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天堂(精校)第2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6/402

  方信说着:“来结个帐吧!”
  这中年人目光一扫台上的碗碟,口中喃喃就说着:“道爷,总计银一钱三分!”
  此地方信已经知道,一两银子相当于地球上300元人民币,一两有十六钱,一钱三分,就是25元左右,也算公道了。
  货色好,价格公道,这家店里生意就有点奇怪了,虽然一念之间,方信也不会多管闲事,取出一锭银子放在上面。
  这店主不由吓了一跳,他是老生意了,拿来一舔一看,的确是货真价实的官银,五两一个,就说着:“哎呀,道爷,这五两银子,小店生意小,一时还找不开。”
  方信却毫不在意,轻轻瞥了他一眼,说着:“隔开三间那院子,你知道吧!”
  店主挠了挠头皮,说着:“知道,那是程老爷的院子。”
  “这院子现在是我的了,你菜作得不错,也只有几步路,以后一天三顿,每天算三钱银子的价,作了菜送上来就是。”方信说着:“今到月底只有二十天了,到月底算一下帐就可以了。”
  “哎呀,道爷,您贵号?”
  “我姓方,至于道号你就不必问了。”
  “是是,方道爷光临生意,小的会派人一日三餐送上来。”
  方信微微一笑,正要离开,这时,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突地进来,喊着:“爷爷!”
  “哎呀,乖孙子,你从学堂回来了?”店主一下子转移了注意力。
  方信扫了一眼,心中一动。
  他虽然不是专职看相望气之人,但是却也分辨得出,这一眼看去,就见这少年印堂之内,隐隐有红气。
  “此是大富大贵之气,虽然不及紫气,也是难得。”
  本来这事不关方信的事,他是当过皇帝的人,别说区区一道红光,就是有着真龙天子气,又怎么样?曾经沧海难为水罢了,但是心却记起刚才一动,他的心本难以动之,现在动之就是有些灵光——难道我的机缘,还在于这店家人的身上不成?
  想到此,方信就心有所感。
  方信领悟道机,自然知道一进一出天之道也,要取之,最好的办法就是使人欠下深厚的因果,然后就自然水到渠成了。
  心中就有施恩之意,当然,他不会急冲冲地表现出来,只是运起神光,对着这爷孙两人打量了片刻。
  方信这时,已经明白了气运之道。
  说白了,万物在于相生相克,又在于循环流动,所以理论上,只要在天地之内,就必有旺衰,所谓的镇压气数,虽然不可永恒,违不了天道,但是理论上,如果要一辈子甚至几辈子旺发,倒也不难,其中关窍,说来简单,只有几句话,却是天机不可泄露。
  如不明此理,任凭你一时气运如海,一旦衰败时,连南门牵狗都难。
  某朝太祖,曾几次圈点,诗曰: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就是对此深明此理了。
  风水之道,实际上也是气运之道的具体一支罢了,在方信看来,如是高明的风水师,不在于暴发,而在于绵长之中上升。
  暴发不足为高,绵长方见其深,可是又有几人能延运绵长呢?多半只是施术爆发,接着借着风水外力,来取一时富贵罢了。
  取之天地,必有还因,风水之道如果仅仅靠着地龙之气,说不定还会竭泽而渔,祸及晚年甚至子孙。
  就刚才目光一扫,方信已经知道这店为什么生意不好,以及日后怎么样施恩于他了。
  水活有生,水死无鱼,无非这点。
  有了眉目,方信就心中浮现出喜悦来了。
  其实上,五德流转,他已经大体明白了,只要得了金德,又注入三十万功德,顿时五行全运,流转不休,就与天地相合,气数大涨。
  这比等闲功德还要效果好,功德是用一分少一分,这实力才是气数长久之道。
  如此,萧冰也可五行成道,成就五阶,这样就可以回去了。
  至于那大工程,能之,固善,不能,也罢!
  毕竟方信就算五行合运,相生相克,也只是辅助,他的功德道,还在于大范位面上,要还了这一股真龙天子气才可大成。
  人道之事,路才半途,七阶八阶,就在眼前。
  这就是选择权了,有了选择权,才有今日海阔天空。
  
  第208章
得书
  
  方信自在庭院中休息,转眼,就是三个月,却是到了冬天程元玉打听周围,并未发觉有什么失窃的消息,又验了明珠的确是真的,十天,就把事情办成了。
  道牒随意挂在城外一处道观上,花了五十两银子。
  这院子抵了三百两银子。
  又送上来一千五百两银子,方信收了一千一百两,余下都打发回去。
  方信又出六百两银子,买来了一些书籍,这世界也已经有印刷术,一册平常书,却也要五钱银子,因此六百两可构得2000册,这已经非常了得,其中不少是当世的各种经典,以及济世法令等等。
  话说这店主姓秦,受了方信的银子,自然日日拿着食盒过来,以五钱银子的一日为底,总换着花样,让方信大是赞许。
  过了半月,这两家就熟了,店中就是店主秦双树,以及儿子秦正字,这秦正字却是衙门内一个小吏帐房,每月也有二两银子薪水。
  媳妇自然还帮着家里照看小店,熟悉了,也就她送食盒过来。
  一来一去,见得方信买了许多书,这女人就有了心思——自家孩子秦素文天资聪明,虽然才十四岁,但是私墅中那些书,以及他的父亲拿回来的官府法令,已经读得滚瓜烂熟,倒背如流了。
  私塾在地球上春秋战国时就有,有塾师自己办的,也有地主、商人设立的家塾,还有属于用祠堂、道观的地租收入或私人捐款兴办的义塾,这个世界当然也是,这孩子读的就是城中一个义塾,收费相对低廉要再进修,就需要更多书籍,和更好的老师,可惜其他书贵,家里买不起几本,如今见得方信有这些书,更是殷勤起来,菜肴更是用心,分量也足了。
  过了一些时日,这女人回去和家人说了。
  方信虽然看上去年轻,但是气度不凡,单这些书就使人赞叹,秦正字也曾交谈过,回来后就对着家人说:“这方道长气度才学深不可测,不是等闲世间人,我儿若能得之教导,却是大善。”
  家人大喜,店主秦双树因此找了个时日,就试探地把这意思说了。
  方信却是大有分寸。
  师徒关系,在这等世界,非常重要,对凡世来说,就已经是“天地君亲师”,对仙道来说,师父更是恩同再造,是继承道统之人。
  不过,其中还有区别,称师父者,最贵,“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业也”,“一朝为师,终生为师”,这等拜师,必须请人担保见证,甚至拜见祖师和天地,方信当然不取这种,这种因果就很难切断了,其次就是师傅,师傅者,类似于记名弟子一样,不属门内,但是关系相对密切。
  还有就是“先生”,也就是连记名也没有,但是还存在着一些关系,方信想了想,就取这种,已经有理由干涉这家命运,又可随时抽身而去于是两家喝了一次酒,秦素文就对着方信称“先生”,秦双树还想送些礼,方信却坚决不受。
  所谓不受礼者有因果,受礼者难矣。
  也就是说,方信如果受了礼,这就等于是“拿钱教人”,是一种交易,并无多少因果可言了,岂是方信之心呢?
  以后数月,方信就教导着秦素文,而且还是诚诚恳恳地教导,一点也没有马虎。
  秦素文本有红光,意味着他的天资甚厚,日后大有气数,就算没有方信,积累甚厚的他,也会出类拔萃,不过方信此时,经典要意都在心中,此人经方信一点拨,在学识上顿时一日千里,对方信敬佩不己。
  这人读书得了趣,更是入了迷,就住在方信家不走,方信这时,专门请了一个仆人来照顾他,可所谓处处为其解决衣食住行方面的问题。
  秦家见了,以为方信对其子甚是看重,却有些过意不去,但是也记在心中,心中就渐有一些想法了。
  时光飞快,转眼就是第二年了,方信这时也在城中查看,也曾演算,却还是在这秦家身上,但是秦家又普通人家,并无多少根底,心中有些奇怪。
  此世界,第二年春有个节日,却是很隆重,请了吃饭。
  酒宴毕,一家人到了外堂说话,方信才坐下,便有那家媳妇捧上茶来,虽然茶是一般,但是对这家人来说,已经算是客气了。
  方信接过,谢了,浅呷一口,就放下了。
  这时天色已晚,这家人对看一眼,秦正字暗一咬牙,站起来对方信道:“在下有事请教先生,不情之请,尚请见谅。”
  方信目光扫过,就见得他身上黑气闪动,其夫人同是如此,唯这少年红光直动,心中就知道祸福并举——要来的终究来了!
  便微笑地说着:“不必客气,有什么话,就说罢!”
  “先生可知三举之事?”
  “恩恩,略有所闻。”
  “先生大才,当然知道,这天下选举人才,一是举德,二是举才,三是举道,这个举德,却是举地方六百石以下的官吏和读书人,有名额限制,县中每年只可举一人,小郡每年举二人,大郡每年举三人,这路我家却是走不通。”
  方信点头,表示知道,这举德,实际上就是举着郡县内有功德有名望的人,但是多为世家和官府垄断,这区区一到三个名额,哪可能给寒家士子所得。
  “其次就是举才,王上有旨,诏举各诸侯、公卿、郡县,举贤良能,也是举地方六百石以下的官吏和读书人,岁举每年春来,只考取学问、法令、谋略三项,德行只要不违人伦法令,身家清白就可。”
  方信又是点头,这世界不专门考四书五经,学问考得很浅,能知经书,能懂文墨就可,关键是国家的法令,处事谋略等等,却是相当实用。
  想了想,方信就说着:“至于举道,却要修行道法有成者才可推荐,或者道观出面推荐,但是我非是此地道观之人,只怕作不了这点。”
  这话先说明白了。
  听了这话,秦家略有遗憾,但是道观举士,数目也非常有限,而且推荐上去也要受到考验,这路本来就难走,当下秦正字说着:“这个我们知道,只是这举才之事,须得有人推荐才可参与考试,我虽为衙门小吏,只可自去参试,但是我才学疏浅,只怕不中,而年满十五岁,不满十八的少年,却有特科,三年一次,我儿却可一试,过了今年只怕就再难得取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6/4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