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天堂(精校)第2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2/402

  而随军的工匠,抓紧时间,叮叮当当地修补或者新建攻城车和云梯。
  相对于前阵退下产生的喧嚣,中军和后阵的侍卫亲军,以及骑兵,都巍然不动,沉静淡漠,使人一见,就知道有着名将的味道。
  在余烬袅袅的烟火中,时间已经迎来傍晚的夕阳。
  虽然战争不利,但是入得了营帐中,方信还是表情轻松,入内,见得了沈轩正在批阅文件,就笑地说着:“沈卿辛苦了,不必太劳累。”
  “主上,情势还是极好,今天急报,又有三个县城而降之,现在除了二三个郡县外,全省基本上降了——主上的围城打援,吞食县城之策,还是相当了得。”
  所谓的围城打援,是指进攻的一方以部分兵力包围守城之敌,诱使敌人派兵援救,然后以主力部队歼灭敌人的援军,其要点就是对围敌作战是相当持久,但对援敌必须能够速战速决。
  这并非某人独创,古代早就有之,不过要求的条件也很苛刻。
  最主要的是,围城打援,一弄不好,就变成了内外反被包围,首尾受敌,自陷死路。
  第一点,就是必须围城军有着坚固的守方,不使城内突围。
  第二点,就是攻击对方来援军的军队,必须有着强大的攻击力,能够迅速解决来援军——若是久战不下,就会自陷分兵两端的险地了。
  方信的条件,正好发动这个战策,他有着三十万军,此次动员二十万,骑兵三万,带足了粮草,可一月之用,然后大军不管附近的郡县,直逼着对方主力,逼着对方不得不收缩守城——出城野战的话,骑兵三万配合着四倍于敌方的步兵,战胜对方几乎没有悬念。
  在确定了敌人主力不得不向后收缩,方信先包围着郡城,果然这时还有几支不知死活的军队前来相助,自然被迅速吃下——万许骑兵一冲,就结束了。
  见得没有郡县敢于出兵了,这才攻城,二十万大军攻一个郡城,还是相当方便的,第一个郡县,只守了三天,就出降之。
  占领了一郡,方信主力直逼而上,然后才分兵,分出二支,由吴兴和带领一支,三万人,蒋文轩带领三万人,并且各带五千骑,对附近二郡攻城掠地。
  政策也是一样,先包围了郡城,看看有没有县愿意出兵的——基本上没有。
  然后再出骑兵五千,骑兵机动性好,在郡的范围内,基本上可以一日一夜来回一次,这大大减少了粮草的问题——他们围绕县城而恐吓,结果这方法还真的不错,大部分只有千许民兵的县里,被这一吓,就出城而降。
  如此彼消我长,产生骨牌效应,没有多少时间,这郡就大部分投降了,就算留着郡城,孤零零的也无济于事——然后就是令新降的郡县出兵,也加入围困之列,并且打出了旗号,而且还派降官在城下呼唤,以动摇军心。
  这样的话,这郡城也差不多投降了——再死硬不降的,两支分兵就合兵而攻,也有十万之众,当可拿下,如此循环,没有一个月,全省就差不多降完了。
  派两支军队守住省边疆之地,方信十五万大军,就围住了省城——事情就这样简单,没有轰轰烈烈的战斗,没有可歌可泣的奇谋。
  “主上,不过看情况,其守城的兵员和粮草,都相当充足,士气也很高,也许要围困上很长时间。”一个声音打断了方信的思考。
  “不急,所谓孤城不可守,一无粮草,二无来源,天下大势还有着是时间,不急!”方信慢慢说着:“现在五省供应,粮食上应该没有问题,困个一年半年都可以。”
  沈轩想了想,也点头笑了,的确,方信集安昌、鲁南、金沙、钟鸣四省之力而向前,几无可抵御者,其他各省都自顾,难以真正干涉,再加上天下虽变,而真正割据鼎立之势才初成,围困一些时日,也不会耽误了大势。
  就在城下,裴许宣观看着,只见二里之外,连营遍野,各色旗帜林立,虽有喧闹,但是难以掩映整齐精良的兵甲和蓄势待发的强悍。
  数日以来,对方投石机、弩弓、火油等等,发挥了巨大杀伤力,虽然李军伤亡也达到一万五左右,但是城内也有一万人伤亡。
  关键是下面伤而不死者,运输到后方治疗,在城上已经看见了大批这样的人了。而己方孤城一个,伤药治疗缺乏,这一抵消,就使守城优势被抵消了大半。
  至于粮草上,本来城市每年供粮都是乡下运输而来,现在五万人在城中,虽然早有准备,但是去年蝗灾,今年虽然尽力收刮一些,却也只能撑上半年了。
  如果半年之内,没有变化的话,那就……裴许宣怔怔地想着,本来翩翩君子气度沉凝,现在却已经憔悴了许多,而头发之上,也有白发丝丝。
  正想着退下,突见远处一队骑兵快速策营而入,直闯入中军,他不由心中一动,又带来了什么消息?
  但是他不可能想得到的是,的确是发生大消息了。
  在营帐内,方信和沈轩听了,都是变色:“什么,高明统死了?”
  “是的,已经死了,其长子继位。”信使说着默了片刻,方信再次端详着沙盘,又观看着地图,这时,沈轩一沉吟,就说着:“主上,高明统一死,虽然其子登基,但是其国不久了。”
  “恩,靠权谋上位,根基不稳,其父一死,那些将军大臣,就不必说了。”方信点了点头说着。
  就算是靠武力统一天下,那些开国功臣,也都富有才干,私下结党,党羽威望都具,对太祖也许还有几份忌惮,但后世难保不是心腹大患,因此太祖多愿为后世拔之。
  何况是高明统这种靠权谋上位,以篡其国,又没有统一天下,而且还威望不足的情况——他一死,实际上其国已经分崩离析,其子登基拿到的,只是一个空架子,说不定连帝京都未必能控制。
  “如此一来,中原必乱,而天下进入浓烈阶段。”沈轩再一沉吟,就说着:“主上,也许攻城,还要加快,以免中原为枭雄所得。”
  方信想了想,不动声色地笑了笑:“无妨,还有一二年时间,先拔了西江,还有一段时间修整和建制,然后我们就倾力而上。”
  虽说如此,但是方信还是传令下去,再将后面预备役,带上所有的机石运输而来。
  既然有令,侍卫奉令而下,革甲叮当作响,大步奔踏而出,传达命令,调集所有器具,消耗当然很大,起码要有一个月的时间,但是既然中原情况大变,那就等待不得了。
  虽然不至于急功近利,但是却也必须加快速度。
  调新锐五万军,再加器具,一个月后就可发动总攻,到那时,城中应该只余二万兵了吧……
  裴许宣啊,我三十万军劳师动众来对付你一个城,自然所谓是搏鸡也用鹰力,不给他任何翻身的机会了,想到这里,方信不由露出一丝冷笑。
  再想了想,就说着:“沈卿,内阁和官制改革之事,都已经准备好了吗?”
  “已经发下去,诸官都已经明白,只等主上称王,就可进行。”说到这个,沈轩也来了精神,恭谨地回答着。
  称王虽不裂土封爵,但是也建立完备的朝廷体制了。
  内阁和七部分立,沈轩也自是第一个宰相,位居于百官之上,这是人臣的极点了,而李家也正式称王传宗。
  不知不觉,就已经走到了这个地步了,两人坐着喝茶,就不由产生这种感慨。
  时间快速推移,转眼就是一个月。
  这一个月中,方信军已经折损了四万,不过守城军,也只有万许,也已经到了穷途末路了,如此大的城池,万许兵根本无法面面俱到,这不像棱堡。
  实际上棱堡的问题,用巨型投石机也可解决,而且,关键是人心。
  棱堡的优点在于没有死角,面积小,几百人就可守之,但是同时也在规模小这点上,如果攻方在外围挖建沟垒,长期围困,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棱堡人心不可守——在草原上,是有大仇,是可坚持。
  总之,一月之后,庞大的省城,万许兵根本无法周到守之,已经到了穷途末路的境地。
  这日,入夜,也点起了火把继续进攻。
  方信知道已经到了最要紧的关头,他高踞在高台上,与月光和火把下,眸子闪闪生辉,扫视敌我双方你死我活的惨烈攻防战。
  “轰!轰!轰!”
  刀光剑影,喊杀连天。
  城内城外,已经有浓烟烈焰腾奔而起,照亮了城墙。
  楼车、檑木、撞车,不计代价地拼命而上,宁可付出沉重的代价也要破入,守城方的箭矢和滚石,已经消耗完毕,只有攻城方的箭雨,从箭车上飞蝗一样投射到城内。
  而一批批攻城军,如兵蚁一样,涌向敌阵,对摇摇欲坠的敌阵加上最后一点力量。
  “轰隆!”终于,一声震响,一处城墙,轰然而倒,飞起漫天沙尘碎石。
  攻城一方,也极是疲倦,见得这个,顿时士气大振,喊喝之声震天而起,一时间,把厮杀声和兵器交击的声音完全掩盖。
  方信瞧去,下达命令了,顿时,五千骑策马而出,以防有人趁机突围,付出了四万人的代价,自然要全部收回。
  接着发布命令,后阵兵员向前压阵,而缺口之处,已经涌入了大批军队。
  顿时,城内杀声四起,浓烟火屑蔽空烛天。展开更激烈的近身肉搏战,方信闭上了眼,直到这时,他也并不命令洗城——倒不是仁慈,那些誓死反抗的军民官员,这时,已经没有机会投降了。
  修整一日,明日就是屠杀了——将抵抗的军队、官员、将领,一批批和杀鸡一样公开审判和屠杀,然后作成京观,才是大丈夫之所为。
  至于百姓,十抽一,抽到就杀,以惩帮助军民抵抗之意。
  而这些人的家产,全部充公,作为明日奖励将士之资本。
  军法无情,本如此哉!
  心中计意已定,就吩咐下去,自有人记录在案,发布下去,随身将士和官员,竟无一人相劝之,再等了一个小时,城内兵器交击声逐渐减少,李家军不断狂涌入城,一一肃清,同时,亲卫骑兵也入内,维持秩序,若有抢劫和强奸,立刻诛杀。
  公抢是王道,私掠是强寇,这本是夺天下的至理之一。
  “主上,城内大体已经肃清,裴许宣已经擒下。”就有人报告地说着。
  方信这才在一批亲卫簇拥下,并骑缓驰于街道,向着省城布政使府推进,不时有着骑兵报告着情况。
  就在这时,雷雨片刻瞬间就来。
  一道闪电划破长空,天地之间如昼夜转化一样忽明忽暗,闷雷隆隆滚动,雨点噼啪而下来,方信抬头看了一眼,笑了。
  转眼之间,直行入内,入得了布政使府——到处是鲜血斑点。
  方信就下令说着:“半夜事多,我就先去休息,明日上午,一一处理事情,另令长吏也立刻去休息,年纪大了,不可连夜操劳。”
  怎么样处理事情,自然有一套成熟的规则来办,这已经不需要多说了。
  传了令后,方信就直入一处侧殿,就令人临时驾起了床,一月战争,他也已经非常疲倦了,又淋了雨,稍微吃了点东西,就沉沉睡去。
  一觉天亮,方信一时间不知道何地,片刻之后,初秋的风吹来,扑到身上带着凉意,这才醒了过来。
  “几时了?”
  “主上,已经巳时一刻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2/4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