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96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0/1090

  戎人吗?他们跟魏氏结盟啦???
  考虑到魏氏转移人口和物资去伊洛之戎的山区,再则是魏氏跟戎人长期有联系,怎么不令人觉得意外呢。
  事实上,没有吕武推动历史发生改变,魏绛在原历史上就是靠着“和戎”上位的。
  原历史中分裂晋国的赵、魏、韩三家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不是指军队的特殊兵种,特指他们都有联系很深的盟友。
  赵氏跟某支狄人是亲戚关系,后来更是吞并了那支狄人。
  魏氏跟戎人的关系一直挺不错,不但能够长期稳定地获得大量皮革,牛、马、羊的供应也相当稳定。
  韩氏则是跟周王室的关系无比亲密,他们三家分裂晋国能够获得周天子的允许,韩氏在其中的功劳可一点都不小。
  吕武说道:“好事。”
  真的是一件好事,说明魏氏没有能够说服范氏掉头对付阴氏这个阵营,不然就不会有戎人明晃晃地跟魏氏合流。
  除了那件好事之外,阴氏跟范氏合力攻打伊洛之戎、陆浑戎和蛮氏,一直无法解决的原因是那些戎人实在太会躲藏。
  这一次魏氏跟戎人合流,要是能将戎人的主力带到战场,不失是解决戎人主力的机会。
  吕武说道:“联络‘新田’范氏留守士富,告知戎人主力已现之事。”
  没道理只让阴氏去单独出力打戎人,有利益牵扯的范氏肯定也要出力的呀。
  这下好了,魏氏不但没有能够说服范氏调转枪头,引来戎人掺和晋国内战,变成范氏必须对魏氏动手。
  只是有那么一件事情,也就是位处大河南岸的阴氏封邑要倒霉了。
  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阴氏获得那边的时间太短,主要经营的地盘不在当地,没有进行大规模的人口安置,相反抽取了相当的人口去充填秦川那边的“侯丽”和“麻隧”。
  因为阴氏某种程度上的忽略,夏收期间就遭到了魏氏的抢劫,一些粮食的补种没有进行,损失什么的也就那样。
  吕武现在已经是家大业大,再则很明白战争一旦爆发不可能毫无损失,有选择性地放弃一些区域挺正常的。
  已经知道魏氏另一股大军在哪,攻打“魏”城的行动也就能够开始了。
  在正式攻城之前,吕武派人喊话,邀请“魏”城驻防主将一见。
  出城的人竟然是本该在辟耳山的魏绛?
  “叔父归来便病故了。”魏绛没有什么哀色。
  谁?魏琦啊!
  吕武视线从城池那边转到魏绛身上,说道:“栎阳武往‘新田’。我亦再赠你一言,如魏氏迁徙向东,我可既往不咎。”
  “多谢阴子美意。”魏绛肯定是不信的。他收敛起笑意,说道:“如阴子尽撤大军,归还我家封邑,我可不告知天子、诸侯,阴氏在秦所作所为。”
  有点儿意思了呀?
第733章
若阴氏灭亡……
  不好意思,吕武没有经过专门的忍笑训练,无法憋住一下子笑出声来。
  魏绛则是看着在“哈哈”大笑的吕武,脸色一阵阵的茫然。
  咋地啦?
  阴氏已经清洗了秦国一次又一次,眼见着就要搞“化家为国”的操作,不是在挑战周天子以及麾下诸侯吗?
  这件事情要是闹得举世皆知,不但周天子会震怒,连带列国诸侯也会跳脚,对想要挑战权威性的阴氏恨之入骨,组建联盟共同讨伐也是必然的呀。
  另外,阴氏内部都同意“化家为国”吗?一旦内部人心不齐出现混乱,再被外部势力干涉,一下子弄得举族皆亡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笑,有什么好笑的?
  这么大的事,竟然还笑得出来???
  笑够了的吕武停下来,很认真地问道:“你此番遗祸栎阳氏,可妥当?”
  死去的魏琦还没有下葬,他怎么都给魏氏留下了一脉嫡系骨血。
  魏武被魏琦拜托给了吕武照顾,以春秋法则肯定会善待,能不能得到什么发展则看个人能力了。
  好家伙,真的是好家伙!
  魏绛竟然不顾魏武在阴氏这边能不能得到个善终,选择了最不应该的鱼死网破,不怕魏氏遭到阴氏的清算,一个族人都没法活着吗?
  “阴子若退兵,自可相安。”魏绛说道。
  也就是吕武在春秋时代生活了二十多年,才能搞懂魏绛的脑回路,要不然会觉得那是一种无比可笑的做法。
  周天子允许一国之臣摇身一变成为异姓诸侯吗?脑子正常的天子肯定不会允许。
  列国的诸侯愿意看到有为人臣者裂土分疆吗?肯定也不愿意的呀。
  要是出现了一个成功的案例,所有的为人臣者会不会效仿?是不是一旦有什么不如意,手头的实力也足够,有样学样玩那么一出。
  那样的事情一旦成为惯例,作为一国之君的大佬,他们还能睡得安稳吗?
  现在是封建的时代,贵族有自己的臣、民和城邑,代表能够组建军队,并且手里掌握武力还是合情、合理、合法的。
  贵族有强弱之分,强的贵族强到不像话,弱小的贵族则勉强维持一个体面,一般就是依靠周礼带来的“法统”在进行约束。
  而周礼其实就是宗法,讲得更透一些就是:宗主为天子,姬姓诸侯为小宗,一起来维护姬姓为天下共主的格局和权威。
  姬姓天子以及一帮亲戚,他们一直都在做“排他”的事情,能允许殷商后裔的几个诸侯,包括一不小心蹿起来的异姓诸侯,基本已经到了一种容忍的极限,哪能允许人臣摇身一变也成为诸侯之一呢!
  所以了,他们对于“始作俑者”的反应绝对会非常激烈,一旦天子肯当那个带头大哥,姬姓诸侯怎么都要放弃纷争团结一把,为的是保证他们的“唯一性”不被破灭,防止出现一些人臣来个有样学样。
  吕武问道:“你我相知,然否?”
  魏绛沉默不语。
  不就是因为互相挺了解,一旦走到对立面,不存在什么侥幸心理吗?
  然而,吕武说的是:已经到了这种地步,阴氏到了有进无退的格局啦。
  拿晋国曾经的那些家族来说,赵氏和郤氏实力比一些一流诸侯国弱不到哪去,他们做到了权臣的极致,找不到另外的出路,落得一个前路无门,选择了极尽放纵,得到一个身死家覆的下场。
  “唯有穷兵黩武,战至诸侯失声?”魏绛脸色逐渐严肃。
  好像是那么一回事。
  阴氏进行了“化家为国”的操作,迎接的必然是诸侯联军的干预,一场以上的大战在所难免。
  魏绛问道:“范匄、荀吴乃是同谋?”
  现在没有录音机,现场不是阴氏就是魏氏的人,讲了后患也就那样。
  吕武才不允许魏绛当个明白鬼,只是笑笑没给答案。
  有些事情能做不能说,成年人应该懂得这样的道理。
  “我若起兵,出兵二十万绰绰有余。”吕武不是在吹牛逼,单纯打击魏氏的抵抗意志罢了。
  魏绛脸色一僵,心说:“常规暴兵是那数字。若是阴氏极限动员,兵力也许能超过三十万。”
  不光是凑起那些数量的军队,阴氏还能保证士兵的列装,后勤补给起码能保障三年不断。这个就是吕武处心积虑储备物资的成果。
  吕武笑吟吟,继续说道:“中行吴麾下之兵八万,尚可动员五万;士匄挥师十万南下,一声令下或可再征十万。”
  是这样吗?魏绛心里有杆秤秤。
  有那么一件事情讲起来就像是一个笑话,却是一个令魏氏笑不出来的笑话。
  在魏绛的评估中,真的玩命的话,赵武起码能征召七万左右的兵力,公族合起来或许能达到十万兵力,再加上魏氏的十二万,那么就是将近三十万的总兵力。
  他们一旦操作顺利,怎么都能依靠国君的“法统”号召一些贵族靠拢,不靠谱的算一下能凑出四十万左右的兵力吧?
  一个五百万左右人口的晋国,打内战能暴出合起来约八十万的兵力。这个不就是晋国能称霸的底蕴嘛。
  都说是双方玩命了,肯定也就不是那么在乎兵源素质,反正拿命去拼个胜利也就够拉。
  结果是什么?是赵武简直稀烂,公族也是烂泥,一下子阴氏和荀氏、中行氏、智氏、韩氏的压力全由魏氏一家扛起来了。
  更令魏绛感到无语的是,赵武和羊舌肸将“新田”的好局面一下整没了,没有泛起一点点涟漪的同时,吕武、士匄、中行吴一起发声,国君进行背书,魏氏、赵氏、羊舌氏等等家族一下子成了叛逆。
  之前吕武说了什么,要魏氏认输,会给在晋国东境安排新的封邑对吧?
  魏绛之所以不信跟吕武的信誉值无关。
  有那么一个事实,也就是吕武的信誉值一直杠杠的,不怪魏氏跟阴氏成了生死仇敌,魏琦还选择将魏武托付给吕武照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0/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