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阳(精校)第24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9/301

  “地仙对周围已有很大影响了。”感觉到滚滚而来的灵气已带了点稀薄,王存业若有所思。
  自己吸取灵气,往往周围十里内都受到影响,那些神仙天仙,又怎么样呢?
  道人美其名清净,实是不肯就职干活,那对天地又有何益,想到这里,又记起前世道法的衰败,王存业心里一凉,感觉似是抓到了点本质。
  就在这时,他双目一睁,就见得一个红色的人影出现在房间内拜下,却是唯一的一只草头神。
  “怎么,有消息了没有?”王存业问着,他虽在长清郡,却派遣着草头神来往刺探消息。
  本来这是绝无可能办到,但现在王存业是钦差,有着他的命令,草头神却可来往帝都。
  一丝灵波传来,王存业吐了一口气,露出了微笑,思量一阵,说着:“你办的不错,等会和我一起进入冥土吧!”
  说着,就沉下心,只见灵池已有着三丈三尺,里面金液流淌,却是这些时日的进步,但离第一重大圆满(六丈)还差了许多。
  按照王存业的分析,白色转化成红色的比例是一比十五左右,红色到黄色也是差不多这个比例,故需要的法力越来越大,进展甚是缓慢。
  而在这时,龟壳嗡嗡运转,只见裂缝处有着一丝丝青色藤,仔细一看,这实际是细密如蚁的真文,这却是青铜印的神符真文。
  王存业有一种感觉,只要彻底理解和炼化此文,龟壳就可恢复一定的完整,虽离当年镇压轮回有亿万倍的差距,却可独立运转了。
  当下凝神,转眼之间,元神脱出,进入了冥土,眼前顿时一片幽幽暗暗的气机弥漫,世界陡生变化。
  一条黄泉之水呈现滚滚而显,但此时,王存业却和以前不同了,只见元神化成一个高十米的淡金巨人,身上十米的光焰弥漫,看起来威严肃穆。
  在身后,没有出现龟壳,但有着一件金色小印,印面上神秘青色花纹连成一片,却在缓缓转动,丝丝金光垂下。
  冥土的风刮过,才抵达就立刻化去。
  冥土中有着怪物和恶鬼潜伏,见了就远远避开,偶有着没有灵智的恶鬼扑了上来,草头神就咆哮着将它撕成粉碎!
  见着,王存业叹着:“相差太大了。”
  凡人死亡后,灵魂是灰蒙蒙,能有白光者都是有阴德者,而普通灵魂离红敕之神,有一万倍能量差距。
  所谓凡人灵魂如果不得官封龙气,不得万千人景仰,又没有修行,根本无法抗拒一个红敕之神,因为有一万倍左右差距。
  更加不要说金敕之神,里面本质至少有十五万倍的差距。
  要无龙气加持,所谓的“旌旗十万斩阎罗”,只是一种冷笑话,只需一日,一个金敕之神就可将十万军魂尽数打杀。
  王存业在冥土中,就曾见过一朝军魂和神作战,结果三个小时就溃败的事实!
  无论怎么样意志坚定,无论怎么样士气如虹,力量就是力量,冰冰冷碾压一切,没有丝毫侥幸,就好象阳世,无论你怎么样意志,一枪就毙命一样,绝不会因为有了信仰或者理想,就刀枪不入!
  正因为这样,所谓的心悟,如果不获得能级,就最多是纸上谈兵罢了。
  现实世界的灵界差距,远超许多想象力丰富的小说,这就是所谓的现实比小说更离奇了。
  当然王存业到冥土,不是感想这些,是进一步研究着《地阙真敕金章》的秘要!
  话说这《地阙真敕金章》,是此世界道门之内对冥土的研究,最高成就可以在冥土里成就金敕冥神,王存业对此已经非常赞叹了。
  所谓的白、红、黄、青、紫,并非是一家之言,和五行也没有任何直接关系,也不依道法区别而有区别,这是能级的客观显示。
  也就是无论道佛神都一样,连道祖佛祖都在其中。
  前世地球上,除非特殊际遇,活人修炼,无论是佛道,都止于金敕的水平,所谓金丹金身就是这样,这是人身的极限,无论怎么样运转周天,采集内外药,返回先天,或者证悟本性,莲开见我,受正果法职云云,也不过这程度,大把的菩萨罗汉都是在此位阶。
  能抵达青敕,都有帝君号,在西方希腊神话世界,阿波罗都没有此位,雅典娜正是此位。
  可这世界比起地球容易多了,这在本世界也许觉得天经地义,但在王存业眼中,却很有反差感。
  这时不假思考这些深奥的世界差别,默运着《地阙真敕金章》的道法,突见云气弥漫,须臾间一道光芒电闪而过,紧跟着一声霹雳,一物突自天空飞来,只见云雾散去,一座宫殿悬浮其上,长宽各有百丈,丝丝金光垂下。
  王存业闭目冥想,丝丝金光都被十方神印拦截,丝丝奥意就流淌过来,这里就是道门对冥土的研究和权限。
  不仅仅这样,只见着金身之上,还有一丝丝紫气隐隐出现,这就是钦差身份带来的淡紫气了。
  王存业虽不能取用其中丝毫,但却可以感悟着它的本质。
  威严博大,统御四海,生杀予夺,在这灵界中,更教人忍不住要俯身拜服,实在非同凡响。
  这就是龙气的道意,只是王存业关注的却不是这个,而是这淡紫色的本质。
  片刻之后,王存业更是叹息。
  这淡紫色,在灵界的角度,就宛然金刚石一样,甚至研究不了,探测不了,这就是天子以此和神仙佛分庭抗礼的本钱!
  有此龙气护身的话,在消散前,除非自己出卖,不然的话,刀斧箭石,甚至地狱万种刑罚,都伤不了半点。
  地球上有个故事,唐太宗游地府,是佛棍所创,实是可笑之极,天子之寿关于国运,区区阎罗或者判官何德何能能加之?
  联想起地球上欧洲,更是有着明悟。
  欧洲面积和华夏相当,却分成数十国,这样中世纪每一国国王的龙气,最多可以抵达金色,日后死亡,却可惩罚甚至打杀之。
  而不像华夏天子,集千万黎民之气于一身,紫气而生,可和道祖佛祖分庭抗礼甚至超越之,才号“天子”!
  当然朝廷衰退甚至灭亡,这龙气就不能保住了。
  这些思考一闪就过,丝丝金光弥漫,王存业感悟着《地阙真敕金章》的道法,丝丝带着冥土性质的法力就运转创造。
  玄之又玄,以至幽冥,神通法力因此而出。
  第二百七十三章
毫无顾忌
  一支骑兵一气不歇自京都赶到了上清郡,抵达了一处河前,心绪才安定下来。
  此时碧空万里,河道宽阔,波涛拍岸,面对这河水,为首的一个官员不由吐出了一口气。
  一人用手指着河道,说着:“尹大人,您瞧!这就是辅国真人的坐舰了!”
  “唔,的确是,我也看见了”尹知秋脸上划过一丝微笑:“下马,我们要拜见真人,别忘记了,他是钦差!”
  “是!”周围的人都一起应声,态度极是恭谨,原因说来简单,眼前的这身材高瘦的尹知秋,虽只有三十左右,却是刑部都检司主事的得意门生,位在令史。
  道法显世前,武林也不成气候,官府根本不必设立专门的武学,单是普通人组成巡捕,就可以使所谓的高手伏首认罪。
  但道法显世后,不但道人崛起,就是武者也突破束缚,出现了先天宗师,很大影响了刑事格局。
  特别是百年前的白沈宗,轰动了帝都,影响远达天下。
  白沈宗原本是一个落魄的镖师儿子,父亲死后受到虐待,因此心性坚忍,不知从何处得到一本武谱,专攻铁腿,竟抵达宗师境界。
  后来组建无师盟,成员六人,劫富济贫,因杀死退休回乡的官绅李常德而被朝廷通牒。
  刑部组织了大规模队伍进行追杀,转战七省,涉及十三家诸侯,刑部公差战死者152人,伤仅仅13人,可见其武功和手段的可怖,最后因疲倦不堪,在黎家岭被围攻而死。
  临死前,白沈宗仰天大笑,说:“余一生杀富济贫,不留余财,身经百战,轰传天下,虽身死余也足,快哉!”
  经过这事,朝廷才重视着崛起的武林力量,给予分化、安抚、打击。
  而刑部正式收集和组建都检司,培养着具备强大武功的能手,经过百年,虽都检司品级只有五品,却已经形成了一个举足轻重的系统,而尹知秋就是其中之一,所领的令史不过七品,却意味着此人已经超脱了古代“捕吏”的格局。
  这次行动,尹知秋就是都检司代表。
  这时,画舫也发觉了,大离岸愈来愈近,才靠上岸,尹知秋率领十几个人一齐跪下,报名迎接:“臣尹知秋拜见钦差!”
  王存业摆了摆手,说着:“起来罢!”
  尹知秋已行礼过,来不及寒暄,就说着:“真人,我方已经查得不少线索,但还需真人回去主持大局。”
  说着,就双手捧上一份公文。
  王存业听了一笑,不禁破颜一笑,说:“甚善,不想这样快就抓到些线索了,我来看看。”
  说着接过,觉得沉甸甸,上面还有封蜡,小心撕开封口,抽出来看时,是秋林道人和京治府的联合折子。
  看完后一笑,此时王存业一身便装,月白宽袖长袍,越发显的洒脱:“你们进来吧,留一个管着你们的马群,慢慢回去,别的都上船,我们这就乘船去帝都,这样快些!”
  尹知秋一怔,这河道水流不是很急,风也不算大,并不算快速,不及马匹连夜奔驰,但钦差这样一说,他想反驳,话到嘴口,却说不出来。
  当下就上了船,只见船只很大,上了十几人虽有点拥挤,却也不算什么,王存业笑着:“你们连夜奔驰,想必乏累了,叫厨房立刻上菜,用过后就去休息,尹知秋,你是先天宗师,这点不要紧,陪我说话。”
  尹知秋又是一怔,应着:“是!”
  他的心里却浮现出一丝诧异,他自然不是没有见过世面的人,气势沉凝手握重权的官员和诸侯也见多了,虽这些人同样有着使人战战兢兢气场,但却远不及眼前这人。
  仔细体会,这难道是钦差的威严?
  想想又有些明悟,这是一种伟力归于自己,深入骨髓的自信,让他不由受到了压制。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9/3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