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9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3/1090

  投石车的投石臂摆动之下,放在发射器的陶罐被抛出去。
  陶罐现在的模样是,口子处于半封的状态,有一块燃烧的火绳连接着。
  它在半空中旋转飞着,有些陶罐会洒出一些火油,导致半空中出现了火蛇狂舞。
  那一幕惊呆了阴氏和魏氏的士兵,他们齐楞楞地看着在飞的东西,再看着陶罐砸落下去。
  有点不相同的是,魏氏部队这边很快出现了很多火炬人,阴氏那边则是当着纯粹的看客,感受不到均热,不能体会身上燃烧的痛苦。
  陶罐大部分落在城墙上,一次齐射就是大约两百七十个陶罐落在城墙区域,砸落下去就会冒出一团火球,一旦被火油溅到再引火烧身,超大概率是个阵亡的下场。
  身上着火的魏氏士兵在极度惊恐和绝望之下会乱跑乱蹿,跑着跑着摔下城墙还好,更多是将身上的火引到同袍身上,再一起制造出更多的混乱。
  魏绛不知道是自己幸运,还是阴氏的投石车刻意避开自己所在的区域,总是他们这边并没有砸下要人命的陶罐。
  他惨白着脸注视浓烟滚滚的区域,看到大批大批的士兵成了移动的人形火炬,发出了一串惨笑,笑声里满是绝望和苍凉。
  狠,真是特么的狠!
  难怪阴氏对魏氏怎么在“魏”城添加防御力量都不在乎,一直不慌不慌地清理“魏”地的其它城邑。
  有那种武器,除非是守军的远程武器比阴氏更远,要不然有再多的防御兵力又怎么样。
  可以投掷火油罐烧城墙段的守军,难道不能玩举城皆焚的操作?
  对付城墙段的守军还需要使用大量的火油,想要焚城会更加简单。
  毕竟,城内的建筑物都是茅草屋啊!
  阴氏的投石车还在继续投掷火油罐,很是尽心尽责地将没有燃烧的区域给补上。
  这一烧,怎么都要烧没了魏氏在城墙布置的六七千人。而这只是西面城墙段,还不知道其它城墙段有没有相同的一幕,也没算城墙下方的魏氏士兵。
  魏绛所处的这一片区域依然没有火油罐落下。这个对他却是一种折磨,还不如直接砸下一个火油罐砸死或烧死得了。
  不费一兵一卒去攻城,城墙上的魏氏守军一个个完蛋或者马上要完蛋,阴氏的将士却是保持安静没有欢呼。
  实际上,阴氏这边的人有点茫然,他们唯一庆幸的是遭到残酷对待的不是自己,迷惑于战争的走向正在朝着看不懂的趋势发展。
  常规攻城战,哪一次不是敌我双方的将士为了争夺城墙的控制权,拼了个你死我活的同时,尸体堆得满地呢?
  吕武听着远处传来的凄厉惨叫声,再发现己方安静得有些诡异,轻踢了驭手的小腿一下,低声道:“呼,万胜。”
  他的驭手是宋彬的第四子,叫吕晓。
  宋彬的儿子怎么叫吕晓?原因是宋彬得到了“吕”那边的一小块食邑,分家给了自己的第四个儿子,晓也就以“吕”为氏了呗。
  吕晓脑子没有反应过来,嘴巴里已经非常顺从地大声呼喊:“万胜!”
  看呆了的阴氏军队,有一个人带头,先回过神来的人跟着喊,然后是所有人一起大喝起了“万胜”之声。
  惨,那也是敌人惨。
  己方要轻易拿下“魏”城了呀!
  吕武这一下满意了,想到了什么似得,呢喃道:“我好像忘记开战前,讲一句‘余姑翦灭此而朝食’的话了?”
第736章
魏氏除名!
  结束了吗?不,并没有。
  如果是帝国时代阶段的一场城防战,有可能因为遭受的打击太狠,守军死相太难看,极可能造成守军从将领到士兵的心理防线瓦解,导致出现成建制的投降。
  现在是春秋时期,阴氏与魏氏在进行的是一场家族保卫战,投降一方很可能会得到一无所有的下场,身为家主的魏绛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投降了呢?
  魏绛能够做到的只有坚持,底下的士兵见家主不投降再感到害怕也是无济于事。
  现在这么个年头,士兵并没有独自投降的资格,起码需要一名“士”的带领才能投降成功。
  “士”有属于自己的荣誉感,他们对家族的忠诚远超于国家,并且很清楚投降之后将得到什么待遇,总是希望能够挣扎一下的。
  如果魏绛投降,他本身反正是活不下去的。
  魏氏的其余人?得到最好的待遇也是沦为奴隶,一些人则是会被杀死。
  有话语权的那一部分人,他们但凡还有得选,允许将自己的命运交给敌人吗?超大概率是不愿意的。
  魏绛浑身灰点的回到城内,对于身后滚滚升起的浓烟,没有回头看上一眼。
  “退往街道!”他下令。
  这是一座城,一开始有许多的普通人居住在城中,肯定会有占地很广的民居。
  有鉴于现在几乎没什么城市规划,民居不坐落会显得很是杂乱,也就形成了许许多多七弯八绕的道路或小巷了。
  魏氏一开始就打算固守城池等待局势发生改变,无论是魏氏和三戎的联军抵达,还是天下诸侯组建联军讨伐阴氏,反正一直坚持下去就对了。
  在这种基础上,魏绛借鉴郑人的做法,加班加点在“魏”城内又起了多道防线。
  那是一些泥土混草的墙壁,最矮的三米,最高的六米以上,厚度则是从三米到四米左右。
  这些城内的“城墙”太过于赶工,建造期间使用的是火烤法。
  简单的说就是,搭建起了篱笆结构,再一层又一层糊上泥巴,随后堆上茅草、干柴等物烧,用以快速凝固。
  人类在氏族时代就已经掌握了这种方法,一般是用在建设部落外围防御工事上面。
  至于说建造房屋?都有街坊邻居,谁敢在建筑物密集的地方放火,不怕引燃周边的民宅,再被围殴致死啊???
  使用那种方法来筑墙,实际上跟一层层夯土在牢固上没得比。这个就是城墙为什么都是使用夯土方法的原因。
  砖石造城墙?需要到有明一朝了。
  魏氏那不是没办法吗?为了快速在城内建造防御链,自然是什么方法能够快速成型就用什么方式。
  “主,若是阴氏焚城……”魏刚也是一副灰头土脸的模样,脸上有着很大的惊恐。
  魏绛左右扫视都有茅草屋顶的建筑物,更多的建筑物墙壁其实也是易于燃烧的结构。
  那是什么墙壁呢?其实就是编制篱笆板,再弄上很多的草,用来阻挡视线,挡风的效果也是比较可以的。
  有些人会再在墙壁上糊一层泥巴,问题是有闲工夫或那么讲究的人着实太少。
  这样的建筑物一点点火苗就能快速蔓延开来,烧起来那个叫快速和旺盛。
  “速速捣毁搬离。”魏绛的选择是这个。
  既然有可能成为燃烧物,投降根本不可能投降,先行捣毁再搬移走就成了最佳的选择。
  街道上本来就有许多的士兵,有了命令又让各座建筑物涌出更多的士兵,他们开始野蛮地拆毁房屋,再将乱七八糟的东西赶紧搬走。
  魏绛回到住宅,选了个露天的地方,铺上草席,弄来圃团以及案几,摆上食物和水酒,时不时看一眼不远处滚滚升空的浓烟,一边吃肉、喝酒。
  现在还有这种闲情雅致?也不能这么说。
  事情已经到了这一地步,心里再怎么慌,又或者说感到绝望,极力镇定下来总比表现得歇斯底里,要好很多的吧?
  由于根本没有相关的经验,魏绛也不知道城墙那边还要燃烧多久,趁着有空档冷静一下,再补充一下人体需要的营养,算是一种非常理智的做法了。
  在旁边服侍的女仆,一个个控制不住在颤抖身躯,倒酒的时候甚至还洒出去了些许。
  换作是在平常的时候,女仆出现那种失误会立刻请罪,会得到一个什么下场就看主人的心情了。
  被酒水洒在手上的魏绛只是看了一眼满脸苍白的女仆,看着对方一脸的担惊受怕,说道:“勿需害怕。阴氏若破城,我不得活,将士抵抗必死,你等女子安全无忧。”
  是阴氏不杀老弱妇孺吗?某种程度上,是的!
  诸夏当前的战争,贵族享受了平时的各种优异生活,家族被灭后族人得到一个悲惨的下场属于应该,麾下的家臣和各个阶级不一定会死。
  魏绛镇定下来后再调侃阴氏,原因是阴氏对女性有着很大的追求,攻击异族期间男人有点反抗就会被杀死,女性一般是被掳走等待分配。
  简单的说就是,阴氏对女人一般会有优待,能不杀绝对不会杀死,可能会有一段时间作为奴隶的时间,不用多久则是会得到一个男人组建家庭。
  同样作为战败者而成为奴隶的男性,他们需要劳动非常久,积累“工分”来重获自由之身,一般这个过程会相对漫长,甚至因为无法积累足够的“工分”当奴隶到死的那一天。
  没办法的事情,性别不同,人体器官也不一样,待遇肯定就不同的咯。
  事实上,阴氏只是延续了古老的传统,远古时代部落之间的战争,战败一方男人一个都别想活,女性则是成为获胜部落的一员,继续为人类的繁衍而作贡献。
  因为性别不同得到的待遇不一致,到底是对哪种性别更友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让男人来选,应该会选择战死。
  能活下去的女人未必会觉得幸运。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3/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