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道天堂(精校)第3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1/402

  这其实也是大势必然,由于采取了爵位定爵制,许多人对财富就非常敏感,这里面就有一个皇族的问题——如果国家和皇室不分的话,怎么样定爵定产?
  因此从继元八年开始,就开始划分皇室和国库,以前的皇庄,分配给皇族作为私产的,就分配,保留下来,就挂在皇帝和皇后名下。
  到继元十五年,这分离才基本上完成,完成后,皇帝就建立第一家皇族私有银行,名称就是“大范皇家银行”,董事长就是皇帝。
  银行就以桐木银矿为货币保证金,一下子拿出三千万实打实的银圆,以后每年都可以开采一千万银圆注入。
  有着皇帝和银矿的保证,大量贵族、商人、甚至百姓,都愿意存款入内,在这个基础上,皇帝发行纸币,并且大量贷款赚取利益。
  瞠目结舌的朝廷和内阁,也迅速反应过来,以国库存银为抵押,建立“大范中央银行”,也给予发行纸币。
  大范十八年,就是今年,眼红的多家贵族联合起来,办起“紫金山银行”,但是他们的货币发行,必须以存银为保证。
  这些都大大刺激着商业的发展,使各地工商业蓬勃发展起来。
  而火车的出现,更是连接着陆地交通要道。
  这些都不必多说,方信品味着,无论酒和菜,都香气喷鼻,优雅迷人,入口甘美等菜吃完,令撤了下去,方信也没有回去,继续喝着酒,并且取出钢笔来,在一封信上写字,边喝边写,写完了,吹干墨迹,装进信封,火漆封上,盖上印章,一件事就办成了。
  轻松的方信,走到了甲板上。
  甲板上这时,却有二人,一个度步的中年人,两鬓有些花白,但是举手投足之间,不怒而威,自有一种气度。
  周围一人,大概三十岁左右,面容俊秀,穿着传统的儒服,气质高华出尘。
  这船上,自然非贵就富,等闲下等仓不是没有,但是却连上甲板也不许。
  方信也没有在意,找到了一张甲板上的椅子,默默静坐,由于这时已经是晚上七八点,海上风大,船上乘客多半避入船舱内参与活动,或者回房休息,而只有寥寥几人,观海景,因此一片安静。
  方信这时,打开神目,向着帝都望去,虽然有浮云,也掩盖不了观察。
  果然,天上星辰,虽然星斗密布,闪烁明亮,但是在方信看来,却都空有其表,只有数十颗悬凝不动,灼灼耀射。
  这数十颗中,一颗星辰散发着紫光。
  方信微微一笑,当日他下令让大范各星不必入世,如今就会在晋升时,凝聚成星神。
  再隐隐一看,若隐若无之间,出现了无数星辰满天斗数,这就是晋升之像,当大范世界,达到新的世界,就是物质化的宇宙,那里有无数的星河,星辰不再直接代表着人类。
  看完星象,又看着帝都,帝都上空,代表着社稷的天柱,虽然逐渐强大,但是里面隐含的紫气,却变得若隐若现,方信见了,似喜似忧。
  所谓的人皇紫气,实是万民有主,而凝聚而成。
  一旦民智渐开,人们更加相信法律、秩序、自己,而非人君,那人皇紫气,自然渐渐散去,这是人道的法则,不是任何力量所能扭转出来。
  人智渐开,就无人皇,若是顺道,还可分享恩泽,如是不顺,就要彻底灭亡。
  在方信的神目下,这一切都一目了然。
  当然,最主要的是,却是万里之外,遥远的海洋那边,隐隐浮现的大陆。
  原来如此,在晋升时,性质相近的几个世界,就会合并,如果是安雅世界,还属于非物质化的世界,也许是天圆地方。
  但是这次大范晋升,却是混成珠子,是以成星球,如果按照修行的比喻,就是世界结成金丹,从此天人合一,物质不坏,金丹不灭。
  此时,整个空间中,那丝丝世界本源之气,虚空之中降下,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一切,这是给所有人,世界全部所用,非有特殊缘由,不能截流。
  但是方信睁开了眼,笑了,随着人皇紫气渐渐散去,与本世界的因果渐渐消去,世界珠本是挂在虚空之上,虽然经过丝丝世界本原之气,却截不了分毫,而现在却有一些落到世界珠里……
  原来功德之气,与世界本原,是同一性质,只是表达不同罢了,方信眼见如此,心中一片彻明。
  他心中不知是喜是悲,当下抽出一根萧来,凑口而吹。
  海风凛凛,波浪如雷,一偻箫声却缓缓流淌,汩汩奔流,曲调空灵,回旋往复,似是深情、似是淡薄、似是婉转。
  在甲板上的诸人,立刻停住了口,侧耳听来,却觉得这箫声虽然低柔,但是海洋咆哮也难以掩盖于它,直有着人生深情,纯真不忘的共鸣,但是若是仔细听来,却连绵不绝,观之若明,探之若虚,仰之弥高……
  圣人之道,随世而移,有情不累,应器生心。
  斯是此言哉!
  “方信,想不到你吹萧吹得真好!”稍过片刻,两人走到了方信身旁,说着。
  方信看了看,却是认识,是何德,世袭贵族伯爵何家的一个嫡系公子,后面跟着的,是他的一个女性远房亲戚虹丽。
  何德身份不简单,他自帝都中央大学毕业(由太学院改编),手中财富也不错,有着子爵的头衔(当然这不是世爵,是财产而得)。
  虹丽继承了她父亲的遗产,也拥有着“士”爵,在乡下还拥有一大片土地,并且在一家纺织工厂有着股份。
  二人和方信都有一定关系,比较熟悉。
  “偶一试罢了,这次你们去帝都什么事?”方信淡淡一笑地说着,这个身体是方家的嫡子,继承了父亲一半的财富,但是继承时不过二百万银圆,三年时间翻到六百万,就是他的本事了。
  当然,这也是中枢有皇帝的缘故,大政都知道,就好比地球上,有人知道内部消息一样,不赚钱才是无能,倒不是方信很会经营的缘故。
  “朝廷新建议会,我的祖父到帝都议会报道,我们也去看看,而且,帝都中央大学我都很少去了,也去看看同学。”
  “原来如此啊!”方信点了点头,顿了顿,说着:“这是第二届了吧?”
  “是的,第一届各级议会,还有些空洞,第二届就充实了许多,圣上还是贴心啊!不为十四年之事而恶之。恩,方信,你现在的爵位,也可以入得帝国中央议会了。”何德说着:“有没有兴趣呢?有的话,我可以让祖父引见与你。”
  “不了,我已经是万华府的议员,差不多有这个,就足够了。”方信摇头说着继元十四年春,一次宫廷政变涉及到许多贵族,这件事情,并没有大肆宣传,但是作为惩罚,有二十七家贵族被削去世爵,并且世袭贵族阶级在这次,失去了减税的特权。
  但是在次年,也就是继元十五年,皇帝就建立议会,各级贵族充之,一般来说,世袭贵族直接进帝国中央议会,下面又分省、府、县三级,由那些非世袭的贵族来充之——责能是监督各级政府。
  经过了二十年,旧贵族削弱,士大夫抬头,如果继续下去,就会形成一面倒的趋势,破坏了根基,所以在处置了贵族,瓦解了最后核心,又给了他们甜枣,给予了监督各级政府和官员的大权。
  虽然这激起了士大夫的强烈反对,士大夫控制的报纸之类给予强烈谴责,但是相反,广大因财定爵者,他们虽然说类比于郡县长官的等级,但是却没有丝毫权力——没有权力,单有爵位,也不足于保护自己。
  所以这次开议会,转移部分监督权,获得了空前响应,不但旧贵族甚是欣慰,觉得皇室终还没有忘记他们,而大批民间新贵族,纷纷发言支持,让本来用推恩令削去旧贵族的士大夫阶级,突然之间发现,自己在压倒老对手的同时,又释放出更强的怪兽。
  自此之后,御史台只是内部监查,而议会就是外部监察,贵族和士大夫阶级的相互牵制和对立,进一步形成。
  只有在新资本贵族掌握庞大的力量之后,所谓的议会,才水到渠成。
  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方信建立大范,到现在已有二百八十年,才算建成。
  “万华府议员,不过是府级,方先生,以你的财力,就算不去中央,也可以去省级嘛。”何德有着很浓厚的中央意识和等级意识。
  “不了,我到了兰林市,就准备参与远航。”方信回答地说着。
  “远航?就是第三次搜索舰队嘛?”
  皇帝发觉了桐木岛的银矿,让天下人都羡慕,贵族和民间组织起搜索舰队,开始对50公里外的海洋进行正式搜索——以前,大家都觉得外海荒芜,又非常危险,罕有远航者。
  第一次第二次远航,主要是针对近海500公里进行一次盘查,这获得了帝国政府的支持,有政府官员参与,绘制了近海图,倒也发觉了不少岛屿,不过还没有发觉第二个隐含着巨大财富的银岛。
  这是第三次了,据说将出海上千公里,所以声势特别浩大,政府和贵族都难以支持,所以大量吸取民间资本参与。
  “这太危险了,据说这次航行,要历时数月,远入深海不测之地,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方兄弟又何必去呢?”
  这种远航行,多半派人而去,自己却不会去。
  方信笑笑,没有回答,这次远航,只怕就会遇到其他大陆了,毕竟,按照自己的遥望,基本上其他大陆都初步到位了,之所以若隐若现,就是还没有交流的缘故,一旦开始交流,整个世界立刻稳定下来。
  每个大陆都有着自己的法则,但是在混元一体时,就会相互交流,不过这交流也不是平等的,虽然两者都存在,却也有偏重。
  大范大陆,若是掌了先手,却也可以获得不少利益。
  所以这次,方信去必去不可。
  三人都是认识,却也不太熟,见方信笑笑不答,也就不多说了,聊了一会,就又散去。
  夜深了,方信就离开甲板,回到自己舱房之内。
  一睡而醒,就到了兰林市。
  方信上岸,就乘坐着马车,到了方家在兰林市的府邸。
  这府邸,是现在经见的花园别墅,内有三座小楼,周围都是花园,是方信购买的产业,不是原本方家的产业。
  这座别墅,自然有方家人管理,管家就是袁尚夫妇,到了门口,就有人通知,片刻之后,袁尚亲自开门,迎接着方信。
  “少爷,你总算是来了!”袁尚一脸关心地看着方信,他是看着方信长大的,笑地说着:“上次发电报,说要前天到,却到了今天,这些日子可真让老仆担心!”
  随着大陆经济和交通的发展,迫切需要一种不受天气影响、没有时间限制又比火车跑得快的通信工具。
  因此,有线电报被发明出来,很快在官府通信中获得了应用,各地驿站,也正式改称着邮政局了。
  “袁伯费心了,其实也没有什么,就是中途停留了二天!”方信下了马车,说着。
  “远航勘探局,有没有发帖子过来?”方信回到家里,第一件事就是问着。
  “有,在书房中呢,说是请少爷在四月初九时到达会所。”
  “那就是后天吧,我知道了,正好休息一下。”方信微微一笑,就进了小楼。
  作为受到穿越者影响的风格,这小楼又结合着古典的艺术,小楼淡雅而豪华,而书房之处,更是摆着细藤躺椅,阳光洒上来,又不至于太亮,很适宜读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1/40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