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8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6/1090

  怎么一个个就不懂得变通?
  尽管还是有人不理解,碍于吕武的权势之重,他们只能将心里的不解或不满隐藏起来。
  士匄进行了插播,说道:“经由‘虎牢’花用已有变更。”
  范氏设关收税这件事业干得并不顺利,一下子让本来繁荣的商道变得冷清下来。
  卫国和宋国在这一事件上的受益很大,尤其是宋国的“商丘”已经渐渐变成各国商贾的集中地。
  正在谈大事,好歹是个中军佐,士匄怎么就插播广告呢?
  吕武有些无语地看着士匄,心想:“老范家这是攻打诸戎花费太大收益太少,近几年国家又是一再在国战中用兵延期,经受不住啦?”
  其余的贵族或是低头,又或者左盼右顾,没人对士匄的表态有什么正面回应。
  目前郑国已经变成了晋国的盟友,讲道理各条大道降低了爆发交战的危险,卡住要道的范氏应该受益才对,耐不住范氏是在郑国成为盟友之前,已经在“虎牢”进行收费。
  旧有的商道废弃,各家已经走通了新的商道,凭什么要再走老路被范氏刮一层油?
  眼见没人回应,士匄很是抹不开面子,沉默了一小会问魏琦,说道:“卫出兵袭扰于鲁,魏氏可有章法?”
  服丧的是晋国,又不关卫国什么事。
  上一次卫国与鲁国爆发战争,尽管卫国早就知道鲁国战斗力堪忧,着实没想到鲁国会废物到那种程度,卫军轻轻松松打赢了鲁军一次,鉴于卫国在晋国这边损失那么大,怎么可能不卯足劲地逮住鲁国薅羊毛?
  魏琦近期快被鲁国派来的人烦死了,一脸纠结地说道:“卫鲁相争不为罪过,为利也。”
  这件事情还是晋国给整出来的。
  没有晋国操作卫国与鲁国交换城邑,哪来不可调和的争端。
  士匄就是要大家再次加强卫国和鲁国正处在战争多发时期,用以提醒卫国那边的商道并不安全。
  吕武忍不住又再一次心里加戏,想道:“老范家到底有多缺钱啊?”
  先不提现在的军队遇到商队,哪怕是面对面碰上,要么是采购一波,不然就是无视的态度。卫国和鲁国打归打,他们还敢对来自晋国的商队怎么样?
  所以,卫国和鲁国交战,感到不安全的只会是其余诸侯国的商队,晋国的商队用不着害怕的啊!
  先屏想了想,说道:“我将告知列国友人。”
  这也是吕武猜测范氏是不是变穷了的原因之一,搞得士匄需要借晋国一帮贵族的口,去各个列国玩舆论。
  吕武还知道近期范氏在搞什么。
  估计是受到了阴氏朋友多的刺激,又或是醒悟了什么,近期范氏很活跃在各种社交场合上。
  先屏在这种场合给范氏玩起了当“托”的角色,无疑是先氏跟范氏的关系更近一步了呗。
  孙林父和崔杼悄咪咪地对视了一眼。
  他们刚刚进入晋国这个大家庭不久,然而对晋国内部的各家族关系还是比较门清的。
  从士燮那一代起,范氏玩起了低调和谦逊,到士匄这一代却来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弯。
  早些年前士匄在整顿内部,看来是已经整顿好了?
  范氏想要活跃起来,他们跟阴氏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相处关系???
第647章
坐看起高楼,看他高楼塌
  哪怕是阴氏和范氏有心想要一起搞什么,除非是联合起来有压制全国的实力,要不然最好别表现得太过于亲密。
  怎么说?
  阴氏的家主是元戎,不但有赫赫战功,经营家族的能力也是极强,给予各个家族的压迫感不是一点半点。
  范氏是一个很久远的家族,成为卿位家族已经有几代人,真论起来范氏就是个在晋国的老牌钉子户,各方各面都不能有任何的小觑。
  一个家族光是历史悠久当然没有什么卵用,要是本身的实力强大,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了。
  如果仅是计算人口、封地和科技方面,阴氏已经超过范氏。
  为什么公认的晋国第一家族依然是范氏?就是因为他们的历史足够悠久,本身的实力也强大,更重要的是不知道隐藏了多少人脉关系。
  事实上,世人对老牌家族和新兴家族的认可度也存在区别。
  阴氏和范氏都很强大,吕武是元戎,士匄是中军佐,两个家族联合起来或许无法一下子清扫全国,对于所有人的压迫感还是能够强到使众人感到颤栗的。
  再则,元戎顺位继承人在天然上就需要盯着元戎的宝座,一旦士匄表现出对吕武的百分百顺从,不但晋国的众贵族要想一想是不是又出现栾书和荀庚的情况,各个列国看到晋国的元戎和中军佐无比和睦也该心惊胆战了。
  吕武不傻。
  士匄该懂的道理也懂。
  他们很清楚在明面上保持距离对双方都有好处,暗地里想要进行什么合作,完全可以私下隐秘点商量着来嘛。
  还有一件非常现实的事情,士匄打从心里不愿意范氏居于阴氏之下,不是说职位方面的上下级关系,而是家族声望方面的竞争。
  说到底,阴氏兴起的时间真的不长,一时的强大不代表什么,能不能维持三代人的兴盛才是一个关键。
  等待阴氏的强大维持三代人,世人才会打从心底承认阴氏轻易不可冒犯,有一种真实的敬畏感。
  “楚吴大战,卫鲁激战,齐亦多有纷争。”中行吴最近经常会邀请解朔一起拜会吕武,不一定是谈什么正经事。
  是呢。
  季节已经快要来到秋季,吕武很重视列国的动向,派出去实地收集情报的人也就多。
  吕武没搞让各个家族走商的人参与收集情报。
  这种事情,阴氏自家干一干也就罢了,教会其他人做什么?
  好像有什么问题???
  利用商队收集情报这种操作,目前的人不懂吗?别说!当代的人还真不懂。
  很多事情就是缺了一丝丝灵感,再加上本身有高强的天赋,要不然天上每天都在掉落下东西,怎么轮不到被苹果砸头上的牛顿去书写“万有引力”相关的书籍。
  其实按照魔术的逻辑去理解就行了,懂了会觉得简直超级简单,不懂之前则是会看得各种惊奇。
  曾经有人说过,一旦知识传播得烂大街,人人都能成为科学家。
  很抱歉,百分之九十九的人缺少了创造天赋,只能成为知识的搬运工,真心当不成科学家。
  当然了,不能否认更容易汲取知识之下,科技的进步将出现泉喷期。这个大概也是近现代各种科技层出不穷,社会日新月异的原因。
  吕武躺在一张摇椅之上一摇一晃,旁边有侍女在扇风,又有侍女喂水果,看着好不惬意。
  作为客人的解朔和中行吴的待遇跟吕武一样。
  如果有普通人看到他们三人这般模样,心里对高位者的敬畏恐怕会破灭。
  毕竟,在普通人的想象中,高位者就应该时时刻刻保持威严,平时应该忙得脚不着地。
  “楚国与吴国大战仍在‘鸠兹(芜湖)’,每日激战不止,听闻伤亡甚重。”解朔很喜欢阴氏的水果饮料,说完美美地抿了一口。
  中行吴颇为纳闷地说道:“吴君病重,公子遏统兵,安能胜楚?”
  吕武却知道吴国那一帮公子齐上阵,表现得无比团结。
  寿梦病重的消息到夏季下旬才传到晋国,使得晋国的一众“卿”觉得怪怪的。
  这几年到底是怎么了?国君一个又一个薨逝。
  晋悼公称不得是楚共王的老对头,人家楚共王继位的时间比晋悼公要早得多了。
  楚共王才是吴君寿梦的老对头,两位君主继位的时间相差只有五年,长久时间里面有来有往的相爱相杀,很少有消停的时候。
  “楚先君一去,吴或可胜楚。”吕武没有张开眼睛,讲的也是自己的推测。
  解朔虽然搞不懂内核,无论是拍马屁,还是打从心里信服吕武在军事上的成就,开口说道:“阴子所料必定无误。”
  老实说,中行吴真不喜欢解朔,觉得解朔除了会抱大腿之外一无是处。
  只是吧,中行吴又不得不佩服解朔那种一抱不松手的坚持,甚至赞赏解朔胆子够大一再将家族军队交给吕武任意使用。
  晋国还不知道有多少人对解朔羡慕嫉妒恨。
  十几年前的解氏就是一个相对普通的中等家族而已,现在成了什么模样?
  解氏刚成为卿位家族,两个“旅”的军队凑齐都困难,现在已经有那个实力能拉出三个“师”了。光是军事实力的增涨,十足能够证明解氏在其余方面的实力到底翻了多少倍。
  中行吴对吕武的判断进行了详细且严谨的思考,一番分析下来领悟了很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6/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