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84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41/1090

  “鲁无罪呀!”叔孙宣伯说得无比诚恳。
  在目前这么个年头,没有哪一条律法规定不能骂人,以周礼来进行裁决的话,喜欢口嗨的鲁国还真无罪。
  吕武说道:“我本不欲加罪鲁国,奈何鲁国非君子之国。”
  有收礼收到手软,事情没有办成,还反过来骂送礼人的吗?
  律法上没相关规定。
  道德层次上却是那么的不堪。
  鲁国人还好意思标榜自己是礼仪之邦?
  如果是其他人那么讲?叔孙宣伯会直接喷其一脸。
  应该是鲁国深知自己战五渣的事实,打不过别人只能说自己是脾气好,不喜欢与人多计较什么的,再给自己脸上贴金。
  君子本来是一个无比高尚的词,先有鲁国强行加戏,再有认那位夫子为祖师爷的一帮人乱搞,君子这个词被彻底玩坏了。
  吕武面对一脸惊恐的叔孙宣伯,很平和地问道:“我曾与子驷言‘郑不奉献,我自取也’,执政可知后续?”
  子驷就是郑国执政嘛。
  郑国的实力比鲁国强多了。
  晋国收拾郑国可能要费点力气,收拾鲁国则是轻轻松松,不知道鲁国要不要试一试晋国的大棒?
  “伯国行‘存亡续绝’之举,道德比之古之圣贤,为何独失宠于鲁?”叔孙宣伯是真的没搞明白。
  在晋国肢解齐国之后,鲁国虽然和齐国还是邻居,形成接壤的边境却是变得极小,接壤最多的是谭国。
  这一点让鲁国很开心。
  他们是战五渣嘛,邻居当然是越弱越好,不是想着去入侵,觉得能过平稳日子了。
  吕武没有回答,只是平静地看着叔孙宣伯。
  良久之后。
  叔孙宣伯说道:“鲁尽从伯国安排。尚请伯国吝惜。”
  这就对了。
  鲁国遭到武力威胁躺好就行了,哪来那么多的叽叽歪歪,说越多就会留下更多的痕迹,完全是在祸害自己的子孙后代嘛!
  话又说回来,解决完麻烦的吕武在进行回忆,郁闷怎么就想不起那位夫子的爹是谁来着!
  “贵国可有孔氏?”吕武问道。
第623章
逼死了一位国君?
  叔孙宣伯有些迷。
  鲁国并没有什么孔氏,使得叔孙宣伯完全不懂吕武为什么那么问。
  叔孙宣伯小心翼翼地问道:“阴子寻鲁之孔氏?”
  他需要猜测吕武找这个孔氏是不是要出气什么的。
  如果是,鲁国没有孔氏也能变成有。总之就是让吕武赶紧把气消了。
  吕武只想知道鲁国有没有孔氏。
  那位夫子的父亲,其实吕武见过的。
  只是吧,孔丘他爹叔梁纥的地位不高,尤其是当时叔梁纥已经五十多岁还属于一事无成,没有给吕武脑海里留下一张脸谱。
  事实上,叔梁纥是宋国公族来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搬到鲁国。
  在这么个年头,一国公族投奔他国,为了表示自己对血统的尊重与维护,每个诸侯国的国君都会给予投奔者一个贵族身份,投奔者的身份能多高要看祖宗给不给力了。
  很不幸的是宋国公族的祖先不给力。
  宋国为什么一直被黑?因为他们是殷商王族的后裔呀!
  姬周(国号)干翻了殷商,再自己降下逼格从人王混成了天之子,来了个取而代之成为天下共主。
  周王室为什么那么干,无非就是当时的神权不可忽视,为了屁股下的宝座俯低认小罢了。
  宋国国君和公族都是殷商。叔梁纥是宋国的公族,自然也是殷商的“余孽”之一,连带还没有出生的孔丘血管里一样流着殷商王族的血液。
  这位夫子啊?他是殷商的一生黑,至于为什么一生骂祖宗,看看日占区的二鬼子什么个操作,代入一下就能搞懂了。
  吕武对孔丘没意见,任何的意见都没有。
  毕竟,吕武又不是生长在大怂、大萌、螨清的时代,没有因为那帮“君子”的谜之操作有切肤之痛。
  再则,那帮“君子”的所作所为未必跟孔丘有什么直接关系。
  孔丘是死了很久之后才封“圣”的,一些著作被后人改得乱七八糟,第一个动手的还是孔丘的子孙后代,也就是西汉为了让儒学成为显学的那个。
  现代有一句笑话,讲的是孔丘复生都不一定能看懂自己的“作品”,无外乎就是经过漫长的历史,不知道多少人在“注释”和“重编”的时候偷偷摸摸加私料。
  人死了还极尽的利用,为的还不是有块“招牌”能顶在前面?拿死人来作伐这种事情,干得简直是666啊!
  处理完鲁国这边麻烦之后,吕武继续朝齐国进发。
  鲁国人其实还挺可爱的?他们怂就会怂得很彻底,不用晋军去敦促,有的是鲁人自己跳出来帮老大进行监督与鞭挞同胞,但凡晋人一个小眼神看过去,鲁人手里的皮鞭甩得更起劲了,打得同胞一阵嗷嗷叫。
  结果是,鲁国人以超快的速度撤出不属于他们的城邑,甚至连他们带过去的物资都没有带走,说是要留给老大当花用。
  “此些城邑可由崔杼处置。”吕武对中行吴这么说。
  泰山以北距离晋国有点远,甚至晋国原本跟齐国压根就不接壤。
  晋国想要跟齐国接壤?要么是先将长狄给灭了,不然就需要再对卫国动手。
  哪怕是灭长狄或接收卫国城邑的事情做了,晋国腹心区域距离靠近齐国的疆域也还是太远,中间有一大片没有人烟的蛮荒之地,注定会对东边的统治很不稳。
  中行吴第一时间点头,内心里确实有点想法的。
  阴氏要了北部和魏氏共同开发西边,智氏看来是想独霸南方,中行吴琢磨着东边能不能让荀氏来下手?
  这个念头在中行吴的脑子里产生,一下子就完全收不住了。
  中行吴问道:“如卫、鲁再行反复,我将如何。”
  问的是晋国要拿卫国和鲁国怎么办。
  根据中行吴对吕武的了解,卫国和鲁国不服软,再一次爆发大战有卫国或鲁国受的。
  晋国的中军和下军接管了鲁国让出来的城邑,计算之后意外的发现多了七座城邑。
  而这七座城邑是个什么情况?之前并不是齐国所属。
  那么到底是鲁国送给晋国的赔礼,还是当地的鲁国贵族惊恐地逃跑了?
  吕武在得知七座城邑里面的人口加起来有个四万多,有选择性地当做不知道城邑原先的归属,顺其自然地进行了接收。
  在抵近齐国之后,一个消息传了过来。
  齐君吕环薨了!
  在传闻中,齐君吕环是死在女人的肚皮上,到底是不是这么一回事还有待证实。
  “公子光入宫谒见寡君,而后寡君薨逝。”崔杼的表情很复杂。
  吕武和中行吴等人听得一阵愕然。
  公子光是齐君吕环的嫡长子,也就是齐国君位的合法继承人。
  这位公子光近年来很活跃,就是没给干成什么事情。
  崔杼说道:“我闻晏婴归国当即求见公子光。”
  一定是在提醒什么的吧?
  吕武猜测那位公子光很快就会前来求见,并且还将带着很大的诚意。
  按照现有传统,一个国家的国君薨了,其他国家对他们再有深仇大恨也该暂时停止攻伐。
  所以,齐君吕环是用自己的死亡,来为齐国争取一些时间吗?
  博取同情之类?各个诸侯国知道卫君卫衎是个精神病,同时也知道齐君吕环是个活到老顽劣到老的老顽童。没人同情卫君卫衎,怎么会有人同情咎由自取的齐君吕环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41/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