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医(校对)第39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96/583

  “这笔钱不上交国库的吗?”
  “不交,这是各军随军公用之使。不过,国库空虚之时,也开口向富足之地驻军预借酒息钱,以补贴国库……”
  “国家还要向军队借钱?”杜文浩震惊之极,沉声道:“军队做生意,一年到底赚多少钱,大致数字总是有的吧?”
  “这个……”王珪捋了捋雪白的胡须,他似乎明白了自己这准女婿一直追问这个问题的用意,对兵部尚书邓润甫道:“邓大人,你们兵部直管厢军,他们没少到你兵部交办公事,借支回易入财也是你们兵部负责的,你应该对这里头的内幕了解不少,你就说说厢军回易入财情况吧,知道多少就说多少。——杜将军正在预备整顿军制,需要了解这方面的数字,你要据实禀报,将来杜将军要下去核实的。”
  “是!”邓润甫想了想,道:“厢军回易入财各地差距很大,江浙一带殷富之地是西北、西南厢军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前些日子,两浙路苏州厢军都统制王宝王大人来兵部办事,私下闲聊,曾透露说他们军一年的回易入财约八万六千贯!”
  八万六千贯相当于人民币八千六百万元。
  场中众宰执对军队从事盈利性经营的事情早就知道,并不奇怪,只是,对盈利收入却不甚了了,现在听说一军的盈利收入竟然高达八万六千贯,还是吃惊不小。
  杜文浩问道:“他们一军有多少人?”
  “按制为两千五百人,但实际没那么多,大概只有一千五百人左右。”
  “缺编了近一半?”杜文浩瞪眼问道。
  邓润甫点点头:“他们军人员还算比较多的,有的厢军,缺员达七成以上!”
  杜文浩现在不想去研讨为什么缺员这么多的问题,军费为题已经把他的注意力完全吸引过去了,问道:“高达八万六千贯的收入,他们军全部自留了,用得着这么多军费吗?多出来的钱哪里去了?”
  “这个……,嘿嘿”邓润甫干笑两声,没接着说。
  杜文浩扫了一眼场中众人:“一千五百人的军队,做生意一年赚了八万六千贯,分下来一个人有五十多贯(相当于人民币五万多元),这还是军费之外的额外收入,再加上军费开支,年收入轻松便可达到七八十贯啊。真是富裕!”
  邓润甫苦笑道:“杜将军,这只是富足之地的厢军收入,这些只占全部厢军十成不到一成,绝大部分厢军的回易收入远远少于这个数。比如西北厢军,每军收入年总入财仅区区数百贯而已。”
  杜文浩道:“厢军做生意的很普遍吗?”
  “几乎都在做,只是做大做小而已。”
  “禁军呢?”
  “那就更多了,禁军人力财力丰厚,本钱比厢军高,生意自然做的比厢军大。”
  杜文浩望向王珪:“军队都去做生意去了,还如何训练?如何戎守边防?难倒朝廷许可他们这么做吗?”
  王珪苦笑:“怎么可能许可呢。从太祖皇帝以来,都是命令禁止军队不得进行回易等,对差遣兵士从事盈利营生者,主将收捉治罪。”
  杜文浩道:“那怎么还这么多军队都在做生意呢?”
  “这也是无奈之举啊,你刚才也听到了,举国之资,刚刚勉强够军资之用,若真的全部用于军队,那朝廷哪里还有余钱?所以,只能先将朝廷必须的开支算出之后,剩下的才能拨作军资,其中存在上千万缗的缺口,这些缺口若不靠军队回易等入财贴补,军资从何而来?”
  杜文浩呼地站了起来:“这就是我为什么反对环庆经略司扩充厢军的理由!厢军是什么?杂役军!说得不好听就是穿军装的民夫!这些民夫每年朝廷要花费三成左右的收入来供养他们,如果是战时需要倒也罢了,但除了边境之外,其余各路二十万的厢军,却都没有从事这些军事工作,他们在做什么?——在被当地官府当做差役使用,被厢军将领当做赚钱的工具使用,还有很多,想必是白白养着没有什么大的用处!——试问?国家为什么要花钱来养数十万的民夫?真的有这个必要吗?”
第414章
湖心听雨
  韩缜轻笑一声,道:“以将军之见,该当如何?”
  “把这些厢军全部解甲归田!”
  “什么?”所有宰执们都惊呼道。枢密使韩缜更是嘴角带着讥讽道:“若是如此,敢问杜将军,厢军原先的差役,由谁承担?禁军吗?”
  “我还没仔细考虑这个问题,不过,花钱雇佣民夫未尝不是个好办法!”杜文浩随口道。
  “雇佣民夫?”
  “是!”说了这话,杜文浩反倒觉得这的确是个好主意。一边想一边说道:“全国有厢军为二十二万人,将这些人全部解甲归田……,啊不,让他们军转民,集体开垦荒地去,就不知道全国有没有这么多荒地……”
  蔡确道:“这荒地嘛,京城附近及江浙鱼米之乡等殷富之地,怕是没有的了,西南西北倒也还有一些,都是些烟瘴蛮夷之地,让这二十二万厢军和随军家属,去这些烟瘴蛮夷之地开垦荒地,只怕他们不肯啊。”
  “这个,可以采取一些鼓励措施,另外,还可以把一部分分流到手工作坊去,那里正缺少发展工业需要的大量劳动力。一举三得!——既可以裁减冗兵,又可以垦荒种粮,还可以增加工业劳动力。如何?”
  章惇道:“想法当然好,谁都想裁减冗兵,大家也都知道,冗兵主要在厢军上,厢军就是由那些老弱病残而没办法当禁军的兵士组成的,还有一些是充军的罪犯。他们担负了绝大部分军队里劳役的任务,如果一口气把他们全裁减了,以方才将军的意见,是把这些劳役通过雇佣民夫的办法来解决,我想知道的是,从哪里去找这么多的民夫?”
  黄履也道:“是啊,若地方厢军全部解甲归田,地方差役必然又要转嫁到百姓身上,当初太祖设立厢军,目的之一便是减轻民众负担,由此一来,百姓徭役又要大量增加了,这样的变革,究竟是利民还是害民呢?”
  这些文人说话嘴巴也很尖刻,杜文浩一时不知如何反击,他不想吵架,因为他自己也没想好该怎么解决其中的矛盾,主要原因,是他还没有深入调查研究,还没想好解决厢军冗兵这个痼疾的有效办法。
  王珪见杜文浩张口结舌,他自然不愿意看着自己准女婿难堪,捋着雪白的胡须道:“本相以为,杜将军所指出的未尝不是个问题,厢军之冗,先帝已经看的很清楚,先帝在位期间,也大量裁减了厢军的,先帝三番五次说了,耗费国库巨额银钱滋养的厢兵,实乃冗兵之源,务必整治裁减。若现在新帝继位,便即增加厢军达数万之众,未免有违先帝遗愿。所以,本相以为,此举还需慎重啊。”
  王珪把先帝的做法拿出来说事,自然没人敢胡乱反对的,章惇见风倒的功夫很不错,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必然重用王珪这样的变法保守派,要坐稳位置,必须把与王珪的关系搞好。所以,章惇马上口风一转,也微笑道:“是啊,首相所言极是,这事还需从长计议,不就是缺乏劳役之军嘛,好办啊,咱们已经确定陕西六路驻军轮番上阵对敌,那就是说,陕西六路厢军也都要派上去的,现在环庆经略司缺乏厢军,可以从陕西六路其他地方征调嘛。”
  枢密副使林希也顺着这话道:“正是,卑职也以为杜将军所言还是有一定道理的,厢军既然为冗兵之源,要扩军,还需特别的慎重,不能轻易雪上加霜。反正陕西六路其他地方的厢军大部分也都在干些回易、地方差役之类的活,少一些人缓一些时刻应该问题不大的,可以从各路按比例抽掉一些厢军充实环庆,还可与禁军一样,轮番到环庆服役,当地官衙也会体惜朝廷大局,予以大力支持的。”
  蔡确也点头道:“是,的确该慎重为上,林副使的建议本相觉得很可行,先从陕西六路其他地方抽调厢军充实环庆前线,若还有问题,倒时再商议吧。”
  这个结果让王珪很满意,不过,他关心的是杜文浩是否满意,问道:“杜将军,你意下如何啊?”
  杜文浩还能说什么,他还没想好如何整治冗兵,现在不继续恶化已经是大吉的结果了,忙拱手道:“几位大人的建议很好,先从其他地方抽调厢军充实前线,这主意好。至于裁减整顿厢军之事,待以后慢慢再说,任何变法都急不得的。”
  杜文浩提到变法,这倒合蔡确等变法派的胃口,都面露微笑。
  这个议题便这样过了,最后一个议题倒简单,向盟友大辽国通报新帝继位的事情,并把宋神宗生前一些珍贵的遗物送给大辽作纪念。宰执要商议确定去办这件事的使臣。这个争议不大,很快便确定了人选。
  会议结束的时候,时间还早,杜文浩决定先去找太皇太后高滔滔,要把文官担任前敌总指挥这件事改过来,要不然,这次出兵只怕后果不能如愿。
  杜文浩来到福宁宫,内侍告诉说太皇太后在御花后苑花圃里,太皇太后已经交代了,杜文浩来访,可以直接领进来,不必通报,所以内侍领着杜文浩来到花圃,远远便看见高滔滔在一伙人的簇拥下,正站在花园里一处小山丘上指指点点,其中有几个穿着官袍。
  杜文浩从后面登上小山丘,这才看清小山上穿官袍者,其中一位老者,竟然是工部尚书,其余几个是工部官吏和工匠。他走到她身后,拱手道:“太皇太后!”
  高滔滔一听他的声音,惊喜交加回过头:“你来了!会开完了吗?”
  “开完了,微臣正准备给太皇太后汇报一下会议的一些情况。”
  “好啊,不过你先帮哀家看看,听雨轩修在这里如何?”高滔滔手指伸出,往前面一划拉。
  杜文浩没注意她手势的方位,以为就在脚下这里,便环视了一下,这是一处小山,山上种满了各种花草,在小山腰上稀松地种着几颗松树。前方是一弯池塘,绿水清幽幽的。
  御花园有一条人工河,从城外护城河引水入内,在后花园绕流之后出皇城。所以这池塘的水是活水,水质清幽。一道九曲回廊蜿蜒在湖面上。对面是翠绿掩映的亭台楼阁,但都在脚下,能看见屋顶的琉璃瓦。
  小山后面,是一座小巧的尼姑庵,这是驾崩的太皇太后曹氏生前吃斋念佛的地方,庵里只有两个女尼,高滔滔都留了下来,赐若干黄金重塑金身。
  杜文浩道:“这做听雨轩再好不过了,下面荷叶池塘,青山绿水,清静又优雅,还不用担心池塘边的小蚊子啥的绕了兴致。挺好!”
  高滔滔白了他一眼:“我没说这里,我是说前面这一片!”
  杜文浩吓了一跳:“前面这一片?”
  “是啊,你先看看图纸吧,这是哀家昨夜让工部连夜赶制的草图,你瞧瞧如何?”
  杜文浩笑道:“太皇太后做事真是雷厉风行啊。昨晚定的事,今儿个就把图纸拿出来了,还立马动工。”
  高滔滔笑道:“哀家也是个急性子,最是看不得那些慢腾腾的事情了。你先看图纸!”
  “好!”杜文浩接过来瞧了瞧,好几张,全都是效果图,第一张是全景图,后面几张是局部建筑效果图。
  一看这图的占地,杜文浩便先吃了一惊。北宋皇宫并不大,御花园也只不过有两三个足球场这么大而已。其中太祖太皇太后曹氏占去了整个御花后苑的一半。全部用来种花了,除了那寺庙和间或几座凉亭之外,整个花圃繁花似锦。
  现在从图纸上看,花圃的面积已经扩大到了皇宫以外,将皇宫西边一大块地全部划了进来。使得皇宫面积比原先的扩大了将近一倍!
  效果图上,一大片地方都还是空的,只在中心位置是一个湖,湖水与现在的御花园的荷塘相连,湖心岛中间是一座小山,长方形,比足球场还大一些。
  翻开湖中心建筑直观效果图,只见四方白玉雕花。一座三层楼房,顶楼是开放型的,顶上用桶瓦泥鳅脊盖面,四面有对称的十六根祥云盘凤栏杆,四边齐腰围栏,显然是为了弹琴作歌,舞蹈舞剑,以及观望风景的。二楼和一楼都是四面雕空玲珑门窗,每一扇门都很大,全部都可以推开。设有功能齐全的各个配套房间。
  在小山的山间和四周,错落有致地种着大小芭蕉。芭蕉上面,夹着一些青竹,有水滴落下,青竹一头,是一家造型古朴的水车。架在流入池塘的小河之上,引水注入青竹内,绕小山丘,从青竹打的小孔中滴落芭蕉上,如此纵然没有雨水,却也能听到雨声,同时又能浇灌山间花草。
  杜文浩道:“太皇太后,这湖心岛小阁楼没有桥过去,难倒是泛舟横渡吗?”
  高滔滔抿嘴一笑,点点头,朝他使了个眼色,两人走到一旁,离工部官员和工匠们稍远了,这才压低了声音道:“没错,这样咱们两在湖心岛听雨,四周只有水和雨声,无忧无虑的多逍遥啊。”
  “是啊,听你说我都觉得一种心境悠远之感了。好构思,好精巧!”
  高滔滔颇有几分得意地莞尔一笑:“你喜欢就好!”
第415章
皇家小金库
  杜文浩瞧了一眼图纸,发现湖水只有一道引水渠与现在的御花后苑的池塘相连,奇道:“是不是画错了,这湖怎么只有进水的水道,没有出水的地方啊?”
  高滔滔微笑道:“那是出水水道!不是进水的。”
  杜文浩更奇了:“出水的水道?那如何进水?”
  “你猜!”高滔滔凤目眨了眨,一脸得意瞧着他。
  “这……,天上的雨水吧?可要,雨水可不能持续的下呀,而且,要是连着不下雨,那该怎么办?”
  “嗯,雨水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再猜!别往天上猜,往地下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96/58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