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帝(校对)第75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59/1751

  他性格上颇有其父应武帝仁德一面,内政上中规中矩、殖民上完全消化草原和瀛洲、军事上西征夺取红海出海口,功业已够足在龙御归天时主导新汉福地国鼎,没必要在一代内加剧内耗——万一形成南方和东海列岛叛乱,虽可以派水师镇压,但是对他仁德之名的污点,形势和性格上都不认为有激进的必要。
  而到现在新君即位,按传统三年不改父道,稳固帝位后难免烧三把火,试探过舆论,发现经六七十年的经济和舆论铺垫一切都已水到渠成,就以法律规定废除奴婢制,短暂的雷霆手段抓了几个罪恶大的家族。
  这些都被社会主流舆论所称赞叫好,杀鸡为的是儆猴,南方大门阀中再无人敢用暴力手段强留逃户。
  失去逃户支撑,很多传统豪强虽放不下对土地安全感的渴望,只能卖掉耕种不了的多余土地,置办起火灵蒸汽工坊,他们现在知道这东西能挣钱。
  困扰东汉和新汉两代近三百年的门阀崛起,一夕瓦解……当取代的是大工厂主、大资本家,看似轮回,可一切终究在进步、在螺旋上升。
  叶青思索着所见的内情,阳神掠过天空,虽不会再出现人们面前,但看到这些生民繁荣而朝气蓬勃的景象,作为皇朝的开创者不由微笑,展了一下身子:“完整摧毁这些落后社会部分,龙气或可变成正黄,青制到此,已经证明了自己,就等着体制崩坏,最终显出了。”
  以地球为例,朱元璋其国制黄气,国家鼎盛之时,赤红带着明黄,而皇帝受制当时人口,不过淡紫之间罢了,但经过经营,中途或有紫,又因着体制松弛而下降。
  至公元1627年8月(天启七年),信王朱由检继位,身而成皇帝,其气运不过淡青,经过三年稳固权柄也不过是青,以后一直保持在这程度,并且登基时,国家龙气仅是淡红——这是历代制度松弛,宛是人体老化的结果。
  汉制也是这样,同样有着这衰老的过程,叶青离开时,个人实只是淡紫,到现在皇帝已是紫色。
  但随着体制松弛,国家气数减少,皇帝的色泽也会每年微不足道的不断下降,直到由紫变青,由青变成淡青。
  人口一亿左右的农业帝国,皇帝气数一旦变成淡青,就说明他掌握的实权只有一个省长的程度,或者说,他控制的国家部分只有三十分之一,自是岌岌可危,几近亡国。
  至于傀儡皇帝,有红黄色就不错了,话说溥仪,清朝末代皇帝,年号宣统,登基不满3年,虽有帝号,其气不过红黄色,死后虽归于满清龙气福地,受到清朝系统的承认是皇帝,其气可能只有白红,仅仅相当于一个乡级土地的神力——堂堂天子,落魄至此!
  所谓的末帝还有紫气,那就是梦呓!
  “我预料不差,现在国运如日中天,还没有到极盛,一百五十年左右才抵达极盛。”
  “极盛而后,随之而来,必是怠慢荒唐,体制松弛,盛极难继,由盛而衰,这就是天道,是大数,历代皆有的事。”
  “只是,要是没有大的特殊情况,红制或百五天寿,黄制或三百,青制在这种情况下,也不过是六百寿。”
  “而这是天寿,实际由于各种各样原因,不可能抵达,有七八成就不错了。”
  “就算这样,相对别的体制,我的下土朝代,消化下土暗面的金矿,由于国祚绵长,总体资源,或还能多出十数倍。”
  想到这里,叶青露出了笑意:“我晋升真仙资源,已经绰绰有余了,以后还可期待余款。”
  一阵风掠过,远处阁楼、垂台、回廊、宫殿,满眼淡青气,随着普通人听不见的潮水声响成一片,深邃威严——不管怎么样,现在是盛世,叶青到这里,不再多思,随即遁光转向东南方……的大海。
  暴雨倾泻,亿万水线直竖在浓黑云层和海面之间,带着咸味的腥风,洪波在礁石上漫过,巨浪山峦一样层层涌起叠高,又“轰”拍下。
  遁光一闪而过,突“咦”一声,停止了,叶青向下看去。
  两条海舰闯进了这片深黑海域,都散发淡淡法力波动,不断法术扫描探测周围水下礁石,并相互侦测位置,碰撞出敌意火花。
  前面一舰,标示着龙纹,隔着雨幕能隐隐看见“探·十七”三个文字,舰体表面遍布各种刀箭痕迹,舰体吃水很深,显载满货物,硬帆在桅杆上绑得死死,连着船员都绑在上面,防被狂风吹掉下去。
  “别乱动——”船长亲自把着舵,竭力控制船体绕过印象中的礁石区,这时脸色苍白吼着。
  原本探索发现一座盛产橡胶的岛屿,正要将喜讯回报帝国,这场暴风雨直接将喜悦归程变作黄泉路……
  不,这里是南海最危险的一片礁石区附近,恐怕地下黄泉都不得见,只有被鲨鱼吞噬、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这艘机帆混合的战舰,已全面下帆,全靠舰尾火灵蒸汽机驱动螺旋桨,更糟糕的是舰体一侧中炮受损,分出力量抽水,致使航速下跌倒极点。
  现在除船长还能稳住身子活动的都是道兵或术师,虽只有七八人,已是罕见的高比例,配合护舰法阵说明这艘来历非同寻常。
  “帝国水师水平抵达这个程度了?”
  “某些方面超过地上水平了。”
  叶青暗暗想着,而后面一艘,黑舰首标示着白色骷髅,同样用法阵来获得驱动力,明显不缺道兵和术师,且舰体无损更灵活。
  这使叶青眼一眯。
  “海盗船,有这样的水准?”
  “这不可能!”
  才想着,视角一看,只见这黑舰上涌起的是灰黑气,一直蔓延到远去,隐隐和某个岛屿相连,又丝丝透入黑暗之中。
  “是东瀛?”
  “还有这世界的暗面?”叶青眸子一冷,却并不意外,大汉统一天下,自有不少民族不服,又有着暗面支持,有些暗流不足为奇。
  话说,下面舰面上,隐隐有阵大笑声传来,让龙舰上的水手都双眼喷火:“这些该死海寇!”
  “轰——”
  巨浪当空拍在船体,单薄法阵再支撑不住,“噗”一下破灭,高高的海浪一下涌上船舷,直接涌过甲板自舷侧下去,幸甲板到舱底已封死,但逆流水浪,正将舰体向礁石区推移。
  “看来得停步在这里了。”一个术师在船长身后苦笑着,不忌讳说不吉利话,更凝目盯向敌舰:“但这前,先干掉敌人,距离已够近了。”
  少顷,一具闪动幽光的床弩被挪了出来,在雨水中对准方向,舰上术师亲自掌弩。
  隔着四里,一枚雕刻龙首巨大弩矢激射过去,雨幕中穿透层浪和雨幕,势如破竹,到接近敌舰时已衰减。
  “以是在陆上?”海盗船长冷笑。
  众人深以为然,相隔四里,这种床弩箭矢在海上射程根本不够看,瞄准也难。
  不过不久前,自己方面还是一大舰和三艘小舰,围攻这艘后,对面床弩很多,损兵折将三艘,只剩下自己。
  所以不由得他们不小心,这刹那间,海盗船长心中暗暗想着:“现在汉国的武舰越来越强大了,就算有着贵人支持,这抢劫日子,还是越来越不好过了啊……”
  黑舰上的海寇正要时欢呼,一道神识波动跨海而来,适时启动了些,一道血红灵焰在弩矢后喷出,一下抬升而起,不知怎么样调校,箭尖对准他们舰体中段急冲,相隔不过半里!
  顿时人人目光呆住,有人喃喃:“那是……火龙出水!”
  “怎可能!”
  海寇船长惊呼一声,最先清醒过来:“该死,是天家的战舰……谁告诉我这是普通水师战舰?”
  “大哥你忘了?是东瀛人在黑市上说……”
  “快转舵——”
  “来不及了,法阵输出!”
  “轰——”
  火光爆炸,蘑菇云冲天而起,整艘黑舰变成了碎片,海面上人头攒动,淹没在一片大浪中。
  望着纠缠数日的敌舰沉没,所有水手、道兵和术师都笑起来,随即收敛笑容,同样无情大浪也向他们拍下,前面不远一座黑礁隐然在目。
  在这时,有个水手跪在甲板上,祈祷起龙女娘娘,术师怔一下:“龙控水事……但临时祈祷,这能成么?”
  “诚心诚意就能成,那可是成祖正封的娘娘……南海之主!”船长压低声音说:“小六子家里常年供奉她尊位,祖辈五代香烟不断,不是临时祈祷……要不,我会招这毛都没长齐侄子上船?”
  众人沉默下来,掌船的继续掌船,别的都一一跪下,对空祈祝。
  而在这时,船长使尽了抖擞,一下越过了礁石,龙骨吱呀的摩擦中没有断裂,一座又一座的黑礁越过。
  良久,众人回望抛在船后的礁石区,无不震惊……南海有名死亡海域,就这样穿过了?
  这时,一道青光在水中出现,冲入了浓黑层云中,所有人目瞪口呆,最见多识广的术师忍不住颤栗:“这是……真龙!”
  天上龙影毫不停留,似只是恰好路过,径直穿云游向东北。
  这时,众人还尚未回过味来,就听到桅杆上在风中发出呜呜的鸣声,很快就有水手发现上面悬挂一枚青莹莹海螺,美丽的纹路散发隐秘波动,整片海水都平静了,似被力量命令着慑服。
  “这海螺……我知道!我祖爷爷就见过!”
  小六子的水手脸色涨红,大叫起来:“刚才一定是龙女娘娘!”
第0818章
冲上(上)
  时而平静、时而无情的大海,总给人神秘而难捉摸的感觉,就像难以征服的绝色佳人,这片处女地眼下还不是人道能占据制高点。
  而自东海、南海白帆连绵探索扩张以来,这片蓝绿色的水域上唯一通行的凭证就是力量。
  两位龙女是真龙,依托位格,无疑这片海域上最强大存在,自号令海面无所不服,让探索舰有惊无险度过了这一劫。
  叶青暗藏在半空中瞧见,并不奇怪,跟随着这艘汉家探索舰,一直到这舰搁浅在某座岛屿,不再受暴风雨威胁,才飞下去悄然摘走桅杆上的青色螺壳。
  一入手感觉到亲切气息涌入体内,叶青了然笑起来,刚才在天上感觉没错,这还真是恨云和惊雨送给他的礼物,五六十年前自己用国气祭炼一番加持守护权限留在了下土,不想她们还一直留着。
  当下激发它内藏的回归法术,循着它的气息线索指向朝东北方向飞去,阳神灵体重新冲入了云层,雷霆礴蔓延四方,浩大风雨扑面而来,为他分开通衢道路,电光为他照亮前方。
  这一刻,他能感觉自己仿佛是掌握万雷的宙斯,整个天地眷顾着自己,世界的暗面源力都为他打开。
  “看来三百年之约,还未走到尽处……对惊雨和恨云的安排,似恰触动了某种玄机。”
  叶青有些喜悦想着,冥冥中的预感知道此行必顺利如愿,因他已经感觉到世界的意志,种种心血来潮的巧合和偶遇,都指引着他去东海龙宫一行,来完成对暗面源力的引召。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59/175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