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校对)第45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1/1751

  寇先生命令着:“亲军突围,我们快走!”
  话音未落,就狠狠的抽了一鞭,马长嘶一声,顿时在夜色中,奔驰而去,程普,祖茂,黄盖,韩当四将见着主公奔去,不由大笑。
  这时杀了半夜,已筋疲力尽,四肢僵硬,程普勉强持矛拼杀着,下一刻,蜂拥的士兵扑了上去,血光飞溅。
  几颗大好的头颅,就此飞到空中而去。
  “轰!”一阵风吹来,下面就是滚雷声,雨水噼啪打了下来,而追兵日急。
  “主公,追兵急迫,幸有这大雨,掩盖了痕迹,可以使得些计谋——我来引来敌人!”这时身侧只有上千骑,寇先生眼见着穷途,为了引开追兵,就这样说着。
  俞帆大怒:“不!”
  “这次臣不能听主公了。”寇先生吩咐,顿时有人上前,急调州冠带,寇先生穿上,含泪拜了拜:“主公保重,臣报恩尽矣!”
  说着,深深地看了俞帆一眼,引着几百骑而去,无需多少时间,远一点处,隐隐有着杀声传来。
  “主公,寇先生引敌不能持久,主公不能浪费这机会——快走!”有亲将说着,不由分说,指挥最后数百亲骑和少数家族术师护持遁逃。
  奔驰中,俞帆伏在了马背上,不由大笑,声音悲怆。
  此战后,以天庭作风,应州下土必成为大局突破口,这应侯之位,只怕真要落在叶青之手。
  自己的梦,终只是梦么?
  混乱马背上,暗影摇动,有个声音响起:“这不是梦,挫折使人觉悟……来吧,你还有希望!”
  “轰!”的一声,又一道滚雷而下,照亮了这几百骑逃亡的身影。
第0484章
董贼授首(下)
  决战,是夜大破董孙二十万大军,杀六万人,俘虏十一万,董卓授首,俞帆(孙坚)逃亡。
  次日,诸侯云集帐内,向应王行臣子礼。
  第五日,大军返回洛阳。
  洛阳
  这几日已经恢复了些秩序,还留在城内的官员,已经十里相迎,还有无数洛阳的百姓,密密麻麻形成着数十万人。
  见着到了中午时,迎接人群中突爆发出欢呼声:“来了!”
  欢呼和海潮一样,所有人都兴高采烈看去。
  只见远处旌旗招展,前面是上万骑兵,个个身着铁甲,闪着寒光,后面是整齐而行的步兵。
  这些都是到城前时故意整顿。
  大批侍卫肃容而过。这才看见马车和乘舆,前面一人,就是应王了。
  这一瞬间,群臣和万民不约而同,跪拜下来,山呼海啸呼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一波声浪扑了上来,叶青的心,一瞬间就是一醉,这是军民直接认可他的地位的表现。
  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万岁,万岁,万岁!”
  “民心可用啊!”叶青感慨着,手一指,欢声中,滚滚洪流,进入了洛阳了,到了洛阳内部,又是一番情况。
  这时军民谈不上鲜花洒道,只是父老朴素的箪食壶浆——这已经足以说明对应王的感激。
  “应王横扫群雄,诛杀董贼,已经尽得洛阳人心了。”欢呼声中,几个戴着斗笠的人观看说着。
  别州郡有几分真心不好说,但司隶二百六十万民众拯救者,应王在民间声望实际上与昔年光武帝无异。
  “甚是可戒可惧啊,如此人和、地利、天时尽占,称之真命天子都不算过分了,万岁这词早了点,但也早不了太多。”
  这几人感慨着说着,又望向了一处首车。
  首车上,有一具黑胖的尸首,正是董卓,却是架在游街示众,见此,许多故园焚毁、家破人亡的百姓眼里都冒出红光,嘶声喊着:“董贼,我认得你!”
  就算军士隔离,挡不住无数人冲上来,这个扯腿这个裂脚,争撕此贼一块肉,游街到太庙前,除栅栏顶上封住的首级完好,别的部件都已七零八落,许多人家都拿肉条回去祭奠冤魂,拿着董卓肚子上肥膏油点天灯的也不少。
  叶青在太庙门前驻马,回首看着这董卓扭曲的首级,能觉察到一个漆黑的灵魂在上面哀号,一丝丝青紫气,早就随军气灭亡而褪尽。
  这就受到了数十万冤魂诅咒,又在重重赤色龙气下,欲灭而不能。
  “王上,这是对付国贼的秘法,处理后,除非这颗首级烧毁,或者皇帝赦免,否则就永受沦劫。”太庙祭祀说着。
  是真是假不知道,叶青对此并不在意,许多事,都是应得的结果,当下就收回目光,对祭祀说着:“献贼于庙。”
  献酋首于宗庙是汉风传统,熟悉这方面礼官不少,因齐备展开。
  “太后,您还有什么吩咐?”见着礼仪展开,叶青并不感兴趣,只是问着。
  在公众场合,他都会维护太后尊严,因这就是维护自身的正统性。
  太后今天一身素白孝服,神情有些恍惚,这时回过神来,声音寒冷:“依例送入大武库,与王莽首级并列,使此二贼永为世人所戒。”
  礼官一躬身,见应王也没有反对,就持着贼首木盒下去。
  他知道“依例”指的是王莽的头颅,被历代皇室收藏在武库中,与赤宵剑一样,作历史性标志,不过这算不上宝物,只是彰显复仇之恨。
  叶青却有些兴趣地一笑:“说起来我还没入大武库参观过,之前军旅无暇,今天却有些兴趣了。”
  太后凤眸微讶,转又柔和起来:“应王监国,巡查大武库本是应当。”
  下首众臣面面相觑,只是不语。
  叶青和太后一路步下白玉阶梯,森严禁卫目不斜视,一路护卫着。
  大武库最深一处库藏,接下来参观的是历代皇家私藏,朝臣都留在了外面。
  火把光亮中再无外臣,太后这时才松了口气,看一眼叶青:“刚才还在和甘夫人学道,若非告祭礼仪重大,哀家实是不想过来。”
  “下面这些朝臣,一个个千岁,一副忠心汉臣模样,可想到不久前,这些大臣还是董贼的臣子,心里就有些腻味。”
  “水至清则无鱼。”叶青听了,笑了笑,不知她说的是真是假,或的确是专心道法后不热衷政治——她随军见识太多起落,现在情况变成这样,有此心也是理所当然的事。
  但关于大事,她还是有些关心:“监国之诏已下,应王可要亲征不臣?”
  “暂时不,洛阳初定,国运伊开,不便轻动,我留在这里安定人心,还需太后下诏宣抚各州郡。”
  太后一听,就明白了。
  在理论上,应王监国后,可自己颁布旨意,但是权威初建,未上洛的诸侯,益州牧刘焉,西凉马腾,辽东公孙度这些,还不可使用。
  还有地方维持但将破产的官府,及骚动着的大户土豪,用旧名义更恰当些,过几年就没有关系了。
  “此事哀家回去就做。”
  “不急……”叶青好整以暇说着,留神观看两面藏物。
  不得不说汉承秦之收藏,上溯千年的原始积累,许多东西灵质不错,特别是玉器极多——先前灵气匮乏时,或只是品质,但此际在灵犀反照神术的感应中,都显出灵玉气息。
  “许多地上人,议论在下土找不到宝物,却不知是因着汉人窖藏习惯太恶劣,就和喜欢趴金银窝里睡觉的恶龙一样。”
  “现在这些灵宝都是自己的了……”
  叶青微笑起来,抚摸着一柄古老的长剑,亮起来。
  不由满意赞叹弹了弹手指,对还有些担忧的太后说着:“其实这事不大,诛董贼后,席卷之势已成,任何聪明的诸侯,就知已没有发展机会,大部分会奋勇击贼,向我输诚服软,以求保住举族性命和富贵。”
  “当然天下之大,顽抗王师的人总有,这种就不在考虑范围内,可能我还没有动手,就有诸侯群起攻之……这就是大势所向,使人不得不服。”
  “大势在于中原,河南河北这片黄土冲积平原,再有衔接的荆州之地,别的这些诸侯都只是边角。”
  叶青说到这里一笑,前几日,对下土投效者不计前嫌收下,按前后时间给相应待遇,高官厚禄养了起来,田宅赏了不少,有识趣送女人入王府,都是应有之义给予收下,转手就打发给了曹白静管理。
  纳降是一面,对于诸侯之前墙头草行为是要付出代价,有些权力自是要借机收回,有些还给予保留。
  徐徐图之,只要叶青还在,这些人都翻不起浪花。
  而董卓俞帆大败,给洛阳留下的麻烦不小,当时夜深溃兵四散,西凉军自知罪孽,至今有些成股在洛阳周围作乱,搅动迁移混乱中的百姓,为此清剿又花费了些许功夫。
  而总督驻留在虎牢关外的陈留郡,几家不长眼地上人小诸侯跟着,但终势孤难挽了,并且多番折损下来,计算只有八万。
  这兵力对叶青重整的三十万强兵,简直塞牙缝都不够。
  叶青派关羽占取了虎牢关这一洛阳东出门户,就不理会曹军。
  太后虽有些不放心,在女人眼里这种仇敌要直接打死,却不知道这涉及地面上博弈,叶青既有龙君能压过总督,借争取来天庭便利压制朝廷大义,实际上严慎元就已经完了。
  没有官威的总督还叫总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1/1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