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医(校对)第1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3/583

  说罢,提笔写了方子,交柜上拣药。
  那人一个劲唉声叹气,无精打采地提着阎妙手开的药,摇着头走了。
  杜文浩给那几个前堂处理不了的病人诊察完开了方子,听见后堂林青黛在吩咐仆从套车,有些好奇,进到后堂问道:“青黛姐,你去哪里?”
  “郭庄买药,有些药快用完了。”
  城西郭庄,是开封药材集散地,这里很多人都经营药材生意,不少人也行医问药,远近有名。
  杜文浩道:“正好,我一直想去看看那个郭庄的,总是无空,难得我今天也闲着,我陪你去好了。”
  林青黛俏脸微红,瞟了他一眼,点头答应了。
第231章
小桥流水
  郭庄位处城西郊外一个小山坡上,四面环山,村前是一条大河,名曰福寿河,传说这条河河水从来都未干涸过,但凡是一直喝这河水的人,一定都会高寿,故而得名福寿河。
  杜文浩和林青黛乘坐牛车出了城,牛车刚出城,杜文浩便把林青黛搂进了怀里,两人拥吻着,小声呢喃地说着情话。
  赶车的老王头很知趣,坐在车辕上,将车棚帘子掩实了,嘴里高声哼着不着调的山歌,赶着牛车慢腾腾往前走,也不打扰车里的杜文浩和林青黛。
  亲到情浓处,杜文浩要解林青黛的衣衫,被林青黛抓住了手,嗔道:“规矩点!好不?咱们好久没出来了,郭庄的风景很美的哩,为啥不看看风景?”
  杜文浩笑了笑,坐直了身子,撩开车棚帐帘瞧了一眼,牛车正要上一座石拱桥,桥下清水涟涟,河风徐徐,禁不住有些心旷神怡,道:“风景是不错,何不下去看看?”
  “好啊。”林青黛和杜文浩两人下了牛车,叫老王头先把车赶过桥去,他们两慢慢走过去,看看桥上风景。老王头答应了,赶着牛车先走了。
  两人站在桥上欣赏着眼前的美景,福寿河的河水清澈见底,站在桥上可以清楚地看见桥下的鱼儿自由地嬉戏。林青黛道:“听说这条河的鱼都是可以治病的哩。”
  杜文浩单手搂住她的小蛮腰,瞧了一眼左右无人,飞快地亲了亲她的脸颊,道:“世间万物皆是药,只是我们了解的还很少。”
  林青黛轻轻挣脱他的搂抱,侧过身来,似笑非笑瞧着他:“对药如此,对人也是如此。你又了解我多少呢?”
  “我当然了解你!我们在一起都快一年了。”
  “时间不代表什么,有的人,就算在一起一辈子,还是彼此不了解,如同陌路。而有的人,哪怕在一起只有一刻,甚至只瞧上一眼,却也能心心相印。”
  “心有灵犀哟,你这话很有禅理嘛!要是白云社的静慈师太听了,保证会一个劲劝你出家,没得辜负了你这兰心慧质。”
  林青黛扮了个鬼脸,嘻嘻一笑:“我出家,你舍得吗?”
  “当然舍不得!”杜文浩见她娇媚可爱的样子,不禁心头一荡,伸手要去搂她,林青黛一晃身躲了开去,“别闹!有人上桥来了!”
  杜文浩一回头,便看见桥上过来了好几头的牛,牛群后面有人大声喊道:“桥上可有人?若是听见,请赶紧让开,我家牛的脾性不好,冲撞了勿怪。”
  那几头牛喷着响鼻,慢腾腾踩着石桥青石板,咚咚过来了,石桥太窄,几头牛便将石桥挤满了,杜文浩想拉着林青黛先下桥让路,林青黛却已经挡在他面前,等牛过来,伸手一拨,那直冲过来的牛便被推开了去。
  尽管这几头都是大姑牛,但在林青黛的手掌拨推之下,根本靠不近他们身边,挤在一堆,仰着脑袋哞哞叫着,终于慢腾腾过了桥。
  杜文浩对那赶牛的老汉道:“老人家,石桥这么窄,你该先让人过去了,再赶牛上来,要不然,这几头大姑牛撞到人怎么办?多亏我娘子会点功夫,要不然,我们还不得被你这牛挤到河里去了!”
  那老汉一个劲躬身赔不是:“真不好意思,小兄弟,我的眼睛最近不太好使,看不清物件儿,看什么都是雾噗噗的,不知道桥上站有人,多有得罪了。”
  杜文浩定睛一看,这才发现这人的眼睛红肿,眼角处有黄色的眼屎溢出,看着实在不雅,不过农村人大多朴实,也不会在意太多细枝末节的东西,当下说道:“老人家,你的眼疾不轻哦。”
  “嗯,是啊,上了火了。”
  杜文浩摇头:“你这只怕不是上火哟!”
  “哦?”那老汉眯着眼瞧了瞧杜文浩,“听你这话,莫非是个郎中大夫?”
  “在下五味堂杜文浩。”
  “杜文浩?”那人似乎没听过杜文浩的名头,瞧了他一眼,“先生是来买药的吧?”
  “呵呵,为何我不能是来出诊看病的呢?”
  “我们这个村子的人大多都懂得一些医术,一些小病什么的自己看就得了,哪用巴巴的跑去城里找大夫呀。”
  “听这话,老人家也是学医的?”
  “懂一点皮毛,只是,唉!医不自治哟!窝火!走了!”
  那人摇着头,叹着气,赶着牛走了。
  等那人走远了,林青黛皱着眉扇了扇,小声说道:“他身上有什么味道啊?”
  杜文浩点了点头,道:“是眼睛糜烂用的清凉药,他这药不对症,用了反受其害。他的眼疾可不能小觑,一旦拖延的时间久了,怕是回天无力了。”
  “那你为何不给他说呢?”
  “说什么呢,人家压根就没把我这太医院院判放在眼里。走吧,我们进村买药去。”
  杜文浩牵着林青黛的手下桥走了,远处那人却仿佛顺风听到了什么,站住了,回过身来,怔怔地望向桥那边,若有所思。
  第二天一大早,药铺刚开门,第一个进来的自称郭敬,指名道姓要请杜文浩瞧病,其他的先生一概不要给看。这样慕名而来的人多了,五味堂的人也就习惯了,阎妙手和憨头又耐心说服。
  那人自称也是郎中,但用药没能治好自己的眼疾,说了自己用药情况,让二人诊察。
  阎妙手和憨头看了这人的眼睛,又听了他说的用药情况之后,两人都傻眼了,便叫了人去后堂将杜文浩请出来。
  林青黛正好在和杜文浩说话,听了这话,跟着出来,见了这病人,低声对杜文浩说道:“这不是昨天在郭庄石桥上见到的那个赶牛老汉?”
  杜文浩点了点头,上前示意让伙计扶着那人坐下。
  老汉捂着眼睛问:“来的是杜先生吗?”
  杜文浩微微一笑,道:“正是杜某。”
  那人摸索着要去抓什么,杜文浩将手伸过去,那人一把抓住,还未启口,眼泪就从糜烂的眼角流了下来,混杂着脓水一起留了下来。
  杜文浩连忙制止,道:“别着急,你这病不可流泪,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尽管说就是,只是你的眼睛不能再流泪,这样对你的眼睛可是一点好处没有。”
  那人赶紧拂袖拭去泪水,颤抖着说道:“杜先生,请恕我有眼无珠,昨日当面见到,竟然不知你就是神医杜大夫。还赶牛冲撞了你,回去一问才知道,当真惭愧。”
  “哪里,客气了。你这眼疾到底怎么回事?”
  “说来话长,我本也是乡间的一位郎中,平日里除了家里的农活之外,也做些药材买卖和给村里人看些小病。今年初春,忽患眼疾,觉得自己是学医的,就不必请人来看,自己诊察后,以为是上火,便用黄连、山栀、菊花、薄荷之类清凉药自治。谁知转益增剧。昨日杜神医你一眼便看是我这眼疾不得了,还说出了我用药的特点,我很震惊,又知道你就是擅长华佗神技的杜大夫之后,很后悔错过了这么好的机会,所以今天一大早便来了,请杜先生救我一救。”
  “老人家放心,我一定尽力替你医治。”杜文浩提碗诊脉,望舌,又细细问了发病经过,微笑道:“你脉沉数细弱,乃阴虚血热,并非上火,而是肝郁所致,难怪你用清热解毒的方子行不通呢。不碍事,三付药就可治好你眼睛的顽疾了。”
  郭敬一脸的怀疑,道:“先生的神技我是知道的,但是我的眼睛已经很严重了,先生是用什么方子医治我的病,三服药就可痊愈呢?”
  杜文浩微微一笑,提笔写了方子递给他,宽慰道:“好不好的吃了就知道了。”
  郭敬接过药方看了看,惊讶道:“先生,所谓眼无火不病。而先生这方却不是清热泻火的,在下就不明白了,这能治我眼疾吗?”
  “火有虚实,病有内外。外症用黄连、蝉蜕等洗之即可。如湿热内淫,脾胃郁火,因而攻目,这就是内实热了。必须泻下才行。你以前用药全是寒凉祛火的,不对症,截其源了,所以反而使病症加剧。你没找准病因,医治不得法,当然治不好的了。”
  郭敬恍然,惭愧不已,拱手致谢而去。
  回去之后,吃了一付药,疼痛大减,三付药吃完,眼疾果真全好了。
  送走这老汉,杜文浩回到内堂,吩咐备轿,他早上要去太医院当差,换好官服,坐着官轿,忽悠着来到太医院。他牵挂着自己那三七炖老母鸡皇后吃了效果如何,在太医院报到之后,便带着夏九婆前往皇后娘娘的寝宫。
  想到又能看见国色天香的皇后娘娘绝世容颜,杜文浩不禁心里乱跳。从太医院去皇后娘娘的隆佑宫,要经过皇太后的宝慈宫。到了宝慈宫门口,杜文浩站住了。他想起了昨天的约定,说好了今天一早就来给皇太后看痛经的,怎么一想起皇后娘娘的绝色容颜,把这件事给忘了。
  当即转弯,往宝慈宫里走。
第232章
白玉匣
  刚到寝宫门口,一个宫女便喜滋滋迎了上来,正是昨日说错话让杜文浩狠尅了一顿的那宫女,来到杜文浩近前,撩衣裙跪下,磕头道:“奴婢含玉,叩谢大人大恩。”
  杜文浩奇道:“我对你有什么恩德了?”
  “昨日奴婢说错了话,大人没有告诉娘娘,使奴婢免了责罚,奴婢感激涕零!”
  杜文浩两手虚空搀扶,道:“这不算什么的,快起来吧,你们娘娘在吗?”
  含玉起身道:“在!娘娘就等着大人您来呢,问了几次大人来了没有,我们说去太医院请,娘娘说不用,说你肯定是有事耽搁了,催了反而不好,娘娘说,先生既然答应了要来,有空就一定会来的。”
  杜文浩暗自惭愧,被皇后美色迷惑,差点把皇太后的事情给忘了,迈步往里走,问道:“娘娘经行腹痛如何?”
  “差不多已经好了,只是隐隐还有点痛而已,娘娘很高兴,一个劲说杜大人您是太医院首屈一指的神医呢。”
  “呵呵,见笑了。”
  “我们大伙都说,杜大人医术如神,一定能治好我们娘娘的病的!”
  别人越是信任,杜文浩心里就越没底,脑袋里盘算着该用什么药方。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3/5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