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阳(精校)第27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7/301

  “至后期,载于玉牒,宗室十五万,负担之重,可想而知,此诚千古所未有,是许朝衰亡之重因。”
  “何也,重禄而不治事,岁岁增也,民不堪重负,纷纷弃地逃亡!”
  “这岂止于民,就算朝廷也不堪重负。”王存业说到这里,目光炯炯:“这是前朝衰退之重因,虽是世道,而理一无异,弟子惶恐,思之仅此!”
  虽没有一字说道门,但太上道主和成谨道人都不由变色,这所指的是什么,任何一点有智商的人都知道。
  太上道主的感悟更多些,道门三百年前初建,道君率先占领昆仑伐山破庙成就太乙,接着就是以大誓愿成就半步大罗。
  而同期有八位道人成就太乙,虽只有五位归于道门,三位游离其外,但也可见得那时喷薄而出的大势。
  而以后道门应运而起,遍于天下,占天下赋税一成,又有真种和赤阳迎劫丹赐下,一时间道人数目膨胀,据不完整统计,天仙位业三十位,神仙位业四百零三位,这些人吞吐灵气,分薄气运,别看道门威震天下,实际上虽不至于入不敷出,但也几无余粮。
  只看这三百年来,无一人能成太乙,就知道其中道理,难道这三百年来,没有人能堪破天机领悟太乙?
  非也,就算是有一百个道君,在这时也只能限于天仙和神仙。
  何也,唯气运和位格所限。
  还是这话,中二才会相信“心悟”了就有天地大位。
  太上道主就问着:“若汝在前朝,可有良策?”
  王存业并无丝毫笑容,说着:“师祖,取之是天下之理,并无过错,唯取之者多寡,是善恶之别,天数之移的主因。”
  “师祖问我大政,弟子不胜惶恐,只是就算弟子在许朝,这宗室之法是大数,是国本,万无能改之理,只有尽力办好自己的事,略延些国祚,别无它法。”
  王存业的意思很明白,剥削是天地至理,朝廷、君王、道君、天帝都是,除非不建立任何体制,不然没有谁能超越这个法则。
  王存业不相信有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大同世界,他只有一问:大同世界的政府运转,要不要费用?
  要的话,费用怎么来,难道政府本身能生产?
  天下奉一人可,这就是天帝,除天帝本身可垂拱而治,享天地大位和气运,别的神道都各有职司,以事生产,这就可以维持和发展。
  但要是奉百人千人万人为君的体制呢?
  负担顿时增长千倍万倍,最恐怖的是,这些不事生产只享气运灵气的集团,还在不断增长。
  虽没有明说,但暗示非常清晰,这仙人就是典型的八旗和勋爵,不事生产,不停吸取灵气,坐享气运。
  建立神道为下仆,是可以延缓,但随着仙人越来越多,封神榜的神道,终有承担不住的一天,这是不可避免的未来。
  但是你要我解决,抱歉,这是道门的国本,解决了道门也不存在了。
  如果世界上什么事都能解决,还要“革命”(天命转移)和兴衰干什么呢?
  一瞬间,王存业都生出明悟,醍醐灌顶一样彻底明白了道门为什么衰退的主因之一!
  想起了地球道门初建时,天职重箓每代只授一人,到宋明清时成千上万,不由苦笑。
  想起了前世地球上不少仙侠小说,以建立仙道,和推广修仙为宏法,并且沾沾自喜,更是苦笑——这样多仙人真人,怎么养?
  当然要解决很简单,就是仙人也要干活,可仙人都要干活,担任职司吸取愿力,这和神道又有什么区别呢?
  想到这里,更是生出莫名的悲哀,这是明明看到问题却无法解决的悲哀。
  太上道主,审量着王存业,足有移时,才一叹说着:“我明白了,时间不早了,你登上天舟吧!”
  王存业再也不想继续这个话题,听到这话,反而松了一口气,深深稽首,退了出去。
  这次就不再迟疑,直接飞向天舟。
  抵达天舟,见得天舟有百丈,上面甚至亭台楼阁连绵,舱室至少有百间,可住所有地仙有余,心中不由暗叹,果是仙家富贵。
  才上去,就见着几个道人,都是简单道髻,带着一种生生不息气息,这至少是生生不息的地仙位业。
  王存业落在甲板上,没有说话,先向下看去,只见道岛清晰,屋舍连绵,一派繁荣之景,心中就想:“这一去,这一船道人,不知几人能回?”
  至于刚才产生的悲哀情绪,王存业已丝毫不存,这种问题,是体制创建者的问题,别人思考就算不是中二,也是文青。
  这样想着,眸子幽深,已望向埋骨之地的方向。
  别人或者惧怕,对王存业来说,却是由棋子转为棋子的关键一步。
  不虑长远,只问今朝,这才是王存业此时认为的大智大慧!
  无所畏惧,心向往之!
  第三百零四章
大势将成
  天舟
  王存业长长呼出一口气息,离开了道岛,已过去三天。
  三天时间不多,但巩固了五气朝元,识海中十二丈半灵池波涛生灭,一片纯金色,略有些青意。
  到了这一地步,王存业停了下来,将道胎收了,渐渐转为平稳。
  修行已完,心中忖着:“这次天舟去海外,已过了一半路途,是蛇是龙,就看这一关了。”
  这些时日,王存业早就明了,生死转盘本身修复强大,必须大量生死之力,这埋骨之地对别的道人是凶途,对王存业来说,就是必经的过程。
  想到这里,王存业一笑,起身步出房间,只见还在海上,万里碧波,青气映空,正是美景,就听着有声响起:“这位真人,久违了!”
  王存业顿住身,一看,却是宁清道人,于是笑着:“原来是宁清真人,许久不见,今日却在一条天舟上!”
  宁清道人稽首为礼,笑着:“这是缘分,不过抵达埋骨之地后,都是同舟之人!”
  王存业微微颌首,稽首还礼,天舟前去十九只,但只会留下一条,别的都会回去,这是由于天舟宝贵不能浪费。
  正常下,天舟内部封印的清水食物丹药,足二百三十一个地仙二十年之用。
  就在这时,传出了一声咳嗽,两人侧身看去,不远出船舱里出现一个双鬓微白的道人,手持着一个紫竹杖,挂一只红葫芦。
  宁清道人笑着:“原来是寒星真人。”
  这实际上就是介绍,王存业还算恭敬,对着寒星道人稽首:“见过师叔!”
  寒星道人见王存业看上去十七八岁,眸如点漆,矫矫不群,心中冷哼,脸色阴郁,勉强回了一礼,就侧身离去。
  宁清道人有些尴尬,笑说着:“寒星道人就是有些脾气,人还是不错!”
  王存业一笑,没有说话,刚才看过去,这道人也就是地仙中阶生生不息的阶段,并且还有着强催的痕迹,这种程度的地仙抵达埋骨之地,必死无疑,谁会和死人计较?
  宁清道人双目凝注着王存业,沉声说着:“玄尚道友,此去埋骨之地凶险异常,我们还要同舟共济才是。”
  王存业听了,一笑:“那道友有什么想法呢?”
  宁清道人略动了一下身,诚挚说:“我想,我们可以立下道誓,生死与共。”
  “生死与共?”这话才入耳,王存业就心里一跳,若有所思,宁清道人见了,就更仔细说着。
  王存业微笑听着,听了几段,不禁暗想:“这不是地球上小说里所谓的团契,不过更加强了威力,能彼此约束,甚至相互不得隐瞒,要露出底牌,这就绝不可能接受!”
  就听着宁清道人说着:“……道誓后,就可放心后背给道友,谁有不好心思,道誓反噬,谅也抵抗不得,你说是不是?”
  王存业听了,口中笑着:“这说的是,不过我有些不同,身上有些秘密,却不想签这个道誓。”
  宁清道人听了,微蹙眉,敛去笑容,说:“道友,这二百三十一个地仙,都分成一些分队,都有道誓,您不参与,只怕有些不妥。”
  “无非是生疏罢了。”王存业淡淡的说着,说实际的,能来地仙大部分都是中下层,抵达五气朝元者不过三十个左右,或许联合起来可以镇压王存业,但要逃却基本上没有人能围堵住。
  失去了中土神仙天仙太乙大罗,王存业顿时就觉得身上一松,再也无所顾忌,当下一笑,说着:“道友多看些,我告辞了。”
  说着,就转身离去。
  见着王存业离去,宁清道人不由脸色铁青,这道契生死与共,彼此分享,具有很大约束力,本来是对大家都有利。
  宁清道人存着烈士之心,却想着利用道契拉着王存业同归于尽,打比方说,陷入困境,他誓死不退,王存业也就不得不留下一起死,这是最高明的手法。
  可不想王存业根本不理会。
  但是转念一想,又微微冷笑:“你拒绝道契,就是自绝于人,舟中二百三十一个地仙,谁不同仇敌忾?看你以后却怎么自处!”
  想到这里,冷哼了一声,返身到了一处大舱中去。
  这处大舱,坐着几十个道人,个个身上金光翻涌,灵云喷涌,其中又有五位真人安坐在其中。
  中间是一个老道,一身大红道袍,面带肃杀,却是昆仑的崇真道人,昆仑是道门之主脉,此人也就无形中成了核心。
  宁清道人上前稽首,说着:“惭愧,弟子却有负所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7/30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