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鼎(精校)第3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7/668

  直接的说吧,就是天命正式分散到各蛟龙身上。
  可分给自己的这一分气运这样浓厚,让王弘毅颇为意外。
  只见这时,鼎器上阵阵波动,天空中突然有一丝丝紫气,垂了下来,使鼎中烟雾缭绕,甚至不时有着雷霆炸响。
  这时,鼎器变的更坚固,连厚度也厚实了不少,多了许多精美的花纹在鼎面上面,这些花纹非常神秘,隐含着无数的奥妙。
  只这样看着它在头顶不断的旋转,就会觉得流光溢彩,华美非常。
  但是更远处,丝丝灰黑之气却弥漫出去,显是失去了帝气镇压了。
  查看完毕后,王弘毅睁开眼睛,轻轻的呼了口气,心里终是略微安定下来。
  改朝换代,这本就是造成世间气运大乱的事,妖魔鬼怪,都有可能跑到世间来作乱,只因这时,诸侯相争,帝气尚不成形状。
  各地诸侯间,龙气出现的却很多,又混有许多蛟龙蟒蛇之相,着实的杂乱不堪,于是连人类自己,尚且不能掌握命运,对这些异类也就少了约束之力,借着世间大乱,出来行走人间,趁机诳骗诸侯,以得封赐气运的妖修人修,也绝不在少数。
  这时,自己能得享一丝大燕残余气运,已是幸运之极。
  大概与他现在所处的地方有关。
  当年大燕太祖取得天下前,亦是在这一片区域待过,最终得以借荆州作为跳板,向天下进军,最终平定了天下。
  襄阳城,更是大燕朝中一座大城。
  大燕覆灭后,帝气无所依托,自会再觅新主。
  直接下手灭燕的吴王魏越,由于禅让没有成功,算是以下弑上,只怕不但没有得到气运,反而使天下人,都视为叛逆。
  这人心背向,就是天命。
  吴王魏越,以前还有一线机会,就是胜利后再聚龙气,以君主之名,先稳国势,再灭诸侯,各个击破,但是现在,却已经完全没有机会了。
  想到这里,王弘毅眼眸眯起,浮现出一丝冷笑。
  不过,大燕龙气虽散,彻底腐朽还需要一段时间,必须加一把火。
  随后,他召见了十三司的王从门。
  “……就按孤刚才所说,在南方各地将这言论散播开来。务必要让这言论,早一些遍布长江以南。”王弘毅对着跪在下面的男子,这样吩咐着。
  他刚才已经说得很清楚,要让十三司的人,在南方各地,散播不利于魏越的言论,到底是大燕的根基所在,二百年正统不可小看,以大燕臣子自居的人不计其数,儒林之中,更是这样,只要推上一把,这把大火,一定能烧的更旺!
  “臣定当全力以赴请主公放心!”王从门跪伏在地上,落地有声。
  王弘毅挑选的十三司官员,都是选的面容严肃,说话简洁,心智坚毅,忠心可嘉的人,王从门就是典型。
  王弘毅对此人办事还是很放心的,于是挥手令其退下。
  一直看着王从门大步出去,王弘毅转过头,又想到了自己即将面临的称王大典。
  有着魏越的弑帝登基,王弘毅称王,就突然之间变的名正言顺了,对这件事,王弘毅表示现在自己很是轻松。
  再轻松的事情,折腾起来,让人头疼不已。
  十一月一日这一天,称王大典的日子终于到了。
  天还没亮,王弘毅就起了身,在宫人的服侍下,沐浴更衣,各种准备,出得宫门的时候,天边也才刚刚肚皮白。
  祭天的地方,在外城的一片空地上,离内城不远。
  石破天惊炮声九响,顿时鼓乐大作。
  歌声钟磐清扬,随着乐起,仪仗导引,编钟大吕清扬激越,王旗高举,上千亲兵手执金吾,肃容徐步而过。
  王弘毅端坐在乘舆中,前后三百侍卫簇拥,后边跟着四顶小轿,都是轿门密封,纱窗垂帷。
  王弘毅望往窗外,看着瞻仰出巡的百姓,纷纷叩首伏地。
  这一霎间,万民不约而同,山呼海啸一般呼喊:“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严格的说着,这是越格了,但是这时,山呼海啸一般呼喊,却瞬间产生着遍地紫气,这紫气一弥漫上去,就算是王弘毅,也觉得全身一热,身心都陶醉在紫雾中。
  平定蜀地,开垦荒地,赈济灾民,这是他的功业,现在蜀地连着几年大熟,渐渐民殷物丰。
  到了荆州,准备周全的班子立刻接管了政治,虽有水师大战,陆地却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治政。
  转眼半年过去,王业已经奠定根基,恩泽百万军民。
  但是这时,称王时,亲身感受这样称颂,还是充满了惊喜。
  不管是由于恩泽,还是由于气数,还有复杂的难以说明的理由,这时呼唤万岁,并无虚假,这无疑是非常吉利的开端。
  此时王弘毅坐在乘舆中王座上,俯视着这些叩首伏地的万民,这时一恍惚。
  恍惚之间,突然想到了地球上的前世,就算前世觉悟本性,洞察生死之奥,也只是一个普通大学生,一个普通的社会分子。
  不知道为什么,突然之间想起了,那段岁月,半间小屋,一只电脑,一碗康师傅牛肉面,加上了二只鸡蛋。
  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只是点着鼠标,有一口没一口吃着面,以此消遣时光,不知道生命的意义和前途到底在何方,想到这里,王弘毅的眼睛一下模糊了……
  远处传来一阵阵爆竹声,充满繁盛,更使着王弘毅一时间,不知道身在何处。
  一时间,又恍惚在着这个世界的前世,王守田的十数年历史。
  那时,乱世纷乱,胡人入侵,就算英雄抵抗,却纷纷倒下,眼见着北地数百万人被屠杀,眼见着汉家节节后退,真是心如刀绞。
  “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吾王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时车驾,来到长街南门,经过了半年修养,已经看不见攻城的痕迹,只见万千民宅林立街道两端,气象万千,繁荣依旧。
  王弘毅听着欢呼声,扫看着这些万民,顿时一下子惊醒过来。
  自己不管身在何处,我就是我,现在,更是有着自己的使命与责任。
  这些高喊万岁的人,一切命运都在自己手中。
  自己有责任在统治的同时,守护着他们,还能赐予他们很多东西,能把繁荣和太平在人间重现,能抵抗胡人入侵,能开创新的时代。
  王弘毅内心一阵激动,脸色变得潮红。
  直到高台前,乘舆落下,王弘毅才清醒过来,这时,见得文武百官,都跪在左右,不由微微一笑。
  这时,礼官将乘舆门打开,只见里面端坐一人。
  这时,紫气萦绕,王弘毅身着冕服,配九旒冕冠,衣绘龙、山、华虫、火、宗彝五章纹,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纹,共九章。
  带着微笑,从容而起,下得乘舆,这就是拥有蜀荆的王者了。
  鼓乐声响。
  “主公,时辰已到。”礼官这时,清了清喉咙,提醒的说着。
  礼司中选拔的礼官,自然极高妙,王弘毅见这样说了,点了点头:“开始吧。”
  一个礼官恭谨引路,王弘毅在这人的引领下,一步步登上高台。
  高台位于这片空地的中心位置,有着武器精良的亲兵守卫,距离百姓聚集之地很远。
  这是为了防备有人趁着这时暗杀王弘毅。
  这个距离,就算是神射手,不可能将箭射过来。
  挑选担当这次礼官的人,都是绝对可靠的人,并不用担心王弘毅安全。
  就算这样,周围的亲兵,个个警戒着周围的情况。
  祭天仪式,与天子祭天一样,只不过细节上略有不同。
  这是王弘毅第一次,以诸王之礼,祭拜天地。
  就在王弘毅登上高台时,风云呼啸,无数的赤气云集而来,这些巨大的气运,弥漫在高台上,化成了冲天的天柱。
  赶回来的通玄,远远望去,不由变色。
  称王称帝,前后不过一月,际遇和气相却完全不一样。
  此时,龙气翻滚着,直冲天空,甚至打破了云天,与天上星辰感应,有着赤气中,又有着紫气翻腾,正是真王之气。
第一百八十八章
登基
  “吾王万岁万万岁!”数万军民并百官,遥遥望见王弘毅亲祈上天,都齐伏在地,高声欢呼。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7/66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