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鼎(精校)第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8/668

  “大帅,朝廷驳回了您的请求,接下来……已准备好的传位典礼,是否照旧筹备?”虞昭小心翼翼问着。
  王遵之单手按在案上,沉吟只片刻,便阴冷笑的说着:“既然朝廷不要面子,这面子也不必给这朝廷留了,传位典礼不仅继续筹备,而且要大办!”
  王遵之冷冷说着,说完,又说着:“魏存东现在是何名号?”
  虞昭皱着眉,想了想,说着:“魏存东现在自封镇北将军。”
  “魏存东自封镇北将军,我就自号定远将军,我要下令,从今日起,本镇名号,就是定远将军!”
  “定远将军?”虞昭有些错愕看向王遵之,迟疑说着:“这……”
  王遵之根本未去看虞昭表情,他脸色铁青:“老夫自封名号为定远将军,召集群将群臣,我当一一重新授得官印和旗号,这事速速给我传下去。”
  “你这数日,要加点加工,将所需告身和官印,都雕刻出来,以及定远将军之印,在几日后的传位典礼上,老夫要将这定远将军之位,传于毅儿……还有,唤毅儿前来。”
  “……诺。”见事已至此,虞昭亦不好再劝,只得领令下去。
  片刻之后,王弘毅就赶来了。
  “咳咳……你来了。”王遵之面色很不好,身体靠于窗前,只勉强支撑着,目光却依然望着外面。
  天空中偶有飞鸟掠过,发出尖锐声音,王遵之侧脸上,亦随之现出兴味之色。知道王弘毅已到门外,于是,他并未转头,只望着外面,轻声说着。
  才说一句,便已是不止的轻咳起来,这便是王弘毅进来时,所见画面。
  王弘毅站在那里,目光落到王遵之头顶处。
  王遵之顶上,黄气沸腾,不但没有随着身体衰退,竟越发强盛,隐隐还有着几丝青色,可是老人最忌旺运,这气运鼎盛,不但不是福,反而是催死之兆。
  想到这里,心中就不由深吸了一口凉气,虽然之前拖了些时日,现在只怕再也难拖下去了。
  王弘毅垂下眼眸,暗自叹息着。
  王弘毅虽已经一世,却并非无心之人。
  王遵之对他虽无生养之恩,却有提携之义,且平时对他向来甚好,真如父亲一般。
  眼见其一日不如一日,身体渐渐虚弱下去,王弘毅心里自是不甚好受。
  不过,能比前世多拖上这几个月,已是万幸。
  王弘毅遂敛起伤感,步入房间,低声说着:“父帅,我来了,您身体……无碍吧?”
  “呵呵,已是老毛病了,不说它了,你且坐下,我有一事,欲与你说。”王遵之对自己身体并不在意,微微笑着,有几分意兴阑珊味道,一指旁边,说着。
  王弘毅走过去,却未坐下,而是走到王遵之身后,为其轻轻捶起肩膀来,动作力度恰到好处。
  王遵之本一直咳喘不停,这时候,倒真有些见缓了。
  王遵之之前连丧三子,只余这一私生子,自是比他人更加看重子嗣传承,现在被儿子孝敬,自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些小事,连他之前那嫡长子亦未曾做过,现在有子如此,他也该满足了。
  对于之前所做决定,王遵之此时已是再无悔意。
  不过只一会,他便让王弘毅停下来,好令其专心听自己说话。
  王弘毅应声,这时候方坐下。
  只听王遵之说着:“毅儿,我的身体,现在已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王弘毅嘴一张,欲说什么,却被王遵之立刻制止住了。
  “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这孩子不用宽慰于我,我的身体,我自己自是清楚的很。想必,是支撑不了许久了,只现在,有一事,老夫若不早些定下,心中着实不安啊!”王遵之微笑说着,说话间,亦是咳了数下。
  将掩口巾帕握于手中,王遵之脸上浮现出一抹不正常嫣红之色,虽片刻后渐消,仍让王弘毅看的暗暗心惊。
  “正如你所见,我只怕是快不成了,这镇中不可一日无主,若是我哪日突然去了,只怕给你留下许多麻烦。”
  这等话说来实在不祥,王弘毅忙站起身,严肃的说着:“父帅,这等话您以后再不可说。您只需好生调养身体,过不了多久,定能痊愈,切不能先从自己这里先失了信心。”
  看的出,王弘毅这番话,实是出自真心。
  王遵之很是欣慰,却只摇头笑的说:“刚才我已说了,你不必宽慰于我,这事情,我心中自是有数,多日前,我已将传位于你之事,写成奏表,呈交于朝廷,本想朝廷旨意一到,我就名正言顺的传位给你。”
  “不想朝廷如此乖戾,竟然驳回了老夫的奏章!”说到这里,王遵之又怒色满面的说着,指了指:“你去看看!”
  这案上就是有道旨意,王弘毅打开旨意,凝神看上,剑眉紧锁。
  “若是只有一镇,老夫会忍了,免得你名义不足,被人讨伐,现在拥有二郡,这魏存东能自号镇北将军,老夫不能?”
  “为了避免魏存东虎视,老夫本想自封镇南将军,想了想,还是自号定远将军,这名义足够号令数郡,又不至于太离谱。”
  “我镇坐拥二郡,杜恭真安敢讨我?吾儿,你可敢接下此位,为老夫分忧?”听着王遵之冷笑的说出这一番话,王弘毅心里顿时砰砰直跳,权衡着利弊。
  若不应此号,自己以后名分上就很难压制众臣众将,如是应了此号,镇外方镇,一些有野心的内臣,就可以此讨伐和叛乱。
  再凝视王遵之,感受着他虚弱的身体,和蜡烛一样的生命,以及浓郁的气运,心中闪过了一个词:倒行逆施!
  不过,这事若真能早早定下来,他做许多事情,便不会再束手束脚,方面了许多,这倒的确是件好事。
  关键就是能不能撑过以后一年甚至二年,把因此产生的人心浮动镇压下去。
  若是镇压下去,就是造鼎,若不能,就是倒行逆施,自取灭亡。
  想了想,王弘毅恭谨的拜下:“诺!”
  这一声应下,气数瞬间,就削去了三分之一,最可怕的是,原本的金印立刻粉碎,气运没有凭借,虽然还丝丝弥漫,却在王弘毅顶上盘着,有着丝丝流失的迹象。
  王遵之听了,仰天大笑,状极欢畅:“好好,果是我的儿子!”
  于是王遵之自封定远将军的事,迅速传了开来,继而震惊整个藩镇,众人震惊之余,皆同时陷入沉默。
  一时间,竟无人对此公开表示不满。
  太素县,县衙。
  自上次乱后,太素县原本还有三千户,现在只剩一千户了,勉强维持着县级,不过,县衙并没有改变,植满了槐、榆、柳、杨和各色庭院杂树,偶尔风动,还能隐约听见风铃悦耳的撞击声。
  此时金乌西坠,晚霞殷红似血,给所有的房舍树木,都镀上了一层暗红色的光,李承业匆忙而走,到了一处,就又见到自己父亲在摸着一颗大树。
  到了树前,还没有来得及说话,就听见父亲叹息:“大帅老来昏庸,竟然行此倒行逆施之事,嘿嘿,果是三年之运,此言不假,我等以后,就可奉旨讨伐了,不在这王家君臣束缚之内!”
  王家既然自号将军,就算不是扯旗造反,也可请旨讨伐,那时起兵的人,自然不受原本君臣名分的局限了。
  李承业也应着:“是,这真是天助我也!”
第五十章
造鼎(下)
  改变名号不是简单的事,恰相反,名号就是体制。
  王遵之自封定远将军,召集群臣群将,是必须的事,然后再以“定远将军”的名义,向众将众官发下金印和虎符,众将众官磕头应命,才算是完成。
  不用说,姑且不论反应,单是要雕刻各人金印和虎符,准备各人告身和文件,就不是容易的事,不过这事不必王弘毅来管。
  王弘毅现在已经是义从军的指挥使,扶案站起,环顾帐内。
  只见帐内众将林立,左面首位是黑衣卫大将丁虎臣,后面是二个营正郑大成和许令,再后面就是贺益。
  攻下了长定镇后,缴获的战马,使黑衣卫有了补充,不过也仅仅编制了一个营,使黑衣卫扩大到了三百人,贺益夜破柳镇有功,提拔成第三个营的营正。
  这些人是核心力量,前世丁虎臣却是忠臣,蒙老帅大恩,要护卫少主,最后关头还企图拯救少主,但是下面许令却兵变,杀了主将。
  这历史王守田当然熟悉,相信只要有丁虎臣在,就可使这支嫡系掌握在手中。
  盯了一眼许令,王弘毅却没有发作,前世的事,是前世的事,这辈子时过景迁,却不能这样问罪许令,但是加强监督是必须的,想到这里,他扫过了后面贾斗和韩阳,露出一丝神秘的笑意。
  笑完,就不再多看,又看向右面,张毅、何胜、柴嘉、贺仲四将,这四将或者夜破柳镇,或者防御有功,都获得了提拔,各掌五百人,成为了卫正果毅校尉,当然兵员是柳镇俘虏的兵将,稍有些问题。
  至于义从军的四个卫正,还没有前来。
  算起来,王弘毅手中掌握的兵权,已经高达四千三百之众。
  而其它镇内兵权,也就是长策都大将赫义一都兵力一千五百人,沙成都大将张允信一都兵力一千五百人,以及论功行赏,重建燕山都,由原本副将陆忠成升任指挥使,钱信赏金百两,李承业一卫五百人。
  最后,还有新降的顾许掌了一卫,驻扎在长定府。
  算下来,王弘毅已经掌握了四成兵力,这就是他的底气。
  诸将一起起身,轩昂而立,静听王弘毅发令。
  “现在局面,我已经讲的很清楚,这二郡之地,必须在我继位时固若金汤,不能出任何意外,我军挟新胜之威,雷霆天威,谁出头就立刻诛灭”诸将齐声应是,拱手行礼之间,甲衣碰撞连成一片,抹上了一股杀气。
  “部署必须立时完成,明日一早,就立刻拔营赶到各地!”王弘毅取过令牌:“张毅、何胜何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8/66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