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我们不走丢(校对)第1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1/138

  孟婆望定决绝背影,口占一偈,兀自念道:
  劝汝莫立契,爱恨难解结。
  一日结成孽,十世终难切。
  吾见孽缘入,几皆尽磨折。
  本如梦一场,何妨空虚灭。
第187章
孟串儿番外之二世奇缘
  我从床上醒过来的时候是凌晨三点半。全身都汗津津的,枕边一片濡湿,不知道是汗水还是泪水。
  恍惚间我分不清我到底是谁,是林千星,还是孟串儿……那个眉目如画,笑起来若朗月入怀的韩一辰,就是于小山???
  怎么会有这么诡异的事情?我他妈的是不是被人下了什么蛊啊?居然还梦到了孟婆??哈喽??孟婆??要是有一天你的朋友跟你说,梦到了她的前世,不对,应该是前X10世,还梦见了孟婆,你大抵会揍她一顿让她清醒一点吧。
  这千星和一辰,连名字都是对应的,林千星临跳崖时候的心碎,梦醒时分还足够让我窒息,那种肝胆俱裂的感受竟然如此真实。
  我给李燕儿发了个微信,让她起床的时候给我打电话,没想到李燕儿秒回了我:“夜半被噩梦惊醒,方便的话可以跟我聊聊。”
  我把电话拨了过去:“我大概能知道血契是怎么回事了。”
  李燕儿听上去十分惊讶:“血契在古代就是个传说,到现在都已经失传了,我也只是听我的老师讲过,你是怎么知道的?”
  “我梦到的,只是我不明白,我喝了孟婆茶,为什么还能回忆得如此清晰?”
  “嗯??你梦见孟婆了??”
  “这个不重要,你帮我做个阿卡西记录的读取吧,我看看第二世是怎么回事。”
  李燕儿沉默了一会儿道:“虽然我还不知道,但是我觉得应该也挺惨的,你一定要读取吗?”
  “嗯,开始吧。”
  申请,读取,开始,在此不赘述了。
  “上次你说其实我一直在他身边,只是他不知道,这个怎么说?”
  “我亲爱的孩子,阿卡西记录的读取者告诉我,你的游魂一直在他身边。”
  李燕儿给我普及了一个概念,她说人有三魂,命魂、驱魂和游魂。命魂又叫真魂,是累生累世负责投胎的那个,阿卡西记录的读取主要在这一魂上。
  驱魂就是投胎的身体自带的,主管这一世。游魂的概念解释不清,可以当做是一种执念,人若无游魂,就等于三魂不齐全,不齐全就容易出问题,容易出现天灾人祸,生命会比较动荡,痛苦不堪。
  所以李燕儿急于解除我的血契,是想让我的魂魄归位——这都是李燕儿的一面之词,纵然到了今天,我仍然将信将疑。
  而且什么游魂,什么血契,我完全没有感知到所谓的血契给我带来的痛苦,为什么要莫名其妙地解除?
  “我跟他的第二世是怎么回事?”
  “我亲爱的孩子,阿卡西记录的读取者告诉我,因为你许下了修行大愿,所以第二世你是一个……和尚。”
  和尚??什么鬼???我问道:“于小山呢?他是什么东西?”
  “他没有同意我进行阿卡西记录的读取,所以我无从知道于小山在那一世的情况。但是我可以看到跟你纠葛最深的是一位公主。”
  “公主??和尚扯上了公主??这不是对佛法大不敬吗??”
  “太具体的无法读取,我这边能感受到的就是两个字,惨烈。”
  “我他妈的不会又跳崖了吧?”
  “你没有,你被乱箭射死了。”
  我在电话这头无语了,被乱箭射死,还不如跳崖呢。至少跳崖还是我自己选的,乱箭这东西,一听就是身不由己。
  我有点后悔打开这段记忆了,仅仅这么简单几句话,我的心口开始了尖锐的,绞肉机一样的疼痛。头痛欲裂,有某些脑仁儿里面的东西像烟花一样爆裂开来。
  伴随着疼痛居然还能袭来一阵浪潮一般的睡意,黎明破晓前,我又困了。困到意识模糊,说不出话。我最后一丝清醒消失前,我知道我又要开始冗长的梦境,这一次是关于我跟他的第二世。
  我真的是个和尚,法号空如。现在我还不能叫做和尚,只能算个沙弥,因为我才十岁。
  爹娘从小就没见过,方丈也并不与我说起俗世父母之事,这是个乱世,反正兵荒马乱的也与我不相干系。
  打小我就长在应天府的护国寺里,这是个皇家寺庙。香火吃食皆是不缺的,也用不上云游和化缘。
  每日里扫扫落叶和尘土,收拾一下禅堂和客房,就是跟着师父上早课晚课。一日两餐,过午不食。有时候师父也会让我去喂喂过来讨食的野鸡野兔,还有总是飞下来在大雄宝殿外听经的鸟儿们。
  能证得佛果是我小小年纪的宏愿,清规戒律听上去复杂,但若是记事时候就遵守,也就习以为常了。
  有天我正在喂野鸡,忽然后面“噌”地飞来一只流矢射中了面前的野鸡,一箭贯穿双目,野鸡连扑腾一声都没来的及,就一命呜呼了。
  “中了!哈哈哈!我真是神勇!”一个娇俏的稚气未脱的小女子的声音,如银铃般悦耳。
  一个穿着对襟金丝穿凤红色小袄的小丫头,拿着一把看上去像特制的小孩子用的非常精致的弓跑了过来。
  我不忍见野鸡死状,皱了皱眉,拱手道:“阿弥陀佛,它又没有招惹你,你何苦一定要它性命,造自己的杀业。”
  小丫头的个子跟我齐平,她捡起野鸡,丢给后面跟过来的侍从下命令道:“去,给本公主拾掇干净了,架火铐起来,再放点竹盐。”
  然后转脸冲我:“我乃本朝润国公主,你这小和尚怎地见了公主还不跪拜。”
  我行了佛礼:“给公主请安。”我并不奇怪,寻常人家是进不来护国寺的,连官员命妇也只有大节庆的时候才得以参拜,这小姑娘定是金枝玉叶。
  润国公主笑了笑,小脸儿红彤彤的:“小和尚,本公主今日心情好,你要不要一起吃烤鸡?”
  “阿弥陀佛,出家人不能沾染荤腥,小僧也并不想跟这只鸡有什么因果。”
  “哈哈哈,你说话好有趣。这不能算是你跟这只鸡的因果,只能算作我的,就算你不在,我也要杀了它吃了它,你只不过是机缘巧合而已。
  佛语有云,已作不失,未作不得。今日正好撞见,不一起共享美味,岂不是逆天而为?”
  我简直哭笑不得,这个古灵精怪的公主满嘴里歪理邪说,却有着自己的三分道理。在寺庙里待久了,不是听师父讲经说法,就是跟师兄参禅打坐,从没跟尘世里的人有过任何牵扯。
  我的心像被什么东西撬动了一下,山门里正殿前,香在焚,袅袅白烟静定般,一线冲天。
  一念起落,便是沉沦。
第188章
孟串儿番外之炼心
  润国公主有一双轻轻袅袅的吊梢眉,长眉入鬓,丹凤眼,看上去不超过十岁的样子,眼波流转,小小女娃有种说不出来的灵动,言语无法形容。成年之后我学会了个词儿可以用来形容她,叫风情。
  “喂,小和尚,有柴草么?”润国公主微微翘起精致的下巴,指着我问道。
  “有的,请公主稍等。”我跑到禅堂拿了些柴草过来。此时他的侍卫已经将野鸡的内脏都去掉了,我很庆幸我没有看到这血腥的一幕,从而对润国公主生出了一丝感激。
  “你不必收拾这鸡的毛了,只涂上这片地里的黄泥和柴草拿过去烤了就成,上次李师父就是这样做的,好吃得很。”她在对侍卫指手画脚。
  侍卫依言照做,升起篝火,把涂好的鸡置火中煨烤,待泥干鸡熟,剥去了泥壳,鸡毛竟神奇般地随泥壳脱去,侍卫的力量用的恰当好处,露出了赤红色还留着油的鸡皮。
  我从来没有闻过如此诱人的食物的香味,那种诱惑钻进鼻子,直逼人心,胃和肠子引起一阵不受控制的蠕动,然后咕噜作响。
  我脸如火烧,不禁低头呼念佛号,想不到这人间随意一烤,却是我毕生无机缘尝得的无上佳肴。
  润国公主嘻嘻笑着把小脸凑近我道:“小和尚,要不要一起吃鸡?”
  “不不不……出家人戒荤腥,不吃肉。”
  “你白白念了佛,连‘三净肉’都没听说过么?也罢也罢,你在皇家寺庙里长大,自是不必体会化缘之苦。”
  我好奇地抬头问她:“你怎地知道如此之多?”
  润国公主骄傲地扬起小脸:“我听皇兄说,最早最早的出家人,施主施舍什么便吃什么,不见为我杀,不闻为我杀,不食为我杀,能果腹就行了。这鸡明明是为我杀,又不是为你杀,凭什么就吃不得了?”
  不待我辩驳,她又继续说:“再说了,你没听过文殊菩萨的那句‘修行三大劫,反被老僧嫌’的故事吗?你坚持不吃我的鸡肉就是着了相了,金刚经读了也白读,连无我相众生相寿者相都做不到,你证不得果位啦。”
  她说的话里有个故事,相传有一位禅师非常执着于见文殊菩萨,文殊菩萨幻化身形到他身边他却认不出,懊悔不已。
  后来禅师证得果位,去做了一名扫地僧。有一天在灶台做饭看见文殊菩萨骑着狮子绕着灶台跑圈,禅师举起扫帚便打,边打边说:“我是我,你是你,文殊是文殊,如今你又来做什么?”
  文殊菩萨知他悟了,欣慰地现身空中说了四句偈语:“苦瓜连根苦,甜瓜并蒂甜。修行三大劫,反被老僧嫌。”
  如今由润国公主说出来,我不禁哑然,不过为了撺掇我吃肉,讲出这么大一堆歪理来。不过我却为此再也无法拒绝这让人垂涎欲滴的鸡肉。
  她撕了一个鸡腿给我,初破食戒,我舍不得一口吞下,用门牙轻轻磕了鸡皮,撕了一小块肉下来,鸡让他们烤的外酥里嫩,汁水四溅。
  我几乎每一丝肉都仔细咀嚼,体会它经过牙齿、舌头、喉咙然后咽下。我非常用心地享受着,几乎连指头也一并咽下。
  直到整只鸡腿都熨帖地进了我的胃,骨头中的滋味都让我嚼得丝毫不剩,又吮干了手指。润国公主看着我的吃相直呼有趣,连自己的鸡也不吃了,又给我撕了一个鸡腿。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1/1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