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小郎中(校对)第4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9/470

  “请皇帝更换太子!”
  皇后凄然道:“本宫明白神医的担心,唉!太子犯下谋逆重罪,能否保住性命都说不准,哪里还能再当太子?放心吧。”
  左少阳有道:“改立太子时,请不要立九皇子李治为太子。”
  皇后一愕:“这是为何?”
  左少阳的目的当然很明确,他的女儿已经定了嫁给李治为妻,他担心将来武媚娘会对付他的女儿,而他自己心知肚明,他玩弄权术以及心狠手辣,都比不过武媚娘,要阻止武媚娘将来谋害自己的女儿及家人,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让李治当皇帝,如果李治当不了皇帝,武媚娘也就不会去争夺皇后之位,也就不可能权倾朝野,她没有权力,就好比老虎没有牙齿,对付起来就好办多了。
  这如果真的实现了,那就会改变历史,左少阳没把握能实现,因为前两次努力都没有效果,历史还是按照他本来的轨迹往前发展的,这一次,他还想试试。事关女儿生命和家人安危,只能一搏。
  这个目的左少阳自然不能直截了当给长孙皇后说,借口当然也是冠冕堂皇的:“我的女儿已经决定嫁给九皇子李治,我不希望别人说我假公济私。所以,请另立太子吧。”
  这个要求让长孙皇后很为难,她跟李世民生了三个儿子,分别是太子李承乾,四皇子李泰,九皇子李治。李泰已经被他爷爷李渊一枪刺死了,现在大儿子李承乾又犯了谋逆重罪,太子之位铁定保不住,性命能否保住都难说,现在就剩小儿子李治了,而左少阳又要求不要立李治为太子,那也就是说,自己的三个儿子都当不了下一任皇帝了。做为母亲,她当然是很失望的。
  但是,长孙皇后是个非常果断之人,权衡利弊后,当即点头道:“行,这个要求我会启奏皇帝的。我相信圣上也会很慎重地考虑神医你的意见。”
  “好!有一点我要强调,不要以为我是故作姿态,我是真心不愿意我的女婿成为太子。这一点请一定向皇帝言明。如果没有别的理由,请务必尊重我的意见。”
  皇后缓缓点头,挥挥手:“夜深了,神医早点歇息,本宫会安排侍卫保护你和家人。不用担心的。”
  “多谢娘娘!”
  左少阳回到自己的院子,看见屋里灯火通明,廊下的灯笼都点亮了,乔巧儿等人都紧张地站在廊下说着话。萧芸飞也在其中。见到左少阳进来立即都迎了上来。
  乔巧儿急得脸色都变了:“夫君,你去了哪里?”
  “睡不着,出去走走。你们在这做什么?”左少阳故作轻松。
  “听到娘娘他们那边闹哄哄的,大家都醒了,然后飞阳公主来了,说大内侍卫抓了好多侍卫,听说是太子的人,都关起来了,我醒来不见你,很着急……”
  “我没事,”左少阳瞧了一眼萧芸飞,装傻道:“侍卫抓侍卫?怎么回事啊?”
  萧芸飞忧心忡忡道:“我也不知道,只听说太子已经被软禁起来了。手下侍从全都被抓了。什么原因不清楚。”
  “敢抓太子,那太子犯的事只怕轻不了。”左少阳故意皱眉道。
  苗佩兰心有余悸道:“是啊,刚才我们还在说,幸亏老爷你有先见之明,白天的时候没有答应把文芝嫁给太子为妃,要不然,这可就麻烦了。”
  众女都连声说是,眼中露出对左少阳的敬佩神情。
  左少阳道:“如今咱们也是皇亲了,记住一点,皇家的事情都是很多忌讳的,不要乱打听乱议论,能不知道的就不要去知道。咱们自己过好日子就行了。”
  众女一起点头。然后各自回屋歇息了。
  乔巧儿见左少阳的神情并不像睡不着出去走走的样子,但是见他神色似乎比先前好多了,嘴角甚至有了笑意,心中也很高兴,这对她来说,只要一家人平安无事,开心快乐,比什么都强。
  他们刚回到屋里,便听到院子外面人声吵杂,乔巧儿很是紧张,拉住了左少阳的胳膊。
  片刻,一位大内侍卫首领在左家仆从带领下进来,向左少阳单膝跪倒,报告说奉皇后娘娘懿旨,率队保护左家院落,请神医及家人不必惊慌,安心休息。
  左少阳点点头,吩咐仆从到各院通报,免得大家慌乱。
  第二天,长孙皇后召集所有嫔妃、王爷、公主,通报说太子突然身患疾病,而且是传染病,所以要单独居住,而且他的随从也有可能染病了,也隔离了。让大家不要去探望,也不要乱说什么。
  这些人谁都知道太子肯定是犯事被软禁了,所谓传染病云云,只不过是个借口,所以都躬身领命答应了。
  太子这一犯事,说不定太子之位就不保,谁有可能接任太子之位,自然成了这些个王爷们最热门的话题,虽然皇后说了不让乱说,但几个平素要好的兄弟凑在一起躲在屋子里议论,却是没法禁止的。
  皇帝李世民共有十四个儿子,到了贞观二十三年他病重的时候,其中六个已经先他死了(两个是因为参与谋反被赐死的)。而六子李愔和七子李恽都是为非作歹不把百姓当回事的浪荡公子,李世民深恶痛绝,经常痛斥,这两位是根本没希望当太子的。而十三子李福虽然不惹事,老实巴交的,却是碌碌无为之辈,李世民每每叹息他不堪大用,他也有自知之明,从来不参与这些事情,只是躲在屋里安心当他的王爷就满足了。
  所以,除去太子李承乾本人,有希望当太子的,只剩四个,分别是三子李恪、八子李贞、九子李治、十子李慎。而这四人中,最有希望的是三子李恪和九子李治。
  李恪文武全才,深得唐太宗李世民的喜爱,常说他很像李世民自己,在群众和百姓中,李恪也是深受爱戴的一位王爷,威望很高的。李世民曾有意立他为太子的,但是被皇后的哥哥,朝廷重臣长孙无忌强烈反对。所以没有立成。
  另一位强劲对手,自然是后来的高宗皇帝,他的本事不及李恪,但竞争力绝对不弱于李恪,只因为他是皇后嫡出,而且深得皇帝疼爱。
  所以来他们俩屋里的人是最多的,但是这两位都非常谨慎,不准谈论太子之事,大家心照不宣,心里都在琢磨着,太子拥戴之功那可是非常大的,将来一旦登记,就是皇帝心腹。就算不为了这个,也可以避免被新皇帝猜忌而横遭不幸。
  当然,这些人并不知道左少阳让皇后不要立李治为太子,这件事皇后没有对任何人说,事关重大,她是个很有分寸的人。
  这边诸位王爷在嘀咕新太子的事情,那边左家在忙着收拾东西。这一天就这样过去了。
  收拾停当之后,第三天,大队人马启程进京了。
  出城的时候,左贵老爹身穿官服,故意坐着马出城,引得路边瞧热闹的百姓很是羡慕。
  在御林军和大内侍卫护送下,自然一路平安无事。因为惦记着皇帝的病,所以沿途没有停留,一路紧赶。这一天,终于回到了京城。
  进城之后,长孙皇后让他跟着直接先进皇宫探望皇上。左少阳却跟长孙皇后告辞,说要先回家安顿家人。长孙皇后立即明白了,左少阳是想等皇帝对太子的处理结果。
  这是理所当然的,现在太子要杀左少阳,左少阳最关心的自然是这件事。长孙皇后有宽勉了他几句,让一队御林军护送左家回宅院并驻扎在院子里保护左家人。
  十五年了,左家又回到了京城宅院里。
  这宅院由祝老掌柜帮忙请人照看,一切挺好,包括后面的药铺,都有药农一直种植照料。因为左少阳家后面种的药材都是后世新出的药材,唐朝无人知道药用价值,所以卖不掉,生产的药材每年都按照要求炮制成成药放在了仓库里。十五年过后,仓库满满的都是中药材。
  左少阳对这一点非常满意,宅院打点得很好,很干净,左家这次随车带来了生活用品,放上就能生活了。
  左贵老爹的“贵芝堂”建成之后就遇到了左少阳被冤枉的事情,所以一直没有开业。十五年过去了,当初的新房都已经陈旧了,而左贵也已经当上了三品高官。
  路上就在说这件事,到了之后,是否还继续开药铺。一家人巡视各处来到药铺大堂里,又说这件事。
  按照梁氏、茴香他们的说法,没见过三品官开药铺给人看病的,左贵这三品官一个人的封田和俸禄都已经够养活全家老小外加仆从数十口都还绰绰有余的,用不着那么辛苦再继续开药铺给人看病。所以还是把药铺关了得了。
  听了她们这话,左贵是美不嗞的连连点头。
  左少阳道:“老太爷如今当官了,又是高官,自然是不用坐堂给人看病的了,不过我呢,什么都不是,还是个小郎中,我不看病没事干,所以嘛,这药铺让我来经营吧,这也叫做子承父业。”
  左贵老爹连连点头:“没错,咱们这贵芝堂的招牌不能摘,还得继续经营下去。我如今年纪大了,又蒙皇恩得了官职,的确不适宜再坐堂问诊,就让忠儿来挑贵芝堂这大梁吧。学医的几个孩子也可以跟着在药铺里磨练磨练。”
  长子左文宁立即接话道:“爷爷,我可不可以不学医?”
  
  第616章
骑着毛驴进皇宫
  
  左贵眉头一皱:“为什么?”
  左文宁嬉皮笑脸道:“爷爷不觉得咱们家应该出一个读书人吗?”
  左少阳哼了一声:“你对读书很有自信?”
  “还行吧。”左文宁道:“几兄弟里,我的书读的是最好的。”
  “科举可不是只在你们几个里头考!”
  “跟别人考我也不怕啊。再说了,不是还有爷爷和爹爹嘛,爷爷是三品高官了,爹爹又是皇帝面前的大红人,马上要给咱们娶回一房公主嫡娘,这科举的事情,你们帮我说句话,那不就是小菜一碟嘛。”
  左少阳怒道:“你说什么?想作弊?门都没有!”
  左文宁依旧嬉皮笑脸道:“爹,当年你不是也替人捉笔替考嘛……”
  “谁告诉你的?”
  “前些日子白姨娘跟我说的!”左文宁望向亲母白芷寒。白芷寒是妾室,左文宁只能叫原配乔巧儿为娘,对自己亲生母亲反而只能叫姨娘。
  左少阳瞪眼望向白芷寒。白芷寒俏脸微微一红,对儿子嗔道:“你这孩子,娘跟你开玩笑的,你却当真了!”
  左少阳一摆手,道:“没错,为父当初是曾替人捉笔代考,那是为父欠考虑,做错了。错了一次不能再错,所以,为父绝对不会给你疏通关系作弊的!”
  左文宁两手一摊:“没关系,父亲要脸面嘛,爷爷会帮我的。”
  左贵老爹瞪眼吹着白胡子:“谁帮你?你个小兔崽子不学好,专门想这些乌七八糟的歪门邪道!——忠儿媳妇,你该管还得管!不能放任他们!”左贵冲着乔巧儿发火。
  乔巧儿涨红着脸忙答应了,对左文宁道:“文宁,你读书是不错,你不想学医也没人压着你的头学,但是你要想通过科举金榜题名,还得靠你自己,你通过旁人作弊过关,就算高中状元,全家也不会脸上有光的。明白吗?”
  左文宁低着头嗯了一声。
  左少阳扫了一眼几个孩子:“还有谁不想学医的?”
  左文兮道:“我想学,可是爷爷不让。”
  “为什么?”
  左文兮瞧了一眼左贵,低着头没说话。
  左贵道:“女孩子家,读书写字不当睁眼瞎就行了。学医有什么用,又不能坐堂问诊。”
  左少阳知道,古代女子的确是不学这些的,也没出什么有名的女郎中。左贵这种思想代表了古代的传统做法。当下道:“想学就学一点吧,虽然不坐堂问诊,但是将来出嫁之后,家人有个病啥的,也知道轻重缓急,免得被一些庸医给害了,堕了老太爷创下的贵芝堂的威名。是吧老太爷?”
  左少阳把它上升到这个高度,左贵脸上很有光彩,捻着白胡须缓缓点头:“说的也是,行啊,想学你就跟着你爹学呗。”
  左文兮高兴得蹦了起来,拉着左少阳的手笑得合不拢嘴。
  左少阳道:“启蒙的东西,让你弟弟教你,等你学了一年之后,爹再教你。”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9/4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