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医(校对)第21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6/583

  他们身后跟着的绿袍官员,络腮胡捕快,还有两个身穿知县官袍和县尉官袍的老头,一听这话,都慌不迭跪倒磕头,身子抖得如筛糠一般。屋外捕快以及先前那摔伤的病人的家属,尽管没听清里面在说什么,见县太老爷都跪下了,知道里面这两人是大人物,捅到马蜂窝上了,吩咐跪倒,匍匐在地。特别是绿袍官吏和络腮胡两人,一边磕头还一边使劲扇自己的耳光,痛骂自己有眼无珠,冲撞了长公主和杜大人。请求恕罪。
  长公主正要怒骂这几个随从,见他们神色憔悴,疲惫不堪,其中一个手臂还挂着吊带,想必找寻他们也着实用心了,当时也确是意外,怪不得他们,也就没再发火。
  一问之下才知道,前天晚上杜文浩背着长公主暴风雪中走散了,这几个侍从在暴风雪中四处寻找,一个侍从还因此摔下山崖,把手给摔断了。
  几个侍从找了一夜没找到,第二天又找了大半天,仍然没有结果,他们这才赶往附近县城,掏出腰牌表明身份,把这件事说了,要求当地派人搜山找寻。
  该县知县和县尉一听,秦国长公主和五品御医杜文浩杜大人微服狩猎,在本县境内遇暴风雪走失,生死不知,顿时吓坏了,正忙着召集民壮,准备联系当地驻军,动用兵士帮忙搜寻。
  就在他们商议的时候,典史接到报告说一个小山村里发现一男一女,那男的自称朝廷官吏,还说是御医杜文浩,怀疑是疯子假冒朝廷官员。这典史官太小了,没有参与县太爷他们商议如何搜山找寻,所以根本不知道真有这回事。一听有人冒充朝廷官员,便先带人来了。
  县太老爷后来等听了通报,吓得魂不附体,生怕莽撞的典史捅出大篓子来,一行人这才急匆匆赶来,还是稍稍迟了,好在长公主及时用公主玉玺表明身份,典史也不是个莽撞的家伙,没真正伤着长公主和杜大人。
  长公主见众官吏伏地请罪,特别是先前冒犯自己的绿袍典史和络腮胡捕头,自扇耳光,已经鼻青脸肿,满嘴鲜血了,心中的气也消了点:“罢了!别打了。”
  典史和捕快这才停手。典史从怀里将那枚公主玉玺捧着跪爬上前,双手递给长公主。
  长公主接过,见上面沾有典史自扇耳光粘在手上的鲜血,皱了皱眉,把玉玺放在了桌。
  杜文浩呵呵一笑,拿过玉玺,用酒盅里的酒清洗掉上面的血,又用毛巾擦干,这才递给长公主。
  长公主嘴角露出一抹微笑,接过玉玺,揣进怀里。
  她回头瞧了一眼跪在地上的众人,一眼看见跪在后面的薛郎中,正所谓冤有头债有主,长公主不由恶从心头起,怒向胆边生,指着薛郎中道:“你这老匹夫,我们只不过在你家借宿,银钱也没少你们的,杜大人是我皇兄的御医,天下医者第一人,见你庸医误人,好心提醒,要帮你诊治,你非但不领情,还诬陷我们,领官吏来抓我们,这是为何?你得给我一个交代,否则,我定禀告皇兄,将你满门抄斩!”
  薛郎中吓得肝胆欲裂,刚才一直在磕头,额头都已经鲜血淋漓,当下跪爬几步,匍匐在地,连连磕头:“长公主饶命啊,草民是猪油蒙了心,见两位形迹可疑……,啊不,”薛郎中自己恨恨扇了自己几耳光,老牙都掉了两颗,花白胡子上都是血,“草民说错了,是草民有眼无珠,冒犯了公主和杜大人,还请看在草民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的份上,饶恕了草民的这条狗命吧!呜呜呜”
  长公主怒道:“我问的是,你到底为何举报?直截了当说了出来!”
  薛郎中一个劲磕头,头昏脑胀之下,哪里还能说得半句话。
  县太老爷到底是久经官场,当时任职也进京面圣,见过一些大官,所以还能沉得住气,当下磕头道:“长公主,微臣有言进谏,不知当讲否。”
  “说罢!”长公主板着脸道。
  “微臣不敢。”
  “罗嗦什么!赶紧的说呀!”
  “是。”县太老爷磕了个头,使劲咽了声口水:“这件事,要怪只能怪新法的保甲制度。”
  长公主一愣,望了杜文浩一眼,杜文浩也有些奇怪,这件事怎么扯上王安石变法了,插言问道:“什么意思?你说清楚了。”
  “是。新法《畿县保甲条例》有云:‘若本保内有外来行止不明之人,并须觉察,收捕送官。’否则,当治以不察之罪。薛郎中这是按照规定行事。实非得已啊。”
  杜文浩中学学历史的时候,历史老师曾经详细讲过王安石变法,他知道王安石的变法中的保甲制度,其中一个内容就是把民户按十五编成保甲,并恢复了什伍连坐制度,相互之间有举报的义务。
  不过,他不知道王安石这保甲制度,比以往的连坐还要严厉,听了县太老爷这话才知道,王安石的保甲制度还有这么一条规定:一保之内,来了值得怀疑的陌生人,也必须举报,扭送官府,否则也要治罪。
  了解到这一点之后,他也就明白了为何这薛郎中要去举报他们了。换成自己,说不定也只能这么办。谁叫自己说话吞吞吐吐,还冒冒失失自称是皇上的御医。御医怎么会突然出现在这小山村里,还带个美貌女子,的确让人怀疑。
  所以,这件事要怪就得怪王安石变法的这个变态的保甲制度。
  薛郎中身后一个老者也鼓起勇气跪爬上来,磕头道:“草民乃本村里正,有言进谏,不知当讲否?”
  长公主没好气道:“区区里正,还拽什么文,有话赶紧说了!”
  “是,薛郎中性本善良,三年前其保邻家来了某亲友,住了些时日,后来邻县捕快赶来,将其缉捕,方知这亲友乃贼匪。薛郎中等一保数十口,俱遭连坐,或死或流徒。薛郎中也遭连坐,被判徒三年,因其年迈,准予赎刑。砸锅卖铁交了巨额赎金,这才免于牢狱之苦。所以薛郎中是一日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呀。慢说薛郎中,村中民众,只要见有外人进村,莫不心惊肉跳,亲友来客,都瑟瑟然畏如虎狼,生怕是潜逃犯事之人,连累了身家性命呀。”
  说罢,里正声泪俱下,匍匐哽咽,无以为续。
  长公主对王安石变法不敢兴趣,她也不关心其中的什么规定,不过听这里正说的倒也情有可原,脸色稍稍缓和,望了一眼杜文浩,意思问他怎么办。
  杜文浩知道朝廷对变法现在是争执得不可开交,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是坚决反对变法,由于朝中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反对派的势力越来越强,皇上现在对变法的态度也已经没有以前那么坚定了。但是,新法毕竟还没有废止,依旧有效,杜文浩也不敢随意评价。温言道:“薛郎中也是无心之过,不知道咱们的真实身份,所谓不知者不罪,就饶他这一回吧。”
  薛郎中哭着对杜文浩连连磕头。
  长公主这才挥手道:“既然杜大人这么说了,就饶了你。”
  冲撞冒犯长公主,属于十恶不赦中的大逆,是死罪,要满门抄斩的。薛郎中本以为这下死定了,听了这话,顿时如溺水之人踩到了岸边,真可谓感激涕零,声泪俱下:“草民……,草民叩谢长公主恩典……!”
  长公主道:“行了,都出去吧!出去!”
  其余人都急忙磕头,倒退着退出了门外。
  可就在这时,就听门外哭声大作。长公主怒道:“是谁在外面大呼小叫?”
  一个老头跪爬进来,却正是那老里正,磕头道:“是……,是先前求治薛郎中的那家人,伤情加重,命在顷刻了。想请杜大人……”
  长公主怒道:“他们不是不让杜大人医治吗?不是就信那姓薛的什么山野郎中吗?连当今圣上的御医都不看在眼里,管他们作甚!赶了出去!”
  “是是!”知县磕头,转身要出去。
  “慢着!”杜文浩把他给叫住了,扭头对长公主道:“这件事不能怪他们,单纯从医者角度看,我太年轻了,还不足以让别人产生信任,从制度角度看,这些人告发我们,只不过是按照新法的规定行事,也怪不得他们的!”
  “你倒是个滥好人!”长公主白了他一眼,“那你爱怎么办怎么办好了。我不管了,还不行吗?”
  杜文浩知道这长公主负气了,凑过头去,低声道:“长公主,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呀!”
  长公主也就是句负气的话,先前她还劝杜文浩想办法解释清楚自己的身份,好给这人医治,此刻不让杜文浩医治,只不过是因为恼恨他们的行径罢了。听杜文浩这句话,一腔怒火顿时消了一大半,想了想,的确,不该把怒火发泄在这些人身上,他们也情非得已。当下嗔道:“那你给他治好了!”
  杜文浩微微一笑:“长公主发话了,快把病患抬进来吧。”
  这村的里正急忙把话传了出去,很快,门外那几个伤者亲属把伤者抬了进来,先前让杜文浩走开的那中年人,一脸惶恐,磕头痛哭道:“杜大人,草民瞎了眼,恳请杜大人救救我家兄弟,草民得罪了大人,愿意自毁双眼赔罪!”
  说罢,把两只手指放在眼珠上,作势要扣自己眼珠。
  杜文浩忙道:“行了!不就是治病救人嘛!活人还没有救好,你们就别捣乱了,我要你们眼睛作甚。我早就说过愿意帮你们治的。抬过来吧,让我看看!”
  几个人急忙抬了一个门板进来,上面躺着那壮汉,胸口的夹板已经脱掉了,可看上去已经气息奄奄。
第274章
冷宫深幽之证
  杜文浩治扫了一眼,便看出来这汉子胸口的夹板是刚刚取下的,假如傍晚的时候就按自己的意见拆掉夹板,应该不会严重到这个地步的。看来,他们知道自己是当今皇上的御医之后,立即按照自己先前的提醒的话办了,把夹板拆了。
  杜文浩先检查了伤者病情,提笔写了一个方子,叫薛郎中的药童去拣药煎熬。然后叫薛郎中取来金针,替伤者针灸止痛。
  杜文浩见薛郎中站在远处张望,一脸羡慕的样子,心想这老头刚才也情非得已,吓得够呛,便将他叫了过来:“想知道这种伤该怎么治吗?”
  薛郎中倒是很勤学好问,刚从鬼门关绕了一圈回来,得知杜文浩便是当今圣上的御医,这个机会可太难的了,古代可不比现代想学医有很多途径,古代基本上都是师徒相传,医者也绝少把自己的宝贵经验外传的,好不容易逮到请教皇上御医的机会,这可不能错过,正犹豫着如何请教,想不到杜文浩反倒主动想问,不由大喜过望,又担心杜文浩是拿他开涮,患得患失之下,张皇问道:“大人……,大人当真愿意指点草民?”
  杜文浩倒不是个小气的人,笑道:“先前我本来就想告诉你的,你偏不听,现在告诉你好了。”
  薛郎中脸上红红白白的很是不好意思,拱手致歉,垂首聆听。
  杜文浩道:“治疗肋骨骨折所致肺挫伤,可用瓜蒌枳壳二陈汤为主方,随证加味治疗,二陈汤以行气化痰,治疗肺损伤后分泌物继续所致的湿痰,瓜蒌可以泻肺火,帮助润肺化痰,制止肺伤之出血。以青陈皮合用,加强行气止痛的作用,枳壳、桔梗合用,升降结合,流畅胸中气滞,气行则水行,加强痰湿的排净,有利于肺中分泌物排泄,防止肺的并发症。”
  杜文浩说的有点快,薛郎中又是诚惶诚恐的,所以只听了个似懂非懂,依旧一脸惶恐望着杜文浩。
  杜文浩笑道:“简单一句话,先修复肺部损伤,控制气体的来源,另一方面,利气化痰,气行则血行,理气活血,改善血循环,有利于气体的吸收。我的针灸度穴,主要是伤者痛得很厉害,用这办法止痛。”
  薛郎中静心细听,到底是懂了一些,又大着胆子问了,杜文浩倒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薛郎中很是感激,连连作揖感谢。
  这时,县太老爷过来了,陪着笑拱手道:“杜大人,这小村寨不太安全,卑职想请长公主移驾县城,卑职已经做了安排,轿子都已经准备好了,绝无危险。”
  杜文浩有些迟疑,病患摔伤肋骨,一时半会治不好,如果现在就走,只怕他小命难保。回到屋里,告诉了长公主。长公主听了,自然向着他,说那就先等等几天。她自己也正好上山打猎玩。好不容易出来一趟,不想这么早回去,也不想到县城里住,那就没什意思了。
  杜文浩把这消息转告县太老爷之后,县太爷也没办法,只能依着长公主,把整个县城的民壮、捕快几乎全都调到了这小山村里,还联系了当地驻军,派了一队人马,换上便装,隐居在薛郎中家附近民居里,暗中保护长公主。
  长公主的外感风寒和脑震荡,在杜文浩的精心调制下,很快便痊愈了。
  这些天带着杜文浩和侍从上山打猎,杜文浩一直没有再出手,只是陪着长公主,长公主用心也不是打猎,而是游玩,并且她已经见识过他百步穿杨的“神箭”,所以也不强求杜文浩出手,几天打猎,也只打了些兔子,獐子之类的,却没打到大型猛兽。
  那摔伤肋骨差点死了的农夫,在杜文浩的医治下,已经转危为安了。这个事实让薛郎中更是赞叹不已,也为自己学会了一招新医术而倍感高兴。这些天鞍前马后跟着杜文浩,有空就讨教医术,杜文浩倒也不藏私,指点了他不少医方,这薛郎中获益匪浅,自此之后,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神医,也算一段奇遇。
  这天,杜文浩正要陪着长公主上山打猎游玩。太皇太后派焦公公前来宣旨,让杜文浩立即返京,有紧急事情。
  杜文浩接旨之后,私下里问了焦公公,竟然连焦公公也不知太皇太后叫杜文浩回去所为何故。这让杜文浩不由有些心惊。
  杜文浩要回去,长公主自然呆着没意思了,也带着猎物跟着回去了。
  这一次一路紧赶,傍晚时分便到了京城。
  杜文浩连夜去太皇太后寝宫面见,太皇太后告诉他暂时还没什么事,只是这两天皇上正在跟朝中老臣商议新法存废问题,争执得很厉害,太皇太后生怕皇上又犯病,所以将杜文浩紧急招了回来,让他随时伺候着。
  他们赶到的这天傍晚,皇上还在勤政殿商议变法的事情,杜文浩甚至来不及回家报到,直接带着几个内侍便去了勤政殿,在后殿守候待命。
  长公主回皇太后那里炫耀了一番自己的猎物之后,也没说自己落水摔伤的事,回来之前也叮嘱了所有的随从,不准说路上遇到暴风雪的事,就担心皇太后或者皇上因此担心,以后不让他们再出去了。
  吃过晚饭,长公主拿了几支自己打回来的兔子去皇后寝宫给皇嫂送去。
  皇后十分高兴,吩咐太监们拿去御厨烹制几道美味佳肴来。又点了一坛黄酒,姑嫂两人对饮。
  喝得高兴,皇后忽然放下筷子不吃了,长长地叹了口气。长公主有些奇怪,问道:“皇嫂,你这是怎么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6/5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