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生我们不走丢(校对)第7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4/138

  “出去玩!”
  留下婷婷和于畅面面相觑。孟串儿这么做也是有目的的,一来让她做一把手的消息再发酵一周,给各部门习惯习惯;
  二来,给婷婷和于畅留点心里缓冲和加速进展的时间,她不在两个孩子更能同心协力放得开一些;
  三来嘛,来这里已经快两年了,一天都没有休息过。如今尘埃落定,全身肌肉放松下来,竟是累得不想动弹,而且最最重要的是,大猫猫都已经看上去像个正常人了,她却一直忙忙忙,没有单独在一起的时间。
  于小山从小名儿那里取了药回家就看见孟串儿做好了一桌的菜,有鱼有虾还有他最喜欢吃的牛肉,还拿茶杯倒了两杯红酒。
  “呦呵,今儿啥日子?”
  “不告诉你,反正我今天开心,接下来我能休个长假,咱俩去旅游吧。”
  “嗯?你这大忙人连面儿都看不见,旅游你又有时间了?”
  她把于小山的鞋摆进鞋柜,转身看见他正拿指头拎着一块牛肉往嘴里送:“洗手去!脏不脏!”
  “我们公司给每个人有固定的旅游经费,一年限用一次,费用不超过一万,超额部分自己支付。”
  “哦,合计我这是沾了社会主义大锅饭的光儿,所以我现在是不是应该改口叫孟总了?行啊,我带你去云南。”
  “滚犊子!为啥去云南?”
  “那有个茶园,马上就不是我的了,花了很多功夫和心思,不带你看看太可惜了。”
  孟串儿把筷子递给洗完手的于小山:“你把云南茶园抵了?福建茶园已经给小城了,这事能不能再缓缓……我这边……”
  于小山挥舞着筷子大快朵颐:“不聊这个,已经定妥了,吃完饭定机票走人。”
  云南的茶园面积不是特别大,在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子旁,这村子有些年头,门口就是一个几百平米的宗祠。
  客家人宗祠常见,但云南这边延续下来的客家人不常见,而且这个宗祠应该算是其中比较有特点的。主座福寿堂为三进堂加两侧大厢房结构,木构建筑。
  四周封火墙,东西并排主次两座。一进正门古朴大气,门墙两侧是宽大厚实的石方柱,门顶有青石板横梁,横梁上方镶嵌着一块青石匾,匾上方方正正的楷体“李氏宗祠”四个大字。
  在匾上有一瓦覆木质遮雨飞檐,历经几百年岁月沧桑仍完好无损。“这地儿真好,早知道把古琴带来,弹一曲花好月圆的《良宵引》。”孟串儿摸着雕梁画栋的宗祠大门难得文艺一把。
  “你可拉倒吧,再把狼招来!”于小山毫不留情地刺了她一句,狼没招来,招来一个大飞脚,疼得他直龇牙。
  村长是一位六十多岁的老者,穿着蓝布衫,薄黑裤子和一双老头鞋,矍铄精神,显见是跟于小山老熟悉了的,见面连寒暄都没有。
  “小山来啦?房间还给你留着呢,没人动,今晚宰只鸡,咱爷俩可以喝点。”
  “谢谢李叔,不用忙活,我就是带着我媳妇儿过来看看。”
  孟串儿边用手暗暗狠狠掐了一下于小山胳膊边微笑点头示意李叔,从牙缝里挤了一句:“谁是你媳妇儿。”
  操!这一下子肯定掐紫了,太特么疼了,还不喊,就只能一面皱眉一面瞪眼一面笑。
  李叔一点没发觉,趿拉着老头鞋点点头走了:“茶今年长得很好,别人家都采完了夏茶,咱们家都是古树要慢一点,这个当口你们来最合适。我不耽搁你们了,饭点儿回来就行。”
  于小山牵着她的手一路走到茶园,孟串儿看什么都很新鲜:“我还以为你说的三百年老树的普洱会是那种很高很高的参天大树,原来也没有那么高啊。”
  “这个树上面为啥都有白色的小绒毛啊?看起来像下了雪一样。”
  “普洱茶是这个树上的叶子吗?直接采叶子可以泡吗?”
  于小山忍俊不禁:“你怎么跟十万个为什么似的,来来来,我带你做一点。”
  他教她,采摘的时候叶芽同采:“一叶一芽采一芽,两叶一芽采一叶一芽,三叶一芽的采两叶一芽……”
  她恍然大悟道:“反正就是留点叶子不要全赶尽杀绝的意思呗。”
  “对头。但是咱们要做一饼有意义的茶,那就全找一叶一芽的采。这样金贵。”
  “那还不简单,不用刻意找啥一芽一叶,就全采芽就得了。”
  “滚犊子,你那不是霍霍人呢吗?你采完了,剩下一堆没芽的叶子别人咋弄?”
  孟串儿一下子笑到满地打滚:“哈哈哈哈……别人没法弄就别收你这个茶园算了……”
第107章
李林和任军的阴谋
  忙活了一下午,回到村长家的时候鸡早就烧好了,于小山把采的那堆金贵的芽儿摊在院子里竹布上,等着含水量小一点的时候再杀青揉捻和解块。
  村长哼着山歌把鸡端上来,咕嘟咕嘟还冒着热泡泡的鸡肉配上土豆芳香四溢,又倒了三杯自家酿的桑葚酒。
  孟串儿口渴先咕咚咕咚喝了一杯,村长一回头发现酒杯空了,嘴巴张成O形望着于小山。
  后者无奈地耸耸肩:“李叔你甭管她,有酒胆,没多大量,喝多了会胡闹,要酒喝的时候也拦不住,爱咋咋吧。”
  转头又冲她:“你悠着点,这酒后劲大。”
  “那正好!喝多了我们可以打斗地主啊。”孟串儿搓搓双手,狡黠地做出建议。
  村长不明就里听到这个提议十分感兴趣:“好啊,我很久都没摸牌了,原来偶尔也是喜欢打几把的。”
  于小山吓得赶紧使眼色,想拦没拦住,一个劲冲村长摇头,村长还以为惦记着怕他麻烦,笑道:“没事,家里有扑克。”
  家里有扑克?这不是家里有没有扑克的问题,这是小姑奶奶会不会手下留情的问题,于小山曾经特别不服气孟串儿的斗地主技术,怀疑这丫头是不是闲的没事吹牛B。
  连着打了一周,最后不仅钱输光了,还被逼着写下字条:“于小山承认孟串儿是世界上斗地主最牛B的人。”老李头肯定是疯了才会响应这种提议。
  孟串儿抓了个鸡腿正在啃,听到这话,伸出油腻腻的手爪子拍了两下:“好呀好呀,吃饱喝足就打。”
  于小山一百万个无奈地叹了口气。
  饭后村长兴致勃勃地拿来了扑克,孟串儿还颇为体贴地定了小赌怡情,一元钱一局,可怜的李叔在输了一百多之后就找了个借口不玩了。
  “李叔咋走了,我还没玩够呢。”
  于小山戳了一下她的额头:“老头一个月才赚多少钱?你就不能放点水?”
  她一拍脑袋:“啊!我给忘了,我明天还给他就是,那你陪我玩。”
  于小山内心的是拒绝的,但是又不好在这个时候扫了她的兴。
  直到把于小山微信零钱里的钱全赢光尤嫌不足,两个人开始玩扇嘴巴子的。
  孟串儿偶尔输几次,他都舍不得扇,只手掌心稍微贴点脸就放下,这个丫头的性格是做什么都认真,赌博也赌得极其认真,特别珍惜每一次赢的机会。
  “哈哈哈!闷抓春天加两炸,16个嘴巴子!”
  “啪!啪!啪!……”扇了三个之后于小山有点急眼了:“孟串儿你心里能不能有点逼数,我扇你啥力度你不知道啊?你这扇冤家呢?”
  “有本事你自己赢,赶紧的还有13个!”
  村长在屋子外面经过的时候偷瞄了一眼,就看到这一幕,连连摇头:“这年轻人的癖好,真是不懂啊。”
  终于折腾到了半夜,万籁俱寂,几声狗吠更对比着山村的夜晚宁静祥和。酒也多了,人也醉了。
  两个人相拥在一张木雕很是精致的双人大床上,她在他胸口的位置,听着他的心跳,禁不住满足地喟叹:“上次你说赚够了钱就隐居,我们就找这样一个依山傍水的小村子,
  养些小鸡小猪小鸭子,种茶采茶过一辈子,若是想出去体验花花世界再随时出去,好不好?”
  “嗯。”半生颠沛流离,一颗心在红尘中晃悠来晃悠去,怀里拥着的这个野丫头就是归途,其实她说的就是他最想要的生活。
  可是山村里的孟串儿跟那个花花世界中的孟串儿不是一个人,每次她化好妆踩着小高跟奔赴一个个项目现场和应酬酒局的时候,总觉得很陌生。
  她是一个对存在感和被认可的感觉要求极高的人,她可能都看不到自己的内心,如果不是经历千辛万苦彻底转了性子,未必能过得惯日复一日无波无澜的生活。
  一开始他就看透她骨子里的倔强,不服输,这些都是需要惊心动魄去匹配的,所以她才会义无反顾地去阿富汗,才是那个在同事牺牲之后不顾生死履行职业记者职责的孟串儿。
  这跟十年前的自己多么像,那时候是劝不听,骂不移,打不散的。
  而现在的自己,一句阅尽千帆就可以概括全部了,他太想把她留在身边了,想得心都疼,可是现实残忍,柴米油盐酱醋茶是基石,很多事他不能装作看不见。
  包括这次把茶园抵了,是因为于小山知道即使是淘淘姥姥那500万,也是要还的,人若是失了信誉就很难在社会上立足了,这些压力他不能让孟串儿一个人扛着。
  孟串儿还在嘟嘟囔囔自说自话,逐渐声音越来越小,开始熟睡。
  他拥紧她,最近左眼皮总是狂跳,有种冥冥之中要发生点什么的暴风雨前宁静的预感,他摇了摇头强迫自己不再去想。
  睡梦中的她蜷缩在他的怀里,双手抵着他的胸膛,偶然无意识地动一动,似乎是在寻找最舒服的位置,都已经这样久了,其实早就应该恢复到老夫老妻的状态。
  但是他们的每一天都像熊熊烈火在燃烧,曾经以为总有一天会烧干,烧干就拉瘠薄倒,没想过这火是人间没有过的无量天火,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
  而他早就心甘情愿地接受所有结局,包括灰飞烟灭。想着想着,也就困了,这样安静的难得的夜晚,真好。
  在云南的茶园里住了一周,直到于畅和曾婷婷两个小鬼,已经开启了连环夺命催的模式,两个人才恋恋不舍地带着那饼制作成型的生普茶饼回到C城。
  回家后于小山把茶饼放在了小餐桌那副梵高的星空画旁的茶盒子上:“这个茶得三年后才能喝,咱家温度刚刚好,你不要好奇把它拆了那就没意思了。”
  孟串儿正在收拾自己打算出去,听到这话画眉的手略顿了一下笑道:“谁稀罕你那个最高境界的生普,这饼茶对于我的意义就是你亲自带我采的做的,三年三十年的就那么回事,搁着吧,留作纪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4/138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