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宋(校对)第13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6/1065

  当下侍女拿来了笔墨纸砚四份,并旁边放了一炉香。
  此刻华灯初上,一轮明月挂在天边。窗外柳枝,轻轻摇曳。月影斑驳,印照下来,颇有几分诗意。
  卓然望着那轮明月,不知怎么的,脑海中又浮现出去年婵娟姑娘跟他在这广场赏灯的情景。婵娟的一眸一笑近在眼前。难以抑制心中情感,加之酒精作用,不禁眼圈都已经湿润了。
  王安石提笔正在沉吟,眼睛滴溜转着眼瞧见卓然这样子,打趣道:“卓兄弟,男子汉大丈夫好端端的哭什么?难不成想媳妇啦?”
  欧阳修瞧见,说:“据我所知,卓兄弟尚未婚配,哪来的媳妇?应该是想起意中人啦。是呀,这元宵佳节原本是携手赏灯之时,卓兄弟孤身一人,难免想起添香红袖。此情此景不尽感触。也是情有可原吧。”
  庞琪摆手说道:“好了,不要再说,各自作诗,这香可已经烧了一半了。”
  一炷香为限,转眼间便烧掉一半,却还没有一个落笔,不过这几人可都是文采出众,只是想尽善尽美,要做一首诗词那简直太容易了,举手之劳而已,只不过是想做得更好些,以拔得头筹。毕竟在这样的级别的诗会上,随便写一首,会惹人笑话的。
  待到香烧了一大半时,几人才开始落笔。一旦落笔,便笔走龙蛇极其潇洒,一蹴而就。
  卓然却一直呆呆地坐在那里久未动笔。直到耳边传来欧阳修的催促声:“卓兄弟,再不落笔可就来不及了,香已经快烧完了。”
  他们几个实际上最希望的是能见到卓然的诗作,因为苏老泉说的话他们绝对是相信的,而苏老泉所说的那首词诗又的确太让人震撼,但是那毕竟是传至苏老泉之口,还没有亲眼所见,只希望这一次卓然能够拿出一首惊世骇俗的诗词来。因此都企盼的望着他,可是,他却迟迟没有落笔,忍不住出声催促。
  卓然这才长叹一声,提笔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元宵佳作:
  去年元月时,
  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
  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月时,
  花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
  泪满春衫袖。”
  王安石、司马光和韩琦都已经写出了各自的诗作,也都很精彩,欧阳修的人也都赞不绝口,可是,当卓然的这首诗写出来之后,所有人都安静了。
  这时一轮清冷的月光照进来,让每个人都感受到了这首诗所表达出来的元夜时思念远方情人的浓郁的情怀。
  谁都年轻过,谁也都有少年情怀的时刻。这首诗触动了他们心灵最深处的记忆,仿佛都瞬间时空穿越,回到了少年时邀约情人时。这首词虽然用语很直白浅显,也正是没有用什么典故,也正是因为这种直白浅显的语言,才能够镌刻出浓郁深厚的情思,所以这首词才如此让人动情。
  先前王安石和司马光的词他们还都品头论足的赞叹一番,对于卓然写出的这首词,他们却没有评价,因为他们都被词本身的深深震撼感染,这些都是当世文豪,对好诗根本不需要用语言来表达,光是他们的表情和感悟就已经展现出他们对这首词的赞叹。
  良久,卓然才把手中笔搁下,拱手道:“见笑了。”
  众人听他声音略带沙哑,似乎还没有从思绪之中回过神来,欧阳修和王安石是性情中人,伸手在他肩上拍了拍,说道:“小老弟。我是甘拜下风,我写不出这样的意境来。今天,老哥我算是开了眼界了。老宰相先前赞誉你的词作人杰鬼雄,而这首诗尽显婉约,可见你豪迈婉约都不多让,更是难得。试问诗词一道,天下还有谁能与你比肩?”
  司马光也点头道:“要说写文章,我还有几分自负,要是诗词,我还真是有些上不了台面。尤其是看了卓老弟这首词,更觉得汗颜,我这把年纪算是白活了。”
  庞籍哈哈大笑,说道:“你说什么话呢?你才多大,就说一把年纪了,你把我这老头往哪放啊?”
  众人也都哈哈大笑,一时间便把刚才的伤感之情扫去了不少。
  韩奇拿过卓然的诗词看了几遍,由衷赞道:“这首词思卿而不得的感受,当真是让人赞叹。让人想起崔护那首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两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让人唏嘘不已。”
  欧阳修不停点头,说道:“现在你们该知道我夸赞他的话没有说错吧?卓老弟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才华,将来当真是不可限量啊。”说到这又转头望向韩琦:“刚才王安石和司马光他们两人都已经甘拜下风,推起左老弟这首诗为第一,想必韩宰相也不会争这个名头吧?”
  韩琦呵呵笑道:“我这首诗不提也罢,哪能跟卓老弟这首诗相提并论,我也认输。今日之会,卓老弟这首诗为最佳。”
  “那就对了。既然如此,大家公推着卓老弟这首词为今晚的胜出者,卓老弟拔得头筹。刚才庞太师可是应允了,要为夺魁者做一件不违反道义的事。卓老弟有什么希望尽管跟庞太师说,他提出告老还乡,按照惯例,在这是之前,要向官家推举贤能。机会难得哟,不要客气。”
第150章
长筒火药枪
  司马光说道:“卓老弟既然在擅长破案,我觉得他到刑部或者大理寺任推官是再适合不过了,诸位以为如何?”
  庞籍一直观察着卓然的表情,见他并不置可否,便知道他心中另有所想,便微笑摇头说道:“咱们还是听卓老弟自己说吧。有什么我能帮你的,尽管说。就像欧阳大人所说的不要客气。也算是我对你上次帮我的一点小小回报吧。所以不要用那些太容易的事情来搪塞老夫。那老夫可就不好意思了。”
  卓然道:“多谢诸位谦让,把这个难得的机会让给我,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我还真有事想请庞太师帮忙达成心愿,这是说容易也容易说难却也有些难度。因为我现在官阶低微,而我要求的官职可能会比较高。”
  庞籍笑了:“这个无妨。你先说说看。如果现在还达不到,你可以在适当岗位上磨练,将来等你具备这方面条件时再委任你,那也就是了,倒不一定马上就去做嘛。”
  韩琦说:“说的也是,到底你现在还年轻一下,做得太高的官,只怕朝廷有人会不答应。不过无妨,你且说来听听,是什么样的官职呢?”
  卓然深吸了一口气,缓缓道:“我想到辽朝去做官。最好是负责刑名方面的官,可以尽我所能。因为先前庞太师所说宋辽之间互派官员是五品下,而我现在只不过是正九品,差距太远,我想双方不可能派这么低级别的官员吧,那太儿戏了,所以实在是有些奢望,故此才为难。但是我真的很想去辽朝历练。还请庞太师帮我达成心愿。”
  听到卓然这番话,众人都呆了,面面相觑,想不到卓然竟然提出要去辽朝当官。
  韩琦笑道:“官品问题不难,你虽然是九品,庞太师可以提请官家赐你五品服,这样不就两者兼顾了吗?”
  众人顿时连声叫好。
  这个也不是没有先例,司马光现在就是这样,他推官也不过八品,同样得到了皇帝的赏识,赐五品服,也就是说可以穿五品官员的服装,享受五品官员的荣誉。但是待遇上还是八品。
  庞籍捋了捋花白胡须连连点头,问卓然:“你当真想去辽朝?你可想好了?辽朝地处北疆,天寒地冻,而且又是相对蛮荒之地。他的风土人情可不比我们,特别是要背井离乡三年。而且你不能带家属去的,你要想好。”
  卓然对庞籍道:“我已经想好了。最好能派我去辽朝东京辽阳府任职。”
  辽阳是天池宗东门所在地,要图谋他们的悬浮石,当然要去那里做官。
  众人又都吃了一惊,庞籍道:“辽阳府院在东海之滨,距离我们这儿更远,互派官员我建议是去幽州任职,毕竟那一带汉人居多。辽朝的东京辽阳府虽然也有不少汉人,但相比要少得多,你在那儿只怕不会很适应。”
  卓然道:“我觉得这些都不是问题,我想我能够克服,希望能够尽快成行最好,不满您说,我到辽朝也有些私事要处理。”
  庞籍最终点头说:“既然你做好决定,我明日一早就上奏皇帝,如果官家采纳了我的建议,就派你为辽朝辽阳府主管刑名的官员,而且会尽快让你启程前往的。希望你一切顺利。”
  …………
  第二天中午。
  卓然在客栈见到了云燕,他把自己的想法跟云燕说了。
  云燕低头不语。卓然以为云燕一定会跟自己去的,见此情景,不由有些疑惑。问他:“怎么了?”
  “我很想跟你去,不过恐怕不行。”
  “为什么?”
  这些日子来云燕就像卓然的一个影子,时刻不离他的身边,而现在云燕却说不再当他的影子了。至少在他去辽朝期间,这让卓然一时有些不适应。
  云燕说道:“实不相瞒,我父亲病了,去年以来一直在生病,时好时坏,这种情况下我不能离开他。”
  卓然觉得这个完全可以理解,总不能让人家放下病重的父亲跟自己远行。宋朝可不是在现代社会,现在社会你就算在天涯海角。一张机票一两天之内就能够赶回家,而在古代,相隔千里,没有一两个月是回不来的,再加上通信落后,也许赶回来时,连最后一面都见不到。
  卓然黯然点头:“你在家照顾父母,没事的。”
  云燕伸手抓住了自己的一缕青丝。手腕一翻,手心多了一柄匕首。刀光一闪,割下了一缕秀发,挽了个结,递给卓然,说道:“让小妹秀发陪伴哥身边。”
  云燕话语哽咽,眼圈红了,不愿让卓然看见伤心的样子,起身含泪微笑,转身下楼去了。
  卓然捧着那青丝,望着云燕的背影,一时间心中百感交集。
  云燕走后不久,三个香主也来到了卓然的客栈。卓然对他们对他们说了自己要去辽朝为官事情。
  三人面面相觑,对卓然说道:“我们三人可以护送堂主到幽州处理事务,但是如果堂主要去辽阳府为官的话,我们不能随同前往了。按照规矩,我们短时间到那边去没问题,可是,时间太长就不行了。我们到底是南门的人,不适合长期呆在东门的,会被他们认为我们居心叵测的。”
  卓然也原本没打算让带他们走,只是跟他们说一声。如果他们愿意去当然也更好,现在既然提出不能去,那也由得他们。
  随后,东魁首等人也到了客栈,跟卓然见面。
  卓然告诉他们自己要去辽朝为官,可以帮他们一起想办法处理悬浮石的事情。听到卓然的安排之后,东魁首等人都非常高兴,除了玉树风,盯着卓然,咬着缺的那颗牙,心里发狠。
  东魁首倒是真的高兴,因为找到悬浮石是关键。现在卓然竟然提出要到辽朝为官,会长时间呆在辽朝,这样帮他们寻找悬浮石就有了更多的时间,由此也能看出卓然的真心。这让东魁首,都多少有些感动,甚至想着若是真的能找到悬浮石,就不杀卓然了。
  双方商定,东魁首等人到幽州等卓然,等卓然到了幽州之后会与他们会合。
  第二天,卓然去找铁妙手看他定制长筒火药枪的情况。
  铁妙手刚刚完工,欣喜地拿出来给卓然检验。卓然检验了它的构造,与自己构想完全吻合,很是满意。要付钱,田妙手说不用,云燕已经安排其他人付了,卓然再三谢过。
  接着,卓然带着郭帅返回伍德县。
  因为卓然要去辽朝,云燕也就没有必要再到武德县去担任捕头了,而是留在家中照顾生病的父亲。
  卓然并没有着急着说这个消息,因为这件事还没有说定,他要等待着朝廷的最后的确认。
  卓然到的当天,便拿着那两只长筒火药枪来到了自己僻静的后花园进行检测。
  他先测试带膛线的狙击用长筒火药枪。这之前他从铁匠铺定制了弹丸,装填好绑在树上。对准了前方的五十步开外的一棵大树,用绳索拉动了扳机。砰的一声轰响,这声响动比他的火药手枪可要大得多,喷出了一股浓烈的红烟。那棵大树猛烈地摇晃了一下,树叶都刷刷落下不少。
  卓然走上前查看,只见一个酒杯大小的窟窿展现在面前,他用手指弹了一下,竟然摸不到底,找根树枝查看,这个弹丸基本射入有两寸深!这可是五十步外。
  这是脸盆大小的一棵树。看来这支枪的威力还真是厉害。加了膛线之后,射击的威力倍增。在要求射击精度不是很高的情况下,增加膛线能增加威力和射击的稳定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6/10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