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9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7/1090

  吕武在晋国,时代也没有“进步”到君要臣死臣不得死,不可能全面废除分封,干“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功臣亡”的事就更不能了。
  限制则是必须限制,不要闹得阴氏干的事情以后被自己赐封的贵族重演。
  这不,吕武搞了施以大恩惠。
  想着升爵、发财、得土地是吧?俺不会只顾着一小撮人,大家一块得好处咯。
  俺那么大方,有些事情是不是能变通一下,比如不再以贵族养兵出兵的模式,建设一支属于国家的军队呀?
  现在这件事情对吕武并不难办,他就是一个大家族的家主,掌握着大量的土地和人口,归附和依附的贵族只是占整体实力的三成不到。
  “元戎???”解朔真不知道吕武在想些什么,喊了那么多次都不答应一声。
  吕武的视线可算是落在解朔身上,问道:“何事?”
  得到搭理的解朔可算是不纠结了,说道:“楚使节前来,提及罢兵一事,又言明岁会盟于何地,邀何人,皆由元戎做主。”
  撤兵?
  会盟?
  那是郑人和宋人都跑了,甚至搞出楚军追击宋军弄死了宋君子成的事,反晋联军自己土崩瓦解啦。
  吕武就纳了个闷,凭什么觉得晋军能够让楚军安然退兵的?
  他说道:“命张老出使楚营,问问楚军是否偃旗。”
  想就这么跑了?没门!
  解朔得到命令离去。
  吕武召集了有话语权的众人,包括解朔在内,该到的都到了。
  “如楚不愿偃旗,我军当即进攻。”吕武比较刻意分别扫了彘裘和韩起一眼。
  彘裘在楚军“左右广”手里吃了大亏,后续一直没找到机会讨回颜面。
  韩氏思思念念要重新获得卿位,哪怕是吕武愿意帮忙,韩起没获立战功好意思上位吗?
  “范裘为前茅,韩起为‘佐’。”吕武说道。
  士匄见彘裘迟疑看过来,点了点头表示吕武的安排没毛病,范氏的确应该雪耻,并且当前的机会很好,范氏必须记住吕武的这个人情。
  同样得到命令的韩起在等彘裘应命,好跟着一块接令。
  就是那样的道理,韩氏以前怎么样早就翻篇了。
  韩起想获得高位不能缺了战功,不然哪怕是坐上去,屁股杵在卿位宝座,大家心里能服气吗?缺了认可被笑话没关系,遭到挑战就麻烦大了。
  “诺!”彘裘接令。
  韩起跟着应:“诺!”
  两人行礼完利索地出去,聚将点兵就等追击的命令被下达。
  楚军真的在撤了,先走的是楚国正儿八经的军队,刻意将召集来的蛮人留下殿后。
  吕武这边只是等了半个时辰不到,没有等张老回来复命,下达了让彘裘和韩起出击的命令。
  这是吕武料定楚国才不会偃旗,不但要帮楚国料理蛮人,还想狠狠地咬楚军一口。
  楚国的确也不会偃旗,一旦偃旗就是投降,最好的结果是留下一半的军队,再送上各种物资当赔礼。
  另外,楚君熊招要是选择偃旗,楚国周边的国家会看到遮羞布被彻底撕烂,指不定会对楚国做点什么。
  所以,在偃旗和面对未知风险的选项上,楚君熊招选择了面对未知风险。
  士匄问道:“大军南下,抑或向东?”
  向南就是打进陈国,进了陈国还能去找子产率领的郑军玩耍,也能入侵蔡国,再进去楚国腹地搅一波。
  向东则是去收拾宋国。
  吕武没有犹豫,说道:“先行南下,再挥师东进。”
  小孩子才做选择。
  大人全部都要。
  就是吧,小心力不从心……
第757章
未雨绸缪
  在春秋时代当贵族并不容易,当一个大贵族就更难了。
  倒不是什么难处,要懂得经营,也就包罗了懂农事、善工程、掌军事等等很多的技能。
  现在国家出征是以各个贵族带兵效命为体制,尽管出征将士会自行武装和自带干粮,以为就没有后勤维持了吗?
  贵族不可能真的什么都让出征将士自己准备,必要的后备物资总是要携带一些,再来则是勾画后勤补给线。
  仅仅是出征维持后勤补给这一项,对山川地理不熟悉能办好吗?肯定是不能的。
  因为列国都不会去攻击补给线,后勤维持讲的是出征军队的后方能不能支应,其它倒是没有过多的风险。
  吕武嘴皮子上下一阖一碰,进军的路线定了下来,还不知道要让多少人忙得跑断腿。
  进军追着撤退的反晋联军侵入陈国,到一个叫“鬼阎”的地方让楚军给走脱了。
  楚君熊招后面又给派了使节见吕武,很是埋怨为什么要追,不能你好我好大家好吗?
  换作是在其它年代,楚君熊招这样的行为会显得有些搞笑,问题现在是春秋啊。
  结果是,楚君熊招派人去问吕武那些话,传出去成了晋军咄咄逼人。
  曾经的“邲之战”中,楚军就很有风度地让晋军无序退兵,还有楚军一边追一边教晋军怎么逃跑。
  到了“鄢陵之战”期间,晋军可算是洗涮了被楚军教逃跑的耻辱,愉快地重演了胜利一方教战败方逃跑的画面。
  战胜者教战败者逃跑?这种事情在现代就是一种恶搞,于春秋却是一种杀人诛心的折辱、
  在春秋的战争史中,一般是某方不想打了会派人“告辞”,处在优势一方的军队大多是同意对方撤离;一旦是优劣势非常明显,占据优势的一方会要求劣势方偃旗。
  提出偃旗就一个意思:别特么想得美,留下点什么东西再走。
  说到底,春秋的诸侯可是明白人,知道战争打得都是利益之争,输的一方想极力避免损失,赢的一方则是尽力获取好处。
  国家颜面?春秋的交战规则不就是那样吗?认输的一方没赔偿点什么就跑,相反是一种无耻的行为,会令世人所不齿的。
  可以将那种规则看作是失败者必然要得到的惩罚,用以震慑没实力又千方百计想要搞事的诸侯,为“东方世界”的稳定做了不小的贡献。
  “子产率军复奔,往蔡而去。”彘裘脸上满是鄙夷。
  郑国攻打盟友,劫掠得正欢的时候,反晋联军败退下来,晋军也追杀了过来,得知消息的郑军很利索的跑了,跑去攻击另外的一个盟友蔡国。
  可以想象郑军怎么对待陈国就会怎么对待蔡国,必然又是冲进去一阵肆虐。
  士匄一脸思索地说道:“子产如此,日后何以立国?”
  那是子产破罐子破摔了吗?
  以形势来看,郑国的国君和大批大臣被晋国俘虏,连带城邑还在一个又一个的失陷,哪怕晋军最后撤离也必然带走大量的人口和物资,遭到掏空的郑国受到重创会成为一个事实。
  吕武心想:“子产是觉醒了吧?”
  什么意思?
  不就是郑国遭到重创,不想方设法地弥补损失,以后很难以立足嘛。
  子产这一次固然是让郑国的名声更坏,得到的实惠却不止是一点半点。
  所以是,在彻底虚弱下去和获得实惠的选项上,子产选择了获取实惠。
  名声坏了,手上还有足够的实力,代表着至少还有未来。
  名声再好,实力一点没有,就问能不能让郑国继续存在下去吧?
  吕武环视众人一圈,说道:“陈君弱遣使节而来,距我不足二十里。”
  现在晋军分得比较散,前军跟中军有三十里的间隔,关于陈国派来使节的消息是前面的韩起派人回来通禀。
  士匄笑吟吟地说道:“必是来降。”
  那就是废话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7/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