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校对)第6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48/1751

  西郊一片郁郁葱葱,马车行驶在西苑外侧,远处林荫里坐落大片庄园,这一片是新规划的工坊区,轰隆隆的机器转运声虽经过了法阵过滤噪音,依旧隐约可闻。
  “当当当……”
  机械钟声响起,按照新定制的二十四小时、六十分钟、六十秒时制,现在是早上八点钟,夜班的下班时间到了,道路上就有成群男女工人过来交接换班。
  年纪大些的脸色都带着疲惫,匆匆用着早餐,辛苦夜班后什么都不想做,只想回去好好补一觉。
  二十年左右的年轻男女还有些精力,在路上买份一枚五铢钱的报纸看看,这一代人多数经历过三年教育,能认得些报纸上的常用字,这时阅读着,眼睛里就有些未来渴望。
  “……坊主的车。”
  林荫道上,一辆马车逆着人流行驶过去,因认出工坊主事人专车,一时都是寂寂。
  马岱有些武功,在车里远远就听见工人谈论,皱眉停下翻阅报纸:“给各家报纸主编塞的钱一点用都没有,现在闹得沸沸扬扬,都拿本家做反例,刚好赶上陛下回京,本家这恶名怎么收场?”
  车上除了马岱带在身边培养的一个族中子弟,还有几个幕客,此时低首难以回应,暗忖:“还不是本家不吝惜工人,出了十几次事故,引发御史弹劾,太子监国下令调查各工坊生产安全,怎么挡得住?”
  “算了,得建一个安全生产机制,再多做些善事弥补……到地方了叫我。”
  马岱合上《洛阳早报》,吐一口郁气,闭目不说话了。
  自应武十年,今上派孙策兄弟打通西域以来,西域都护府重新恢复统治力,除在各大绿洲竭力扩大马场,还大力搜寻棉花、瓜类新品种作物进行种植,并输入中原,这引起民众很大欢迎,尤其棉花制成的棉布,在相对寒冷的北方最是畅销。
  新帝国,新产业,新气象。
  作为新兴关西棉行的一方主事人,马岱自是有些气量,不会被这一两次挫折所击倒。
  且受现任家主的马超信重,自己代表马家的关西棉行,经营在京城的这处重要节点,负责和棉行来往沟通,获取最新型的纺织机器,划分各家布业的原料分配额、市场分配额等等,这些都是手熟,日子可说很滋润,最近用工上的曝光算不上致命。
  马岱确信——只要整个产业扩张势头还在,利润流水源源不断,堂兄马超就不会拿掉他的位置。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就是天水马家这一代的写照。
  “这不是关陇的马家么?搬到新工业园来,这是避风声?”车轮滚滚擦过,有笑声在车外传来。
  年轻子弟掀起车帘看去,眼神一缩,认出是棉行的竞争对手司马家的人,似两家都带个马字,特别不对头。
  不止是司马家的马车,还有一些大族的马车经过,闻言轰然大笑。
  “别理会他们。”马岱出声阻止族弟。
  帘子放下去,众人都是沉默,知道不仅是商场上争端,也是关东、关西地域政治之争——所谓的关是指‘函谷关’,地处于长安和洛阳之间,控遏着关陇平原和洛阳平原之间的要道,同时也将中原分割成东西两部分。
  或因秦出关陇征服六国,汉也是出关陇击败项羽,长期以来关东和关西之争,都是蜀、汉、陇这关西一片经济、文化、政治最盛。
  直到东汉前后关东渐起,光武帝出身关东的荆州南阳,应武帝出身关东的幽州涿郡,就可见一斑。
  相比下关西的经济是持续衰退,这和黄河上游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有关,也和羌人侵蚀对关西的持续放血有关,最后水利失修,人民离散,三秦残破,似马家本属伏波将军马援后裔,这等地方军功大族都只能迎娶羌女,联姻自保,可见关陇势衰。
  “幸有陛下振奋崛起,新汉一统寰宇,关东关西都是汉人,关东门阀势力私下串联,搞自己的小山头,诽谤我等关西人是羌种,当陛下是瞎子?”
  马岱想起家兄交好的贾诩说过一番话,对此冷笑:“不过还局限在经济和舆论对喷上,陛下仁厚对此不计较罢了。”
  众人相视一眼,都是点头。
  天水马家是关西出身,能进洛阳发展,进不去关东中原的经济圈,在许昌等地的棉布坊开不了两个月就要倒闭,这里面很有些玄机。
  朝廷现在在扶持关西经济,凭借马超在朝廷里的将军地位,还有马家在河西走廊的影响力,在洛阳和关陇以西的棉布生意一直很好,和少府织造坊、洛阳各大棉布坊主一起形成了棉布行会,来自关西、西域的棉花作为廉价原料输入,衣料产品输出也都走丝绸之路,运往西域,甚至转卖到大食国,更远就不知道了。
  西苑外的一处酒楼,正召开关东商会,司马通从宴席中暂时出来,神色有些郁郁,低骂一声:“这些蠢货,简直陛下常说的猪队友,生意上抱团就罢了,敢妄言染指政事……”
  一时阴着脸色登上楼顶遥望,以真人眼光看去,阳光中四下景象开阔,正是盛夏美丽之时,让人心情不由开阔些。
  西苑外遥远道路上,一连串马车低调行进,似是大族出游,不时随风飘荡香帐,可见华服美人,丽色满目,司马通心中一动,问:“去西苑这些女子,都是哪家?注意下第二辆马车的,我感觉其中有个有点眼熟。”
  自军队转入政务以来,本家的关系网越发强大,司马通确信可以获取自己想要的女子。
  过了片刻,家族暗卫就过来禀报:“回禀家主,陛下巡游回京,近日似要在西苑举行蟠桃宴,为此事,何、唐、伏三位太后驾临布置宴会场地,随行还有糜皇后、甘妃、吴妃、孙妃、大乔夫人、小乔夫人、文姬夫人……适才第二辆马车,当是文姬夫人和二乔氏,似乎小糜皇后也陪伴在内,不知家主看到的是……咳。”
  连这暗卫也不敢说下去了。
  司马通连退两步,猜到对方是谁,更是心惊,赶紧收敛窥视目光:“原来是文姬夫人,难怪有点眼熟,我只随口问问。”
  说是如此,他脸上的郁色更深了,而半年前司马家夜梦圣人,得到的天启再度浮现心中。
  “家兄已经是内阁重臣,我们耐心等下去,很久很久的时间,终会有机会……不过先得和那些人,都划清界限。”
第0699章
帝女之梦
  娲皇庙
  叶青凝望,这时浓重的黄气流淌,如烟如霾,果是社稷气相。
  叶青屏退侍从,对着玉像上了三炷香,并不下拜,微微一躬身,只见光一闪而现,一身冕服帝女漫步殿内,推开一扇窗,向外面看去:“陛下,诸州汇集而来龙气,已有红黄,而陛下紫气蒸蔚,远超先代,恭喜陛下,完成前所未有的功业。”
  “汉家本有制度,我不过改进些,这效果还要很久才能真正体现,破开龙气上限阈值……仅仅停留在现有水平的话,上限是淡黄……”
  “朕回归在即,只能做到这里了。”说到这里叶青一笑:“二十年帝祚,说起来不短了。”
  帝女听这个族裔说着,她的心感慨又惆怅,最后微微颔首:“预祝陛下回归顺利,我也要回归天上。”
  叶青怔一下,问:“不参加仙桃宴了?”
  “我的时间到了。”
  帝女深深望了皇帝一眼,似要记住这个人,一步步退回祭坛。
  远古圣约在她身上浮现,先秦黑白冕服,在红黄色的龙气洪流中逐渐瓦解,显出少女胴体,此时并无羞涩,又浮现一身五彩宫装。
  “你这是……”叶青盯着她这样换了衣裳,突意识到些:“你的圣约,出了问题了?”
  帝女颔首说:“天降下洪水,女娲补天传说其实是族群治水记忆,这是圣人之始。”
  “其时我与兄长伏羲氏漂流幸存,结合繁衍与捏土造人的传说,是圣约之始……我和本体虽是一体,跟脚却有些不同,是圣约神职。”
  “一个时代的神明,只有超越当代气运才能获得发展,在上古时,族气黑白,血祭红气就可发展,金黄圣约自所向无敌,而现在世界日新月异,青气伊始,我已落伍了。”
  “人民和你一样都已不再需要我,圣约既解,就到了我回归本体之时,神灵难得不朽,我也一样,再留着只是阻碍。”
  帝女目光惆怅,恋恋不舍:“如果说红尘是一场梦,我的梦作完了,可族运昌盛,固我所愿,这是高兴的事情,不是么?”
  她所期待昌盛,就是她的结束……
  叶青张了张口,想要说些,却一时无言。
  “总之,很高兴能见到你这样一个族裔,再见了……叶君。”她转身步入虚空,消失不见。
  空空正殿里,祭祀玉像还在,但已失去了神韵,而国气洪流似突破桎梏,滚滚冲天而起。
  叶青扶着额,在殿内独自静坐一会,望着三炷香燃烧殆尽,这才舒了一口气,缓过神色,只是看去有些忧郁。
  西苑
  “主事,新工坊区已到了。”外面管家说着,将车帘掀开来,显出外面的翠绿林荫。
  沿着林荫道不远处就是皇家西苑的围墙,除门口日常宿卫,道上还有赤甲羽林军封锁,远远看去,一些马车自一条皇家专用御道上陆续进入。
  “这是有天家驾临?”
  马岱下了车看去,隐隐华服丽人,却不见龙气,捉摸不定皇帝是否在,寻常不会有这许多妃子到西苑游赏。
  管家在侧俯身,压低声音:“陛下巡游全国,自上月回京,赞南宫桃园硕果累累,要与诸文武并享,是以近日要在西苑举行蟠桃宴。”
  “为了此事,何、唐、伏三位太后驾临布置宴会场地,随行还有糜皇后、甘妃、吴妃、孙妃、大乔夫人、小乔夫人、文姬夫人等……这在今天《洛阳早报》上有说,主事翻到休闲逸事板块就可看到。”
  “效仿西王母的蟠桃宴?”
  马岱暗想,自不敢多看那面帝眷,自进入新工坊区。
  在大门口上挂着“关西棉布坊”牌子,红绸挽着匾额,地上庆祝鞭炮竹壳碎片散落,喜庆之气尚未褪去。
  这座为应对用工危机而建立的新工坊,完全采用最新式的生产设备和环境,此时门口只见一长排车马等候载货,大批棉布被转载上马车,行驶到车站,通过最新型的火灵蒸汽机车转运向西……
  西郊忙碌的生产景象仅仅是洛阳工业的一个缩影,而洛阳则是华夏的一个缩影,服章之美谓之华,国气之盛谓之夏。
  这繁花似锦的盛夏里,每个人都扭转了自身原有命运,又都在延续着既定的命运。
  没几天,西苑侧,同样一座酒楼,由孙家的代表孙权牵头,关西商会很快举行,这是对关东商会一次反击回应。
  会上暂时休息时,马岱回到楼下一个房间里,捻须一叹:“可惜本家投效新朝晚了些,让孙家这外来户争到西域都护府位置,当然孙氏兄弟有妹妹孙尚香嫁给今上,这外戚的身份,我们不能比……”
  “不全是政治因素。”
  跟在旁边的年轻族弟,是刚毕业太学生,学习许多新课程,对经济有另一番看法:“政治也需经济支撑,西域本就是一系列小国,市场体量狭小,又被我们各家瓜分利益,早就撑不住关陇和洛阳的棉行产品倾销,棉布市场半数占据——还有一半是更低廉当地土布,自产自销,根本不加入市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48/1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