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王(精校)第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188

  叶知秋进到医馆,只见里面灯火通明,不少病患由家属陪着,坐在那等着。呻吟声、哀叹声此起彼伏。
  大堂里好几张长条几案,看来孙家医馆里坐堂问诊的大夫还是不少的,只是,都空着,因为已经闭馆了。现在的病人,都是疑难病,在等太医林亿来诊治。
  门口一个店伙计见他来了,忙过来赔笑道:“四少爷来了,您请坐。”
  “我是来跟林伯父学医的。”
  “老爷已经吩咐过了,说您来了请稍等,一更初正,老爷就会出来诊病的。还差一会。少爷稍坐,小的给你沏茶。”
  叶知秋谢过,在一张凳子上坐下,回头看着那些病患,猜测着他们可能患了什么病。
  随后,又陆续来了几个人,经介绍,才知道是林亿的徒弟和坐堂大夫,因为晚上林亿要亲自诊治疑难杂症,这些人自然不会放过这么好的学习机会的。见过叶知秋之后,他们已经听林亿说了这件事,知道他是孙氏医馆的人,是老太医孙用和的孙子,但是似乎生性愚笨,没有什么名气,想不到今天却来林家学医。
  等不多时,便看见后堂门帘一挑,林亿踱着步慢慢走了进来,见他到,微微一笑,点点头:“你来了。”
  叶知秋急忙起身施礼,等林亿坐下之后,自己这才坐下。
  林亿拱手对病患们道:“很抱歉,今天我要教我这位侄儿如何看病,需要解说示范,可能要耽误一些时间,还请各位见谅。今儿个不管多晚,来的病人我都要看的,请大家放心。”
  他是皇宫太医,轻易不给人看病的,能请他看病,已经是难得的,耽误一点时间却也无妨,更何况人家还客气地解释了,又答应了所有病患都要诊治到,众病患哪有不答允的,也把心放下来了,忙点头哈腰说没事。
  林亿让第一个病患坐过来之后,并不着急让叶知秋学着诊病,捻着胡须问叶知秋道:“你说你不会诊脉望舌,那咱们就从这学起吧。诊脉知道怎么诊吗?”
  “知道,中指定关,也就是把中指放在关脉上,食指、无名指分搭尺脉和寸脉。”
  “嗯,你搭脉我看看。”
  叶知秋让病人捋了袖子亮出手腕,提腕诊脉,望着林亿。
  林亿道:“这个病人个子比较高大,手臂也比较长,所以你的手指不能太密了,要稍稍张开一点,如果病人个子矮小,则诊脉的手指要紧一些,这要根据病人的个子手臂长短决定。”
  叶知秋忙用心记住。
  林亿又问了他二十六种脉象的特点,背书叶知秋是不怵的,当下背了出来。林亿点点头:“你记得很准。”
  叶知秋有些不好意思:“我只知道他们的特点,具体却不会区分。”
  “这个好办,不着急,咱们一个个来,先说如何分辨反应脉位的几种脉象。脉位就是脉的高低深浅,在这方面不同的脉有四类,按照能摸到脉的用力程度来分,从上到下,分成浮脉、不浮不沉脉,沉脉和伏脉。分辨这四种脉象,是根据指力按压的大小的定的,指力大小,总得有个标准才好理解。我是用寸口部位按到骨头的力道为标准的。你先感觉一下,按寸口脉需要多大的力度,把这个力度记住。”
  林亿叫了几个高矮胖瘦不等的病人过来,一个个让叶知秋摸脉。
  叶知秋觉得林亿教他诊脉的方法很新奇,也很好理解,很是高兴,把这几个病人的脉都摸了,只感觉按之至骨的力道,人的高矮胖瘦使用的力道有一些区别的,经过几次反复摸脉,终于知道应该用多大的力度达到这个要求。
  
  第50章
拔火罐
  
  林亿等他学会之后,又道:“寸口按之至骨的这个力度,我们定为十度力,那浮脉最多不超过四度力就能按到,也就是说,用少于四度的力能按到的脉,那就是浮脉了。你现在先感觉一下什么是浮脉。”
  这些疑难杂症都是林亿医馆的坐堂大夫白天里诊查或者多次诊治过医治效果不好的,才约见太医复诊,所以都有前医诊查记录。林亿翻看这些病案记录,找了几个脉象是浮脉的出来,自己先复诊确定的确是浮脉之后,再让叶知秋摸浮脉的感觉。
  病患高矮胖瘦在浮脉上的力度还是有些区别的,林亿又教他如何辨别这些区别,费了一番工夫,叶知秋终于把浮脉的感性认识记载了脑海中,心中很是欢喜。
  林亿又道:“不浮不沉脉,力度应当是四度力到六度力,也就是中等的力度就能摸到。需要用六度力以上到十度的力才能摸到的,那就是沉脉了,如果用十度力都摸不到的脉,那就是伏脉。”说罢,又找了一些病患让他摸脉感受。
  等他完全掌握之后,林亿又道:“第二类脉象,是‘至数’变化的,也就是以脉搏跳动的次数为标准。用医者自己的呼吸来定数,医者一呼一吸为‘一息’,在一次呼吸范围内,脉搏跳动四次到五次的,是正常的脉象,低于三次的,就是迟脉,高于六次的,就是数脉。”
  这个标准比较客观,很容易掌握,叶知秋很快就学会了,在病患摸脉试了一下,很快就记准了。
  林亿又道:“第三类脉象是用脉体大小来区分的,就是感觉脉体的粗细。很简单,比正常脉体大的,就是洪脉,反之,比正常脉体小的,就是细脉。那么,要分清它们,必须先知道什么是正常脉体。”
  林亿把自己的几个徒弟、坐堂大夫还有医馆里的几个伙计都叫了过来,自己先诊查确定他们都是正常脉之后,让叶知秋自己摸脉体会,然后,又翻病案找了几个洪脉、细脉的病患过来,让叶知秋摸脉感觉。
  这些人中有的见叶知秋居然不会摸脉,眼中不觉有些鄙夷的神色,叶知秋却不以为意,依旧认真学着。
  摸了几遍之后,这个还是比较容易辨别的,用不了多时,叶知秋便掌握了。
  林亿又道:“第四类脉象就比较麻烦了,不太好学,是根据脉的流利程度区分的,比正常脉象流动更流利的,就是滑脉,而流利程度不如正常脉象的,就是涩脉。主要是寸口脉的体察,就是用手指指肚按在寸口脉脊部,来体会脉管里血液流动的感觉。这个说起来容易,但是感觉的时候,却是比较难的,需要大量的反复摸脉,各种病人都要诊查,才能逐渐找到窍门,所以学会摸这个脉象不能急,得慢慢来。我先找几个让你感觉一下。”
  林亿又找了几个比较典型的涩脉和滑脉让他摸。到底是滑还是涩,完全是凭医者的一种主管感觉,一开始,他一点感觉都没有,摸了半天之后,这才渐渐有了一些体会。
  这一个已经比较难体会了,而下一个则让叶知秋更头大。
  林亿道:“第五类脉象,是用脉体的张力为标准区别的,比正常脉象张力明显大的,就是弦脉,你用手指按到脉体,然后按下去,感觉如果好像按在弓弦上面一样,再把手指松开,而脉体却不随着手起来,这就是弦脉。说起来简单,实际上真要分辨出,还是不太容易的,要反复多次联系,慢慢的才有感觉的。”
  接下来,林亿又说了脉的紧、缓,脉的长短,脉的虚实,脉的微、濡、弱,脉的更代,还有散脉、动脉、结脉等等。这些脉象更难把握,每说一类脉象,便找病患来给他摸脉感觉,有的脉象却是比较难见到的,没有相应病人,只能先说理论,后面遇到了再让他摸脉了。
  把所有脉象全部讲完,让他摸脉体会完,足足用了一个来时辰。很多脉象还是搞不清楚,摸不准。
  林亿见他有些沮丧,道:“不着急,今天就学这么多,明日再学如何望舌。诊脉和望舌都需要大量反复的联系,不是一两天就能学会掌握的。”
  叶知秋很着急,他很想早一点学会看病,好帮爷爷孙用和,但是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只能慢慢来。
  林亿有道:“剩下的时间,我看病,你帮我抄方学诊病。”
  叶知秋赶紧答应了,心中很是欣喜。
  第一个病患是个失眠患者,一脸痛苦,主诉是困倦乏力,食欲不振,总觉得胸脘不适,夜里心烦意乱,辗转难以入眠,有时通宵无法入睡,小便黄。脉濡无力,舌苔白厚腻。去过不少医馆看,效果都不好。这几天在林亿医馆找坐堂大夫看过,效果依然不佳。便以疑难杂症求治于林亿。
  林亿带着叶知秋做了四诊查问,然后捻着胡须问叶知秋:“他失眠,前医用了宁心滋肾,安神镇静药,为何无效?”
  林亿已经帮着把四诊都做完了,收集到了准确的病症资料,这种情况下,就好像考试已经告诉了病症的病案分析题一样,叶知秋自然知道怎么做了,略一沉吟,道:“他舌苔白厚,小便黄,说明内有湿热。失眠的原因应该是湿热阻于中宫,心肾不交。这个病不治,而去镇静安神,自然不行,必须先解决湿热阻滞中宫这个问题,把这个问题解决了,病去神自然就安静了,神安就能入睡了。”
  林亿颇为惊诧,连连点头,又道:“那这病该如何治?”
  “引水液上升,泄湿热下行,水火相济,阴阳便能调合。方子用栀子豉汤。”
  林亿赞许有加:“很对,就按这个方子吧,你写,我看看。”
  叶知秋拟了一个方,却是按照伤寒论上的用量拟的,也没有加减,林亿道:“照搬原方是不行的,得随证加减。”给他说了如何加减,林亿记住了。按照林亿加减后的方子重新拟过,交给伙计拣药。
  第二个病患,是让人搀扶着来的,走路一瘸一拐,不停呻吟着说痛。待慢慢坐下,说晚上睡觉没注意盖被子,结果入秋夜凉受了风寒,左侧下肢不定时地放射性疼痛,从腰间开始,沿着臀部大腿后面,小腿外侧向脚波及,特别是晚上痛得很厉害,这几天吃药,一点用都没有,所以来求太医想办法止痛,不然晚上都没办法睡觉。
  林亿笑问叶知秋:“这个病又该如何啊?”
  叶知秋心想,这明显是个坐骨神经痛,中医属于痹症,道:“《诸病源候论》说:‘肾气不足,受风邪之所为也,劳伤则肾虚,虚则受于风冷,风冷与正气交争,故腰脚痛’。所以,这病患的痹症,应该是风寒湿邪侵袭、瘀血阻滞经络而成。痹而不通则痛。应当散寒通络、温经祛湿、活血化瘀。同时,可以加一些补益肝肾的药。”
  林亿微笑摇头:“对于痹症,内服药的效果不如外敷,直接针对患处,简单明了。当然,也可以内服外敷并用。这病患的病痛时间不长,用拔火罐医治,应该效果不错的。”
  叶知秋吃了一惊:“拔火罐?”
  林亿道:“对啊,没听说过吗?‘扎针拔火罐,病好一大半’,呵呵,是药三分毒,能不用药治好病,为何要吃药呢?”
  叶知秋学中医基本上把时间用在了背诵教科书和医学典籍上,对于中医各种治疗方法虽然知道,却研究不深,这拔火罐小时候倒是见过爷爷经常去拔,脑门上,肩膀上,到处都是一个个紫乌的圆坨坨印记,看着挺吓人的。所以他从小对拔火罐的印象就不太好,学中医后,对这玩意也潜意识地觉得那是民间土方,不怎么用心去学。现在堂堂皇家太医居然要用拔火罐治疗病痛,这才知道,拔火罐不是难等大雅之堂的民间土方,而是跟针灸一样,是堂堂正正的中医重要治疗手段。是太医都经常用到的治病方法。不由打点精神,道:“这法子我不会,伯父能不能说详细点?”
  “行啊!拔火罐是治疗外伤痹痛,疮疡吸毒等最常用的方法,伤寒杂症也经常用到,医举考试,还要考到这拔火罐的‘角法’呢!”
  最早的拔火罐,是用牛等动物的犄角,所以拔火罐治疗方法最初便叫做“角法”。后来该用竹筒,仍然沿用叫做角法。
  林亿接着说道:“拔火罐可以直接用于外感表证、头痛、周身的各种痹痛都可以,当然,痹痛初起直接用拔火罐可以,但是如旧陈疾,单拔火罐就不行了,必须用药一起治疗,疏通经络。此外,咳嗽、跌打损伤、疮疡溃烂、还有一些疑难杂症,都能用。但是,有些病证是不能用的,比如全身浮肿,严重的心悸、出血不止者、已经显怀的孕妇,对于小孩和七八十岁以上年岁太大的老人,虽然可以用,但是要特别留心,不能使用时间太久了,免得耐受不住。当然,太瘦的人也不适合,吸不住。”
  叶知秋笑了,用心记住。
  
  第51章
不会花钱的富翁
  
  林亿又道:“拔火罐时间以一顿饭(相当于二十分钟)功夫为宜,数量一般是十个左右。病患这之前不能饮酒,要根据拔火罐的部位选择适当大小的火罐。在烧罐子的时候,特别要注意火不能太大,而且不要将灌口烧热,放进去的绒草要放在罐底,等烧完了再扣上去,免得烧伤烫伤病人。如果在同一个病患部位拔火罐,需要重复拔罐的时候,要避开前面已经拔过的紫乌地方,不然病患会感到太痛。火罐的排列一般按照经络走向来,当然,拔火罐跟针灸不太一样的,就是穴位不太准确也问题不大。只是效果要差一些。同时,火罐的排列,要根据病人和病痛有所区别,身体强壮的,病痛症状厉害的,排得密一些,反之疏一些。要随时注意留心病人情况,特别是病情比较重的病人,如果发现头昏、眼花、恶心、冷汗、呼吸紧迫的,要马上取下火罐,进行对症处理。可以用通关散之类的吹鼻,针刺人中、合谷、少商、中冲等穴,便可清醒。”
  介绍完,林亿又教了他拔火罐的常用部位,那些部位是必拔的,那些是配合的,然后示范了如何拔火罐,如何取火罐。
  然后,林亿开始给那个坐骨神经痛的病患拔火罐。他把一簇绒草点燃,伸进火罐里片刻,立即拿出来,随即将火罐扣在病患病处,分别在臀部、大腿后部,膝后部拔了数个火罐。一顿饭功夫,取罐,病患顿时感觉疼痛大为减轻,很是高兴,连声称谢。林亿让他第二天再来,三次左右便可痊愈了。
  后面一个病患是个老人,七十多岁了,经过一番诊查得知,前日因为偶感风寒,头痛,咳嗽,因为天热,洗了澡进一步受凉,开始发烧,经林亿医馆坐堂大夫辩证为里热证,用白虎汤治,无效,证见寒热往来,咳喘痰稠,胃脘饱胀,口苦咽干,呕逆,便溏,舌质淡红,苔黄白相间,左脉细数,右脉弦数。
  四诊的结果自然是林亿诊查出来的,叶知秋在一旁听着记在心里,知道后面林亿会问自己怎么辩证,心中便已经暗自斟酌。果然,林亿诊查完毕,问叶知秋道:“他这病,你觉得该如何辩证?理由是什么?”
  林亿都已经把四诊问清楚了,相当于考试出了一个病案题目,这个却是叶知秋拿手的,刚才又思考了好一会了,已经有了头绪,慢慢道:“他最初是外感风寒,头痛咳嗽,这是太阳表证,本来应当辛温发散表寒,但是因为病人洗澡受凉后有发热症状,前医便用了白虎汤。白虎汤是大寒剂,抑制了胃阳,所以出现了胃脘饱胀、呕逆。呕逆是判断少阳病的关键症状,因为少阳病是胆热气郁的症候,胆火内郁最容易犯胃,便出现心烦喜呕,同时,胆汁是苦的,胆火内郁,就会出现口苦。这也是判断病在少阳的重要症状,少阳是半表半里,容易出现寒热往来,也就是一会儿冷一会儿热的,从这些症状判断,是表邪未解,病入少阳。”
  “分析得很不错!”林亿很是意外,又是赞许地瞧着他,“你能有这番见识,说明你医理很是深厚,为何不会看病?”
  叶知秋不好意思挠挠头:“以前只顾背书了,没看过病。”
  “呵呵,你现在就好比一个富家子弟,家财万贯,却不懂得如何花钱,一旦教了你怎么把钱用在正道,你就会大有出息的。”
  “多谢伯父夸赞,我一定努力学习。”
  “嗯,咱们接着说刚才的病症,你分析了病证,这用方呢?他这病该用什么方?”
  “小柴胡汤,和解表里。”
  “嗯,如何加减?”
  这个是考临床实践经验了,叶知秋不意思笑了笑,摇摇头。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18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