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大领主(校对)第9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9/1090

  士匄才是范氏的老大。
  吕武为什么要帮范氏一把?还不是陈国和蔡国对于楚国而言就是两道菜,偏偏不知道士匄会怎么处理宋国。
  为了不至于让蔡国和陈国在晋军撤离之后亡国,吕武总是要做点什么的。
  当然,一旦武城建立起来,驻军肯定是由范氏来,怎么样都要长期安排一个“师”以上来当钉子。
  那么一搞,范氏老老实实看住南方,省的有余力再去搞东搞西了。
第758章
听说过自治吗?
  得知今年的冬季又要在外渡过,晋国的贵族算不上有天大的不满,失望和担忧则是无可避免,
  晋国的内乱在三年前爆发,波及的层面很大,一下子没了三个卿位家族以及五个中等家族,覆灭在内战的小家族更是不知道有多少。
  三个卿位家族?魏氏和赵氏,羊舌氏虽然是公族也是卿位家族,不就是三个嘛。
  中等家族被灭的五个,有两个在赵氏最危急的关头选择相助,然后被士匄毫不犹豫地给灭了,剩下的三个中有一个帮助魏氏被阴氏灭掉,最后两个则纯粹是挡了路。
  挡路是一种很不礼貌的行为,没那个身板偏偏要去横在路中间,可不就要倒霉?
  在群体事件中,压根就不存在什么无辜不无辜,聪明人早就眼疾手快躲开,又或眼睛放亮找了可靠的靠山,只有蠢笨或眼瞎的才得了一个求仁得仁的下场。
  当然了,事情也不是那么绝对,比如“义之所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又或者“义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
  有些活着跟死了没有区别。
  有的人死了则是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
  帮助赵氏的那两个中等家族,即便是亲自动手去灭亡的范氏也保持了尊重,其余人嘴上不说内心里认定就是义士。
  美中不足的是赵武跑了,一跑就再也没有现身,使得赵氏的灭亡少了悲壮,一些相帮而灭的家族也被戴上了愚蠢的帽子。
  那可不是嘛!
  有人明知会死还是站出来。
  有人应该与家族共存亡而苟且偷生。
  就是这么一次次道义上的不完美,才让人们开始觉得遵从道义很蠢,慢慢什么理、智、仁、义、信变得一文不值,相反认为不折手段之下的成王败寇才是人间真理。
  “我家得闻赵武在极北之处,聚拢部众约有四千。”吕武并不是要讨好范氏,才将这个消息传出来。
  那个“极北”其实也没有多么北方,反正是没有到北极去。
  对于赵武出现在濡水一带,吕武其实也是感到万分懵逼的。
  这个濡水是在哪?大概是现代保定一带,以目前的势力划分则是已经非常靠近北燕。
  没错,北燕就是战国七雄之一的燕国。
  在当前的时间节点,这个战国七雄之一根本没什么存在感,他们跟周王室以及中原列国失联已经有数十年之久。
  之所以当前历史阶段称呼为北燕,主要是中原腹地还有一个叫“燕”的诸侯国,也就是被范氏灭掉的那个南燕。
  士匄一听也懵了,闹不懂赵武是怎么悄声无息逃到了那里,同时搞不明白阴氏是怎么发现赵武的踪迹。
  按照当前的势力划分,濡水的周边是北戎的地盘,而往南分别有鲜虞、仇由、鼓国、肥国和长狄。
  这几个并非全是国家,像鲜虞、长狄和仇由只是部落联盟,鼓国和肥国才是国家。
  另外肥国是白狄所建立,鼓国则是异姓分封诸侯国。
  “赵氏乃有白狄血脉,赵武往北寻白狄,此后便为白狄?”士匄很唏嘘。
  说起来,赵氏确确实实有白狄的血脉,只不过并非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现如今中原列国没有拿异族当回事,自强不息之下一点都不忌惮异族,哪个谁身上有异族血统也就没有被放大。
  现实是什么?是诸夏这边弱小时会比较敏感,打不过那个异族,本国的某人有异族血统就是原罪;而在诸夏王朝强大时期,有异族血统根本就不是什么事,坚定认为还不是需要老老实实为王朝效命。
  所以翻开史书会发现一种现象,中原王朝强盛之下,哪来的一切没问题,到了弱小和屈辱时期则玻璃心很严重。
  强汉有众多异族在效命,他们为汉军北伐匈奴立下不少汗马功劳。
  盛唐的异族将领不要太多,并且每一战必定召唤异族当雇佣兵。
  汉帝国和唐帝国有相似之处的是,国家的衰弱之时,之前那些服顺的异族亮出爪牙。
  而汉帝国和唐帝国不同的是,强汉就是再衰弱都能摁着周边的异族摩擦;盛唐则是在异族的肆虐下半壁江山沦陷,甚至搞到皇帝被逼杀死爱妃。
  为什么诸夏这边有汉族,而歪果那边却是有唐人街?道理不一定对,且听听便是:强汉逮谁揍谁,谁能喜欢得起来;盛唐则是无比喜欢撒币,又有哪个歪果仁会不喜欢。
  “白狄……”吕武真心没琢磨明白赵武要干什么。
  现在又不是其它的时期,哪怕是投奔异族当带路党,能带着异族的军队回来报仇吗?明显不可能的。
  目前的时间节点,诸夏的列国不出兵征讨,异族就该烧高香念道祖宗和万方神灵保佑了。
  士匄问道:“赵武会否往齐国?”
  什么意思啊?
  就是说,赵武收集了足够的本钱,将会投奔齐国,借齐国的力量再回到晋国报仇吗?
  吕武都不好意思露出看智障的表情。
  齐国接二连三被折腾得那么惨,要不是吕武还有用得上齐国的地方,齐国的下场不会比郑国好到哪去。
  士匄又说道:“赵武往齐国,行之以秘,进而投奔楚国。”
  这么说倒是有点可能性了。
  赵武先去北方聚集实力,比如找自己的白狄亲戚招兵买马,再去齐国那边寻求财力上的支持,最终遁往楚国当贵族,从此以后成为楚国的臣子矢志不渝地对抗晋国。
  以当今的时间点,能对抗晋国的只有楚国,赵武想报仇除了投奔楚国之外,压根就没得选的。
  齐国绝对深恨晋国,他们在军事实力上无法与晋国抗衡,财力方面哪怕是历经浩劫而还有积蓄,一旦以财力相助楚国,两相结合肯定能够跟晋国掰腕子的。
  吕武本来还没有想把赵武怎么着,甚至想着赵武会不会在异族那边开枝散叶,某天建立起属于赵氏的强大部族,进而改变整个北方的历史。
  猜测出这样的事情怎么还能让吕武冷眼旁观?他的心思并不复杂,中原王朝只有不自强才会受到异族的困扰,但凡是中原王朝争气怎么可能会出现那种事情。
  如果赵武真的在北方折腾出一片基业,吕武期待某天带着大军与之对阵的到来。
  吕武这一代跟赵武没有发生大战,日后是赵武的子孙找吕武子孙的麻烦,好过冒出什么匈奴、月氏之类的什么玩意。
  当然有一个前提,也就是不要让吕武发现赵武胡化!
  一旦赵武胡化,不再是诸夏自己一家子的矛盾,变成了民族生存空间的争夺,意义上就完全不一样了。
  翻开历史会发现一个真相,历史上有数的几个强盛王朝,他们之所以强大完全就是被逼迫出来的。
  像是汉帝国,没有北方匈奴的压力,老刘家的皇帝会时时刻刻想着收拾诸侯,整顿国内的有生力量,又是各种自强不息吗?
  汉武帝刘彻对单独抗击匈奴感到心中揣揣,他将所有的办法都想了一遍,派出张骞要去联合月氏人,结果是月氏人怂逼,张骞却是发现了西域各国,给诸夏的餐桌上添加了不知道多少种菜肴,食物里面有多了多少种类的香料。
  唐帝国也是在突厥的压力下才各种自强不息,甚至是在追逐突厥的过程中一再扩张版图,走出了比汉帝国距离更远的道路。
  汉帝国和唐帝国都有一个共同点,他们觉得外敌不足为虑之后,国内享乐主义盛行,不同点则是汉帝国没有唐帝国一个可劲折腾祖业的败家孙子。
  “荀吴已入齐境,可否使之分兵北上?”士匄本能地不想留下什么后患,能让中行吴插一脚干掉赵武最好。
  吕武露出了诧异的表情,说道:“此非国事,乃是家事。”
  要学郤琦吗?用国家的力量去干私活,本来身上的污点就一大堆,不介意再多加一块斑斓是吧???
  士匄一时间有点窘态。
  老范家现在真心捉襟见肘,南方的压力就弄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哪来的余力出兵北方。
  士匄到现在还搞不懂濡水在哪,问道:“可处在阴氏周边?”
  这话说的。
  阴氏是在向北扩张没有错,碰上了楼烦与代国,暂时没有往北燕那边探索,伸出去手被太行山挡住,没解决仇由、鲜虞之前,哪来的闲工夫去找其他势力玩耍。
  吕武说道:“我不助力赵氏已然落下话柄。”
  阴氏又不是范氏的小弟,士匄脑子昏沉到什么地步才想着让吕武去杀掉赵武啊?
  士匄伸手拍击自己的额头,一脸尴尬地说道:“非是指使阴氏,乃言助我寻觅赵武踪迹。”
  有区别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9/109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