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鼎(精校)第31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2/668

  “但是正因为这样,此子龙气全在人道胜数,若是一场大败,将直接折损此子大半气数,就算一时保全性命,也再无争龙之机。”
  儒服人说着:“那就是襄阳了。”
  道服人大笑,说着:“是了,论地理,就是襄阳,论时间,就是今年夏秋,这可定南方气运。”
  “此时,郑平原攻荆南,吴王伐五镇,王弘毅攻襄阳,若郑平原在襄阳城破之前,以及在吴地平定前,攻下荆南,就还有成龙之机。”
  “吴王在襄阳城破之前平定五镇,就可使兵十万上荆州,此势就可一举吞荆逐蜀,奠定南朝了。”
  “蜀国公能在今年夏秋前,赶在吴王平定前平了襄阳,就算江陵有着吴国水师,也难以对抗,必可正式成龙了。”
  这时,老人笑着,对两人说着:“你们听见了?”
  两个少年躬身说着:“听见了,这时龙气杂乱,非成就死,我们都有家世族人,哪能随意?谁得先机,我们就投靠谁。”
  三人不由微笑,说来说去,就为了自家子弟。
  庄兴,南郡洞口县人,为人清雅,以有知人之明着称,躬耕度日,以教导学生为快,虽说如此,庄族也是大族。
  庄兴收徒二十一,个个都是良才,其中有二人,一就是庄广,是自己孙子,还有一个就是石谦,被誉为“弟子第一”
  乱世君择臣,臣也择君,学了一身本事,当然不是埋没,选择谁当主君,就很关键了,这次讨论,无非是决定一点——以襄阳论龙!
  当下酒饱,两个少年都撤下酒席,看着两人出去,道服人遥望两人片刻,忽然长叹一声:“唉,此时无人,我看庄广才器虽不如石谦,却温润似玉,而石谦才器甚大,此时命数显黑气,只怕其寿就在一二年了。”
  听了这话,儒服人一皱眉,而老者遥望看去,沉默不语。
  一时间,亭内逐渐沉闷。
  片刻,老者问着:“我和石家是世交,其父又早去,事到临头,你可有办法为这改换命理?”
  道服人摇头说着:“庄门双壁,一碎一成,这不是密法,是自然而成,已经定下了,再也无法改变,你也别内疚,石谦早死是注定,你只是正好趁此有益庄广,过了这关,庄广子嗣连绵,位到卿相,你可舍得?”
  “再说,异术只是趁势,自救尚不能,何况救人?而还是这等涉及气运的人才,救不得,救不得,我可不想因此背生毒瘤,呕血而死。”
  老者叹的说着:“这就也罢了,可是石家人丁不多,你帮他传一子孙后裔,这总可以吧?”
  遥望远处,道服人沉思很久后,说着:“也罢,若是要改易格局,我却不敢,也是不能,但是多留一线后裔,不至香火断绝,我还能勉一为之,可选一福泽绵长,又有益男的女子,再以密法催之,只是还要你来配合。”
  “这无妨,我是他的老师,他现在父亲早去,又是世交,可以为他点婚,你看中了哪个女子,我就出面求娶,却是要快了。”
  “你放心,我既答应,却不会食言,郡西陈慧有一女,正好十六,求娶此女,只要三月,必有孕也!”道服人还是信心满满。
第一百六十二章
从军(上)
  罗田县城。
  因地处吴越边境,这座县城的商业发展,还是很不错。
  四个城门,从早上到夜晚关门前,络绎不绝的商队,从这里过去,或是停住下来。光是关卡收的税金,可以支撑这座县城的经济。
  在这个地方做县令的人,可以说是很幸运,不用过于操心财政上的事情,又不必像偏远县城,需要时刻防备着山贼的入侵。
  这里比邻着郡城,顺这官道一直向着郡城而去,骑马顶多一日路程,附近也没有隐蔽藏人的穷山僻岭,因此也没有山贼在此潜藏。
  远方的郡城,虽已经染上战火,可在这里却依旧是平静的气氛。
  不是军事要地,不是大城,不是要道,这样平凡的县城,反因此而得福,很少被诸侯看在眼里。
  早上,天刚蒙蒙亮,北边城门便已打开,有些商人,赶着大车,从这里入城,或是在城中进行着买卖,或是顺着城中道路,由南门行出,继续着商队的行程。
  主街道两旁的店铺,这时都开始打开店门,收拾着店铺,打扫着卫生准备做生意了。
  还有一些给别人做帮闲长工的人,也从家里出门,向着主家而去。
  一阵阵的饭食香气,顺着拂过的风,蔓延到整个街道。
  卖馄饨的老汉,已经推着车,来到了街道上,摆起摊来。
  三三两两的人,坐吃着馄饨,低声交谈着,整个县城看起来,都是这样平静。
  就在这时,从北门那里,晃晃悠悠的走进来两人。
  两个年纪都在十六七岁的少年,身上穿的衣服不新不旧,其中一个长的很是高大,带着些煞气,还有一个身材中等,长的很清秀,眉眼之间,却带着些油滑。
  凡是他们路过的店铺,店老板都很是警惕的盯着他们,直到他们走过去,方微微松一口气。
  街人望着这二人的目光,也是无奈里带着些厌恶。
  “大哥,你看,王老汉又出来摆摊了,咱们是不是……”个头稍矮些的少年,在看到馄饨摊的时候,转脸去问高个少年。
  高个少年瞥了馄饨摊一眼:“刘老汉无儿无女,何必总去找他麻烦?清静寺里的老和尚不是很有钱么?找他去要些吃食就是了。”
  “路远着呢,不过既然大哥说了,那我们就去吧!”矮个少年听了,同意了。
  二人的身影远去后,才有路人在后面嘀咕。
  “老人家,这二人是何人?为何他们所经之处,无人敢靠边?”有那在这里暂时停留的人,食着馄饨的同时,问着。
  “他们是这县里的地痞,高个的吴兴宗,矮个叫汤远,都是整日游手好闲,不时找些吃食,是这县城里有名的无赖,平日里没少诳要吃食。”
  “这些地痞敢打敢捅,上次有个店老板得罪了,半夜回去就被捅了二刀,虽然都在腿上,却也躺了一个月。这里的店铺老板,谁不让他们三分?”
  “没有官差治他们吗?”
  “嘿,你别看这两人是滚刀肉,和吴班头是同族,有些关系,而且作事还是有分寸,从不惹大事,只靠手段和这些关系,根本不可能在城里逍遥这样久,这二个滚刀肉,可是很狡猾,而且凡是被他盯上,肯定要倒霉,我劝你们,见到他们的时候,就躲远些,免得沾上腥气。”
  老汉没开口,一起吃馄饨的一本地人回答了他们的问题。
  他们议论着的二人,这时,已经顺着街道,走出很远了。
  汤远听着吴兴宗的话,此时却忍不住发起牢骚来。
  原因饿了。
  “大哥,我饿的有些走不动了。”
  “这里还有个馍馍,你先吃了吧。”吴兴宗从怀里掏出一个油纸包,递过去。
  汤远摇头说着:“大哥,这是你的份,我怎么能吃呢。”
  “什么你的我的,让你吃,你就吃!”吴兴宗扫了一眼,说着,不知为何,顿时汤远心中一凛,这才接过去,狼吞虎咽起来。
  “这一回,没有找到活计,是你我失算了。”吴兴宗走了几步,说着。
  “是这些人不识人哥哥和我都是识字,也有的一把力气,他们却死活不用!”汤远这时已是吃完,一抹嘴,不服气的说着:“哼,以后走着瞧,不弄点颜色给他们瞧瞧。”
  “嘿,别惹事,班头说了,我们已经使一些县里人不快,再惹了事,只怕他也护不着我们了。”
  说起来,吴兴宗和汤远落到这地步,还真是有些无奈。
  小时候都是父母双亡,虽有远亲,可离的远了,百姓生活本不易,又无人救济,不是靠着偷摸拐骗,根本不可能活到这样大。
  可当他们不想再这样厮混日子,想找个营生做的时候,却已臭名远扬,无人敢用了。
  只得偶尔到城外,给那些外来的商队做些帮闲的活计,勉强度日。
  就算这样,没有清静寺的大和尚救济,他们也很难活到现在。
  “这些人先不必去理会,你我弄到了食,再做打算。”吴兴宗说着:“这县里快呆不下去了。”
  “一切听大哥。”汤远说着,两人边说边向前走,有着些吃食垫了肚子,汤远不这样难受了。
  吴兴宗虽有些饥饿,可能忍耐,步行着,向着清静寺走去。
  清静寺在附近是一所有名的寺院,在罗田县城内的信众很多,远方郡城内也有一些大户人家常来,因此香火钱可不少,这里的和尚们生活的很滋润。
  而且,就算扣了香火钱,单是寺庙的二十亩菜田和二百亩农田,就满足庙里的食物要求了。
  吴兴宗和汤远便经常来到这里打秋风,求些食回去度日。
  一来二去,寺院里的和尚,都认识了他们二人。
  对这二人,和尚大部分不太喜欢。
  可寺院的监院大和尚高净法师却对二人很好,每次他们过来求食,总会帮助,否则在他们来过几次后,和尚就可能要开始赶人了。
  早上,正是和尚们用饭时,守门的几个和尚吃罢了馒头素菜,心满意足的走回大门处,开始打扫门前的台阶。
  偏偏这时,有人朝这边走来了。
  脚步声,让扫地的几个和尚抬起头来,本以为是香客,一看上去,本来还算好的脸色,顿时微变。
  “你们怎么来了?”因都是认识,一开口就没什么好口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2/66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