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校对)第68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89/1751

  第三就是跨到了“慎视体制”的阶段,也就是说,体制因素大于人才因素。
  在有着一定臣民基数的情况下,体制好,人才自源源不断挖掘并且到位,体制不好,就是草龙和草王——可以称王,却为真龙开道。
  叶青制度已建,人才云集,现在欠缺的是时间的沉淀,以及控制的实力。
  正想着,酒意上来了,朦胧中,听芊芊对外面吩咐说:“侯爷有些酒了,送侯爷直接回去罢!”
  云罢学投靠,在这时并没有太引人注意,自那日接连五天,他安顿家属,并且与同僚相见。
  第六日,大都督府颁发命令,授云罢学太守之职,并且向朝廷汇报下——这官位已经不小了,想叶青奋斗多少年都才控制一郡,若不是洞天阳化,一步登天,哪能这样快?
  众人正纷纷议论莫衷一是,这云罢学初来,又没有功劳,就升了太守,这主恩何其太重?
  多少旧臣都没有到这步!
  一时间,云罢学处于风尖浪谷之中。
  授令这日,云罢学听叶青说着:“卿是大才,担任太守必无疑问,不过交割职权,还需些时日,你姑且在州府住着——卿对治政,有什么想法么?”
  这话就是明确君臣分野了。
  “郡内要事,在于吏治败坏,讼不平、赋不均、河道不修、贼盗不治、境内之民有不安,边塞逆藩觊觎。”
  “现在治政都是妥当,臣又蒙主公大恩,布衣提拔,尚不熟悉具体情况,不宜改变前章。”
  “不过,并非就无事可干,就事论事,可治其中两事——清贼盗,安境民。”云罢学自得了消息,自己要担任太守,就暗里和谋士商计了几日,胸有成竹,沉着说:“劫气纷乱,主公要驱使军民,这两件事不可不作。”
  “盗清,民安,主公才能使之如意。”
  这真是盛名之下无虚士,这正是叶青执政来密议的主题,几人不禁对望一眼,叶青眼睛一亮,说:“卿如何去做?”
  “小慈乃大慈之贼!”云罢学径自向叶青又说着:“故上古有道,治乱须用重典,这都是通常之理。”
  “论得治内清平,实只有一个字,杀!”
  “再仔细些,就是明正典刑。”
  “每乡择得十个贼盗杀之,使乡人观看,要是贼盗不足,以地痞充之就可。”
  “每县择十个贪赃坏法的吏员,同样万人围观,杀之,不可心存慈软!”
  “每郡择十个贪赃坏法的官员,杀之!”
  “再选择数个所谓绿林武林门户,灭门,尽杀满门数百口,无论老幼,有罪与否,明示于民间。”
  “不消半年,民者各守其分,循法温顺,不敢有违,官吏皆知公忠无私,吏治一时自转浊为清。”
  听到这里,诸葛亮因插口说着:“无论有否罪证?”
  又说:“这又能治吏治几分?”
  “尽量捕杀有着罪证之人,要是没有,为了恐吓百姓,也必须明正典刑,借人头一用。”云罢学侃侃而言。
  “至于吏治,向来只有一时清,没有长期清,但主公目前,只要一时清,就已经足够了。”
  叶青听了这番议论,暗自称赏,想起了兔朝旧事,这才是真正治政之道,虽过于血腥,但用在乱世,当真是金科玉律。
  “得万民之顺,就是以血恐吓之,这真正是一字不易,此可谓英雄所见相同。”
  当下站起身来,慢慢踱步,待云罢学说完,叹的说:“卿从未治过政,但的确是有大才……尚静,你觉得这几条如何?”
  “臣觉得极是。”吕尚静涵养很深,躬身笑着:“此中确有法度,应不但是一郡实行,还要拟成条例,明发全州。”
  “就这样。”叶青沉思良久,断然说着,说罢扫视众人:“这几条可雷霆颁布与州。”
  “是!”这时,各色各样的目光都投向了云罢学。
  云罢学知道话已经说完,就从容告退,出了门,回到了自己府邸,这时,几天时间,家里已经井井有条,管家带着几十人迎在门口,见云罢学过来,就跪下请安:“恭喜老爷就任太守!”
  云罢学目光炯炯看了众人一眼,倏然间又黯淡下来:“这是喜事,不过从此食人之禄,就得忠于人事了。”
  又问:“邢先生在哪里?”
  “在后面三厅书房。”管家赔笑的说。
  云罢学一怔,略一沉吟:“你告诉夫人,我暂不过去,叫她们只管准备开席就是了。”
  说罢转身向花园书房而去。
  邢德早已等在这里,一身灰袍,穿着布鞋,听见云罢学的脚步声,站起身来揖手,笑着:“恭喜主公。”
  云罢学淡淡一笑,坐了,喟然说:“这只能勉尽我力了。”
  邢德踱了几步,查看着云罢学的神色,微微一笑说着:“主公有着大才,行之一郡,则一郡必治!”
  说着,古井一样的眼闪着:“您是不是若有所失?”
  云罢学不禁全身一震,这样的隐秘心思,怎会让邢德知道?
  邢德见着他吃惊,笑着:“主公,我不是窥探主公心思,而这是人之常情,别说是英雄,就是凡人也是一样,只要稍稍联想下,就不难得知,其中并没有神通或者法术。”
  云罢学听得心里一动,正想着里面的内容,邢德这时欠了一下身,削瘦的面上收敛了笑意,毫无表情:“只是主公,现在又到转捩关口,这几日我观大都督门下,云集了上百人,哪个不是人杰?”
  “此可谓龙虎际会,就此大势,我才可以肯定说,主公投靠,日后不失公侯之位!”邢德见云罢学怔怔,语气沉重地说:“只是主公既已选了路,就不能稍移,要不,只怕牵牛于田都不可得。”
  一阵寒风扑进来,窗纸簌簌作响,刹那间有点阴森,云罢学打了个噤,听着院外热闹声,良久才说着:“先生,你的意思我明白了。”
第0742章
叶青的疑惑(下)
  沂阴港,湘州北境临河的这一处水湾。
  在晨晓光暗交割之际,船舶都静静泊在水面上,几百道桅杆枪林一样直指天空,隐隐烟气缭绕,那是守船的人家在做朝食,更多的是水手,在旅途上都憋坏了,此时都下去码头区吃些早点,或干脆夜宿在妓家未醒,辛苦危险的水上生活让他们需要发泄。
  此地作为沂水郡最重要的贸易港口,又背倚湘州粮仓,以特色米市闻名北地,云集沂水郡乃至临接几郡的稻米,常年往来交易,不过在春季之时生意终淡些,不比夏秋两季时兴旺。
  特别是这两年来,北地米价已经高涨到十年来最高。
  州里收成还好,聪明点的农民都趁着高价卖出稻米,只保留些口粮和余量,否则被米价这种民生物资带动高涨的人力价格、日常用货价格,都已不是原本银钱能承担得起。
  而各家奇货屯聚、米市各仓屯粮、官府常平仓屯粮都已逼近了设计容量的极限……这固是赚翻了,但无数次历史经验的红线表明,天庭开水禁的时刻就在眼前,水府体系即将全面介入,粮价上涨差不多是最后极限,即将打落。
  于是去年秋冬时一度热闹的米市,开春就冷下来,湘州的各地方卖家已出货不少,但因粮价攀升比往年太快反应不及,至少一半还屯着,正急着出手,而外州的买家一致消停沉寂。
  谁也不傻,就等着太平湖龙宫介入后粮价跳水。
  但这时天才蒙蒙亮,早春的冷风吹动,就有十艘大商船入了港,下了帆,旗帜上飘着灵州云家的旗号。
  这些船吃水很浅,明显没载有多少重货,在码头上张望的十几个伙计眼睛毒的很,一看就知这船来意,纷纷各自跑回米市的各家米铺,章怀就是其中一个,他心中火热,一下就奔进米市最里面一座大院:“掌柜,港里又来了大买卖……”
  “十艘?是云家,不是陆家?”
  掌柜的章良瞪着这个远房侄子,怀疑他昨晚又上怡情院睡女人,弄得精力不济看花了眼。
  “确实是云家,三级商船啊,这么大的旗帜。”年轻的伙计手舞足蹈比划着,在叔父的瞪眼中回醒,又讪讪说:“绝对没花眼……各铺的伙计也都奇怪着呢,不过我没多想,跑回来最快。”
  “嗯,做得不错……”
  章良沉吟着,昨日刚放了七船稻米给陆家,因签约出货量大,议定低二成的价格,今日按合约还要来,要是再接云家的货,只怕铺后库存有点不足……
  外面铺面里的几个副手连算盘都不打了,闻讯赶来,眼睛亮着金光:“大掌柜,云家人已给出信要签半月,要不先卖掉库存?”
  “别家任谁都吃不下这么大笔单,我们可以先出货,陆家的再自总仓急运,实在缺口就拆单从同行调货,先把第一批应付过去。”
  “看形势没这么简单,大宗贸易上来不得虚,陆家先签了半月合约,已算好了我们库存,云家也签长约的话,要是谁再吃了同行的货,我们从哪里调粮?记牢了……这些航运大族资财滔天,平素还能规矩,乱世里都是吃人不吐骨头,可不是我们家能违约得罪的起,没得中人家圈套。”
  章良想了想还是小心为上,出门喊着:“备马,我面呈家主。”
  章家本身就是郡望,在左右几郡中分散着产业,合良田十七万亩,米铺以出售自家和附庸家族的粮食为主,别郡郡望在这处米市也要给章家面子,某种意义上就是米行会的龙头。
  在这里就任掌柜可不单单是关系够硬,能力很要紧,寻常不和陆家抢这条水运份额的云家都出手,以章良掌握沂阴郡稻米贸易多年的经验,立刻意识到事情非比寻常……
  马车很快到了章家的洗尘园,里面风光不错,格局开朗,来往族人都明显的诗书浸透味道。
  章良在书房里见到了现任家主章云天,叙说原委后提醒:“……家主,昨晚就有应州陆家的商船进了货,半夜赶着离开就已很奇怪了,现在这云家又是这样,实在……”
  “嗯。”
  章云天微微颔首,他虽专心文事,但不是不通家财生计,知道最近天气风雨无常,连夜航船风险不说很大,至少没有必要冒。
  一艘三级巨舰倾覆就是几千石稻米飘没,连着大舰本身损失就大了去,这确实很异常。
  章良见此得了鼓舞,更笃定判断说:“陆家船队刚走不久,云家的船队一大早又来,这绝非巧合,有大鳄在背后吃货,甚至一家航运船队连夜赶船都不够,这种力量,可以扰动稻米交易,甚至可以操纵价格,血洗整个北地的粮贸市场,我们出货得多留个心眼。”
  “不……这不是寻常商战。”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89/1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