的甲士,他们藏在面甲后面的那双眼睛里好像有了戏谑?
  其实阴氏甲士也就很平淡的看着晏婴,眼眸里才没有什么戏谑,耐不住觉得很羞耻的晏婴自己进行脑补啊。
  所以说,很多时候明明是挺正常的一种注视,完全是被看的人自己情绪波动太大,脑补能力又强到没边,整出太多有的没的。
  大帐内。
  崔杼换上了一种一言难尽的表情,慢慢叙说齐国在遭到晋国一顿猛揍后的五花八门乱象。
  齐国在晋军的攻势下连都城“临淄”都陷落,经过一轮洗劫让“临淄”倒退回刚刚建城之初。
  那一波损失中,齐国公族的损失最大,有些公族封主干脆被俘虏,更多的公族封主变得一盆如洗。
  他们能怎么着,跟晋国商量着把属于自己的财产要回来吗?怎么傻和天真都干不出这事。
  所以了,他们不找晋国,去找齐君吕环一阵折腾。
  一国的公族有事找国君是很常规的操作,没事都还能折腾点什么事出来,何况是真的出事了。
  晋国退兵之后,齐国的喧闹就没有停止过,紧要的当然是在晋国的操作下,好多齐国之前灭掉的诸侯国又给复立。再来就是“临淄”不说成了空城,曾经“张袂成阴,挥汗成雨,比肩继踵”的场面反正是看不到了。
  齐国的损失远不止“临淄”遭到劫掠,算上“临淄”周边以及其它区域,以数据值来算的话,齐国一下子没了百分之三十五的财富、百分之二十七的人口、失去十分之六的城邑。
  那个“十分之六城邑”要算上吞并莱国之后,也就是回到约公元前750年时期的版图。
  好家伙,真的是好家伙!
  吕武一阵操作,齐国的疆域一下子倒退了将近两百年,人口和财富的损失也到了伤筋动骨的地步,晋国该吃得怎么一个满嘴流油?
  这么说吧,晋军从齐国拉回去的东西,足足拉了一年还没有完全拉完。
  东西放哪?当然是齐国……,不对,有些是在齐国,更多的是在刚刚复立的谭国,少量暂时放在鲁国。
  齐国为什么不抢回去?就问问,他们敢吗!
  吕武在权柄方面为什么会越来越重?答案其实就在上面。
  将齐国肢解掉只是文治武功的一部分,对晋国贵族来说远没有财富和人口实在。
  因为是吕武提议、策划和执行,完成了对齐国的肢解和掠夺,大头理所当然是阴氏,剩下的该怎么分则是吕武和晋君姬周进行商议。
  在话语权方面,晋国的情况是元戎越强势,国君就会变得越透明。因此战利品怎么分,吕武说了会比晋君姬周管用。
  本来崔杼想一个一个步骤的来,不是要一下子一步到位。
  然而,晏婴追了过来,还将崔杼想干什么直接喊出来。
  很多事情一下子想慢都慢不了,之前还掌握一些主动权的崔杼,经过晏婴掀开锅盖,搞得崔杼陷入非成既死的地步。
  失败的话,死的还不会只是崔杼,包括崔氏的族人,以及跟崔杼交好的齐国贵族,统统要沦为陪葬品。
  晏婴在大帐外没有听见声音,不是帐篷的隔音效果超好,其实是里面的人并没有在讲话。
  那一刻,崔杼的脑子乱得很,甚至可以说一下子懵了。
  吕武不着急,一点都不着急。
  齐国内部发生了什么事情,齐君吕环和齐国执政崔杼搞什么,晋国没有接受崔杼的投奔之前属于齐国的内部事务。
  现在的情况是,吕武需要好好的品味一下,晋国接受崔杼的投奔能带来利益还是麻烦。
  崔杼本来想怎么样呢?他想继续担任齐国的执政,只不过将摇身一变为晋国控制齐国,过程中发挥出属于自己的价值。
  在崔杼这一代,崔氏可以不用举家投奔晋国,能够让嫡长子崔成去晋国安家。
  那么一搞,崔杼在齐国操作,持续地发挥自己的价值,给予崔成在晋国安身立命创造功劳,崔氏很快就能在晋国站稳脚跟,并且崔杼也许还能搏一下“能臣”的称号。
  现在这么一个年代,某个家族的谁去异国发展挺正常的事情,谁能说崔杼让崔成别出去晋国有什么错?
  晋国毫无疑问是中原霸主,以前齐国就臣服于晋国,崔杼管好齐国再侍奉晋国只不过是变得更真诚一些。
  中原的各个诸侯国,敢蹦跳的列国已经先后被晋国一顿毒打,崔杼主政下的齐国对晋国表现得顺服和恭敬,有问题吗?
  所以了,哪怕“全世界”的人都知道崔杼变成了齐奸,各个列国都对晋国服服帖帖,凭什么就只骂崔杼啊!
  有点缓过来的崔杼猜想下来,觉得晋国让自己携土归晋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开口说道:“我愿归晋。”
  吕武刚才已经在脑海里勾画了山川舆图,清楚的知道晋国现在并没有与齐国形成接壤,一旦接受崔氏带着封地以及一帮齐国贵族来个“摇身一变”的话,晋国就要有一块飞地在东边了。
  好像有什么不对劲?
  阴氏在齐国、莒国、莱国和杞国边上本来就有一块地,目前阴氏还是晋国的卿位家族,晋国早就在东边有飞地了呀。
  那是吕武让齐国帮忙夺下的土地,土地的原主人属于莱国。
  现在莱国早就选择性遗忘阴氏让齐国帮忙夺取土地的事情,还讨好地一再帮阴氏调动人力物力去建设。
  这么一搞,晋国再多一片崔杼归晋带来的飞地,不算突兀吧?
  崔杼是齐国公族来着,只是崔杼跟齐君吕环的关系比较远罢了。
  吕武左思右想,晋国已经接纳同样是卫国公族的孙林父,再多一个齐国公族的崔杼,没什么问题的。
  “你如归晋,封邑几何,人口多寡?”吕武问了一个比较实在的问题。
  为什么没问要割齐国的哪块肉?
  晋国都肢解了齐国一次,搞一搞封邑变动什么的,崔氏带着一帮齐国贵族改换门庭,已经虚弱的齐国变得更虚弱,拿什么来跟晋国叫板?所以封邑变更是一件根本没难度的事。
  崔杼明显有比较详细的计划,将谋划讲了出来,一讲就是讲了小半个时辰。
  在听的吕武有点“情理之外意料”的意思。
  再怎么说崔杼也是齐国的执政,没有一帮追随者坐不到那位置。而那些追随者要么是跟崔氏一根绳上的蚂蚱,不然就是不想待在齐国这艘破船,选择跟崔氏一块投奔霸主国未尝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吕武听完沉默了一小会,说道:“若你仍为齐执政,如何?”
  这一下,崔杼非常明显的愣住了。
  那不是崔杼之前想干的事情吗?
  只是那样的话,晋国只有长期利益,甚至后面可能出现竹篮打水一场空的幺蛾子。
  毕竟,崔杼没有带着封邑和一帮齐国贵族归晋,某一代的齐君就随时有可能翻盘,或者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崔杼反悔,可能那帮齐国贵族不乐意了。
  吕武不太在意崔杼为什么愣住,继续往下说道:“崔氏可别出,封邑为晋土。如有贤达投奔,我亦接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9/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