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9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66/1090

  说难听点,诸夏的好地方真心不多,广袤的平原少之有少,大多数区域都是山地的地形,能够孕育出一个强大的文明不是地理环境多么得天得厚,完全是建立起文明的人在自强不息。
  印度次大陆那边的环境比诸夏好不止一点半点,几千年来只是出现一个大一统的孔雀王朝,剩下的时间都是七零八碎的状态,搞到近现代还是主人恩赐才能达到有限的大一统,怎么说?
  然后是北美大陆,印第安人生活了数千年连铜器都搞不出来,殖民者过去变成了另一副模样。
  一切都只证明一点,哪个地方的环境好坏固然对文明发展有助益,生活在当地的人能不能发展起来则是另外一回事了。
  “此处往北并无通道,无可直通‘瑕’、‘柏谷’。”吕武站在高山之上,一眼望去除了树林就是山。
  如果能够将树林给砍伐了,肯定是能修出一条路来,关键是耗费那么大的成本合不合适。
  因为山遮挡住视野的关系,不但看不到北面的“瑕”、“柏谷”或“桑田”,连带魏氏残余和三戎的其余人都看不到。
  现代人看到青山绿水会感到赏心悦目,哪里知道古人是花了多少力气和代价才不断修理小破球,开辟出一块又一块可以栖息生养的地方。
  吕武率领的大军为什么要从韩氏的“耿”先渡河去大河西岸的“大荔”,才转了个弯进入“魏”地?固然有战略需要的关系,更多是受于地形的限制啊!
  “我取洛水之土,或会于此修关。”吕武依稀记得这里是现代的灵宝?
  两千五百多年的时间太漫长,现在的山川地貌经过两千多年演变,其实多少会有一些变化。
  吕武不确定要不要修建关隘的原因很现实,他们又不是像秦人被困在关中,立国之后还有从晋国瓜分的大片疆域。
  到底要不要修建关隘取决的是需要,阴氏保持攻势,修建关隘浪费人力物力不说,某种程度上是将自己关起来。
  若是真的修建了函谷关,是不是还可能致使阴氏出现一种惰性心理,比如觉得反正没人能打得进来,要不就及时享乐得了。
  当然了,吕武修建函谷关的可能性最大。
  他活着的时候根本不担心败了一次就一蹶不振,问题是他没能打下更多的疆土,死了之后呢?
  冬季已经快要来临,一时半会无法歼灭“桃林塞”的敌军,大军在荒郊野外度过一个冬季有点没必要。
  某天,吕武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下达了撤军的命令。
  会撤回本土的阴氏部队,不包括本来就在伊洛之戎区域执行军务的那一批,他们除了该干么干么之外,多了一个监视‘桃林塞’敌人动向的责任。
  大军回撤,不是全部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相当一部分的士兵被分散安置到本来属于魏氏的城邑,他们成为一种“老爷”的角色,镇守阴氏刚刚得手不久的新领地。
  吕武会前往“新田”,继续履行晋国元戎的职责。
  现在这么个年头,到了冬至那一天也就等于过年了。
  实际上,冬至是春秋到两汉时期最大的节日之一,国家领导人需要在这一天表演很多的节目,比如带上面具又把自己打扮得花里胡俏,跟随一帮“巫”各种蹦蹦跳跳,干的是驱赶“年兽”这么一种玩意。
  那个“年兽”是什么玩意?相传会在一年的固定一天出来吃人,人们需要各种敲锣打鼓,燃烧篝火不使熄灭,制造动静来恫吓凶兽,当天一整夜都要守夜不能睡觉。
  过年的风俗是怎么来的?就是那么来的。
  一开始的热闹不是享受,带着各种担惊受怕在可劲地折腾啊!
  为什么过年要吃好的?担心再不好好享受一番,要是被“年兽”吞了就再也享受不到啦。
  到底有没有“年兽”这玩意,谁能说得准呢?
  就像古时候山里有老虎,到了现代再去城市边上的山里找一只老虎试一试?不要用自己的认知去揣测未知的远古往事,是吧?
  吕武没有赶上“新田”这边驱赶年兽的活动,“阴”城那边的活动同样没在场。
  随着年纪越来越大,吕武实际上已经很少跟㜔嬴等妻或媵接触了,并不全是嫌弃她们年老珠黄,要说有也是多少有一点,毕竟男人可是非常专一的。
  十八岁的时候喜欢十八岁的姑娘。
  二十八岁依然喜欢十八岁的姑娘。
  三十八岁、四十八岁……一直到力不从心的年纪,还是喜欢十八岁的姑娘。
  赵氏和魏氏先后在晋国除名,其中魏氏还是吕武亲自动的手,说是狐疑成性什么的都好,他需要担忧跟晗姬睡觉会不会在睡梦中被弄死。
  死于媵的梦中杀,会成就能臣的名号,霸业什么的则是跟吕武再也没有关系。
  只是吧,晋国搞到现如今的样子,吕武还是在任元戎,能臣的美誉正在逐渐远去。
  除非吕武在镇压内部战乱之后,带着晋国迅速恢复稳定,再对外取得关键性的胜利,要不然能臣的名号反正是没了。
  以各个诸侯的认知,他们判断的局势是晋国由盛而衰,有点底子的诸侯无不卯足了劲想要取而代之。
  来到“新田”的吕武按照惯例去面见国君,不用聊太久,简单汇报一下战绩也就是了。
  年纪还小的姬彪看上去依然天真,至少没有让吕武发现什么异常。
  现任的“阍卫”是刘明,也算是范氏在“新田”获胜的福利之一。
  吕武召见了士富、中行喜、韩须,询问各家的动态。
  “我主南下,于‘斗首’与下军将合兵,入冬未有消息再来。”士富汇报的是士匄的情况。
  中行喜见吕武视线看过来,赶紧说道:“我主扫荡东境,陈兵于‘沫’,静待元戎之命。”
  剩下的韩须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被召唤过来。他是韩起的儿子,也是韩氏的家主继承人选,不出意外就是下一任韩氏之主。
  吕武一一询问再获得汇报,消化了一小会,说道:“赵氏、魏氏与其盟友已灭,其城邑暂归各家把控,来年我将主持分食。”
  这个是必然的。
  只要晋国一天还在,他们是晋国的贵族,恪守属于人臣的规矩是一种需要,不可能哪一家攻下就是他们的了。
  吕武是晋国的元戎,这一次却不会有以往的公平公正,将首先考虑阴氏的需要,再去满足范氏和荀氏的需要,剩下的各个家族也要看关系远近。
  中行喜又见吕武目光停在自己身上,几乎吓得打个激灵,赶紧低头说道:“请阴子吩咐。”
  吕武面无表情下令:“明岁开春,上军将需挥兵攻卫,再伐于齐。”
  这个命令对荀氏等家族会比较要命,他们要想方设法在冬季就瓦解掉各地的抵抗,要不明年春暖花开出征会成为一件大麻烦。
  吕武看向士富,同样没有什么表情,说道:“中军佐既在‘斗首’过冬,明岁不必归师,待我领兵而往。”
  楚国、宋国、郑国、卫国、齐国……等等失败者走到一起了是吧?
  那就干脆打一场大的,当成在为分晋打基础,免得到时候真搞出什么诸侯联军出来。
第739章
反晋联盟,了解一下?
  今年的冬季对很多人会是一种折磨,有物质上的拮据,更多是思想负担上面的担惊受怕。
  仅是一年的时间而已,晋国这边亡了两个卿位家族,连带很多中小贵族成了大劫中的飞灰。
  如果只是两个卿位家族和众多中小贵族消失,老实说晋人都有点习惯了。他们觉得局势看不懂的地方在于大量公族也被灭亡,而这在漫长历史中是绝无仅有的一次。
  为什么晋人会习惯卿位家族的灭亡?晋国这边灭掉的卿位家族又不是只有一两个,几乎每隔几年或几十年总要消失一个卿位家族,他们能不习惯吗?
  往常卿位家族斗得再凶,其实很少会波及大量的中小贵族,别说是大批大批地消灭公族的封主了。
  这一次不一样,晋国先是产生了几个联盟,也就是阴氏为首的一个,范氏为首的第二个,魏氏为首的第三个,赵氏、羊舌氏为首的第四个,后来各个势力又出现了阵营方面的变化。
  比如,荀氏一度有点要自己成“势”的趋势,一下子让看上去无比强大的阴氏为首阵营变得有些风雨飘渺;后来阴氏与范氏合流,魏氏、赵氏、羊舌氏(公族)联合起来;到最终阴氏、范氏和荀氏等家族成了一伙的,一致对其余阵营展开了攻击。
  随着魏氏的主城“魏”被烧成白地,晋国内部的动荡打从事实上已经变得明朗,无疑问是阴氏和范氏的阵营获得了内战的胜利,他们会怎么对待那些跟赵氏、魏氏和公族不清不楚的贵族?
  在一片人心惶惶之下,元戎的命令下达了,并且通报了全国。
  明年春暖花开之际,晋国将集结大军南下,交战对象是以楚国为首的诸侯联军。
  吕武为什么不主持清算那些不是己方阵营的中小贵族?跟名声什么的无关,以其让他们死在内战,集结起来去打国战不好吗?
  那种中小贵族会不会听从命令?这也是一道甄别的程序,还会让阴氏、范氏和荀氏消灭他们不用承担骂名。
  之所以是以楚国为首,不是楚国从一开始就在谋算什么,只是因为楚国足够强大。
  这一次诸侯走到一起是宋国的搭桥牵线,里面有属于晋国的锅。
  楚国一直以来都是晋国的最大敌人,双方打了近百年,到目前还没有一方正经的认输。
  宋国组建联盟是为了自保,原因是晋国派出大军南下进行征讨,他们肯定要用最大的努力增强己方的力量,做什么都是应该的。
  郑国在认罚无果之后,还能怎么办?再则,他们多少觉得晋国这一波内战损失的元气很大,琢磨着也许是一个击败晋国的机会,想试一试推倒压迫自己的大山,很是无可厚非的吧?
  参加联盟的卫国和齐国,他们才不管自己都做了什么招惹来晋国的打击,只知道晋人很坏很坏,有机会报仇怎么可能不插一脚?
  要说诸侯联军里面谁最站不住脚,无疑问是吴国了。
  晋国固然有需要吴国给楚国捣乱的关系,一直从各方各面加强吴国却是一个事实。
  另外,前两年晋国为了将吴国从灭国的边缘拉回来,条件不成熟也挥师南下攻打楚国,这么大的恩情吴国说忘记就忘记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66/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