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宋(校对)第10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19/1065

第1544章
燎原之势
  他根据探马探听的消息,加之他对这附近地形的熟悉,立刻制定出了各个击破的策略。集中了他的所有兵士主动离开城市,埋伏在了东路军必经之处。
  朝廷的东路军号称一万,实际上并没有满员。人数跟叛军差不多,也就七八千人而已。并且他们得到消息之后,是几天几夜长途奔袭赶来的。
  并且东路军的首领立功心切,带着兵士长途奔袭。根本不顾疲劳,赶到这儿时已经精疲力竭。他甚至都没想到叛军会主动出击,放弃城池打埋伏。因此在四下里,农民军杀出来的时候,他们很快便溃不成军,哪里还有心恋战。很快这支军队便被农民军砍瓜切菜一般给剿灭了。除了一小部分被杀掉之后,大部分都跪下投降。当然,还有一部分逃走了。
  周老二调集军队立刻包抄到了北路军的后部,趁着当晚北路军安营扎寨歇息的时候发起了突袭。结果跟第一次非常相像,战局很快倒向了周老二一边。因为周老二的人数在得到了东路军叛军的数千兵士补充兵力之后,人数已经过万。
  而这次北路军号称一万人数,同样不够。以少杀多,加上疲惫仓促应战,哪里抵得住农民军的强大攻势,很快便溃败了。领兵官被乱刀砍死在了乱军之中,兵士们或者逃或者被杀掉或者跪下投降。
  取得这次胜利之后,周老二的农民军人数已经壮大到了一万五千人以上,收编了不少叛军。而且获得了大量的装备,所有农民军全部换成了正规军的铠甲。又获得了大量的粮草,战马和弓弩,战斗力成倍增加。
  最关键的是经过两次巨大的胜利,使得周老二在军中威信迅速提升。十里八乡很多的灾民都跑来投奔农民军。
  第三次军队已经因为磨磨蹭蹭拖延,一直还没有赶到县城。便得到了另外两路被农民军各个击破全部歼灭的消息,立刻扭头就走,再也不敢往前。
  周老二的军队迅速成了燎原之势。他来不及发动新的进攻时,他派出一支军队,乔装打扮进入了定南府。里应外合,攻破了定南府,将知府扣为了人质。打开粮仓放粮,定南府人口上十万,是比较大的城市,衙门的粮食也很充裕。他们从县城转移到了定南府之后,定南府的高大城池起到了相当大的支撑作用。
  他以此为据点,又对附近的几个州县进行洗脑。抢夺粮食,招兵买马,扩充军队。一两个月之后,叛军人数居然已经达到五六万。对外号称二十万官兵的多次围剿,都大败而归。
  宋神宗十分震怒。他接掌皇位之后,还从来没有遇到如此大规模的农民闹事起义。惊怒之下,他希望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这些农民有这么大的号召力?一下子就能聚集二十万之众。
  宋神宗将欧阳修等朝廷重臣召集在一起,商议紧急军情。第一件事,便是要弄清楚这件事到底是怎么起来的?
  欧阳修对宋神宗的思路揣摩的十分到位,在此之前,就已经料想到了这一天。所以最早闹事的那个县的知县、统兵和团练使逃出来之后,对外禀报当地发生民变。当时欧阳修便已经派人将他们秘密带到京城控制了起来。
  果然,在事情越闹越大之后,宋神宗要追查缘由。欧阳修便把这两个人叫来询问,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两人当然不会承认他们弄错了。只说这周家就是暴民,不仅杀死了团练使的儿子,更是起兵谋反。对这样的暴民不用客气,应该坚决剿灭。
  欧阳修见问不出名堂,便把当时跟着他们逃出来的一些衙役叫去分别询问,并且做好了保密工作。终于,从几个衙役和书吏口中,他听到了接近于事实的真相。听罢之后,欧阳修十分震惊。而这时宋神宗召集他们商议这件事。
  欧阳修作为宰相,参加了这次商议。
  在宋神宗询问这件事到底因何而起的时候,欧阳修出面禀报说:“官家,微臣已经将这事做了一些调查,知道这件事的真实原委。不过这事要想得到圆满解决,可能需要请提刑官卓然参加商议才行。”
  提刑院的提刑官不属于武将,因此商议军国大事的时候是不会叫他的,所以卓然没有参加这个会。宋神宗听到欧阳修这么说了之后,二话不说,当即下令,传提刑院提刑官卓然参加这次会议。
  卓然来到议政厅,他已经听说了定南府一带发生民变的事。农民起义军已经控制了好些个州县,来势很凶,官兵的几支军队都被打败了。
  宋神宗此刻正在调集军队,准备对西夏开战这个节骨眼上,他实在不愿意后院起火。因为他的精锐大多调到了西夏前线准备,与西夏军决一死战。而现在在定南府附近,抽调不出更多的军队和更强有力的统兵官去对付他们,他需要一个能够化解的办法。
  而要化解这场矛盾,可能首先一点,就要搞清楚矛盾是怎么产生?怎么演变到了今天?从而针对性的采取一定的措施才行。
  欧阳修说道:“引起民变的起因是桩案子。起兵造反的头目叫周老二,他母亲早年去世,只有父亲和兄弟三个务农为生。以前曾经是铁匠,在几个月前他们村子暴雨成灾,冲毁了很多庄稼。”
  “那一带都是灾区,朝廷曾经开仓放粮赈济灾民,但是那已经是后面几个月的事了。在当时很多灾民是得不到救济的,大量的人流离失所。在灾难之时,周老二的父亲周老汉,带着周老大到衙门报官。说是同村的钟老太爷的孙子,也就是该县的团练使的儿子杀死了他大儿子的媳妇,并砍去了双腿。”
  “结果县尉赶去,没有发现双腿。因此这件案子到底是否存在不清楚。不过周家也没有再纠缠,进城之后开了一个铁匠铺。发生事情前几天,在铁匠铺外发现了钟老太爷的孙儿,也就是团练使的儿子的尸体,明显是被人用钝器猛击额头而死。”
  “团练使怀疑是周家几兄弟所为,并且周老汉是主谋。于是将他们几个抓捕到了衙门,但周老二逃走了。在用刑之中,周老汉吊死了,不过有书吏说他不是吊死的,是被刑讯死在大堂之上,好像团练使当时也对周老汉进行了殴打。是不是刑讯逼供不得而知。”
  “但是后来周老二却突然潜入衙门,挟持了县尉和知县,并砍了县尉的一只手。团练使警觉,带着衙门马步弓手包围了周老二他们。一场混战,乱军之中县尉被乱箭射死,他们挟持的人质知县逃得性命。”
  “周老二趁机挑起逃到县城的灾民起兵暴乱,杀了不少官兵。跟滚雪球似的越滚越大,以至于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所以这种案子说到底就是起源于团练使的儿子,到底是不是周家的人杀的?周家人是不是含冤受屈,周老汉被因此被打死。”
  “若真是如此,这倒情有可原。所以微臣觉得,需得有人去把这件事查个清楚。若真是如此,微臣的建议,可以与对方谈判,替他父亲洗脱冤屈。并将凶手缉拿归案,化解他最初的怒火。随后便可以跟他谈招安之事,使得咱们能够集中精力对付西,不至于腹背受敌。”
  韩奇作为枢密使,直说道:“若是要招安,倒没必要去查这些案子。查清楚又能如何?这些人无非是加官进爵,花钱买平安罢了。只要我们肯出大价钱,他就没有不答应的。等他招安完了之后,再慢慢收拾他们。”
  欧阳修却说道:“不可如此。既然招安,那就要坦诚相待,不能够把人招来之后,再来秋后算账。这样的话,将来谁还会相信朝廷的招安呢?”
  韩奇笑了笑说:“你只是注意我的后话,没注意我前面的话。后面的话开玩笑的,我也知道不能够再跟人家算账。人家都归顺了,应该好好的相待,这一点官家比我们都更清楚,没必要我们去说。我们需要协助官家搞明白的就是把他招安,派个合适的人去谈。”
  欧阳修说道:“前去谈事的人,以微臣所见,没有谁能超得过卓大人。卓然卓大人比较适合去处理这事。”
  卓然一直坐着听,当听到这是一个扑朔迷离的案子引发的农民暴乱,他就开始有些头大了。因为他知道,既然涉及到案子,又把自己这不是武将的人叫来。目的很简单,便是要让自己去收拾这一通乱摊子,给他们擦屁股。
  当下便把脸阴了下来。虽然欧阳修提议的,但是他总觉得欧阳修这个建议实在不怎么样,分明是把自己往火里推。
  欧阳修似乎猜到了卓然阴冷着脸的意思,朝他歉意的笑了笑,说道:“这件事关系重大,从目前来看,周老二用兵还是不错的。他若是一直这么闹腾下去,我们固然可以最终把他剿灭。但是如此一来,恐怕就需要动用布置在西夏边境的精锐禁军,调转头来围剿他。一来一回,那就不知道要花多少银子。”
  “在我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这周老二并非穷凶极恶之人。这件事情我感觉似乎事出有因,应该能够得到妥善解决的。若能解决,岂不是大功一件?还涉及到命案,自然是卓大人前往最为合适了。当然,如果官家有更好的人选,老臣也不敢多说。”
第1545章
化干戈为玉帛
  宋神宗缓缓点头,目光扭过来望向了卓然。微微笑了笑说:“怎么样?卓卿,你对他刚才的提议有什么不同意见?你是否愿意替朕辛苦一趟?去找那周老二招安谈判。”
  卓然一听,心想早知是这样,多说无益,反正就算是自己千万个不愿意,也不能开口驳了皇帝老儿的面子,只是这谈判的事情自己可真拿不下来,破案还行。
  当下说道:“可以派人先去跟他谈,答应这桩案子重新调查。那时官家再委派我去查清此案,因为我既是谈判招安的朝廷官员,又是对这案子进行调查的人,很容易使得对方有怀疑,都觉得可能不会向着他们那一边,这样反倒适得其反。倒不如由人去谈判好之后,再由我去侦破这个案子,提出结果。”
  心里却想着只要打头仗我不去,谈判就和我没有关系了。
  欧阳修没想到,卓然居然会提出这样的意见,稍稍愣了一下,两个人的眼神对视了一下,只见卓然只是嘴角微微牵出了一个弧度,似笑非笑地看着自己,随即脸色有些很难看。
  朝中的几个臣子似乎也看出卓然有些故意推脱,但既然这么说了,必然有他的想法。毕竟这些都是人精,心里都知道一句话,那就是事不关己,少说为佳。在其他几个臣子都不说话的情况下,欧阳修当然不能够坚持自己的主意,不然就下不来台了。
  因为这桩事到底还是要靠卓然去解决,于是他便拱手说道:“这件事该如何处置,既然卓大人都这么说了。其他人就不多言了。”
  欧阳修跟卓然说话几乎不用卓大人这么客套的称呼,很多情况下是直呼其名。听到欧阳修这样的称呼,卓然便知道欧阳修心里有疙瘩,但是他没有当场作解释,只是默然不语。
  他不说话,其他人没有表态,宋神宗当然就作出决定了。说道:“既然如此,那就按照卓卿你的想法来处置。不管如何,能够化解这件事,化干戈为玉帛,平定了一方判乱就可以了。当然,朕知道你作为提刑官,不会对案件和稀泥的,所以该如何处断,这个案件由你自己决定。反正你有先帝和太皇太后赏赐的尚方宝剑,可以代朕做出决断的。”
  卓然躬身施礼答应。宋神宗起身来,袍袖一拂,宣布退场。几个老臣在恭送皇帝离开之后,才低头往外走。都对卓然拱手施礼,随即离开,没有说话。
  因为他们看见欧阳修一直故意的留在了后面,似乎有话要对卓然说。所以便知趣的先行离开了。
  卓然也看出来了,欧阳修想跟他说话,所以故意留在了身后。待其他人都走远了,他们俩才慢慢踱步出来。
  虽然欧阳修故意留在了身后,但是他似乎并不想主动开口。还是卓然先说了:“欧阳大人,这件事我的建议可能有些意外,没有跟你商量。因为事出仓促,我甚至都不知道是为什么事情把我招来,听到之后,我临时才这么说的,对事不对人。若是得罪之处还请你多多担待。”
  欧阳修干笑两声,说道:“无妨,实际上我们的目的是一样的,就是靠你去处置这件事。只是除了你之外,有没有其他人,仅此区别而已。在我看来,应该是由你一个人去处置这件事,因为我觉得派其他人,很可能会对你形成困扰。”
  欧阳修见卓然没有说话,便继续说道:“莫不如让你一个人自己去处置更好。但是你似乎并不觉得如此,反倒想让更多人参与,而且你不想参与跟叛军之间的谈判,只是想对这案子查个水落石出而已。说实话,不是很明白这究竟有什么区别?”
  卓然微微点头,说道:“不仅有区别,而且区别还大着。这是我为什么要留下来给大人们商议的原因。要知道,这涉及到提刑院的职责定位。我以前经常主张一句话,判官也好,推官也好,当然还包括各府县的衙门的武官,他们对案件的审理应该是居中裁判。而不应该受任何一方的作用,更不能被案件之外的因素左右。”
  “因此像大人所说,如果让我去主持与叛军之间的谈判,招安他们,并提出若干条件。不管这条件是我说的还是专家给的,我都会丧失我公平裁决的身份。一旦没有了最终裁决的身份支撑,我必然会受到这桩案子若干因素的影响。”
  “从而最终做出会很牵强的裁决了。虽然这个裁决的结果很可能对于我个人来说,没有任何违背良心,绝对是发自内心的。但是别人不这么看,还有那些关注这个案子的人,我又不可能一一找到他们去解释我为什么要这样裁判,理由是什么?”
  卓然说到这里,用眼睛的余光看了一眼一旁的欧阳修,发现他已经没有刚才那种阴郁的表情,神色也缓和了一些。
  “既然不可能,那我就只有在没有开始之前便将他封杀,封杀之后我再要做出什么就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就像我先前所说的,如果有人去跟他们谈招安,并且都已经谈妥了条件,甚至都已经把他们招安回来了,这是最好的。一切风平浪静之后,这案子的裁决再由我来进行,这个或许更合适。”
  这时,欧阳修已经大概明白了卓然的用心,点了点头,示意他说下去。
  卓然道:“因为招安实际上是一种政治上的谈判和交换,给予什么样的条件?达成什么样的交换?实际上跟案件本身没有太大的关系,完全是朝廷皇上跟官员与周家几兄弟之间的一种交易,只要交易达成就可以了,无需去太过追究事情本身的原委。”
  “而这种事最好是在招安已经谈妥之后,再来作为个案研讨。若是有人在这桩事中犯有某种罪责,那时再依照刑律追究他的罪责就是。”
  虽然欧阳修听到卓然说的如此清楚,但是他心中还是多少有些不自在。人,就是这样,习惯了别人对自己的顺从,突然一向都对自己言听计从的人有了与自己向左的想法,即便是这样的想法比自己的想法更好,更合理,还是一时不能释怀,就算是欧阳修这样人也是不行。
  不过事已至此,他也就没有再多说了。便躬身道:“好,既是如此,就按照官家和你的想法来办。我相信你不是一个随意推脱罪责的人。”
  派去与周老二进行招安谈判的是兵部的一个员外郎,可惜他去了之后,最后灰溜溜的回来了。因为周老二压根就没有见他,而且指派了一个亲兵护卫长去对他劈头盖脸一通臭骂。说朝廷要招安没有任何诚意,派这么个小官来,难道还当真把他们当成是名不见经传的叛匪吗?
  员外郎回到朝廷,将周老二的话告诉了宋神宗,宋神宗不由大怒,再次派出十万精兵前去围剿,结果又被周老二打得大败。
  宋神宗实际上并不是不知道这时候的宋军战斗力实际上是很差的,虽然人数很多,但是缺乏训练。特别是军事制度上的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行军作战受朝廷直接遥控指挥。
  如此诸多很奇葩的军事框架的制约,导致战斗力十分低下。即便是人数多于叛军却仍然无法取胜,更何况周老二固守城池,囤积了诸多粮草。并且在外围又安排若干军队时常骚扰,将宋军打个晕头转向。
  战斗又持续了一段时间,转眼间就已经到了冬日。在寒冬腊月之夏,守城的更是占尽优势,城楼上烤着火,而城下的宋军寒风中冻得簌簌发抖,连弓都张不开。
  而且城楼上已经被周老二下令,泼下了无数的水冰冻。便会成为一道道的十分光滑的坚冰,再这样坚硬而光滑的墙上更难攀爬,还增加了城墙的厚度,难以进一步毁坏。
  如此反复,将近半年的挣扎,朝廷始终没有能够拿下周老二的军队。反倒被周老二又连续攻克了好几个周边的城市。范围进一步扩大,前来投靠的百姓也增多了。
  因为附近一带,方圆千里被夏日里那一场巨大的洪水导致的灾难整个毁坏了。百姓当真是流离失所,几乎可以说是没有了活下去的条件。这种情况下,除了揭竿而起之外,真没有更好的选择。
  在叛军队伍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朝廷显得更加的苍白无力。宋神宗在此之前还寄希望于军事解决问题,上次在会议上决定让卓然在招安之后介入此事的侦破,可是他却一直没有对周老二进行招安,也就意味着卓然一直不能够介入此事。
  半年之后,他终于发现他竟然拿不下这些灾民和没有经过什么训练的百姓组成的农民叛军。这对宋神宗打击很大。
  好在最后太皇太后告诉他一件事实,那就是兵者凶也。不到万不得已不可为之,所以如果能够招安,还是必须要招安,拿出足够的诚意。一旦招了安,不仅可以最终集中兵力对付西夏,节省大量的军费开支。更重要的是避免百姓的荼毒,能够减少很多的人间悲剧。
  在听到太皇太后的教诲之后,宋神宗最终做出了决定,约对方谈判。他派出的是枢密副使,这已经是很高的官。
第1546章
不想节外生枝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19/10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